第387章 柴火
“受人之托?!”母子俩依旧云里雾里,搞不清状况。
正待细问,这个时候,他们家的老婆婆,孩子他奶捧着一大茶缸晾凉的茶叶茶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将手里的茶递给那年轻人后,她老人家笑呵呵地说:“小赵是个好孩子啊!一大清早就过来了,帮忙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屋子不说,发现咱家的柴火不多了,还特意跑去煤泥塘,拉了一车煤泥回来。我说打煤饼的活儿可以留给你俩干,让他歇歇,他非不肯,硬是从九点钟一直干到了这会儿。”
八十年代初,罐装煤气还是个新鲜事物,远没有普及开来。
陈川县城以及周边村庄,寻常人家生火做饭,要么使用秸秆、树枝,要么使用蜂窝煤。
他们家没地,秸秆、树枝弄不到,蜂窝煤又买不起,只能别出心裁的,厚着脸皮去附近的家具厂拉些锯末刨花回来烧。
然而,夏天乃是家具行业的淡季,家具厂的订单大幅度减少,锯末刨花什么的,自然随之大量减少。
最近他们家跑了好几趟家具厂,都空手而归。无奈之下,只得跑去离家很远的荒山上捡些树枝、杂草回来凑合着用。
现在可是夏天啊,树枝、杂草之类的,里面含有不少水分,用它们生火,基本上都是烟雾缭绕,有时候甚至能熏死个人。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蜂窝煤什么的,对于手头拮据的他们家来说,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本来想买现成的蜂窝煤回来的,可我在这附近转了一圈儿,都没发现哪儿有的卖。没法子,只好退而求其次,卖些煤泥回来打煤饼。”那年轻人解释说。
打煤饼这活计很简单,无非是将煤泥与水和好之后,用铁铲将煤泥铲入铁质的模具里,拍平后去掉模具,晾干即可。
然而,别看它简单,却很费时费力又费神。
话说回来,打煤饼简单不简单,这不是关键,关键是,眼前这年轻人到底是谁啊?!
经过一番深入交流,母子俩终于弄明白了,年轻人名叫赵行,他是受程彦一家的委托,前来答谢韩少斌,也就是这对母子中的儿子。
“程彦……”韩少斌怔愣了好一会儿。
程彦,他当然认识,不就是那个他在少管所里结识的小弟嘛。
虽然出狱一年以来,他忙于生计,根本无暇联络程彦,可程彦此人,他还是记得的。
但,当年他也就是路见不平,看不惯有人欺负弱小,便顺手帮了程彦一把,从未想过借此得到什么回报。
如今程彦一家居然委托他人,特意上门来道谢,着实出乎了他的意料。
看到了堂屋里的桌上摆满了大包小包,韩少斌下意识地就要推拒,可话到嘴边,他却说不出口了。
不是他贪婪,要贪图别人家的东西,实在是、实在是……他们家太穷了,他又即将远行,在他南下赚到钱之前,他们家很可能面临断顿的危机,赵行带来的这些谢礼,或许能救命呐!
要不,先收下应应急,等以后他赚到钱了,再加倍还给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