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新技术应用的讨论
经过一通环美国的长途旅行,亨利也是累坏了,但却休息不得,因为新的事情又找上门来。
这一回找上门的是陆军参谋长,第一位替代了陆军总司令的实权人物萨缪尔杨中将的继任者阿德纳查菲中将。这位中将先生不仅是泰迪亚洲政策的支持者,也是老麦克阿瑟之后的菲律宾总督,对日本的崛起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历史上这位也是对日作战战略的制定者,橙色计划就是出于此人之手。这次有了后世的美国人讥讽“日本打仗无计划,所以才被有计划的美国轻易击败”的论调,就是指的阿德纳查菲制定的橙色计划。
此番查菲中将是首先看到了汽车大规模生产普及对陆军运输或者快速机动的巨大作用,得知亨利去了福特工厂之后,就提出了重载汽车的作用,并在陆军中引发了广泛的不同意见。一部分持赞同意见的自然是看中了汽车的速度、载重量以及对饲料不依赖,这部分将领一般都是参加过美西战争的实战派,另一部分持反对意见的则强调机械装备的安全稳定问题,毕竟汽车是新生事物,尤其是重载汽车更是还没有生产历史,谁知道会不会出问题,属于保守派,而偏偏这部分人在战争部在参联会的势力不小,于是争论愈演愈烈,让查菲闹心不已,这不一知道亨利回了华盛顿,就立刻找上了门,急切的都不等程序安排了。
亨利是参联会装备委员会主管,而名义上的委员会主席是由杜威兼任的,但杜威对于当初一帮老家伙对他的明升暗降很不满,所以实际上并没有多为委员会的事情操心,所有委员会形成的文件、决议等等一律签字盖章,予以通过,只起到了橡皮图章的作用。于是新任陆军参谋长直接来找亨利就是名正言顺的事情。
对于亨利来说,陆军是不是采购载重汽车实际上并不是多大的事,一来陆军机械化是个大趋势,不由人力所能改变,今天美国不改,明天德国法国也会改;二来,确实现在的汽车刚刚开始平民化,不仅汽车的质量是个问题,就连合格的驾驶员都是问题。但关键点不在于这里,而是在于类似的新技术所导致的军队装备的改善,军队对新事物、新思想的包容性有多强!如果军队一直被落后的战略战术思想所把持。那么可能的问题就是即使美国的工业能力再强,也会打败战争!西方的传统是败者通失,胜者通吃!美国不能失败,一旦失败就是灭顶之灾!至少英国就绝不会放过这个曾经的殖民地!两次独立战争不是白打的!
亨利面对查菲中将的问题,直接给出了答案:“不要着急,技术完善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可以召开内部的听证会,或者先进行基层士官和军官对这一事物的调查,收集到一手的资料,只要掌握了底层士兵和军官的需求,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有一个调查方法的窍门,就是好好设计一个具有偏向性的问卷,使得士兵和军官的回答能够不自觉的偏向我们需要的答案。”“还有这种骚操作?!!!”查菲脑子里反应出的第一个念头,“对啊,高级军官是用不着载重汽车的,最需要的是士兵和低级军官,只有需要者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拉火炮、运弹药原来用的都是马,不仅运力小,而且驮马也是很娇贵的,如果有了替代品,相信没有一个士兵会拒绝,而这时谁反对谁就会成为士兵的对立面,军队士气就会散乱!”
“亨利,你能设计这个问卷吗?”查菲自然是谁出主意找谁办事。亨利有点尴尬,他是实实在在的营销盲,对这玩意是七窍通了六巧——一窍不通。不过亨利有帮手啊,那么多专家在,不难找出一个两个擅长营销的。尤其是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后,经常在大学和企业进行讲座,现在还是哈佛的教授,营销方面肯定有熟悉的人才。
泰勒不负众望,很快就提供了一位心理学方面很有见地的著名学者,这位学者今年刚刚再次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名字叫做詹姆斯,威廉詹姆斯。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泰勒还推荐了一位更年轻的学者,哥伦比亚大学的讲师桑代克。
有了合适的人选,事情就好办了,以查菲中将的能力游说这两位老少学者是不成问题的,尤其是威廉詹姆斯还是信奉实用主义(著有《实用心理学》一书),事情又不是干涉他的学术研究,相反还是具体实践《实用心理学》理论的绝好机会,因为亨利设计的调查取样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常备陆军,包括各州国民警卫队,还要多海外驻军进行调查,海外驻军最远的就属驻菲律宾和华夏天津卫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了,不说别的,公费旅行谁不喜欢呢?虽说詹姆斯这会儿离他去世没几年了(威廉詹姆斯1910年去世),可这时间谁知道啊?至少老头自己还觉得身体倍棒咧!
调查要做,但对于新技术是否能很快在军队中得到应用的话题却一直在发酵中,争论越来越激烈了,争论人群也在向军队下层扩散,同时,也开始向与军队联系紧密的工业企业扩散,随之影响了其他行业。整个争论的时间跨度接近了一年的时间,革新派逐渐占了上风。军队虽然是暴力机关、武装力量,但组成军队的是一个个的人,是人就有私心,也少不了三朋六友,尤其是高级军官,一样的裙带关系缠绕,谁的钱不是赚呢?有钱赚为什么不给自家人呢?结果,恰恰就是这些自家人改变了原本军队内部的平衡。在美国大工业的初级阶段,面临着英国的经济渗透和竞争,为了保护美国自家的工业,实行的是高关税政策,但美国要走出去,自家的商品就必须具备足够的竞争能力,至少不能怕关税壁垒,得能打价格战,于是不断采用新技术就是必然的。比如美国是最先采用转炉炼钢法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也是最早引进电炉炼钢(特种钢)的,而到了1904年,美国的钢产量就达到了15000000吨,接近全世界钢产量的一半,到了1920年美国的钢产量就已经超过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了。正是新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好处,更明显的例子在二十一世纪,美国即便开始缩水,但依靠新技术依然是世界霸主No1。
经过这场历时近一年的争论,亨利主导的装备委员会达成共识,需要有专门的部门盯着全球各国的科技情报,盯着那些新的技术和发明,一旦能够确定有用,就通过无数的马甲把新技术新发明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此,亨利专门写了一份备忘录,秘密提交给了查菲中将和塔夫脱部长以及不能拉下的总统岳父。由背锅侠总统岳父出面与国会讨价还价之后,组建了新的情报机构,不过为了掩人耳目,将之隶属到了美国国家科学院旗下了,名字也是古怪的经济科学研究委员会。不管名字怪不怪,功能实用就行,很快,这个委员会就以亨利装备委员会旗下的专家们换了身马甲组成了,好让专家们光明正大的到世界各国去研究、评价,尤其这些人都是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本来就能接到很多发明人的自荐,这回更好,能接触的范围扩大了很多,不仅方便专家们收集情报资料,还能接触最新的前沿研究,很多发明不见得实用,但会提供新的思路,有了新思路新的成功就更接近终点了,还有就是一个心照不宣的小秘密:可以收两份报酬外加公费旅行。
1904年还有一件大事不能不说,这件大事就是日俄战争爆发了!这场爆发在交战国之外的别国领土上的殖民战争,让美国注意到了当年被自己砸开大门的国家爆发出了令列强刮目相看的力量!此时日本的对手是号称“欧洲压路机”的俄国,日本不仅敢对老牌列强呲牙,还敢抢先动手!虽然因为俄国拒绝美国的资本进入东北,使得美国支持日本与俄国竞争,但日本对俄国的动武还是让美国警惕起来了,于是美国开始切实的把注意力转向了亚太地区,转向了日华,逐渐增强了在美国亚太领土的驻军实力:菲律宾从1902年的3万4千余人增加到二战前的近5万,夏威夷、关岛、中途岛、威克岛都增加了军事设施,并且在加州沿岸增加了不少的补给港、维修港。圣迭戈就是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提出的建港,可谓是抓住了美国不安心理。
就在日俄战争爆发的第三天即1904年2月11日,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就指示美国驻天津公使康格立即派出文官和陆战队军官作为观察员就近观察、详细了解这场战争的各种细节:轻重武器、辎重、战法、训练、气候影响、基地建设优缺点等等所有可能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
当亨利和查菲合作的第一个调查组出发的同时,由天津驻华公使馆发回的第一批观察员对于日俄战争的报告也送到了查菲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