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装备与军队3
约翰·摩西·勃朗宁一生设计成功的手枪、步枪、轻重机枪和大口径机枪多达37种,可谓是历史上最成功的轻武器设计大师。M1911/0.45手枪、M1918/0.30自动步枪、M2/0.50重机枪和9mm口径大威力手枪都是被后世传颂的经典武器,也是亨利最为佩服的武器设计师。
老头对待亨利,就像对待自己的子侄一样,对亨利的请求可以说是有求必应,从亨利西点毕业前,到亨利从军队退役,两人一个设计,一个提意见和建议;一个是天才的设计师,一个是金手指的拥有者,有着后世无数的经典设计理论——喜欢枪的男人怎么能不知道枪的设计呢?简直就是天作之合啊。
还是那句话,枪械设计让亨利说理论没问题,不管是枪管短后座,还是自由枪机,亨利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但是具体到设计,亨利就玩完儿。而老头从来不问亨利是怎么知道那么多枪械设计理论的——很多理论都超出了亨利的年龄和时代,反而尽力替换了遮掩,造成了亨利的设计知识和理论都来自于勃朗宁的假象。
约翰勃朗宁也因此和亨利的关系更加密切,甚至两个人互相以“老头”和“小子”来称呼,亨利都想让他做自己的长子教父了。当然喽,亚历山大现在见到勃朗宁一样叫爷爷的,不仅是亚历山大,亨利的其他几个孩子也是叫老头爷爷的。
不过,当亨利看到加兰德的名字出现在装备委员会审核的机枪设计师的名单上以后,终于开始放心了,勃朗宁的事业后继有人啦!所以,掉加兰德去春田的缘故还有一个,就是方便让勃朗宁随时指点——勃朗宁先生现在可是装备委员会的专家委员嘀。有权利到春田兵工厂去指手画脚~~~~嗯,是指导工作嘀。相信有了勃朗宁这种军工界的老妖怪的指点,可以让加兰德这样的小年轻更早的变成小妖怪。
一战时期美军装备的BAR全自动步枪和勃朗宁重机枪也是需要进行改进的,前者是更换枪管和供弹系统的问题,后者则是与前者共同的减重的问题。BAR是下供弹,而且重量高达7.5千克,不方便士兵的快速运动和长时间火力支援,同时由于使用全威力步枪弹,让士兵射击时不易控制准确度——这就是轻机枪和重机枪用途不同所导致的不同要求,轻机枪要的更多的是射击的准确性,而重机枪更多的是进行火力压制。
担任活力压制的重机枪也不是不需要转移射击位置时的速度,正是因为重机枪的用途,才让重机枪往往成为最先被打击的目标,而移动的速度,就成了重机枪生存的关键。
所以,在一战后期,勃朗宁就对M1917式重机枪进行了改进,将水冷的护套水箱改成了风冷式,重量也大为减轻,全枪重量为14千克,加上三脚架的6.5千克,总重量20.5千克。不仅可以装载在汽车、装甲车、坦克上,就连步兵使用起来都是很方便移动——三人的机枪小组足以成为班排级的标准装备。
而且这款枪完全可以不使用两脚架或者三脚架,直接摆放到一定的坚硬的物体上使用的。所以,很多时候,美军都是不携带原本装备的两脚架和三脚架。
然而,亨利并不满足于M1917的成功,因为后世步兵班组使用的班用机枪重量更轻,M60E4的长枪管型号的重量才是10.5千克,比M1919要轻了4千克!而且同样可以使用到坦克装甲车以及直升飞机上,用途比M1917更广泛。这就是亨利的目的。当然了,亨利这会儿还不着急,只要这款枪能在1940年以前研发出来就可以了。
除了各种枪械的改进研发外,步兵尤其是美国步兵非常依赖的火炮也是有必要进行改进的。
一战时,美军很少参加山区以及长途行军然后作战的,基本上都是以防御为主,少数几次进攻战役也是相对距离比较短的。而针对二战时期,美军遇到的各种复杂地形以及长途行军作战来说,现有的火炮的重量就太沉重了。
就比如,法军装备的75小姐来说,全炮重量是1160千克,射程8500米,属于加农炮的类型,俯仰角比较小,弹道平直,主要用于直瞄射击,并不符合亨利对这种最多为营级火力的定位,亨利要的是能直射、能曲射的多用途火炮,而且对于营一级的火力支援武器来说,75小姐重了一些,如果这款火炮分解后能达到步兵携行程度就好了。所以,亨利对营级火力支援武器的要求就是可以分解携行!
二战时期,虽然日军总是被吐槽的对象,什么机枪怎么样怎么样啦,什么零式战斗机怎么偷工减料啦,但并不能掩盖日本军工设计的优秀之处,比如著名的小炮——92步兵炮。
这款步兵炮的全重不过两百多千克,而且结构简单,不但方便战时生产,相应的,使用和维护也都很容易,因此也就非常适合在各种复杂地形上使用。最重要的是,这款炮的高度才有六十多厘米,非常的矮小。而矮小就决定了这款炮很容易隐蔽,这对复杂而高烈度的战场是非常有利的。
同时,由于其设计时考虑了这款炮很多时候都得不到更大口径火炮的远程支援,要进行独立作战,所以它被设计了很高的俯仰角,不仅可以直瞄射击,也可以进行曲射攻击,用途十分广泛。整个二战期间,基本上只要是大队规模的日军作战,都会看到这款炮的身影。
而二战期间,美军进行的最惨烈的山地战就发生在意大利境内,还有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岛屿争夺战,都是这款炮发挥其重量轻、用途广的特点的最好所在。
当然了,这款炮也有它的不足,这就是射程比较近,只有不到三千米,主要是炮管属于短管炮的原因,以美军的财大气粗,这种短管炮的形式就是毛病了。但是只要换成更长的炮管和更大的口径,不就可以了吗?
于是改成75口径的稍大一些倍径的美式步兵炮就出现了。
1924年8月,在亨利接到巴布亚传来的勘探喜讯之后,亨利的新设计出炉了。
因为原时空这款步兵炮是1928年开始研制的,而亨利的设计是1924年,所以还是让日本人承担抄袭者这个名声吧。而加大了口径和倍径的新式步兵炮,则是亨利为营连级直接火力支援是准备的利器,尤其是会主要装备海军陆战队、空降兵和山地步兵这些兵种!因为这几个兵种都对直接支援火炮有重量上的要求,对射程的要求反而不高。
营级部队的直接火力支援问题,亨利就打算这么办了,也就是这种轻型步兵炮和75小姐这样重量的火炮搭配使用。那么团级和团级以上呢?团级火炮已经出现了105mm口径,但和75小姐一样,都是重量太大,需要减重,而且射程和威力不能降低。师级火力也是一样,155mm的重量也是一大问题。
其实最好的方式是将火炮装到装甲车和卡车上,也就是发展自走火炮,不管是多大口径,就连203mm都不是不能考虑啊!要知道老毛子的203mm战锤就是履带式的。甚至就连吉普车都可以加装助锄,安个火炮来个吉普炮车的,不外乎就是口径小点,重量更轻一些!
这样的话,除了山地步兵无法使用在山地上之外,其他所有的美军作战部队都可以这样用的。不过,现在这种设想还不是使用的时候,亨利是打算等自己恢复军职之后,才开启这个“潘多拉的匣子“,不然,就属于增加德军的战斗力,给自己添麻烦的事情了。
王道,还是要王道啊!无论是什么时候,给火炮减重都是正确的事情嘀。
除了常规火炮,亨利还要让军工专家们研发设计火箭炮!当年亨利看电影时,可对喀秋莎齐射时的壮观弄得热血沸腾,也就是从那时起,亨利就变成了铁杆的枪粉——到了美国,拿到绿卡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枪店去玩枪和买枪!也曾经扣着马克沁不放,打光了一条250发子弹的弹链。
就算是重生以后,亨利最喜欢的枪也是马克沁----那玩意只要水箱里的水不烧干就可以一直射击,那可是非常地非常地痛快啊!痛快归痛快,但亨利的两个大拇指确实是痛了!马克沁机枪的扳机是需要用”按“的方式,时间长了,手指头也是很累的。
马克沁的这一点问题,并不是没有人发觉,但是以欧美人种的体力来说,并不算问题,也就没有人提出改进。相反,黄种人的体力往往不如欧美人种,所以也是他们最早提出改进的可能,并且成功了。改进马克沁扳机设计的就是华夏金陵兵工厂的李承干,他将马克沁的按钮式扳机改进成了握把式扳机,节省了机枪手的力量,延长了射手的持续时间,对于孱弱的民党军队当年抗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不要小看李承干的这一改进,要知道在华夏培养一个优秀的机枪手是非常不容易的,几乎所有的机枪手都是多年征战沙场的老兵,这是比军校毕业的基层军官还要重要的一群人,他们构成了华夏军队班一级的脊梁,是真正的中流砥柱。他们的作用毋庸置疑,即使失去了军校毕业的军官,只要有老兵在,这只队伍就还在!所以,李承干的设计给老兵带来了两大好处,一是射击准确度高,二是不易疲劳——一场战斗下来,重机枪发射的子弹可能就是数以万计了。
其实亨利也发现了马克沁的这个问题,所以亨利设计的机枪基本上都是类似于步枪扳机的方式,M1917和M1919都是这样的,并且以亨利的想法,未来美军对水冷重机枪是没有需求的了——太过笨重,不利于部队的快速机动,未来的机枪都会以通用机枪为准。
而火炮的未来发展趋势就是机动化,车载火炮和轮式装甲车载火炮、履带式自行火炮则是正确方向。有了车载发展方向,火炮口径就是小问题了。不过尽管如此,火炮的减重问题也不能小看,因为即使有了机动性强的底盘,火炮本身过重也会影响火炮的机动性,——从某个角度来说,火炮的机动性就代表了战斗力。这一关键性要点,亨利是不会忘记的。
然而这个时代已经发展出现了很多更加先进的军事理论,比如1921年《制空权》一书的正式出版就是一个最显著的标志。这代表着现代战争开始真正步入立体战争的时代了。
战争,将从此开始不再区分前方和后方,只要是敌国的领土,只要在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内,就都面临从天而降的打击!国土再大,将不再有一处安宁的地方。
而与天空相关的就是飞机。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是自有其规律的,但却不是不能被外力所加速!
九月中旬,亨利离开纽约,来到了位于弗吉尼亚的福尔斯彻奇,这里,是通用动力公司和实验室所在地。
亨利过来是参加一款新的航空发动机的试车活动的。
这款新型的发动机将功率提升到了800多马力,是通用动力实验室和莱特飞机公司共同开发的第一款双排气冷星型发动机,比原时空提前了十五年!
也就是说波音公司刚刚改进的波音80马上就会有功率更大的发动机使用了,而航程也必然突破以前公里的大关,跨大西洋飞行将成为现实——民航时代到来了。
不过亨利看到的是,随着发动机功率的提升,杜黑的《制空权》理论将真的成为现实意义上指导美国空军的理论。而战略轰炸机的研制也就有了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了。
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一条战线的防御纵深也不会超过两百公里——机械化部队全力行军一天的路程。而一战时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的航程也基本不超过两百公里,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所以一款作战半径超过五百公里的轰炸机将给整个战争方式带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