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章
不过,现在亨利还只有一艘“鹦鹉螺”号可以使用亨利也是《海底两万里》的粉丝哦),不过150米以上的潜深暂时也够用了。
华夏南海的平均海深虽然有两千多米,但濒临各大岛屿的海床深度并没有多深,还是可以满足需要的。而中世纪时代的航海也并不是都在大海上直来直去的,一样要找岛屿等参照物,才能保证不再大海上迷路,所以沉船也会大多发生在这些靠近岛屿的浅海区。
像华夏打捞的宋代沉船“南海一号”,沉没在海底米左右的位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只要亨利耐心地在华夏近海以及南海的浅海区域寻找,肯定可以寻找到大量的海底沉船。不过,亨利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在马六甲附近,相比欧洲与华夏的贸易,马六甲还是西班牙运宝船返回欧洲的另一条通道。
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一度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不仅完成了环球航行,而且占领了除欧洲和非洲之外最广阔的殖民地:从北美到南美,从东南亚到印度,也搜刮了无数的金银财宝,并将其运回国内消费。所以,在大航海时代中后期,遇到了英国海盗的袭击后,很多运宝船都选择走菲律宾、马六甲回国。
这样一来,在华夏南海就沉没了很多的的运宝船——对新航线不熟悉的船长很容易遇到暗礁和风暴。
古代华夏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从广州出发,前往菲律宾,或从中沙群岛、西沙群岛直接过南海,或从海南岛补给后走越南,最终都会汇聚到马六甲,很多时候,这些商船都会因为大风巨浪、火灾、海盗或者触礁导致沉没。
以华夏古代繁忙的海上贸易来说,每年至少有两万条以上的船只在海上航行,加上大航海时代加入的西班牙船只,在南海沉没的古船没有两万也有一万。
也正因为这里的海上贸易十分发达,所以西班牙人才愿意不远万里地从亚洲绕行返回欧洲——可以将自己的运宝船掩藏在从华夏出港的商船里!
当然,繁忙的海上贸易,也就滋生了大量的海盗,尤其是以横行在马六甲一带的海盗最为猖獗,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都无法完全禁绝。而马六甲也因为海峡开口附近的廖内群岛,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岛屿,便于隐藏海盗据点而成为了海盗的代名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依旧是马六甲海盗盛行的年代,尽管这些海盗没有装备现代化的海军舰炮,但也是一样的凶残,所以,这一次亨利出行并不是只有一条潜艇母船随行,而是带上了其他几艘,组成了一个船队。其中包括两条改装成民船的巡洋舰,一条后勤补给船,一条人员运输舰,一条实验型登陆舰。
看着不要纳闷,以亨利和美国海军的亲密关系,在和平时代没有仗打,无法实战检验训练成果的海军,不和亨利合作那就怪了,何况,亨利还与海军达成了合作条件:亨利在马六甲打捞出水的财宝的40贵海军所有,用来支持海军对海上装备的研究开发。
有钱赚,可以小规模练兵,海军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海军改造了两条比较老的驱逐舰,将原本的表面炮塔改装成升降式的炮塔,将原本的75以上口径的火炮换装成37速射火炮,同时也拆除了原来的鱼雷发射管,重整一新之后的驱逐舰,现在从表面上看不出一丝武装的痕迹,但从实战能力来说,依旧掉打所有的海盗。
同时,为了验证舰队防空能力,亨利还建议海军可以试验一下电动机驱动的20加特林机炮的实际能力,甚至就连陆军都委托亨利试验一些陆军装备,比如陆军看到电驱动加特林后,仿效出的127机枪。
要知道自从马克沁诞生以来,加特林就已经被大多数国家扔进了垃圾堆,现在亨利又把加特林翻了出来,能不让美国军方重视吗?要知道,美国军方可是很清楚到底有多少现役装备是出自亨利的的手!对这样一位在后勤统筹、战役指挥、装备设计方面都有足够成就的人物,美国军方能不当成一块宝贝嘛。
这也是为什么,当史汀生从亨利那里得到了解决尼加拉瓜问题的建议后,对亨利的南海之行给予重视的的原因——同古巴战役后,军方给予亨利的保护就没有停止!
虽然时移世易,当年美国军方的高层退休的退休,去世的去世,但是依旧还有一些当年参与了决策的老家伙还活着的,就比如潘兴,即使退役了,但美国军方有点大事,还是要去请教潘兴的——一个是尊重,一个是很多秘密都随着潘兴的退休,而少有人知了。
就比如,潘兴还是美国陆军参谋长的时候,陆军有新提拔上来的将官不止一个哦),就对一直安排给亨利的一个排的警卫士兵,表示不理解:亨利少将已经退役了啊,为什么陆军不取消他的警卫呢?
当这个问题被推到潘兴那里时,提问的准将得到了一通劈头盖脸的训斥:你能干好亨利将军干得事情吗?如果不是因为国家需要,当年军方怎么可能允许亨利退役?你还是先干好你自己的事情吧!什么时候,你能把你自己管理的事情捋顺了,不事事向我请示的时候,你就明白为什么了!
好吧,当年亨利在参联会、战争部任职的时候,很多工作就属于上司签个字就完了,根本都不带问的,比如曾经的亨利的老上司海军特级上将杜威将军,就是这种工作方式,因为亨利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好了,除非问题涉及到了陆海军两大兵种,需要协调的时候,杜威才需要了解,并出面着急人手开会,否则,杜威一周到参联会办公的时间绝对不超过两个小时!基本上都是每周一的时候,来上一个多小时、两个小时,事情也只有一个,在亨利准备好的文件上签字,什么时候签完字,什么时候你就看不到老头了。
那个时候,杜威老头那个舒服啊,虽然等于是被闲置,但老头可以有大把的时间,泡在自己喜欢的舰队里啊!这也就是为什么,亨利一个陆军,却可以和海军相处的那么好:所有海军找到杜威办得事情,都被老头一句“去找亨利”打发了事,而当海军抱着战战兢兢的精神,找到亨利的时候,却得到了一个非常满意的结果,海军如何还不知道和亨利搞好关系,会让事情办理的更为顺利?!
海军都能和亨利建立非常良好的友谊,何况亨利还是陆军呢?美国陆军也一样地重视亨利提出的每一条建议和意见,而且,亨利在退役前,美国陆军就没有一个不喜欢亨利的人敢于在公开场合表示对亨利的不满!即使亨利退役了,也不过是有一些人敢于在暗地里抱怨或者发泄自己的羡慕嫉妒恨而已。
像那些被潘兴训斥的军官、将官,很多都是没有在远征军或者参联会里与亨利共事过的人,对亨利并不了解,才懵懵懂懂的被人当了枪使。而潘兴为此发火之后,美国军方里对亨利不满的一大批人也是噤若寒蝉,一下子都安静了!尽管很多人一样不了解,为什么美军唯一的陆军特级上将为一个退役少将的事发脾气,但是起码知道了一点:这位前少将亨利是一个禁忌,能不提就不提。
不了解亨利的将亨利视为禁忌,了解亨利的人,则更加注重平时和亨利的联系,就像史汀生带回了亨利要前往华夏南海的消息后,陆军也凑热闹就是正常的了。
加特林机枪这种设计,在亨利看来要比马克沁优秀。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是发射子弹之后的枪管散热问题,马克沁依靠水箱散热,是保证了连续射击的稳定,但是太重啦!不易移动,以及一旦缺水,机枪就等于报废,这可是让胡路受不了的缺陷。而加特林虽然同样有不易移动的特点,但是加特林可以在任何时候,保证射击的连续性,这一点才是亨利最重视的。
再有,机枪的射速问题。作为一种战场压制武器,机枪的射速要求一般都要在400~600发分钟以上,当然这一般就是马克沁的标准射速了,而二战时期德国设计的g34和g42机枪达到的1500发分钟的射速,就成为了战场的大杀器!
德军曾经创造过依靠g42机枪迫降美军2000多人的记录!而且,在盟军登陆诺曼底一战中,一个德国士兵就靠着这种机枪,将美军打得尸横遍野,造成了数千人的伤亡!可见,有时候极高的射速,也是极高的战斗力!
再有,太平洋上的海战,大多数时间都是双方的飞机在较量,那么,舰队的防空问题如何解决?靠那些射速并不快的乒乓炮吗?还是四联装的单管炮?亨利认为那不是正确是思路,只有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密集阵系统,才是美国舰队防空的最佳选择!
因为二战时代,作战是靠战斗机,而此时的战斗机的飞行速度是不会超过音速的;二十一世纪海军战斗是靠的导弹,而导弹,嘿嘿,几乎很少有低于音速的指的是反舰导弹,不是巡航导弹)。而密集阵系统是对付导弹的,难道对付不了速度远低于导弹的飞机吗?
……
en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ener
现在,亨利的特斯拉实验室里研究的雷达小型化,在不断地取得成果,在亨利的计划时间表里,很有可能在1940年实现在战斗机上装载雷达的目标,而在海军舰艇上安装雷达会比在战斗机上安装更快!当然,美国海军还要适应在雷达指挥下的射击、联络等训练工作。要实现战斗力,估计也要到1941年了。
这次亨利带到船上的加特林虽然也是改装了电动机的版本,但并有配备雷达,所以还是要靠人眼来进行瞄准的,不具备夜间的作战能力。
亨利对加特林的改动,其实针对的就是加特林被淘汰的缺点进行的。
加特林机枪的射击是依靠一个手柄进行的,当士兵摇动手柄的时候,带动扳机扣动机锤,子弹发射,然后在手柄的带动下下一根枪管复位,进行下一发子弹的发射,也就是说手柄的摇动速度,就决定了加特林机枪的射速。
加特林是有射击速度上限的,在训练时,士兵们一般不会犯速度过快的错误,但在战时,几乎没有一个士兵会按照训练速度进行射击,只会把手柄摇动得越来越快,最后导致卡壳,而加特林因为使用的是枪管转动的方式,在卡壳的同时会有很大可能造成炸膛,这样一来,愿意使用加特林机枪的军队和国家也就越来越少,也就造成了加特林机枪面临淘汰。
而除了亨利之外,也有不少枪械设计师在研究改善加特林机枪的这种缺点,第一个提出改造思路的是使用燃油发动机,但是这样一来,机枪的全重过大和体积过于庞大,只能固定安装,于是这种设想就遭到了淘汰。
但是电动机和内燃机不同,电动机现在已经可以做到足够的小巧,功率也可以完全满足带动机枪转动,唯一未解决的问题,就是电池,也就是电动机的能量来源的问题。
安装到军舰等自带电力的平台上,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只要拉一根电线就可以了,但如果安装到坦克和装甲车上呢?现有的干电池可是用不了多长时间的,连一场战斗都有可能支撑不下去,难道还让士兵随身带着好几块沉重的电池组吗?这样很不现实的。士兵们没有办法解决随身携带很多电池组的问题!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就是加特林机枪需要的弹药量。射速越高的机枪,所需要的弹药量就越高,步兵连排级别携带的弹药量也是有限的,支撑不了加特林的使用。
于是,在电池和弹药的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在步兵里配备加特林机枪的事情就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