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四代机与歼轰八是一对黄金搭档

扬威总师哈哈笑道:“你们知道吗?上次你们竞标歼轰八,我也是投了你们一票的,现在换回两张票,值了!”

唐总师笑道:“老扬,你就不怕我们的歼轰八,抢了你四代机的饭碗了呀?”

扬威总师道:“那倒不至于,两者定位不同,不存在竞争关系!我们搞四代机也不会考虑外销,由于各项技术都要看m国f22战斗机和f35战斗机看齐,所以价格注定便宜不了,装备数量肯定是很有限的。而你们的歼轰八呢,也是一款隐身战机,当然价格要便宜不少,正好形成搭配,它们将会是一对完美的组合,比m国人的f22+f35更棒!”

林鹏赞道:“扬总师您说得太妙了,到时候它们就是一对黄金搭档啊,打遍天下无敌手!真希望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

其实这一天还真不远,因为林鹏很清楚,由于现在中国航空工业有了他贡献的技术资料,所以歼二零的设计研制速度肯定会比前世的时候更快,估计最晚二零一零年首飞,二零一五年就可以小批量装备了。

至于歼轰八的研制速度,也是相当快的,现在已经完成了发图任务,再过一年也就是二零零八年,按计划就可以进行首飞了!

而歼轰七b则已经完成了三架原型机的制造,今年底就将进行首飞,由于是改进型,虽然改进比较大,但用个一年多时间就可以完成试飞定型,到二零零九年,或许就可以小批量生产了。

现在砂特那边也是等得急呢,所以歼轰七b飞机只要一开始量产,就会是全速状态,那时候歼轰七a也将停产,中国空军将会开始大量装备歼轰七b,同时出口砂特。

当然争取更多的客户,也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摊薄成本。无非就是多开两条脉动式生产线罢了。这对整个中国航空工业都有很大的拉动作用,中国经济也将因此受益不少。

林鹏想着就激动啊,因为很快中国航空工业就要迎来第一波爆发了。

歼轰七b飞机,歼轰八,再加上大客机c929,以及大型军用运输机,甚至还可以期待,过不了多久也许中国就会立项研制远轰了呢!毕竟现在技术实力有了,只要有钱就可以上马。

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工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会变得越来越明显,不止是对经济的拉动,还有对科技的拉动。

很多航空科技,还能用到其他行业,比如说汽车工业。

中航工业第一集团和第二集团,旗下的几个航空制造厂,有的已经开始进军汽车制造业了。

最有名的当属哈飞汽车,还有昌河汽车。

哈飞汽车还曾经红火过一段时间,其打造的哈飞路宝,几款车型销量都还是可以的。

事实上哈飞早在八十年代,就利用多年积累的航空技术和生产经验,开发出第一款哈飞汽车,这是一种单排货车。

一九八六年,哈飞开始着手松花江微型客车的开发工作。经过几年的发展,哈飞汽车位列国内微车行业第一梯队,曾连创2000年、2001年、2002年微车产销全国第一的辉煌业绩,无疑将是航空汽车产业战略至关重要的部分。

林鹏也知道,中国航空工业马上就要迎来一次大调整了,中航一集团和中航二集团很快就将进行合并,当然因为他的出现,以及他和唐总师等专家联合提出了建议,现在上面已经有了明确的态度,那就是在中航一二集团合并的同时,有可能将会中国航空工业动力系统单独划出来,成立中国航发集团。

如果中国航发成的单独成立了,那就将比林鹏前世的时候,提前了九年!这个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航空发动机单独成为一个与中航工业并列的集团,那么它就可以集中力量来发展中国航空动力了。

再加到航空工业进军汽车制造业,哈飞汽车曾经辉煌过,可是后来却很可惜的沦落了!哈飞汽车2001年销量一度达到过12万辆,这在当时已经是令很多自主品牌羡慕的表现。只是此后数年,哈飞汽车的情况每况愈下,逐渐淡出了主流视野。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哈飞汽车的战略定位错了,因为哈飞汽车一直专注于微车市场,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微车市场在不断萎缩,富起来的人们,自然不会再对微车感冒,他们更感兴趣的是购买更高级的轿车,又或者是空间大又有面子的suv车型。

哈弗suv就是在这一段时间迅速崛起的,长城汽车抓住了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脉络,所以最后成功了,而哈飞汽车却一直抓着微车不放,再加上合资的通用五菱神车和长安微面强势崛起,就迅速的将哈飞汽车的主打产品微面市场挤占了。

在微型轿车领域,哈飞在二零零一年开始进军,哈飞路宝这款车是2002年11月,由宾尼法利纳公司设计的新一代微型轿车。在同年哈飞还推出了与三菱联合开发的赛马多功能微型轿车。

只是上市后的赛马问题迭出,刚推出后不久就出现了刹车系统等质量问题,同时因为车体较重,加之排量仅为3升,造成动力性差,油耗和同类型车比也高出一大截,最终被市场抛弃。

由著名设计公司打造的路宝却没能像qq,长安奔奔那样上市就火,而由于价格不亲民,配置又低,质量问题频发而逐渐消失在汽车市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哈飞汽车没有从造面包车的思维中转变过来。

后来深陷亏损泥潭的哈飞汽车最后等来了给长安打工的消息。由国家相关部门出面,哈飞汽车并入长安汽车。哈飞汽车迎来的还是跌跌不休,销量一路跌到二零一四年全年销量1971辆,名存实亡。

航空工业另一个有名的汽车品牌就是昌河汽车了,昌河借东风起飞成为微车之王,但又因为反应迟钝被市场抛弃,被长安汽车收购。最后同样是摇摇欲坠,令航空人扼腕叹息。

航空工业的两大汽车品牌都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意味着航空工业进军汽车制造业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