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不知道谁刻字的桌子
月亮自东天升起,洒下一片乳白色的光晕,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北阳城就笼罩在这光晕暮霭里了。
南关大营校场上摆满了箱笼,在何午的指挥下,十几个卫军正在把这些箱笼装车。
李清站在皎洁的月光里,声音低了许多,如蜻蜓点水,轻柔的问着苏路:
“苏路,明日我要举办中秋佳节诗会,你也能来吧?”
苏路愣了一下,中秋佳节诗会?自己的前身倒是听过这个,但是现在国家离乱,北郑战火纷飞,也要举行这个吗。
何午看苏路没有说话,急忙解释着说了:
“苏路你有所不知,国朝文人武将皆好诗词,中秋、上元,都是举办诗会的好时候,歌舞升平的年景里都会举办这些,公主到北阳,已经好几年未曾在这诗会了。”
苏路脸色有些不爽:“我连日征战,有些累了,这诗会就不参与了。”
李清闻言整个人仿佛都矮了一截一般,声音也变的失落低沉:“那,我知道了。”
苏路看着李清远去,神色疲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古之朝代,莫不如是,纵观整个封建王朝,就是一场血肉淋淋的吃人史。
这汉国,也是这个样子么?
把李坤叫来,吩咐了几句,苏路转身出了军营。
南关大营距离县城还有段距离,月上中天,路上已经没有了行人,只有苏路跟两个亲兵的身影。
苏路随口问了土墩儿:“土墩,你家现在过的怎么样了,家里的银钱可还够用,可还能吃饱?”
土墩儿眉飞色舞的说着:“好,都好着呢,都尉。”
“自从我跟着您开始,每次打仗都能往家里带银子,我家就没再挨过饿。先前我离家之时,我娘就唠叨着中秋快到了,要做些月饼给您送来,我家院子里的石榴也应该能吃了,一并给您送些。”
旁边的小泥巴神色黯然,他出身索子堡,现在已经没有家了,除了二妞小四她们几个远房亲戚,这世上已经再没有亲人了。
进城到家,苏路洗漱完毕,刚刚想要躺下,苏云就推门进来了。
“哥,明儿中秋诗会,公主说宣府的不少大人物都会到,想让你也去。”
苏路皱着眉头说了:“这事儿我已经答复公主了,我打仗累了,不会去了。”
苏云闻言推门来:“哥你不会受伤了吧,上次去北郑送粮,都没有见你累呀。”
“哎”
苏路拍落了苏云碰到自己箭伤的手,胸口中了一箭,缺医少药的,到现在也还没好利索。
苏云的眉头就皱紧了,泪花在眼圈里打转:“哥,你受伤了?”
苏路在床上坐好,神色如常:“战场杀敌,怎么可能会不受伤,这些都是小伤,没事儿的。”
苏云潸然欲滴,蹲在床边:“哥,我养出内息了,给你温养一下伤口吧,老何说了,内息对温养伤口很好的。”
苏路拍落了苏云的手,在床上躺下了:“没事,小泥巴已经给我温养过了,我睡了,有什么事儿明天再说。”
苏云小心翼翼的给苏路掖好被子,看苏路闭眼,这才小心翼翼的出了房间,来到了正厅。
何午、李清、还有赵普,赫然就在正厅内,看到苏路,三人急忙迎了过来。
赵普抢着说了:“苏兄可答应了?”
苏云摇了摇头:“哥哥受了箭伤,身体疲累,已经睡下了,明日的诗会,怕是真的无法参加了。”
原本听李清说了诗会的好处,苏云是有些意动的,为哥哥的前程考虑,参加一下诗会,似乎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儿,可在看到苏路受伤,胸口疼痛的厉害,苏云就再也不想让哥哥去参与诗会了。
何午一脸惊讶:“苏路受伤了,他这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家伙,竟然也会受伤!”
李清眉眼都紧蹙成了一团,声音里满是忐忑不安:
“苏都尉受伤了,严不严重,小云你看伤口没有,是不是很严重?要不要叫大夫,我家里有一个御医,叫来给苏路瞧瞧吧。”
苏云闻言有些意动:“可是哥哥已经睡下了。”
李清抢着说了:“不妨事,睡下了也能瞧伤处,何午,你派人去把谭先生请来,人参带一支来。”
何午匆匆去了,大厅内就只剩下李清赵普和苏云。
李清问着赵普:“德谋,你把塞下曲再读一遍吧,没想到苏路作诗的水平竟然这么高,往日里都没看过他的诗词,真是可惜了。”
赵普把塞下曲念了一遍,眉飞色舞:“这诗写的是真好,有大家风范,写景,写情,都让我叹服。”
李清默默把诗词念叨了几遍,也开口说着了:“是啊,听了这诗,我这没去过郑渠的人,都能想象出郑渠前的景象,黄沙万里,远山黯黯,千里远征,秋水冷寒。”
赵普又开始讲他认为不美满的地方:“大将军你看,把这个秋水的秋,改成郑怎么样?既点题,又能直白写出作诗的地点,北境边塞,黄沙大漠的北郑。”
李清很不客气的否定了赵普:“不行,这个字不能改。”
“作诗的地点在郑渠,可以通过我们口中说出来,也可以从诗中临洮山的位置反推出来,但是秋字则不可少,既点出了秋天至,寒意降的情景,又塑造了冷的氛围,为水寒风似刀营造了氛围。”
赵普这个诗词两把刀就开始抠字眼了,满脸迷茫,一会儿欣喜,一会儿呆逼的状态。
李清却是叹着气说了:“可惜呀,不能找到那位在我家桌子上刻诗的大家,苏路不去,他能去也行啊。”
苏云不禁好奇的问了:“什么人胆子这么大,在你家桌子上刻诗?”
李清笑吟吟的说了:“是啊,就我家书房桌子上,不知是那位大家刻的,一首羁旅思乡诗,已经在宣府流传开来,我若是在诗会上拿出来拍卖,肯定能给卫军募集一批饷银。”
赵普从呆逼状态中反应过来,好奇的问了:“是什么诗词啊,还能募集饷银?”
“就是晨起早行那首,李麟起名北阳早行,不过这名字没流传开来,我也挺认可这名字的,回头我就找人把这名字刻上,明儿拿出来炫耀一番。”
赵普惊喜的站了起来:“卖给我行不行,公主?我出一大笔银子,我家老太君过些日子八十大寿,我能把这诗送给她,说不定就能摆脱这北境军伍生涯了。”
李清闻言有些纠结:“那,要不你明天在诗会上拿下,也给我家桌子扬扬名。”
苏云陷入了沉思,想到了哥哥那天在李清家书房桌子上刻字的情形,有些胆战心惊的问了:
“是不是你家书房的那张桌子,李参军第一次来之后。就出现了的?”
李清点了点头,上次李麟闹着买桌子,大半北阳人都知道了。
苏云小脸儿有些白,这还真是哥哥在上面刻的字啊!
不过李清怎么要拿桌子去卖钱,哥哥刻的字都那么畅销了,大家兄妹十几年,当年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也没见哥哥的字能拿出来卖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