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二章 贾诩来说
凭借三大野战军与天道军本部的骑兵部,比之北方大军来说,兵数明显处于劣势。
幸好凭借着优秀的装备与合理的兵种配置,在正面战场上,并没有陷入劣势,反而通过几场‘小战役’获得了不错的战绩。
但也随之,每次都是北方联军,在损失较大后便快速撤离,让张鲁军没有办法将战果扩大。
这也是因为,对于习惯小队劫掠的北方民族,张鲁从出军一开始便做出了大规模兵团行军的模式,决不可以私自分兵,让对方凭借轻骑兵的快速机动能力,将脱节的部队吃下。
而随着,张鲁天道军的三大主力野战军以及天道军骑兵部进入并州后。
官渡主战场只有留守的天道军本部由戏志才率领,和太史慈第二,马元义第五,臧霸第六野战军。
这便不免让曹刘联军会起了歪心思。
延津大营,东汉联军中原战场与官渡遥遥相对的军事大营。
此刻正进行激烈的争辩。
刘备认为在这样的大好时机,自然要抓紧时间进攻。
一举攻破张鲁官渡大营,才是最好的策略。
但是出乎刘备意料的是,枭雄曹操反而对于这个建议,并不是很积极。
刘备皱眉道:“曹操兄,我不明白你为何有这种想法。我千里迢迢率军,从涿郡赶来,便是为了对抗张鲁。而此刻,张鲁一半野战军已经深入并州,在如此情况下,你还不下令与我一同攻击,更待何时?”
确实,如果从军力上看来。
曹操和刘备联军在最近的疯狂募兵后,已经有了压倒对面天道军现有军队的军队数量。
但是,曹操还是不相信那个狡猾的张鲁会为了南匈奴的侵犯,去救援和他不相干的董卓而选择,放弃这中原战场。
将他攻下的地盘拱手相让。
当然,连他也不知道的,当听说,张鲁竟然选择派遣大军,去救援董卓时,心中竟然也有了佩服的想法。
让他对于这样攻击天道军,有了一丝负罪感。
同时也有点微微的反省。
董卓说到底,现在至少在战略上,是他们的盟友,可是,在这个盟友显然就要被外族攻下后,救援他的不是他们这些所谓的盟友。
而是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他们的头号大敌天道联军。
以他对于董卓的了解,这个看似大大咧咧,野心急重的家伙,其实是个知恩图报的汉子,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关西豪杰会依附在他的门下。
在之前,董卓或许因为一权独大,有些飘飘然,可是又因为之前他与刘备和他的争权多利。
那么现在,董卓或许极有可能会转变态度,甚至突然反水,宣布加入张鲁一方,那情形便大不一样了。
曹操多疑的毛病,让他想到了许多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但是面对捉摸不定的张鲁,他的决断力也再一次失去的效果。
这也是因为他,现在基本以失,虽然掌握的冀州地盘比之前还要的兖州还要大上一些。但是,说到底这里并不是他的固有地盘。
而他仅有的精锐士兵,在和天道军战斗损失过多的话,有着大后方的幽州刘备也绝不会放过直接吞并他的意图。
至于冀州现有的家族?
不趁机落水下石,就算很给他面子了。
所以,就算刘备说着,可以一战而下,直接收复兖州时,他也是没有太过动心。
但不管如何说来,放着出走一半军团力量的张鲁军,不做任何动作,那也不用打仗了,直接投降算了。
只是,曹操皱了皱眉,看向刘备道:“备兄,对于狡猾的张鲁不可不防,所以,应该以试探为主,以防着了他的道。”
公孙瓒凝眉说道:“此时,张鲁一率领大军离开,如果不全军出击,进行全面战争,怕不能拿张鲁留守的军队有何办法。曹兄,还请你当下力断,不要迟疑。”
曹操心中冷笑,说是全面战争,但一旦如此打下去,他是真正的决战了,可是有着你们可还有大量剩余兵力在幽州啊。
曹操面带犹豫,摇头不语。
一时间将谈话拖入僵持,曹操不愿大军直攻,刘备自然也不愿当那出头鸟。
和曹操的想法一般,只要和这只以达硬仗而闻名天下的天道军,直接开战后,一方不输,就很难脱离战场。
到时,如果曹操有其他心思,那刘备也无可奈何。
各自都为各自的军队,为自己己方家族联合势力着想,除非以绝大优势,否则绝对不是有着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大军团的对手。
本来一直严阵以待的戏志才,看着对方,虽然军队调动不停,可是就是没有前来攻打。
不由对张鲁更加佩服。
果然料事如神也。
这当然不是张鲁有把握,而是有着未来思想的他,虽然没见过猪跑,但是也吃过猪肉啊。
为何近代解放的战争,种花家的兔子们,以开始如此落后的兵器,如此落后的人数,最后还能胜利,成立新的国家?
还不是一方种花家的兔子们,有着坚强的意志,团结的精神,优秀的惠民政策。
而那些秃子们,各各勾心斗角,尤其是桂系和蒋系,互相争权夺利,都想当老大,而蒋大委员手下大将,精兵强将许多都在抗日战场中牺牲,剩下的也大都是酒囊饭袋,互相勾结陷害那是家常便饭,保全自己,看着队友战死,也绝不上前拉一把,也是‘人之常情’。
将不是将,兵不是兵,没有统一思想的他们,到后面,根本不知道在打什么仗,最多就是混口饭吃。
而和现在东汉末年现在的中原战场何其相似。
天道军上层主要干部,基本上都是张鲁的铁杆,而且多是血气方刚,义气云天之人。
而且天道军,在张鲁组建之初,便以纪律严明为著称,虽然坚持下来的,只剩一半,但也培养了作风硬朗的军气。
加上,下到营部都有熟读天法,天规的指导员,起到定海神针,稳定军纪的作用。
更何况,张鲁没占领一个地方,便实行土地改革。
民心所向,是其他势力所不能比的。
而其他势力本质上便是封建地主主义,想要学习张鲁也是不可能的。
加上一起,就形成了,团结有力作风硬朗的大军团,以及后方源源不断由人民组成的补给线。
相对的,就算此刻曹操同意决战。
但其他复杂情况也不会让这个决定迅速下达,就如刚刚被曹操占领的冀州四郡的其中的豪门大族,决不会这么乖乖听话的将士兵钱两交出。
偏偏曹操还没有巩固下来,不敢用强硬的态度。
而刘备说是全军出击,但是幽州大族,能出多少力,本来就是一个问题。
中原,离他们十万八千里,如果为了保护家园,保护自己的利益不被袁绍手下的那些家族吞并,会拼死反抗。
可是这时,他们已经没有了最初的原动力。
加上北方异族的异动,以及并没有被消灭的黑山贼。
幽州这些有着‘保全自身的传统思想’的只看眼前利益的家族们,自然是更加不想干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收到从官渡紧急寄来的加急信件,张鲁摇头一笑:“我就说,这些家伙就算我走了,也不敢来打。等他们商量好了,或许,我早已经将这面的战场解决了。”
随手将信件交于徐晃、荀攸等人传看。
贾诩看向神采奕奕充满自信的张鲁,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随之低头不语。
张鲁笑了笑,拱手道:“贾诩先生,不知董卓大人如何考虑?”
对于董卓,张鲁自然更希望和平解决,当然不止他,就算曹操刘备,张鲁也想和平解决了事,打打杀杀的多不着情调。
但是他知道,现在仅存的曹操刘备势力,是豪门世家最后的阵营了。
决不可能轻易投向于他,任他‘宰割’。
贾诩听后,拱手说道:“我便是奉命前来与大人相商这事。”
张鲁大笑一声:“这还有什么好说?董卓大人如果选择投诚长安,我则代表,定允诺董卓大人依旧为并州牧,并征西将军之高位,侯爵一律从前,不做更改。”
贾诩脸色不变,拱手道:“这也是我等的疑问。请问大人,你每入一地,便会查封大族,将所有土地归附国家,所有土地没有私有权,同时分发土地,实行你那,嗯……土地改革和天法改革,这些都是和原来的一切截然相反的。你知道,如果没有土地,家族不能掌握私军,那这些还能称之为家族吗?”
张鲁笑了笑,点头道:“没错,我所作的确实和以前有太多的不一样。”耸了耸肩:“正如你所知道的,土地归国家所有,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土地,防止私人随意使用。比如山林,湖泊等需要保护的,住房,城镇等可以盖房的,比如开垦的荒废问题,只有归入国家才能更好的管理,而不是随意让人,任意破坏。你应该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保护的意识。而,最重要的,大汉这些年,天灾不断,粮食收成确实不好,这是天灾。但是,家族私自收集,高价贩卖,这是人祸。而后一种,更是那成千上万难民活活饿死的直接凶手。所以,分批田地,让每个农民都有地中,家中都有余粮,这样才能让百姓都能过上最少能吃饱的日子。好了,土地问题就是这样,至少在大汉是依据天法,实行分田制的,这点,绝没有相商的可能性。”
贾诩本是寒门出身,对于张鲁所言,也知道他说的不假,就认他有百般机智,此刻也不知道用什么话来反驳。
毕竟,张鲁所思所想,句句都是为民,不为私利。
张鲁笑着继续说道:“至于私军,那是更不可能的了,不仅如此,以后军队也只会有一只,那便是天道军,至少在大汉,只允许有这一只。其余,则都已,造反论处。”
看着张鲁那杀气腾腾的态度,贾诩沉默。
张鲁笑着,突然问道:“贾诩先生,不知你对外国有何了解?”
贾诩楞然,随之拱手回道:“所知不多,只是略有耳闻而已。”自西汉丝绸之路开辟以来,作为西方的主要贸易通道的西域,便在凉州。
贾诩虽然不知道外国的具体情形,倒也知道不少。
张鲁笑着点点头道:“就如这世界,不弱于我国的,就有数个,百乘,贵霜,安息,波斯,罗马,还有新近崛起的日耳曼。别看我泱泱大国,其实占世界不过百分之五不到。”
贾诩眼中一缩,闪现出不敢相信的神色。
张鲁笑道:“只是,我国人,素来以中原自居,睥睨世界。但是,你看,就连北方人口稀少的游牧民族,就能稍不注意就将我们国家闹得沸沸扬扬,鸡犬不宁。这没什么,以我国底蕴,或许还能同化他们,慢慢将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多元,更丰富。但是将来呢?如果,那些强大的帝国,联合侵犯我大汉,我等还有什么可以阻挡的?”
贾诩愕然,说道这,他就更加有些不明白张鲁想要说什么了。
就如张鲁所说,但是那些连听都没听过的帝国,想要跨过千山万水入侵我国,这事情也太过遥远了吧。
再说,到那时,我国自然会倾尽国力,奋死抗争到底的。
张鲁回过神来,看出贾诩疑惑不解的神色,神秘的笑了笑:“所以,我说,与其等待其他帝国来入侵我等,还不如将我国这些野心家们先行一步。以我大汉作为根基,向四面出击。没占一地,便可自封王朝,乃是我大汉合众国的一员。这样,不是更好吗?”
额,贾诩吃惊的看向他:“大人,好大的野心。”
张鲁笑道:“所以,我会表态封董卓大人为征西将军,以他为首,向西攻打。”
贾诩愕然无语,很想竖起一个大拇指,大人你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