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珍宝,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伯嚭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

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人常说‘治病要除根’,勾践深谋远虑,文种、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仇的!”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而吴王夫差盲目力图争霸,丝毫不考虑民生疾苦。他还听信伯嚭的坏话,杀了忠臣伍子胥。最终夫差争霸成功,称霸于诸侯。但是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

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的强势猛攻,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

在《国语》里,关于勾践是这样记载的: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退到会稽山上,向全国军队发布号令说:“我的父老兄弟百姓们,谁能出主意打败吴国,我就和他一同主持越国的朝政”大夫文种说:

“我听说,商人在夏天就开始准备过冬用的裘皮,冬天则准备度夏用的麻布;早的时候已经想到了船,荡的时候就想到了车,这都是为了防止到时候缺货。所以,即使没有邻国进攻,文臣武将也是必须培养和选拔在那儿的。就像蓑衣和斗笠,等下起雨来,就非用它不可了。现在您已经被困在会稽山上了,才想到要求谋臣,恐怕太晚了吧?”

勾践回答说:“只要能听到您的高见,有什么太晚的?”于是,就派文种去向吴王求和,并买通了贪梦的吴国太宰語,使求和计划获得了成功。吴国退兵后,勾践一方面亲自给吴王夫差当马前卒,一方面在越国励精图治。终于,越国渐渐地强大起来,一举消灭了吴国。

《国语》中写了不少勾践振兴越国的措施,比如说,他认真处理战后事宜,埋葬那些战死的,慰问那些受伤的,让活下来的有养生之资。他也特别注意善待百姓,谁家有困难,他会去慰问;谁家有喜事,他会去祝贺;谁家有人离开,他会去送;谁家有人到来,他会去迎接。

为了迅速改变战后人丁稀少的情况,他规定:有生育能力的人不能与没有生育能力的人结婚;女子十七岁岁、男子二十岁必须结婚。

如果要生孩子了,由公家派医者看护,不论生男生女都有奖励。他自己则以身作则,不是自己耕种的粮食不吃,不是他夫人织出来的布他不穿。整整十年,不向百姓收税。

但确实没有提到卧薪尝胆的事。所以说,讲古籍中没有勾践卧薪尝胆的事,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但是,史书中也并非都没有提卧薪尝胆。至少“尝胆”的事情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是有记载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道:“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日:汝忘会稽之耻耶?”所以,说史书中没有越王卧薪尝胆的事并不正确。只是和后来的传说相比,史书上所记载的勾践故事就相形见绌了。

南宋时,大量书籍都提到勾践卧薪尝胆,尤其是在和戏曲中。这些通俗的文艺形式很容易传播,勾践卧薪尝胆的事就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在流传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丰富复杂了。

还有一件就是讲的是勾践问疾尝粪的事:战胜越国以后,夫差纵情享乐,耽于声色,弄了一身病。勾践进宫问安的时候,恰好宫人抬着吴王夫差用的便桶出来,勾践跪下来,恭恭敬敬地用手沾一点粪便放在嘴里,尝后说:“主公的病到己已日就会痊愈,再到王申月就全好了。”

吴王听说后,亲自问勾践,勾践回答说:“我喜欢读药书,颇懂一点医道。凡人的粪便,须顺五谷的味道,违逆时气的就会死,顺时气的就能活。我刚才尝了尝大王的粪便,它的味道苦中带酸,正好应了春夏之气,所以我想,您在己已日可以痊愈,到王申月就全好了。”

吴王听了非常感动,许诺说:“如果真像你所说的那样,我病好之日,就放你回国。”后来,吴王的病果然如勾践所言好了起来,吴王也不食言,将勾践放归故里。

这个问疾尝粪的故事,相信现代读者大多不会喜欢,但它是勾践卧薪尝胆的进一步发挥,而且它能引发我们对很多问题的思考。

比如:站在勾践的立场,我们会感叹,一个人忍辱含垢,竟能到这样的地步,其意志力的坚强的确无与伦比;站在夫差的立场,我们会警觉,千万不要相信那些奴颜婢膝的人,卑殿的举动后面往往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不过,它的真实性是大可怀疑的,传说而已,不可当真。

当然,勾践忍辱负重,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消灭了吴国,这是肯定的;也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段经历,勾践在吴王夫差前来求和的时候虽然心有不忍,但最终还是拒绝了他,使吴王自杀身亡。至于这段历史当中的细节,不要说史书语嫣不详,就是史书记载了,根据早期史书的特点,也不一定就可靠。

这件事被后人所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