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浓雾消散

分班结束,第一总队的所有学员有了更针对性的学习方向。

军事教导队小而精的三十人大都被教授一些战略层面的东西,列举的战场案例从一个小城镇的局部战役中脱离开来,更多的是着眼于一场区域性会战该如何布局等等,而那些早已大名鼎鼎还在重庆的校务委员们也会不时的来给军事教导队的学员上课。

入伍生总队具体到如何带好一个营,如何带好一个团以及如何打好一场局部战役,高级班则介于两者之间。

而各类科室则更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比如数学上小有天赋的方振兴和另外一名学员,分校编译科还会经常从已经搬到重庆办学的中央大学中邀请教授来给两人开小灶。

相比之前编成四大队笼统的学习方式,分班之后的培养方向显然更精准了一些,同样第一总队的学员们也变得比之前更忙碌了。

现如今,李崇每日必须早起一些,才能在上早课之前腾出时间来练拳脚。

在忙碌之间的闲暇空隙里,军校所有人也都在谈论徐州会战的情况,尤其是军事教导队,还做了一个徐州战场的沙盘图出来,结合前线的电报,每日在上面推演。

如果说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是国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浴血战斗,是有着为中枢及重要工业设施机构赢得撤往大后方等因素等考量,那么徐州会战则是国党在重庆站稳脚跟,大后方已基本妥当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大战役。

这一场会战不含其他因素的考量,从下层官兵到中枢长官,从国党到红党,都秉承着同一个信念,那就是要“救国!复仇!”

在国难当头的这一刻,一向互相看不起看不惯的委员长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德邻都放下了彼此的不待见,委员长在关心第五战区兵力单薄的基础上,特意将嫡系中央军派到徐州战场上,归李德邻指挥。

不仅是两党将士,所有心系这个国家前途命运的人们都在看待这一场抗战以来目标最为纯粹的中日对抗中,正面战场上的国党官兵能不能给予嚣张残忍的日本军队沉重一击,两党合力究竟能不能抵抗外辱?

而举国期盼的目光至少有一大半压在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德邻身上,而这是因为此刻围绕着徐州展开的一系列大小战争都发生在他所统战的第五战区。

大战正紧锣密鼓的打响,不过已经熬了几个通宵,累了就在沙盘图前的椅子上小憩一下的第五战区最高长官李德邻心中紧张但不乏信心,他自信自己可以指挥战区官兵狠狠的打击嚣张着已经走路唱歌的日本军人。

除了坚信骄兵必败的信念,李德邻更自信自己的指挥能力。当初在惨烈的中后期淞沪战场上,只有自己指挥着六万桂系子弟,同时携带着第二战区上仅存的海军、空军,给日军来了一个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反击。

简言之,日本人凶横,可他同样不怕牺牲!

对于此刻已经占领支那国都的日本军人而言,攻占南京带来的荣光让他们心中骄狂的烈焰直可焚尽一切,心中的欲望也得到永无止境的膨胀。在手持着军刀脚踏南京城门上的那一刻,这些日本军官就觉得这片富饶的大陆已经被自己踩在了脚下。

此外,在相继攻占上海、南京之后,此刻的长江对于游曳的日本海军舰艇就像衣不遮体的处女,几无阻挡可言,海军参谋本部已经在筹划着通过舰艇沿着长江直捣武汉的作战计划。

日本陆军军部听闻之后,自然不乐意。在这片东方大地上,怎么也应该陆军唱主角,怎可让配角宣兵夺主?真要是海军在前,陆军跟着螺旋桨后面跑,那不被看了笑话?

于是华北、淞沪的陆上日军将目光锁定在了津浦线和陇海线交汇点的重要枢纽徐州!

这才有了刚刚打响的这场徐州大战!

刚刚攻下南京城并参与惨无人道大屠杀的日军第十三师团在荻洲的率领下沿南京北上,第十师团在肆虐河北大片土地后南下,而在青岛登陆的日本王牌机械师团的板垣第五师团通过台维公路进逼徐州。

地图上,三管齐下矛头直指徐州城。

但这够了嘛?

并没有。

因为日军之内,陆军、海军都已经在中华大地之上斩获颇丰,紧接着又是大动作之际,这个时候,空军也不甘寂寞了。在淞沪、南京两场意义非凡的战斗中,空军始终是作为毫无争议的配角出现的。

不但战后功劳的大头归不到自己的头上,而且在上海、南京的空战中还被支那的“万国牌”飞机打掉了不少。别的不谈,在淞沪战役开始,就在8月14号这一天,一个耻辱性的战损比,就足以让日本空军被世界同行嘲笑。

在这一天,号称亚洲第一的先进的日军军机,居然被从周家口匆匆而来、驾驶着“万国牌”的支那第四空军大队的三个中队空军打了一个“60”的耻辱纪录,尽管后来随着淞沪、南京的战时发展,支那空军被打残,但这始终成为一个洗刷不掉的污点了。

这让日本空军始终憋着一股气,他们时刻想着通过具有震撼性的轰炸来向大本营说明空军不是大陆计划这场饕餮大宴中的配角!

所以在徐州会战两方打得难解难分,局部战役中互有胜负的时候,日本空军将目光盯向了支那西南地区的陪都。

对于已经撤进重庆的国民政府,日军的陆海两军都有些鞭长莫及,但是对于长着翅膀的空军而言,能阻挡自己的不过是常年弥漫在重庆上空的一层雾罢了,但那些浓雾虽然常年弥漫,但也有露出空隙的时候。

说到这,就不得不佩服此刻已经气息奄奄的代理校长、民国战略大家蒋百里先生,他在抗战之初的迁都重庆计划绝对是影响中华命运的设想。迁都重庆,不仅山高水长阻挡了日本的陆军和海军,给苦难的中华民族留下了足够的战略纵深。

而且从地理位置上看,重庆位于长江、嘉陵江的汇流处,而且城市四周山脉连绵,多水不易散开的天然特点让这座城市始终凝聚着充足的水汽,然后在整个渝州半岛上空升腾成云雾。

尤其是在冬天这长达数月的时间里,漫天的大雾会将这座山城遮盖的严严实实,像是一张巨大的保护罩一般。一直要等到春天,城市才会显露身影。

虎视眈眈的日本空军就是在一直等待着一个机会,等待着这春天雾散开的机会。

他们等到了。

二月中旬,山城上空的冬末浓雾渐渐散开,拥挤在山城求生存的广大民众并不知道,随着浓雾的消散,陪都旷日持久的轰炸噩梦就要降临了!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