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老同学(1)
烧汽油毕竟是烧汽油的,尽管通城县相距长沙城180公里,但是油门一踩、车轮直转之下,夕阳未曾落山之际,奉命调至通城县一带的四个主战师一把手抵达至长沙城外不远处。
一辆辆吉普从远处路上开过来,股后面灰尘漫天,要是汽车开个180公里的山路,早就要报废了,不得不说,老美援助的吉普质量上没话说。
坐在旅长吉普后排上的李崇抬头看着就在眼前的长沙城。
未至夕阳下的长沙城墙脚下,一片修修补补的忙碌景象。
密密麻麻的民夫挑着扁担,运输着水泥、砖块和石头到残缺的城墙脚下,修补在轰炸中被炸坏的城墙。
城墙下站了不少官兵督促城墙的修补,同时看守墙脚堆放的砂石水泥,其中一个穿着正统中央军军服的团长往来督促着。
吉普鸣笛声响起,道路上挑担的民夫往两边纷纷让去。
鸣笛的声音让这位团长回头看着正呼啸通过城门的这一队浩车队,他眼中露出一些羡慕的神色。
不是羡慕他们衣领上的军衔,他自己衣领上的军衔也是三杠红三颗星,同样是达到了团长所能佩戴的最大军衔,但是他清楚自己的军衔并不是因为战功,而是因为父辈的荣荫。
“李团长,您刚才在看什么呢?”
“刚才这群开吉普的人,川军军服,应该是受令去二十七集团军司令部的。”
“团座,这长沙地界上空的天就快要变了,这些天各路部队的一把手都在往长沙城汇聚,便眼望去是数不清的团长,从城东走到城西,光是路上遇到敬礼,这手怕是就得举个上百次。”
“哼!怎么说我也是中央军校十四期军事教导队毕业的,学了一上阵杀敌的本事、向上峰请命了几次,结果大伯一句话,倒底还是把我摁在这长沙城下!在这儿修城墙!修补城墙!”
被旁边人称作“李团长”的年轻军官突然提起脚狠狠的踹着城墙发泄,上显得很是暴躁。旁边的人都不敢劝,这位小爷的背景来头实在大,也知道他愤怒的原因,原本是要来打仗的,结果被限制在城墙上,自然心不爽。
结果蹬了两下后,突然转过来,体顿着问道,“咦?我刚才说那些开吉普的是干啥的?”
旁边的士兵下意识的回答道,“去二十七集团军司令部的啊。”
“哈哈哈,这么说来刚才那些吉普车上应该有坐着我的老同学老本家嘛!走走走,去二十七集团军司令部的庙门外看看我的老同学在不在里面。”
这个被称作“李团长”的年轻军官正是李崇当初在军校的室友、睡在下铺的7号李荫清。
他老爹原先是实业银行的董事长,如今已经进入中央银行做了掌握实权的副行长,而他的大伯则高居总政治部。
当初军校毕业之后,李荫清通过跟家里反抗之后,规避了大伯安排的从政治部小文员做起、在其羽翼下一步步做起的命运,而是拿着五战区参谋部的委任状,做起了一个战区司令部的基层参谋。
当长沙大战端倪已显的时候,李荫清不愿意在战区每天听着战区大人物规划长沙战争打响后的种种形了,他主动向家里请示要前往长沙,他不愿意碌碌无为的躺在长辈的功劳簿上混资历升官。
家里同意了他的请示,于是一纸调令将他调来了长沙,但却依旧没有让他率领作战部队,而是让他成为了一个修城墙的螺丝钉。按照他大伯的一句原话,“长沙即将爆发的大战将会是一场系统的大战,每一个围绕长沙的工作都是必须不可缺的!”
于是来到长沙城后,李荫清就成为了一个城墙护理团长。
旁边的士兵拉住了就要上车的李荫清劝道,“团长,没有交接之前,这可算是擅离职守,等八点之后交接完,您再去也不迟啊。”
这个时候,十九师、一零七师、一三三师、一三四师,这四个师的各团、旅一把手以及二十军这边的两个师长已经抵达集团军司令部门外。
大庙之内闹洋洋,这一刻二十七集团军内团长及以上的一把手都齐聚在这座大庙之内,这个时候要是鬼子军机掉一颗炸弹下来,二十七集团军就整建制垮了。
作为集团军司令,杨森从长沙城找来了为数不多的酒楼大厨,在大庙内摆上六桌,这种集团军大团聚并不容易。
首座自然是杨森、两位军长和四位师长坐一座;接下来就是一些旅长坐一圈,最后是一众团长各自落座。
这种大仗将临前的觥筹交错并不是懈怠,而是激励一线指战员的团聚宴。
酒楼的大厨显然是烧川湘菜的高手,每一盘菜上来都红的流油,这让从小饮食嗜甜的李崇眼睛看着有些愣。虽然自己带领的团川籍士兵居多,可是平时团部小灶也只是适量来上那么一点辣椒,哪里像现在,后背流汗的天气还吃的鼻尖冒汗的辣椒?
再配上烧酒,那就不能入口了。
但这只是对于李崇而言是这样,对于其他人而言,酒和辣椒都是仰脖干的,李崇作为集团军内军事表现很显眼的团长,交际喝酒成为了不可避免的步骤。
觥筹交错间,声音也开始变粗起来,相互侃大山的声音跟着酒味一起直冲庙门外。
气氛烈之间,庙门外一声高呼:“战区吴参谋长到!”
战区总参吴逸志大步从庙门外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喜悦的说道,“大家不要站,不要敬礼,都坐下,坐下,我是代表薛长官来恭贺二十七集团军今的大团圆,这是常德上好的崔婆酒!”
川军中最为善战的主力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调兵到赣南通城一带,作为战区参谋长,吴逸志是颇有感触的,听到二十七集团军各一线部队一把手正齐聚大庙,当下他以战区薛长官的名义过来表示祝贺。
吴逸志后面的几名士兵将一瓶瓶崔婆酒放上桌,然后吴逸志给自己添上一杯,举起酒杯朝向六张桌子前的一众军官。
气氛从这里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