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行政改革
等杨松点头以示同意后,荀彧接着建议道:“臣建议建立行政协商制度。”
解释道:“既处理某个重大问题时,由行政厅下全体局长一起协商,将该问题的解决办法、处理有效性分析、建议等商议出来后,再向君上禀告,以便臣等为君分忧。”
杨松暗自点了点头,这就相当于把行政厅下的这帮人变成了他的行政秘书部,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当然在日常事务上,就不用这个制度进行开会协商了,他们自己就可以处理掉,不然建立这么一个行政制度做什么!
“臣建议将外交权并入行政厅内!”长孙晟此时站起来建议道。
杨松一听这话,诧异的看着长孙晟,等着他的后话。
“君上,臣在这几年来,根本没有什么外事可做,做得最多反而是培训异语人才,代君上巡查百官。”长孙晟拱手一礼,向着杨松解释道。
“以臣估计,未来预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本国外交几近于无,因此臣自荐担任行政厅下文局局长一职。”
杨松想了想,长孙晟所说还真是这个理,以夏国与外部势力的敌对关系,哪里用得着外交,没有对外发战书就是好的了。
所以杨松决定把外交一职合并入文局,并改名为“礼”,并任命长孙晟为行政厅副厅长兼礼局局长。
这样一改也不算把长孙晟变为降级使用,最多算是降了半级,但权力相比原来却要大得多。
在长孙晟谢恩落座以后,经过大臣们的轮番建议,再综合起来再三商议、考量,最后决定了改革之后的行政制度。
对于行政方面的商议,这次在场的大部人都参与了进来,不像刚才,基本上就是杨松与李靖两人的双簧。
行政方面讨论到最后就是关于各职能部门的分离、合并与新增。
外交厅肯定是撤销并合并进行政厅,变为了礼局;兵局被分到了军事厅;新增三个本门,即礼局、吏局和资局。
其它行政厅下属的职能部门只是进行了一些微调,具体如下:
行政厅一共有九个局,但这是在杨松这个君主所在的“朝廷”是这么设置的。
如果是地方行政上,则有了一些的区别。比如文化方面没有了外交权,多了城卫军这半个军事方面的指挥权。
商议完中央的行政制度,接下来就是地方上的行政制度。
“君上,臣建议在现有的镇一级上面新增一个县级。”荀彧马上建议道,他现在是行政厅的首要大臣,他有首先发言的义务。
他解释道:“本国现已有四十余万人口,有一个半城,九个镇,两座关隘,两大岛屿,小岛与村更是数以十计。控制的国土面积更是达到两百万平方公里以上,实际利用上的土地却只有不到一万平方公里。”
杨松一听这几个数字,很是惊讶,他可从来没有这么仔细的去算过,他一直以来计算的都只有占领的土地面积,比如五十万平方公里的临海盆地有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平原。
他暗自计算了一下。天堑关以南的起始之地,自从消灭、赶走了南方原始土著,近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半岛就全是他的了,在算上刚占领的临海盆地,夏国还真的拥有了两百多万的国土面积。
但是他又回想了一下完全被利用起来的土地,就按照一人十亩,也就是没人0.00667平方公里,就按五十万人计算,也只有三千三百三十五平方公里土地,何止不到一万平方公里,就是连这个数字的一半也没有达到!
荀彧那不到一万平方公里的说法,估计是看在前任与杨松这个君主的面上,说的还是比较委婉的。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段时间他只顾得完成任务,消灭敌对势力去了,根本没想到夏国的国土已经这么大了,足够稳步发展个几十年的了。
拥有面积与利用面积的比值太大了,利用的土地相对于拥有的土地,已经不能够用地广人稀来形容了,那就是沧海一粟。
看来荀彧在进行建议的时候,也是经过长期的数据统计分析过了的。杨松顿时对于这些大才又更高看了一眼。
当然了,实际利用的面积跟百姓分布的面积又有不同,前面杨松看到的夏国利用上了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指的就是百姓的活动范围达到了十万平方公里。
当然海岛还是另外计算的,也没有计算军队的活动范围,如果算上这两样,夏国的土地面积可就没法计算。
荀彧不知道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杨松想了这么多,他继续建议道:“君上,臣建议拉开各镇之间的距离,分散开来,但也不能分散得太远,太远不利于管理,太近不利于为未来发展。”
“临海盆地东西长一千公里左右,南北宽五百公里左右。盆地内临海平原东西长五百多公里,南北宽三百多公里,而山海关与天堑关之间的距离只有近四百公里。在这个范围内,现在更是一名夏国百姓都没有!”
荀彧于是一长串的数据说了出来,让一次些对数字不是很敏感的大臣听得两眼发晕。而杨松也只能勉强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大概的概念。
“因此,臣建议夏国以后减少对外战争,先行开发现有土地,至少也要先开发临海盆地内的临海平原,以保证北方的稳定。”
长长的一段建议过后,荀彧也忍不住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两口水,润润他那快要发烟的嗓子。
杨松暗自点了点头,心想他倒是想要和平发展,但敌人不允许呀,要不是这段时间有着死士刺客的存在拖住了敌人,敌人说不定都在集结兵力了。
看来是要想个办法让敌人在短时间内不敢再来进犯夏国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