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探查舰队
天启十一年九月底,探查舰队在经过四个多月的航行,终于返回夏国,抵达至海军镇。
在三天前,杨松就收到了临海镇的飞鸽传书,说李宝的探查舰队已经抵达至临海镇,稍作补给便会继续南下。
四个月前,炮轰五领地的港口后,探查舰队的全体官兵带着完成任务后的轻松,以及拥有着丰厚的战绩的热切,踏上了归途。
在这四个多月的时间里,探查舰队是从另一条航线返回的。
出发时,探查舰队航行的位置要远离海岸一些,是顺着暖流北上的,而返回时,探查舰队却是从靠近海岸线的寒流南下的。
这么做的原因除开要顺着洋流加快航速外,更多的就是探查舰队的本质责任——探查海洋信息。
只要这么一来一回多来几次,夏国到冰雪岛的航线基本上就确定了下来,有了航线的资料后,夏国从海洋前往北方的航道就算是有了。
有着固定的航道,五千公里的距离其实要不了多久,就按每小时十公里的速度来计算,一天二十六个小时毫不停息的航行,五千公里其实也只要将近二十天而已。
就算是跑上一个来回,算上中间耽搁个十来天,前后也不过五十多天,相对于现在的探查舰队的航速,不知道要快多少倍。
但正是因为现在有着探查舰队的探查,才有以后的方便,就像临海镇到海军镇的航道一样,在探查的时候,单程都要二十来天,现在就只需要两天。
十倍时间的差距,不是探查舰队的耻辱,相反,这正是探查舰队的功勋!
如今,当探查舰队抵达海军镇时,刘基代表着杨松前来迎接探查舰队的凯旋。
“李宝将军,长孙晟副厅长,在下在此恭候多时。”刘基在军港的码头上,对走下舷梯的李宝、长孙晟两人当先一拱手道:“君上特意嘱咐在下要好好款待一下二位。”
“末将北上探查归来,有劳刘军师在此迎接,烦劳君上挂念,末将幸甚。”李宝与长孙晟两人看到刘基率领着大小官员在码头迎接他们,他们快步上前回礼答话。“臣谢君上隆恩!”
“哈哈~。”刘基与两人相互见礼之后,哈哈一笑道:“两位这次可是立下了莫大的功勋啊,在下在此恭祝两位。”
“君上已经知道了我们在北域收服了一个附属国?”李宝一听这话,很是诧异的脱口而出,而长孙晟正要说话呢,就听见李宝的惊诧,只好闭口不言。
“什么?收了一个附属国?”没想到刘基听到这话,竟然比李宝更惊诧,紧接着刘基就反应了过来,更是兴奋的道:“如此,在下更是要祝贺两位有此必定铭记史册的壮举。”
这时候刘基也才想通,杨松为什么特意派他来迎接探查舰队,原来杨松这个君主已经知道了探查舰队的功绩,要不然一次探查行动还不至于让杨松如此在意。
一开始刘基还以为是此次的探查舰队外出时间长,探查距离远导致的,没想到原来是探查舰队竟然在外面收服了一个附属国!
这可是夏国的第一个附属国,可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是夏国强大的象征啊!
探查舰队有此功勋,就算在多的礼遇也不为过。刘基想通这些后,除了非常佩服李宝、长孙晟两人的本事外,就属对杨松这个君上的神通广大而感叹了。
“两位这边请,在下已经在军营内安排好了酒宴,为两位和外出的所有官兵接风。”刘基在脑袋中想法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言行。
“军师请!”……
一场接风宴,一晚修整,李宝、长孙晟与第二天一大早乘着小火轮赶到了天启城,前来面见君主进行述职。
杨松放下手中的奏折,高兴的对着李宝、长孙晟两人夸赞道:“很好,你们两人的报告孤看完了,你们此次的收获可是非常大啊。”
李宝抱拳回道:“启禀君上!臣等此次带回了许多特产,其中最有价值的还是从北域冰雪岛带回的寒木,此木是非常优良的造船原料,比本国所拥有的所有木材都要好得多。”
“竟然有如此优秀的材料?那这个冰雪岛的价值可就非常大了。”杨松虽然看过了两人的奏折,但里面写的是总括,没有单独列举。
“是的,君上。”长孙晟拱手道:“冰雪岛不止有可以用来造船的寒木,还有鲜美无比的寒鱼。”
长孙晟说着,好像回想起以前在冰雪岛吃到过的寒鱼,忍不住的回味了一番。
“寒鱼?真有这么好吃吗?”杨松非常不理解长孙晟竟然把一种吃食与造船原料拿来相提并论。
长孙晟听到杨松的疑问,立马答道:“是的,君上,这次舰队还用坚冰冰封了一些寒鱼,敬献君上。”
“那孤倒是要尝尝看。”这也是杨松不知道美食对人类的吸引力,不然也就不会有这个疑问了。
小插曲之后,面谈继续。
杨松从两人来得知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脸色一正,正声道:“因李宝、长孙晟北上探查有大功,孤决定赏赐长孙晟特大贡献荣誉,李宝特等军功,探查舰队集体一等军功!”
“臣谢君上!”两人一听杨松的赏赐,立马躬身行礼谢恩。
特字级的军功、荣誉可不是那么好得的,这还是夏国有了军功、荣誉制度之后的首次,在此之上只有一个国字级的了。
军功、荣誉可不止对外宣传那么简单,还有配套的物资奖励,就如探查舰队所得的集体一等军功,单是金钱方面都有十万两夏币。
要知道天启十年的财政总收入也不过就七百多万两,一次奖赏就有十万,可想而知,这是一笔多么大的财富!
杨松嗯了一声,面容恢复了微笑,道:“这是你们应得的,有功必赏嘛,望你们以后为夏国立下更多的功勋。”
“臣必鞠躬尽瘁,为君尽忠,为国为民,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