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征询意见

隔天,崔九照例出门,一个小宫女规规矩矩的跟在后面。

崔九最初并没有留意,每天进出宫门的內侍宫女少说也有百人,她早已习惯。

但随着出了禁军把手地界,宫女还跟着,崔九就察觉不对。

她转过头,看着垂头耷拉脑,看似十分老实的宫女,微微一笑。

“你要去哪儿?”

宫女行了个礼,“我服侍先生。”

崔九扯了下嘴角,想要说话,忽然神色一顿,她想到丢失的那张画纸,她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宫女察觉她心情不妙,缩了缩肩膀,脚下跟生根一眼,动也不动。

显然,仅凭崔九的命令,她是不会离开的。

崔九嘴角用力抿了好一会儿,才继续往茶楼去。

宫女亦步亦趋的跟着。

崔九来的比较早,台子上只有韩安云在。

此时天气还不算很热,早上风有些凉,吹在身上并不怎么舒服。

韩安云为了保持翩翩郎君的身姿衣裳穿得有些单薄,此时从崔九那里看过去,他脸色和嘴唇都有些发白。

崔九让茶楼送了壶热茶过去,没多会儿韩安云便接过茶水,并朝崔九方向做了个揖。

崔九起身,回了个礼,方才落座。

韩安云坐去被风的屏风后,倒了杯茶,也不喝,只抱着暖手。

太阳渐渐高起,早朝也跟着散了,此时书院和私塾也都下了课,他们三三两两的搭伴过来,眼见只有韩安云一人在,有些失望。

韩安云则是看着人来的差不多了,便提步来到台前,温文尔雅的跟在场的书生论起了大学。

这是每一个要入朝为官的必修科目,在场的每一个学子都朗朗上口。

韩安云心里明白,在场的少年青年都跟他当年一样,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哪怕外表修饰的温文尔雅,如芝兰玉树一般,可在心里都有着不能对人言明的叛逆。

若他按着正常讲述,这些人怕是连眼神都不会给他,所以他另辟蹊径,不从儒家的道德修养出发,而是谈起了法的重要。

有法方能约束,有法方能让人自我约束,有了约束,有了顾忌,这才能谈及道德修养。

他挑选的角度很刁钻,言辞更是犀利,字字句句都直指法的重要。

这可把一干自诩儒家传人的书生们气坏了。

他们开始还在下面窃窃私语,只用眼神攻击。

但只这样,韩安云能怕吗?

当然不会。

韩安云非但继续之前的论点,还变本加厉,说得越发的起劲。

终于有学生忍耐不住,跳到台上来。

一开口,楼上的顾晟就笑了。

“这小子可真有一套,”顾晟自己不是一个喜欢口舌之争的,所以不能的也不喜欢以口舌论长短的。

但是韩安云这般卖弄,他却不反感。

他以为,此人有心计,有手段,更有野心,有抱负,但他行事都摆在面前,堂堂正正的使用阳谋。

让那些上当的人明知道是上当,也还要跳这个坑。

顾晟已然生出退下来的心,眼见韩安云如此,他非但不觉得威胁,反而觉得是个人才。

一场辩论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还没有落幕,但韩安云表示,今天说的话够多了,大家也都说的够多,谁还有意见,大可等明天,他恭候大驾。

书生们熟读书典,自觉身份,不好拉着他,只能让他离开。

顾晟站在窗口,看着书生们愤愤不平的离开,笑着从后门走了。

回到家,袁宝儿就察觉顾晟心情极好,就问他:“遇到什么好事了?”

顾晟笑,“你可真是个宝。”

他忽的抱住袁宝儿脑袋嘬了口。

袁宝儿吓了一跳,又有些赧然。

周围还有几个丫鬟,此时都忙转过头,佯做没看见。

顾晟笑着又嘬了她一口,坐下来跟她说韩安云的事。

袁宝儿听完,有些感慨。

犹记得当年那个知晓她可能犯了错,却还坚持报官,但又怕自己害怕,顶着冷风,守着自己的小小少年。

一晃的功夫,他已经变成了知厉害,懂人心,口舌犀利,却又不失圆融的人了。

这样的人才,对顾晟来说,自然是见猎心喜。

可对于袁宝儿来说,却有些怅然若失。

哪怕这个人是她找回来的,也知道如此才是最好,可是心头终究难掩那一抹淡淡的失落。

顾晟瞧出她有些不高兴,低声道:“怎么了?”

袁宝儿摇了摇头,有些感慨,“我们都长大了。”

顾晟似乎直到这时才想起来,他跟袁宝儿还有同窗之谊。

顾晟没有搭腔,也没有回应,只是站起来去了隔壁看儿子。

袁宝儿沉淀了会儿,过去隔壁。

顾晟正逗儿子,奈何儿子太困,很不给面子的闭着眼,随便他玩着自己的小手。

袁宝儿走过去,顾晟就笑着看过来。

袁宝儿上前一步,拉住他。

没等她开口,顾晟就道:“晚上我想吃你做得鱼羊鲜。”

袁宝儿眨巴了下眼,微微点头。

出了屋门,她撇了下嘴,又笑了。

这道菜是她当年给师兄做过的,没想到他也知道。

她摇了摇头,总算记得自家郎君身居何职位,想来当年她的一举一动早就落在他眼里。

想明白之后,袁宝儿反倒没有什么顾忌。

不论对师兄还是对韩安云,她从来都是一片坦荡。

用了近一个时辰,他们才开晚饭。

这比平常的晚饭都晚,但顾晟一直等着。

袁宝儿和丫鬟把菜端上来,坐下之后,她揉了揉腰。

顾晟坐得端端正正,两人在沉默中用饭,丫鬟们等两人放了筷子,把桌子撤了。

袁宝儿心里有些不大舒服,正想起来,就感觉后腰一暖。

顾晟的大手正落在那里,不轻不重的按压着。

袁宝儿下意识的眯了下眼,整个人都软化了。

顾晟无声一笑,扶着她去了里间长榻,榻几早就被移开,她直接躺下来,顾晟便给她捏肩压背按腰。

袁宝儿坦然受了,待到身上好些,她叹了口气,“真是老了。”

当年她做完饭,还能拎去书院,孝敬师兄。

这会儿她就一道菜,切菜都是丫鬟帮忙的,这她都嫌累。

顾晟把话记在心里,隔天出门,他先去了太医院。

太医正听了顾晟的话,捋着白花花的胡子道:“依大人所言,尊夫人应当是产后亏虚,须得仔细调养才好。”

顾晟一听顿时急了。

要知道,袁宝儿如今已经去了工部,每天从早忙到晚,要是亏虚的话,怕只会重不会轻。

太医正见他脸色都变了,忙道:“大人莫急,且待我过去看一下诊,不然仅凭大人所言,还不能断定病情。”

顾晟这才平静几分,但他也不敢耽搁,忙带着太医正回去。

袁宝儿整好要出门,见顾晟又回来,很是奇怪。

顾晟拉住她,把太医正请去厅堂。

得知顾晟为何请了人,袁宝儿很有些感动。

但她昨天也只不过是矫情一下,还真不到请郎中的地步。

不过此时人都请来,她也不好说自己没事,只好让太医正诊脉。

太医正十分严肃的扶了脉,而后定定看袁宝儿。

一直看的袁宝儿心里发毛,他才道:“大人确有亏虚之症,需得仔细调理,不然恐落下病根。”

袁宝儿有些惊讶,这一次生产她可是做了完全准备,就是生的时候也没有那么费事,过后也休养得十分规矩,这样竟然还亏虚。

顾晟十分紧张,忙道:“还请您开方子,不管用什么,也不拘银钱,尽管开就是。”

太医正也知道,不论是顾家还是袁宝儿本身都不是差银子的。

不过她这个病只能靠养,且用的药材还真就不名贵。

他开了方子,温声道:“这药味道有些不好,但良药苦口,要每天都吃,吃上一阵子再看。”

这话就很含糊了,袁宝儿立刻追问,“大概要吃多久?”

太医正摇头,“且看情况,好的话倒是不久。”

要是坏的话呢,袁宝儿想问,但是太医正已经背着药箱走了。

有顾晟在,袁宝儿也不好追着去问,只能郁闷的看着顾晟把人送走。

马唐急三火四的赶去抓药,顾晟回来,拉住准备出门的袁宝儿。

“你身体不好,去过衙门就早些回来。”

袁宝儿笑了下,没有言语。

她倒是也想,可是眼见着天气就热起来,她需要敦促工匠多做些水车,以便京都周围的百姓能够顺着河道送水去田里。

京都周围田地不少,前些年元哥儿被两位宰相困住手脚,哪怕明知道水车利国利民,也无能为力。

而今顾晟归来,大权重又高悬,元哥儿总算能做主,自然要把早前憋着的劲使出来。

因此,袁宝儿的工作压力也是挺大的。

顾晟却不管那些,他只关心袁宝儿的身体。

“你若不答应,我就去找陛下。”

顾晟十分严肃。

袁宝儿哪儿能让他这么干,只得叹气答应。

顾晟这才送她去了府衙。

门口的兵丁瞧见顾晟,眼眸顿时下落。

顾晟倒是不曾留意,他又提醒袁宝儿早些回家,目送她进去衙门才离开。

工部衙门里十分热闹,因着水车和辩论台都需要木匠,木匠反而抢手起来。

这不,工部最好的一个木匠被两边主事都拽住,一个说工期紧,需要他帮忙,另一个说辩论台非同小可,满朝文武都关注着,半点差错也不能有,不肯放人。

袁宝儿站在边上听了会儿,大概听明白了。

两位主管吵得嗓子都冒烟了,才看到一旁听得津津有味的袁宝儿。

两人都朝着她过去,“大人,你可要给我做主啊。”

袁宝儿咧了下嘴,左右看了看,慢吞吞的道:“要我说,肯定是跟王主管。”

负责辩论台的管事顿时急了,“大人,您早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是您自己说,辩论台至关重要,不能有半点闪失,不然咱们整个工部的脑袋都保不住。”

袁宝儿啊了声,对上两位主管的目光,她心虚笑了笑。

“我是说过,可那不是在之前吗,这会儿天热了,田里正需要水,总不能为了这边,就把那边撇下吧。”

两主管,一喜一苦。

袁宝儿想想这段时间,他也是忙前忙后,两条腿都要跑细了,这会儿她直接把人给出去,他心里难免难受。

于是她拉住那位顶尖工匠,“我给你七天,以后每七天至少分出一天过来,看看这边情况。”

皇帝那边还在收集消息,辩论根本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结束的,田里的水车也急等着要用,半点耽误不得。

袁宝儿又不忍心两个主管焦心,只能为难工匠。

好在工匠也明白她的难处,倒也没说什么。

解决完一桩事,袁宝儿便去内堂。

她虽然一直装着没事,但其实站久了会头发昏,走急了身体发虚,这其实都是病症。

她坐在椅子上歇了会儿,感觉好些便忙着处理公务。

门外传来兵丁请安的声音,袁宝儿起身出去,见是元哥儿。

元哥儿朝她笑了下,闻言的让兵丁退下,带到进来,他脚步轻快,“先生在忙?”

袁宝儿桌前摊着好几份公文,一看就是在忙。

袁宝儿唔了声,有些好奇他怎么来这儿了。

元哥儿倒是很规矩,就坐在边上,等到袁宝儿忙完了,才道:“先生如何看待崔九娘子?”

袁宝儿有些惊讶,“她怎么了?”

元哥儿摇了摇头,没有说明。

袁宝儿想了下,尽量保持中立,“当年在书院时,她跟我一样,也想入朝为官,为了完成心愿,她刻苦学习,把一整本大律倒背如流。”

“她的这份毅力,我是很佩服的。”

元哥儿眼眸闪了闪,站起来走了。

袁宝儿送他到门口,也没问他为什么这么问。

他能过来问她意见,就说明了他的信任。

她是崔九的朋友,但也是元哥儿信任的先生、朋友、亲人,她不能,也不可以做出让他心里不舒服的事来。

只是回到家里,袁宝儿还是跟顾晟提了这事。

顾晟倒不意外,“崔九这阵子很关注右相家的小郎君。”

袁宝儿眉头一跳,猛地想起那天看到的情景,她张了张嘴,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