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浮桥

杨端和当下就带着数千兵马随沈兵赶往上游。

可赶到上游一看杨端和就愣住了,哪里有什么桥。

那一刻杨端和被吓得心里发毛。

暗道莫不是沈兵已经投敌并在这设下陷阱吧?

没理由啊,现在正是秦军占据优势的时候,脑子进水了才会投降燕军!

但河面又分明无桥……

正在杨端和疑惑时,沈兵一声令下,砲师的工匠们就动手了。

一个个木筏从森林里被推了出来。

杨端和甚至都没明白这些木筏是怎么被推出来的。

那么老大的一堆东西,密密麻麻的叠了厚厚几层的原木看起来一点都不轻,却只需要几个人就能轻松推动。

杨端和近前一看,才发现那地面早就放置着一根根圆木用作木轮。

这时杨端和才暗松了一口气,知道沈兵说的这桥应该不假。

但这些是木筏却不是桥,难道沈兵的意思是让兵士们搭木筏过河?

想着杨端和不由皱皱眉头,木筏多也就罢了,可现在却只有二十余个,每趟就算能运上两百多人,什么时候才能将数千人运到对岸?

到时只怕燕军早就察觉并发起反攻了。

这时沈兵又是一声令下,木筏接二连三的被推下水,接着就有人撑着木筏在河中前进。

不久那些木筏并一个接一个的河面上相隔排开并固定在绳索上。

沈兵会选择这个位置也是有原因的,此处河道接连拐了几个弯,于是水流较其它河段都更为平缓。

倒是那一行工匠因为没有经验所以有些手忙脚乱的耗了些时间。

不过一切进行得还算顺利。

工匠们将桥面往各浮桥之间一搭再用麻绳绑牢,一座浮桥就凭空出现在众人面前。

杨端和只看得目瞪口呆,好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什么情况?

前后还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就在空无一物的河面建起了一座桥。

这别说燕军来不及反应,就连自己都还没适应啊。

这速度、这效率、这创意……

在杨端和还在感叹时,沈兵就提醒道:

“将军,迟恐生变,若是让燕军发觉就大事不妙了。”

杨端和“哦”了一声这才醒觉,赶忙朝部下一挥手,下令:

“过河布阵!”

秦军兵士低声回应,然后便井然有序的排队走上了浮桥。

杨端和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

“令陈隗部继续造桥,便是被烧死也要把桥造好!”

部将应了声就去传令。

沈兵当然明白杨端和这命令的意思。

此时的他当然不指望陈隗能把桥造好,而是要继续将沈兵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策略贯彻到底。

也就是继续用造桥部队吸引燕军的火力和注意力,越迟反应过来越好。

这时沈兵不由为陈隗暗叹一声,他几乎能看到陈隗带着兵士在火弹、火箭中搭桥被烧得狼狈不堪的样子。

不过这不关沈兵的事,是杨端和下的命令。

踏上浮桥过河的秦军兵士初时还有些不习惯,毕竟是黑夜且浮桥不稳,更重要的是秦军之前没走过这样摇摇晃晃的浮桥有一定的心理压力。

不过秦军毕竟是秦军,没过多久很快就适应了,于是速度越来越快,数千人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就顺利过了河。

后续还有部队源源不断的聚集在河岸。

接着杨端和在亲卫的保护下过了河……这场仗对秦军至关重要,杨端和不放心交给别人指挥。

但其实这根本就是一场没悬念的战斗。

若是寻常将领,只怕会拿下游木桥处的燕军开刀。

毕竟那些燕军大多是投石兵和弓弩兵,属于一触即溃的那种,先怼上他们马上就可以快活的大杀一番。

然则打仗并不只是为了快活。

先进攻这些投石兵和弓弩兵无疑是给燕军提个醒,让他们做好防备或是逃跑。

于是就失去战斗的突然性。

杨端和就没有心急,他命令部队绕过这些燕军直插敌军大营。

可笑的是在这途中秦军甚至都碰到几支燕军。

但由于天黑且秦军没有发起攻击,燕军想当然的以为是自己人所以不加理会。

直到秦军出现在燕军大营前并发起攻击时燕军才发觉不对。

是时司马尚正与燕王喜商议对敌策略,彼此争执不下。

司马尚拱手对燕王喜说道:

“大王。”

“我等可在此处利用长河阻敌。”

“退回城内防守是下下之策。”

“到时秦军只需将城门一围,我大军便彼此无法增援将被各个击破。”

……

燕王喜置下大将庆秦反对道:

“司马将军!”

“秦军新胜士气正盛,我等应避其锋锐再思反攻。”

“且秦军缺粮少衣,此时冬季将至,我等便是退回城内又有何不可?”

“秦军围城时必会饥寒交迫,久攻不下便只能撤军。”

应该说双方各有各的道理。

司马尚是以燕、代两军兵多将广考虑,在河岸驻兵防守也可以挡住秦军。

而庆秦则是以守待攻静待秦军受不了北方冬季的严寒自行撤军。

但很明显司马尚的建议更适合此时的燕军。

因为以燕军此时的实力如果鼓起士气反击的话,不说可以打败秦军,但以河水之险挡住秦军却不成问题。

庆秦的想法更消极,且将希望寄托在秦军受不了严寒会自行撤退上。

万一秦军补充冬衣围上一个冬季呢?

第二年等燕国粮草耗尽时不就只能投降了?

所以,只要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该选择哪个方案。

然而,燕王喜却是被秦军给打怕了,他根本就不考虑司马尚的建议。

所以不耐烦的对司马尚摇了摇手说道:

“勿需多言,明日一早我等便护着粮队撤军。”

“司马将军也带兵回代国吧。”

“若有需要,到时寡人再派人通知司马将军!”

司马尚心下暗叹“

之前还道与燕国结盟大有可为,不想燕国上下却是这般见识,赵国只怕是复国无望了。

就在司马尚黯然神伤时,帐外却响起了喊杀声。

燕王喜蹭的一下就跳了起来,紧张的问:

“可是秦军?”

“他们如何能杀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