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五鬼搬运了解一下
砰!
一声枪响,孙铮从熟睡中惊醒,裹着被子直接扑下炕,脚一沾地就甩掉被子冲出房门,却见院子里站着六个女人,正站成一排,其中一人举着驳壳枪瞄准,院墙帖着山体的地方,竖着一只树桩当靶子。
原来是李雪娟、李亚娥姐妹,和那几个女干事,一起在院子里练枪。
孙铮的动静吸引了院中所有人的目光,见大家都看着自己,孙铮有点不好意思:“那个啥,上个茅房,你们耍你们耍。”
颇有几分狼狈的向后蹿,就听李亚娥问:“雪娟!这就是那套判官盔甲?真是阴司打造的?沉不沉?”
孙铮一愣,自己打量,奇怪了,不知什么时候,身上居然换上了黑甲。
昨晚被女流氓那啥之后,心有不甘,于是报复了一次。结果,输赢有什么要紧,重在参与嘛,后来睡的挺香?场地不熟,发挥不好,非战之罪也……
等下,好像没功夫穿衣服呐,再说,最近一直穿着中山装,这套黑甲收在空间里呢。
刚刚听到枪响,下意识冲出来,身上就穿着这身甲?真见鬼,连双刀都背上了。
一键换装吗?啧啧,隐藏功能啊!这个可得好好研究一下,能省很多功夫呢。这空间还真是个宝藏,总有意外之喜。
换下黑甲,穿了常服,借着洗漱、吃饭,避过尴尬。这才有功夫关心这帮人练枪。
看了一会,孙铮有点疑惑,悄悄拉了媳妇打听:“这示范的是教练?水平太差了吧?”
李雪娟撩一把耳边发,低声解释:“什么呀?我们妇救会只有这一把枪!轮着练。”
孙铮一瞧,果然,她枪盒是空的,原来六人共用的一把枪就是她的佩枪。
想了想,伸手在后腰一摸,取出一支撸子递过去:“这是撸子,比盒子枪好用,你拿去防身。”
李雪娟摇摇头:“妇救会是民兵,有把枪练练手就够了。你要杀鬼子的……”
孙铮没好气的扯过小手,将枪拍上去:“给你就拿着!”
李雪娟还想推辞,就见孙铮从墙角拎过竹篓,伸手进去掏了一把,摸出一把驳壳枪,接着又掏,接连掏了四次,四把德国原装镜面匣子在地上排成一排。
李雪娟竟然没怎么惊讶,反而很好奇的去看竹篓:“早上我还收拾来着,明明没东西呀……”
孙铮揉了揉她的头:“你懂什么呀,这就是个障眼法,五鬼搬运了解一下!”
李雪娟登时兴奋了:“真有这法儿?少爷你跟谁学的?能教我不?”
孙铮发现那几个妇救会干部也支起了耳朵,能强忍着不凑上来,说明我党在纪律改造方面效果明显。
笑了笑道:“想学也简单,过一趟忘川河,走一遭奈何桥,跟孟婆求个情,能打动她放你还阳,半道上就有机会跟阴差学这法儿。”
众人明显有点动摇,不知道应不应该相信。这种封建迷信是被明令要打倒的,但这玩意早已深入人心,想要让人完全不相信,也不是那么容易。
李雪娟是实用主义者,眼珠一转就有了主意:“那少爷帮我多取点子弹,没子弹,空枪还不如烧火棍呢。”
孙铮嘿嘿一笑,又掏啊掏,足足掏了一千发驳壳枪弹,又取了两百发撸子子弹。
李雪娟连忙喊了那几个过来分赃。
几个女人再也绷不住了,登时吵闹的像是大戏开锣,人手一把驳壳枪,翻来覆去爱不释手。
李雪娟又扯着孙铮让他传授一点打枪的技巧。
教女人打手枪?这感觉让孙铮心里多少有点怪怪的,尤其是昨晚那一觉好睡之后。
三下五除二,把一把驳壳枪拆成零件,一件件向众人讲解名称、用途以及注意事项。
随着讲解,零件被逐一清理、上油、复装回枪身,装弹上膛,抬手一扣。
砰!
貌似随意的一枪,正中简陋靶子用石灰勾出的中心。
在一群女人崇拜的目光中,孙铮有点人来疯:“德国人严谨是严谨,但多少有点死心眼。这么好的枪,就因为枪口上跳,被自己军队拒绝列装。但这个问题也不是没办法解决……”
“我们国人一般用平转枪身的法子,让枪口上跳变成扇面跳动。不过这属于无奈之下的变通,治标不治本。最好的办法,还是给枪口开槽,做个防跳泄口。”
反正这些人都见过他的“五鬼搬运”,他也有意用这种把戏多给自己制造点神秘光环。索性就用杀戮点造了钢锯、锉刀、手摇砂轮等工具,直接当着众人的面,给其中一把枪管试着开了个槽。
经过反复试验调整,很快就确定了比较合适的槽口位置和大小。
处理之后,五把枪的上跳明显减弱,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这让几位妇救会干部对这位传奇判官越发崇拜,看他的眼神几乎都带上了小星星。
这要是搁在和平时期,百分之万的醋海起风波。但这年头基本没这顾虑,大家都是拎着脑袋闹革命,说不准啥时候就光荣了,哪还有心情计较这种事。
起了这个头,李雪娟就扯着孙铮做教官,要趁着这难得的休整期,好好训练一下自己和几个战友。
正午时分,吕继亭也来了,正好一起训练。
根据七人各自的不同情况,孙铮给他们各自制定了一套训练方法。
吕继亭腿脚灵便,枪法又好,所欠的只是力量。就给他弄了一套哑铃、臂力器之类,让他在撸铁中提升力量。
那六位女同胞,首先要练的,就是腿上功夫。她们不是真正的军人,任何时候,保命都应该是第一要务。打不过,总要能跑的掉才行。
毫无意外,隔天一大早,袁方就找上门来,一番东拉西扯,就是想再塞几个据说“很有天赋”的年轻人进来一起训练。
还特意解释了,临近夏收,对峙几方都不会主动滋事,力争各自防区夏粮收成。这一阵,正好是练兵的好日子,让他安心训练,至于田里活计,也不差那几个劳力。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劝着孙铮尽量别在这段时间搞事。毕竟沦陷区的百姓也是自家人,真要破坏了收成,到头来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孙铮理解他的意思,也愿意借这机会歇一歇。
融合来的技能,毕竟还是不够纯熟。孙铮也想趁这机会,将自己那些被动技能,重新锤炼一番,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主动技能。练兵什么的,顺手的事。
反正一只也是放,一群也是赶。而且孙铮也一直想试试看,能不能组队刷杀戮点。那就一起来吧。
其实孙铮还有个很隐蔽的小心思,就是让媳妇更安全。她身边的好手越多,她自己当然也越安全。
当然,这种小心思不能明说。他已经发现,这媳妇的事业心,一点不比自己差。
其实孙铮那点事业心,和媳妇一比,更像咸鱼。只是在杀鬼子这件事情上,成绩比较亮眼,把他别的缺点遮住了而已。
为了媳妇安全,孙铮也挺拼的。根据居住点的环境,因地制宜,花了几天功夫,规划了路线,设计了科目,随后将这加起来二十号学员,根据各自条件,编成几个小组,针对性的制定了训练计划。
为了确保营养,他将从鬼子仓库刮来的物资放了一批在外婆家,由舅妈负责伙食管理。确保学员们营养充足,顺带着给外婆一家调节个口味。
有这么尊大神亲自训练,八路方面简直喜出望外。但要是仅仅这样就能满足,那可就太小看他们“要将红旗插遍全世界”的决心了。
训练两周后,学员们摆脱了初期的不适,开始熟悉节奏,训练渐入佳境。
孙铮在这段日子,很认真的研究了一番空间的隐藏功能开发。
除了掌握快速换装,他还抽空将自己的行头重新做了优化,甚至给每一件物品上,都打上了独有的标记。
保护伞那个双色十字标记,已经成了判官独有的印记。在百姓牵强附会下,甚至引申出了种种传说。比如说红白伞白天用,黑白伞夜里用,黑红伞是杀人的时候用等等。
孙铮从来没有主动驳斥过这种传言,反而有意引导。他的伞标也确实有这么三种,为了增强效果,他的双刀、双枪等常用器具还特意每种标记都做了一套,就是想暗戳戳的增强传说效果。
为了确保组队形式,他不但给这帮学员提供伙食和武器,稍稍超越时代的特战装备也打造了一批。当然,仅限于单兵使用的技术含量不高的玩意。毕竟越是先进的东西,消耗杀戮点就越多。
还没等孙铮验证组队效果,又有人找上了门。
他早有思想准备,这边的训练迟早会引来关注。但没想到会这么快,而且这次来的还不是八路,也不是中央军,而是晋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