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势如破竹

日军第十军柳川平助中将将预定登陆地点依次由东向西划分为甲、乙、丙三个地区。

11月5日,在金山卫城东西一带的甲区、乙区并没有受到什么像样的阻击,日军便登陆上岸。在丙区,由第二船队的6艘船只搭载左侧支队第18师团一部受到了强大的阻力。

当天上午8时,日军第十军登陆部队左侧支队第18师团124联队在全公亭附近登陆,遭受中国军队第63师所属一部顽强阻击,国军以微弱的优势与日军在登陆和反登陆战斗呈现对峙状态,一直持续到当天下午日军海军军舰重炮火力支援才被慢慢打破,日军才慢慢在滩头站稳脚跟,继而夺取国军阵地。直到下午6时,日军才开始向纵深方向新仓镇搜索前进。至此,日军全线突破了中国军队在杭州湾的海岸岸际防御阵地。

11月5日上午,军统上海站第二行动小组张一浦一行四人从上海南市出发,一路向南越过黄浦江,还没有等他们赶到金山卫,迎头便赶上难民潮,很快就被难民潮所湮没。

听到远处的炮声,看到眼前的难民,张一浦停下车,抚胸长叹。

日军在金山卫的登陆,国军并没有提前得到情报。因为情况不明,也没有引起第三战区上层足够的重视。这天晚上7点以后,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向南京蒋委员长、军政部长何应钦密电上报当日战况,只是在电文最后上报敌情研判中粗略地提到“本日敌由金山卫一带上陆,企图与苏州河沿沪杭线南下之敌主力相呼应,以切断我军与上海之交通”。

南京。蒋介石委员长看到第三战区的密电,双眉骤然蹙在一起,内心的震惊无以复加。在这一刻,这个优秀的军事战略家首先意识到中国军队即将面临腹背受敌,甚至会陷入被强大敌人包围的困境。

没有准确的情报支撑,对日军登陆行动,第三战区仅仅作出了对所部右翼作战军局部不利的判断。这种战略预判上的失误,首先在战略上已经败于敌手,意味着一场失败的开始。

面临极其复杂危险的敌情报告,蒋介石委员长立即要通了第三战区司令部的电话,指令立即找顾祝同接电话。而此时,顾祝同却在苏州附近的吴县,面对蒋委员长的追问,却对日军在金山卫一带的登陆行动语焉不详。

听到对方的回答,蒋委员长心焦如焚,严令第三战区迅速查清情况再行报告。

抗日北线战场不容乐观,宋哲元部控制陕甘川,拒绝中央军退入西北,而在这个节骨眼上,东线上海战场却又面临重大变故。最糟糕的是,日军在金山卫登陆,战斗已经打响了十几个小时,第三战区却仍然情况不明。

在这个时候情况不明,那就是犹如下一局盲棋,而敌手日军却是在下一局明棋。

这天晚上,顾祝同和南京方向来往电话20多次。得到第三战区一次又一次补充报告,蒋委员长这才基本了解了金山卫方向的战斗情况,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海防的薄弱,日军已经势如破竹,金山县城丢了,日军兵锋已经抵达亭林镇、松隐镇之线。

蒋委员长想到了陈诚,他在电话里征求了陈诚的意见。陈诚认为应该迅速后撤,调整战线,但蒋委员长仍然决定让第一线各集团军再坚守三天。

蒋委员长对国际会议的调停和抑阻还存有一种厚望,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决定,就因为这期待国际会议结果的短暂三天,将会葬送多少国军官兵的性命,将会给接下来的抗日带来怎样的变数。

这个变数,就犹如一着胜负难料的盲棋,多少国军将士的生命和中国人的命运就由这场棋局来决定。

与蒋委员长通过电话,安排好手头的工作,想到蒋委员长的坚持,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陈诚内心忐忑不安,担忧地写下了当日的日记:“今日得知敌登陆后,即定左列之处置:一、第26师由青浦开松江,沿黄浦江警戒;二、61师开赴闵行,以上每师均仅一百余兵;三、第107师、第108师由白鹤港经青浦向金山县、松隐前进;四、第79师即由嘉兴枫泾下车,占领国防工事,并派有力一部先占领金山县;五、第62师折回向澶泾、金山咀登陆之敌攻击;六、第63师除以一部就国防线工事外,主力即沿海边向敌侧击。以上各部均归黄代总司令指挥。此次未能歼灭登陆之敌并率动全局:一、部队太差;二、敌机活动使我各部均失联络;三、刘建绪未能令第79师照规定占领金山县。”

日军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中将原系台湾驻军司令,参加过日俄战争,惯用迂回战术。第十军登陆后,根本没有采用松井石根上海派遣军平推硬打的常规战法。

11月6日上午,日军第十军先头部队进抵米市渡附近,黄昏时分强渡黄浦江,击退正在少数中国守军后即向松江前进。第18师团左侧支队进抵广陈镇附近,与第62师、第63师一部发生战斗。

6日晚,第九集团军代司令黄琪翔赶赴松江,当即命令第61师在闵行东西之线沿黄浦江占领阵地,命令第67军第107师在得胜港至西家浜间据守阵地,命令第26师尽力歼灭已从米市渡北窜之敌,然后在得胜港至孙家角间据守阵地,命令第79师已到达之部队立即向龙摆渡、金山县城之敌人攻击。

7日晨,第62师攻克亭林镇,进攻叶谢镇受阻。第79师一部进攻金山县失利,退守枫泾镇以南的兴塔镇。

第九集团军代司令黄琪翔接到各部报告,为避免黄浦江南岸的第62师、第79师和独立第45旅为敌各个击破,当即命令上述各部在当天夜间撤退至黄浦江北岸,在闵行附近集结。此外,命令第108师至松江西南李塔汇镇阻击日军,激战至7日中午,遇敌增援,战况危急。

日军杭州湾登陆成功后,为统一指挥,11月7日,日本参谋本部下达“临参命”第138号令,将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临时组成“华中方面军”,由松井石根任司令官,赋予“以挫伤敌之战斗意志,获得结束战局的机会主目的,与海军协同,消灭上海附近敌人”的作战任务,规定作战地域为苏州至嘉兴一线以东。

7日,第6师团第13联队则在黄浦江北与国军第107师展开激烈战斗,几经拉锯战斗,双方形成对时。但是,日军一个中队控制了松江以西的吉洋甘铁路桥,切断了沪杭铁路。第18师团各部,包括左侧支队则基本在原地与国军对峙。

11月8日,日军第十军主力在得胜港、米市渡等地渡过黄浦江,日军后续部队第114师团以及军直属部队开始登陆并向金山集中。

接到所属各部的战况报告,第3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双眉紧蹙,他知道眼下苏州河方向战局日趋艰难,而松江方向日军势如破竹,两股日军行将合拢,淞沪战局岌岌可危,自忖中国军队决不能坐以待围。当即根据国军统帅部既定方针,即向吴县、福山之线既设国际阵地转移,积蓄力量,再图反攻。当即下达,计划主旨是:战区以巩固首都为目的,先期向平嘉吴福既设阵地转移,拒止敌人,待后续兵团到达,再以广德为中心,于镇钱塘江左岸方面转移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