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答辩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胡硕听到幕僚的话,也是心里一紧,心道自己的计划哪里出现了问题。

幕僚继续道“先说我们认为最危险的问题。定国公打算让第二近卫骑兵师深入敌方腹地,在打鼓山、磨盘山一带寻一地隐匿待机,这就是我们觉得风险较大的地方。”

“第二近卫骑兵师是重骑兵部队,拥有六个重骑兵团和两个轻骑兵团,加上辎重团,斥候队,传令兵等等,员额近两万人,战马更是五万匹。”

“这么大规模的部队行动,即使有斥候部队和轻骑兵帮助遮断战场,隐藏行踪,也很难做到悄无声息的进入指定位置待机。”

“更不要说在隐匿待机期间容易发生生的各种突发情况,一旦被哈斯巴人探知,不能达到作战目的还好说,如果被哈斯巴人偷袭设计,后果不堪设想,此举风险太大了,还望陛下和定国公三思!”

幕僚顿了一下又说“另外敌国境内环境艰苦,重骑兵们能否在敌后复杂的环境中,在野外隐蔽那么长的时间而不发生大规模非战斗减员,这也是我们担心的一方面。”

胡硕听到这里,心里放松了一些。

说到“此事确实有些冒险,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风险越大,成功后获得的回报就越大,我们不能因为惧怕风险就放弃。”

“我这次不会把全部的重骑兵团都调去执行这个任务,打算只派出四个重骑兵团和两个轻骑兵团,再另调两个轻骑兵团随行。”

“辎重兵留在后方,让重骑兵用马将盔甲等辎重携带进敌后,同时让轻骑兵帮忙携带一些精马料,争取在第二近卫骑兵师的行进路线上制造无人区,绝不放过一个发现骑二师的哈斯巴人能活着离开。”

胡硕端起桌子上的水杯喝了一口,继续说道“野外环境艰苦,可我们的军士也不是老爷兵。”

“九月十月,是北方短暂的秋季,天气干燥,降雨较少,在野外也不会太难熬。”

“帝国军人向来吃苦耐劳,骑二师向来是军中劲旅,相信他们一定能克服困难,圆满的完成作战任务。”

“我到前线之后,会命骑二师重骑兵以营连为单位,进入千山山脉进行为期一周的野外拉练,让他们能更快的适应环境。”

“如果效果不好,我也会及时调整计划,不会让帝国军人做无谓的牺牲。”

幕僚们听了胡硕的话,纷纷点头,认为这样还是可行的。

其中一个对胡硕说“既然定国公已经有了对策,我们在这方面就没有问题了。”

“只是定国公对部队的行动时间,做了精确的规定,很多地方都把误差限制在一刻钟之内,是否有些苛刻,各部能否及时完成?针对这个问题,还望定国公给出合理的解释。”

胡硕感到有些头疼,这些幕僚根本就不在乎他的身份,问的问题很尖锐,并且态度缺乏对一个国公的尊重。

皇帝看见胡硕的样子,忍不住偷笑。

胡硕看见皇帝的表情,无奈的整理了一下思路,解释道“之所以这次制定的计划中,对部队的行进、扎营、分进合击、包抄穿插、进入战场的顺序和时间规定的如此详细,原因有几点。”

“第一,在斥候战阶段,七个斥候连队,并不是以连建制进行活动,我们的计划中是让斥候部队以排为单位,进入敌方国境后齐头并进,轻骑兵部队跟在其后五到十里,最远不超过十五里的距离,对敌国境内的村庄和定居点进行破坏和袭扰,如果遇到哈斯巴人的巡逻队,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引诱其追击,然后由轻骑兵将其解决。”

“这就要求十多支斥候队,能把推进的速度控制在一个无限接近一致的范围内。因为战线宽达上百里,队伍之间的消息传达定然不会很畅通,这就需要在计划里,将时间确定到比较精确的范围内,保证不会有队伍突出战线,被敌人围歼。”

“第二,战役的第二阶段,是引诱地方进入我方预设的战场,在这个过程中,掩护撤退的部队不能轻易的后撤,必须要等步兵等行进速度慢的部队与敌人脱离接触后,方可后撤。”

“制定精确的时间,一方面可以让部队不至于杀红眼与敌人纠缠不休,另一方面也是催促担任诱敌任务的部队加快动作,避免掩护部队被敌人吃掉。”

“第三,战役进入决战阶段,各部准备合围敌方,这更需要我们能严格按照计划中规定的时间进入战场,尤其是掷弹兵和重骑兵进入战场的时机,要确保能将敌人彻底包围,并快速的解决对方精锐,剩下的就好办多了。”

“部队行进速度各有不同,尤其是掷弹兵,需要快速的进入战场,但是他们的装备重量比较大,我的设想是给掷弹兵配备战马,以便他们快速的进入战场。”

“以上三点,就是我们这个计划中,将各部的行动时间要求的如此苛刻的原因,一切都是为了能够圆满的完成此次作战任务。”胡硕将原因解释完,坚定的说到。

幕僚们讨论了一下之后,表示在这方面也没有问题了。

一名幕僚又问道“定国公见谅,我们在审阅计划时,发现掷弹兵和斥候部队的编制、装备等方面问题是由两名上尉军官制定的。”

“其中一名叫做朱运铎的上尉军官,还负责了斥候部队在斥候战阶段的作战计划,划定了斥候部队负责侦察袭扰的区域和战法,战法中包含大量原本我军斥候部队没接触过的战术,这些战术有些很不堪,是不是应该相应的做出些调整?这对我军的声誉是不是会产生影响。”

胡硕头很疼,这些人整天都在琢磨什么?

针对自己计划中最具有亮点和可操作性的部分都提出了质疑,这分明就是不信任自己参谋团队的能力,想要全盘推翻这个计划的意思啊。

皇帝也感觉今天幕僚们有些过分了,不由皱眉。

胡硕看着那个提问的幕僚,此人三十左右的年纪,生的倒是一副好皮囊,目光也是不错,能看到问题的关键,也能换位思考,站在敌人的角度上审视胡硕的计划。

见胡硕打量自己,也不惧怕,也目光坚定的看着胡硕。

胡硕与之对视了一分钟,只好无奈的解释道“我的参谋团队中,有三名上尉,这三名上尉的年纪都比较大,全部都是从列兵一步步走到现在这个位置的,他们在一线部队服役多年,有着丰富的带兵经验。”

“了解军士们的想法和需求,对各自兵种都有着独特的见解。”

“以丁保国为例,此人在突击工兵服役十六年,参与大小战斗数百次,每逢战斗都身先士卒,带头突击。”

“这次参谋团队组建之初,我便带其去军械司参观,在看到新式火枪和炸弹之后,他便敏锐的发现这两种武器装备给突击工兵的好处,并很快就提出了掷弹兵的核心战术,这就是我建议由他来带领新组建的两个掷弹兵营的原因。”

“这样的军官,有着敏锐的战场嗅觉,在战场往往能够抓住时机,以非常合适的时间果断切入战斗。”

“丁保国此人,坚韧不拔,是个攻守兼备的指挥官,在我所知的中下级军官中,他是突击工兵这个兵种中的佼佼者,我对他期望非常高。”

“这个丁保国,可是当年我麾下那个丁老三?”皇帝好奇的问道。

“正是此人”

胡硕答道,接着又对着幕僚道。

“至于斥候的战术,也是我和朱运铎商议后制定的。”

“我一直认为不择手段的削弱敌人的实力,并不是不能接受的,哈斯巴人多年来频频犯边,烧我村庄、杀我百姓,无恶不作,我们不去报复回来,而是在这里探讨我们军官制定的战术是否下作,这难道就能体现我泱泱大国的气度了?”

“不,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就应该打回去、杀回去、烧回去!诸位难道忘记当年蟒山城的惨状了么?难道忘记人屠夏无忌带给我们的耻辱了么?”

“不,我不敢忘!抛开杀父之仇不说,人屠夏无忌在我边境杀人无算,进进出出如入无人之境,此次我就算不能诛杀此獠,也要斩断他的爪子。”

胡硕呼的一下起身,冲皇帝行了个军礼“陛下,若无其他事,臣便回去准备出征事宜了。各位,还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