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大敌手

阮遥集认真的检查了这些大水缸,而后挑中了谢三郎谢泉。

“剩下的水缸你来监管,明天早上少了一滴,都要重新来过!”

在郎君们鬼哭狼嚎里头,阮遥集扬长而去了,他接下来的时间自然都是属于可可爱爱的谢长安的!

谢令姜帮着子鱼把东西收拾的差不多的时候,就听到外头似乎有小鸟鸣叫的声音,再而后她悄悄出来,就瞧见抱着胳膊在等自己的少年郎,阮遥集。

那个少年含着笑啊,他的眉眼如远山的月,他的鼻梁高挺,他的唇角挂着如沐春风的笑容啊,真真叫人心动。

这样好看的少年郎,缘何会出现在她的面前,当真是三生有幸啊。

谢令姜迫不及待的朝着他跑了过去。

再而后阮遥集含笑的接住了她。

“我的小殿下,臣陪你逛街去!”

谢令姜先是几乎是高兴的不得了,可是忽然就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而后硬是看着外头的那些个人,忍不住悄悄开口:“虽然你喊我我好高兴,可是这样太高调了,反而不太好,不如还是低调一点,好不好。”

阮遥集带着她出来,似乎十分听话的开口。

“那自然是极好的,都听你的,长安。”

不知何时,阮遥集似乎把自己当做一个大人来看待了,言语之间便是有一种说不清的味道。

只是这样子,感觉很喜欢。

在傍晚的天色里,黄色的衣衫尾巴一闪而逝。

似乎在暗夜里勾起了波澜纷纷。

远在千里之外的建康,南康长公主驸马都尉桓温此时身穿青衫,走进了宫门里头,这些伺候的宫女大监们纷纷十分的有些担忧和惧怕。

南康长公主驸马都尉桓温最是脾性温和,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因为太具有威严而流露出让人畏惧的气势。

今上正在那里欣赏绘画,可是转瞬间似乎被打扰到了,微微皱起了眉头。

中宫娘娘褚蒜子原本在一旁假寐,此时察觉到今上的情绪不佳,以及殿外匆匆的脚步声,原本他们都是有规定的,比如一旬休息的日子,自当放松,毕竟身为天子有数不清的事情要做。可是桓温居然突然而来,而且气势汹汹的,叫人心里头觉得有些不满。他是根本不重视天家威严吗。“陛下。”中宫立刻有些担忧的看向天家,可是天家只是摇了摇头。似乎很是不以为意的模样。

大监恭敬无比的在一旁开口。

“陛下,南康长公主驸马都尉桓温求见。”

圣人唇角露出一丝讥讽无比的笑容,似乎很是不屑,可是又无可奈何。

又在那地方欣赏了一会儿书画,这才坐了下来。

“桓公是什么表情啊,是不是特别着急?”

大监有些茫然开口道:“南康长公主驸马都尉桓温面无表情,奴并不知晓究竟着不着急!”

今上冷笑了一句:“既然如此,便在外头等等吧!”

中宫娘娘褚蒜子有所担忧的劝告:“南康长公主驸马都尉桓温许是有急事,陛下何必非要晾凉他?”

今上这才点了点头,而后挥手。

“让他进来吧。便说朕今日心情不佳。”

大监恭敬无比的离去了。

很快南康长公主驸马都尉桓温面色有些疲惫的在老家了去似乎心里头很是担忧。

与此同时,马车里头阮遥集和谢令姜谈论起南康长公主驸马都尉桓温的存在来。

在谢令姜的看法里头。

桓温,是东晋士族政治里的一个另类。

东晋是门阀共荣的产物,士族轮流坐庄,依次执政——但出现的,几乎都是普遍意义上的“文臣”,很少有人像桓温一样,立有军功,而且军功之盛,少有人及。

桓温的盖世军功,可以算是一场因缘际会。但这场军功,却又引发了东晋朝廷的重大变局,以至于影响了此后几十年间的政治走向,并最终使东晋的政治生态滑落到无法挽救的深渊。

这一点很显然不能为今上知道,可是今上也隐隐约约有所不满了。

“南康长公主驸马都尉桓温又是如何起家的呢?”

谢令姜撑着下巴询问阮遥集关于对南康长公主驸马都尉桓温的了解,瞧上去阮遥集似乎是再了解不过了。

“桓温之父桓彝,于东晋初年的王敦之乱中立有大功,因此获封万宁县男,迁宣城内史。但在几年后的苏峻之乱中,桓彝被乱军所杀。

以当时的环境来看,这份家世并不厚重,远远不足以支持桓温走到权力的巅峰。真正让桓温的未来出现转折的第一个契机,是一桩婚姻:在庾翼的大力推荐下,晋明帝将女儿嫁给了桓温。桓温由此从一个普通的士族子弟,一跃成为皇亲国戚。

庾翼之所以推荐桓温,是出于对桓温的看重。当时,庾翼品评士人,多有不屑,只对桓温和殷浩青眼相加,因而将桓温推荐给了朝廷。

阮遥集说的头头是道,而且分明是很有道理。

看着谢令姜似乎真的是很感兴趣,阮遥集又立刻紧跟的接解释道。

“这份推荐,极大地拉近了庾氏与桓温之间的关系。而这,又给桓温的人生转折带来了第二次契机:晋康帝年间,庾翼欲图北伐,却并不被朝臣所支持,仅有桓温等寥寥数人赞同其事。因此,庾翼在部署沿江州郡人事时,对桓温加以大用,将桓温任命为徐州刺史,负责东线战事。”

谢令姜有些恻然,谢令姜知道结局。

此次北伐,最后无果而终。庾翼尚未出征,康帝就病逝了,这意味着庾氏从此也就失去了对朝廷的控制。紧接着,庾翼、庾冰兄弟也相继谢世,北伐之事再也无人提及。

但这,却给了桓温第三个机遇:庾翼在临终前上表朝廷,希望能将荆州刺史的职位交由自己的儿子庾爰之接任。对此,朝廷并不愿意,但一时又无法找到合适的理由和替代人选。

这个时候,桓温自告奋勇站了出来,表示愿意赴荆州任职,而且自信能够妥善处理庾氏的残余势力。

朝廷同意了桓温的请求,而桓温也成功的接收了荆州。

至此,被庾氏兄弟把持十几年的荆州终于落到了桓温手中,而桓温的人生,也从此开始真正发生改变。

谢令姜忍不住悚然一惊,南康长公主驸马都尉桓温,或许才是晋室最大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