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 局势的变化
政委李勇是个很会挑日子的,最终选择让周卫国与萧雅大昏的时间是选在四三年的七月七日,正好是中国的七夕节嘛!牛郎织女这样传颂了千百年的爱情故事,用在周卫国和肖雅的身上,希望这对有情人可以白头偕老,举案齐眉。
大婚从一大早就开始筹备,虎头山根据地一片热闹,另外控制在独立团手中的栆县,还有连通的西口镇那边,在得知周卫国大婚之后,战士们也都纷纷庆贺,即使不在一起,也隔着一段遥远的距离向团长周卫国表示祝贺。
特别是西口镇的民兵大队的同志们,直到周卫国结婚,这才得知,原来一个多月前曾在西口镇帮助他们打败日伪军,解放了阵子,重新获得独立的那个八路军周排长,竟然就是虎头山八路军独立团团长周卫国。
消息传出,西口镇的百姓还有民兵们,无不满心敬佩。
原来,这就是周团长。
周卫国当日率领他们反击日寇的英勇形象,长存在他们心中。
却说另一个方面,清源警备旅在听说过周卫国的大婚之后,自然也有表示。
毕竟连莱阳的日军都到虎头山根据地送了礼。
周团长的面子有多大可想而知。
更别说清源警备旅那边还有一层关系,清源警备旅一团团长刘志辉,那还是周卫国的弟弟。
于是就在周卫国结婚那天,汤炳权就派了刘志辉,带了队伍,还送了不少物资过来作为贺礼,让刘志辉带队亲自给送到虎头山来。
刘志辉自然乐意跑这一趟,于是就赶到了虎头山,帮着自己的哥哥庆贺婚礼。
兄弟俩见面,抱了抱,感慨了几句。
刘志辉对周卫国说道:“哥,这是我们汤旅长让我带送给你的礼物,不过要我说没什么诚意,就是走个表面的过程。”
周卫国笑着说道:“你小子,人家给你哥送贺礼,这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嘛,等你回去之后,替我谢谢汤旅长。
这次你既然过来了,也在我们独立团好好的热闹热闹,吃好喝好不,把你管好,我可不让你走。”
刘志辉则是笑道:“哥,那是肯定的,不过话说回来,恭喜了,你和嫂子终于使修成正果了,这事儿要是让爹知道,肯定也得为你高兴的。”
周卫国苦笑道:“爹的性格你不是不知道,还是在苏州待着,我上次去见过爹,想把爹接回后方来,可爹说什么都不愿意,我也没办法。”
“放心吧,哥,爹他会没事的。”刘志辉宽慰道。
接着大婚开始,一直从中午宴席开始,直闹和到晚上。
刘志辉还和张楚,孙鑫璞他们还闹和着要给周卫国闹洞房,最后还是周卫国聪明,来了个调虎离山,在半道上安排杨大力,让杨大力跟自己换了衣服,就这样来了一招金蝉脱窍,让杨大力当了枪,把大家的吸引力吸引了过去,自己则是掉过头,一路跑回新娘的卧室去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到了第二日,热闹逐渐散去,虎头山这才重新恢复平静。
只是不一样的是,大家都知道,如今的周团长再不是一个人啦,还有他的妻子,独立团财务部的部长萧雅。
次日,好不容易洞房花烛夜,周卫国本想赖个床。
最后还是一大早就被萧雅给推起了床。
“小雅,要不再睡会儿吧,昨天晚上折腾的够累的。”
萧雅小脸忍不住生出一抹托红,说道:“卫国,羞死人了,别胡说,你还是早些起来吧,平时你就起得早,大家都看着你呢!
不能因为一结婚就坏了规矩,再起的晚,让大家笑话。”
周卫国这才恍然说道:“对对对,差点给忘记了。”
于是连忙穿了衣服,从屋子离开前还不忘在萧雅的额头上亲上一口。
果然,次日将领们都起得很早。
在会议上,张楚还有李勇他们更是打趣着笑道:“卫国,我们还以为你这有了老婆,连床都起不来了呢!”
周卫国一本正经的笑道:“我是那样的人吗?我是娶了媳妇儿就忘记了咱们兄弟的人吗?”
大家被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而婚礼的顺利进行到结束,也算是了却了周卫国的一桩心愿,从前世就有的心愿。
这一世终于给了自己深爱的萧雅一个完美的婚礼。
周卫国更希望战争结束之后,可以做一个合格的丈夫。
结婚当天的夜里,情意正浓,周卫国对萧雅说:“小雅,战争结束之后,我想就从部队离开,我们找一个安稳的地方,我们一家人平平静静的过完余生。”
萧雅自然同意,并开始憧憬起这样的生活。
……
七月转眼过去,很快到了八月,九月,十月,炎热的夏季又转换为萧瑟的秋天,天气一日比一日寒凉。
抗日到了这个时间段,局势悄然间转变,日军在中华战场上的各个方向进展缓慢。
双方的战局进入到相当僵持的阶段,而日军在其他各国的战场则是不断失利。
以至于日军无奈之下,只得将主战场——对华战场上的大量精锐,不断地向欧洲战场的方向抽调,这也大大地减缓了中华战场上,抗日武装们面对日军时的压力。
日军的兵力因为大量精锐的抽调,开始出现良莠不齐的局面。
像抗日初期那些精锐的老兵,数量是越来越少。
像抗日初期那种甲种师团的精锐日军,更是越来越少。
莱阳及周边地区作为山东区域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率先出现八路军占据根据地,与日伪军形成对峙,甚至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的局面。
原本近卫文这个老鬼子还指望着莱阳周边的日军部队,在对付了国军和八路军之后,能够腾出手来帮助莱阳地区,一举消灭虎头山根据地的八路军,消灭周卫国等人。
结果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逝,不但是莱阳地区的形势不见好转,周边许多地区的形式也逐渐恶化。
很多地区的日军甚至再无力掀起对占领区的扫荡。
都自顾不暇了,哪还有工夫来管他莱阳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近卫文是越来越心惊,只能被迫继续防守,等待契机的出现。
而周卫国对小鬼子自然不会留手。
察觉到日军对华战场的局势转变,周卫国在虎头山根据地最新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开门见山道:“同志们,咱们自从根据地逐渐稳固之后,与日军对峙局面到现在已经持续了有一两年时间了。
到今天,日军在各区域的作战进展缓慢,甚至已经出现败相,战略的相持阶段已经在悄然之中转变。
我想,咱们虎头山根据地进一步发展扩大的契机已经到了。
所以我和政委商量之后决定,咱们虎头山根据地,准备转防守为缓慢的进攻。
当然。咱们总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了,所以逐步向前推进,先把莱阳及周边鬼子占领区的各大村镇逐步蚕食,缓缓向前推进,拔掉鬼子的大小据点炮楼,扩大咱们根据地的面积。
先将周边村镇的乡亲们都解救出来,把失地收回来再说。”
周卫国这项决定说出来之后,干部们无不表示赞同。
孙鑫璞道:“卫国,我们早就等着这一天了,终于是来到了,咱们可以痛痛快快的干一场了。”
大家纷纷点头。
接着制定详细的军事行动计划。
以虎头山还有栆县根据地为中心。
八路军独立团的部队逐步向外区扩散,蚕食莱阳及周边日军占领区的各大村镇。
周卫国交代:
“咱们要稳扎稳打,不能给小鬼子任何出手的破绽。
要让小鬼子在无奈之下步步紧缩,让他们也尝尝前些年咱们被不断压缩生存空间、封锁经济的痛苦。”
打定主意之后,周卫国又与汤炳权见了一面,并与清源警备旅联合作战。
清源警备旅方面也逐渐向前推进,压缩日伪军的生存空间,连同虎头山八路军向前推进,逐渐收复失地。
要说这汤炳权,虽然抗日的胆量没有多少,但好歹还是有些军人的耻辱之心的。
与其他地区不同,在莱阳地区,周卫国和汤炳权联手开创了与日军对峙,双方谁也不能奈何得了谁的局面。
汤炳权的警备旅在见识过周卫国的独立团的战斗力之后,再没敢轻举妄动过。
双方基本上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矛盾。
而汤炳权那边虽然多次暗中收到上级的指令,要汤炳权的警备旅准备着手对付虎头山的八路军,最后都被汤炳权以各种借口拖延糊弄了下去。
所以直到现在,在莱阳地区,八路军和清源警备旅还是相安无事的局面。
另外要说到这两年来,虎头山八路军的发展,规模比起两年前,全团的兵力增加了两倍多。
在两年前,虎头山根据地一共有正规作战部队3000人。
而现在呢,虎头山根据地,不算民兵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队之外便有八九千人,如果再加上民兵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队这些组织的话,甚至超过15000人。
在周卫国撰写的民兵军事训练手册的帮助下,村庄的民兵组织们又积极地参与军事训练。
整个虎头山还有栆县根据地,更是被周卫国和李勇打造成全民皆兵的程度。
这也是为什么虎头山八路军的兵力可以增长如此迅速的原因。
另外就是打下来的村镇里的伪军,有大量的伪军纷纷反正,加入到独立团的队伍,这也扩大了独立团的兵力。
所以,不久之后,在虎头山八路军与清源警备旅联合出战之后,莱阳日军方面,近卫文在无可奈何之中,只得被动下达了继续退缩防守的命令。
一个虎头山,发展到现在,兵力上已经远胜过莱阳地区的日军。
再加上一个清源警备旅,日伪军根本不是对手。
所以面对来势汹汹的八路军和清源警备旅,小鬼子也只能一退再退,将一座座城镇让了出去。
就这样,到四四年,周卫国的独立团将虎头山根据地的面积,扩大了五倍有余,一共收复大小村庄两百多座,镇子十多个,收复失地超过三千平方公里,解放人口一百多万。
至于清源警备旅,进展相比于八路军来说倒是慢得多,不过也解放了大小村镇几十座,收复失地三百多平方公里,解放人口十来万。
另外,在四四年,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等,也开始以游击作战,发动局部反攻,共收复失地八万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200万。
从时间上来推算的话,周卫国的独立团发起反攻的时间,在一个相当早的阶段,甚至是山东地区敌后八路军逐渐发起反攻的开端。
就这样,到四四年冬,莱阳地区的日伪军,只剩下最后的莱阳以及周边共计五座主要县城。
周边的村镇,还有一些边缘的县城,全部落于虎头山八路军的手中。
走到这一步,昔日趾高气扬、高高在上的莱阳日军,如今是士气低迷,军心不振,不过是一日一日的捱着日子。
伪军们眼见着小鬼子靠不住了,也是树倒猢松散,越来越多的伪军部队暗中发生叛变,或是反正,转投到清源警备旅或者是八路军。
自知寡不敌众的近卫文,也曾多次通过电台,想要向周边的一些大县城求援。
只是局势都很不好,周边的日军占领区县城,也都自身难保,八路军部队在占领区开始发动反攻,国军方面在正面作战,也出现了局部的一些主动进攻。
鬼子已经被迫进入防守阶段,哪还有兵力支援莱阳?
就这样,与其说莱阳日军还占据了五座中心城市,倒不如说是无奈之下,被八路军给合围在了这五座城池之中。
但凡出了这城池,周边都是人家八路军的地盘。
城里的日军终日人心惶惶,甚至连出城都不敢随便出城。
城门更是紧紧地封锁,生怕被八路军攻破。
封闭的城门造成了后勤上的供应不足。
县城里的日军的日子,一日比一日艰难,有些甚至是吃不饱饭的士兵,还得在县城里面,哀求县城里的百姓们能赏给他们一口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