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画梅

殿试只考一道策问题,早在会试结束之后,柴文道叔侄俩就在猜测此次会出什么题目。上一世的殿试题,柴文道自然是知道的,要参加科举的人,哪一个不是把历年殿试一甲三人的卷子背得滚瓜烂熟的?

柴文道就猜想,这一世,正贞帝仍然会把西南胶着的战事作为本次策问的题目。关于这场持续了多年的边境之战,叔侄俩的优势在于他们了解当年的一切明面上的军事行动以及后续结果。其中有经验,自然也有教训。而作为亲身参加过的柴伐北,则更加有话可说。

叔侄俩针对这一问题不知道讨论了多久,从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储备、粮草运输、奖惩制度、国家生计等众多方面进行了探讨。毕竟是亲身经历过的,又有多年执政经验,两人对此事的看法就和那些只知道纸上谈兵的读书人不可同日而语。

有时候高媛听到他们讨论,还会从自己记忆中搜肠刮肚地将寥寥无几的那点儿现代战争常识挖出来,给他们一点儿参考建议。叔侄俩听了,虽然有些在当下实在做不到,但还是有几条能令人眼前一亮的。

一家三口横贯古今的思维碰撞,两个老狐狸的操刀之笔,偏偏还押对了题。如果这样还要在考场上苦思冥想,那干脆还是回去种地开铺子好了。

本来就是关注的人,见两人表现如此令人惊叹,正贞帝的眼睛就几乎没有离开过二人。柴文道率先放下笔,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又在砚台里滴了水,重新研了一池墨。铺开试卷,开始誊抄。

正贞帝见他一字未改,面上一直从容淡定,不觉暗暗称赞,这位少年可不像是只有十六岁的。见那表情,竟像是个多年的能臣。

等他誊抄到一半,那边柴伐北的草稿也已打完,然后重复了一遍和柴文道几乎相同的动作,只不过他表现得比自己的叔父略差些,挠了挠鼻子,改了一个字,然后才开始誊抄。

即便如此,也已经比其他考生提前许多了。

正贞帝想起吕相对于柴伐北一笔好字的赞誉,据说这位少年贡士不仅字写得好,画也极好。正贞帝见他那样子,怕是过不了半个时辰就要交卷,便招来一个小黄门低语了几句,小黄门往柴伐北的方向看了看,垂头疾步去了。

正贞帝设想的没错,柴文道叔侄俩先后放下笔,柴文道那边试卷上的墨迹干透了,柴伐北也撂下了笔。柴文道抬头示意自己可以交卷了,就有礼部官员上前去收了他的试卷,在一旁伺候的小黄门领他去了专供早交卷贡士休息的偏殿。

柴文道先沉默地向正贞帝躬身行了个礼,这才随着小黄门去了偏殿,还没坐定,就见一头雾水的柴伐北也被领了进来。

柴文道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他出来的时候眼角扫过,柴伐北那是才刚撂下笔吧?现在就交卷,不怕卷子上的墨迹没干透吗?这样的卷子收上去的时候,是极容易污了卷面的。

柴伐北也搞不清楚啊,他还在苦等呢,谁知道上头坐着的皇上一挥手,就有一个小黄门小心翼翼地把他的卷子给收上去了,吓死他了,生怕那小黄门手一抖污了卷子,那他该往那儿哭去?

然后就被领到这里来了,这是为什么啊?

随后他们就知道了,领他进来的小黄门已经在一处桌案上铺了纸,笔墨也已备齐,还陪着笑道:“柴贡士,皇上口谕,令你画一幅画来,不知您要何种颜料?”

柴伐北明白了,立刻道:“尊上谕,请拿朱砂、赭石、胭脂三色即可。”

小黄门早就预备了各种颜料,一看他才用着三色,立刻取了出来放在桌案上。柴伐北画画向来是自己挑纸笔,见那纸不甚中意,又选了纸,自己动手裁了,又挑了几根笔,试过了笔锋之后,这才开始研墨、调色、动笔。

柴文道兴致勃勃地围观,这样的场景上辈子常见,这辈子却不怎么能见到。柴伐北深知自己的不足,除了仍然在习武上不放弃上一世的习惯外,这些书画之道,也不过就是个维持上一世的水平罢了。只不过由于经过了一世沉淀,又加上这一世心愿得逞,字画里头便带出来一丝得意自在。和嫂娘在一起耳濡目染,又多了一份豁达。偏偏上一世的那份隐忍、磨砺和霸气仍在,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很多人眼中的上佳之作。

而今天柴伐北的画中,又多了些东西,正如嫂娘激励他们常说的那句诗一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他的笔下,又多了几分挥斥方遒的潇洒,鱼跃龙门后的自信。

柴伐北画的,正是一株寒梅,还是一株月下的临水寒梅。

梅花正是那一日他们在白梅山下的山谷中看到的那一种,花瓣繁复,形态优美端庄,艳丽中带着高贵,让人看了目眩神迷。只一根虬枝上的寥寥数朵,便勾勒出一幅绝美的画面来。

柴文道看出来了,这是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此句同样来自嫂娘,她说自己也不记得在哪本书里看到了的,只记着这么两句。然而就这两句,已道尽梅之风韵。

偏殿里陆陆续续又进来几个交完卷的贡士,见柴伐北正挥毫描画,一旁还有个小黄门陪着,便知他这是奉旨作画,便也不打扰他,都默默地站在一旁围观。

等柴伐北放下画笔,重新取一枝笔在手中,准备提诗时,众人不觉提了一口气。只觉得眼前这梅,这月,这水,这石,竟不知有何诗句才能配得上。

柴伐北冲着柴文道一笑,道:“疏影横斜水清浅。”

柴文道笑着接:“暗香浮动月黄昏。”

“妙!”

“大妙!”

“此诗此画,相得益彰啊,相得益彰!”

旁观之人不觉纷纷叫好。

柴伐北将诗句题上,又在下面加了落款,这才放下笔。

有人就遗憾地道:“柴弟无印章吗?”

柴伐北摇头:“尚未刻章。”

上辈子倒是有不少,只是这辈子,还没有那个闲心呢。

另有人就笑道:“吴兄给他起的这个称呼,甚是妥帖。”

柴伐北是同科之中最小的,然后便是柴文道,偏偏还是叔侄俩。除了他们俩,别的进士就是再年轻也得二十多岁了,要是搁在往年,也是个年少有为,偏偏遇到这俩少年才俊,风采立刻被他们夺了一半去。还有五十多岁的,当他们的爷爷辈都说得过去,这称呼上就实在犯难。

后来,就有一位姓吴的贡士,在拜见座师时给柴伐北定了个称呼:柴弟,顿时赢得所有同科的一致认可。对着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同科互相称呼一声王兄李兄什么的,是为了表示读书人之间的一种尊重,对着这么嫩脸皮的少年,那是无论如何也叫不出口的了。

至于柴文道,最简单,直接称呼柴会元便是。

小黄门等那画干了,小心翼翼地收起来,找个托盘捧着去了保和殿。正贞帝正坐累了,在殿里头来回走动着看那些考生的卷子。已经交上来的早就被他看完了,有了柴文道叔侄俩珠玉在前,只觉得后面的卷子味同嚼蜡,干脆舍了不看,全都由考官们誊抄弥封去了。

见小黄门捧着卷纸进来,便知道柴伐北把画画好了,迫不及待地回了座位,打开之后顿时眼前一亮,幸亏还记得还有不少考生在考试,没有把那一声好叫出来。

“好好裱起来,嘱咐他们小心些。”

小黄门便懂了,皇上十分喜欢这幅画,便弯了下腰,低头捧着画走了。

正贞帝坐在御座之中回味,即回味刚才看到的画,也回味看到的两篇文章。越回味越觉得满意,心中不觉对那个能养出两个如此优秀孩儿的妇人又产生了几分好奇。柴文远深得皇恩,又有超品的侯爵在身,还是个权倾朝堂的锦衣卫指挥使,竟然都未能让那个妇人心动。

原先还觉得那妇人没有见识,不懂得这世上权势的好处,如今看这俩孩子却明白了,那妇人不是没有见识,而是太有见识了,知道有什么都不如有本事在身的好处。

单凭柴伐北这一笔书画,就算是中不了进士,也能在这世上活得潇洒自在、青史留名了。

那两篇答卷也让正贞帝极为满意。抡才大典,说是通过考试获得人才,但正贞帝当了这么九年多的皇帝,深知这种人才的局限性。说白了就是太过纸上谈兵,非得办上几年差,这才能知政事一二。会读书的,不见得会处理政事。读书差的,不见得成不了能臣。读书又好、政事又能的人不是没有,只是得需十几年以上的磨炼,还得地方官京官各部的轮下来,接触了各层面的政事,这才算是有所通达。真要是想成为皇帝的肱股之臣,那怎么也得几十年的功夫熬下来。否则为何吕相能够在朝中享有如此高的声望?不为别的,他能干啊!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他就能做到。

可今天,正贞帝就在这两篇答卷上发现了真正的人才,不是需要几十年磨砺才敢托国的大臣,而是直接就可以放在某个职位上独当一面的臣子。这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别说本朝了,就连史书上,也没能见到几个。

偏偏让他遇到了!还一下子就是俩!

单看两篇答卷,谁都会认为这是经年老臣的手笔,真真的持国之策!正贞帝甚至想马上就按两个人说的策略,好好地整顿一下西南,好让这场旷日已久的战争赶紧告一段落。

今科的状元已经有啦!

只是那个柴伐北,要给个什么名次才好呢?那样的策略,难为他一个才十四岁的孩子怎么想出来的?竟像是他自己上过战场统领过军队一般。榜眼?会不会有些咋眼?毕竟是叔侄俩。直接拿了第一和第二,好像太抬举了些,会不会让这俩少年生出骄娇之气来?那就探花,不能再低了。再低的话,可就对不住他这番才学了。再说,他长的也好,又充满了少年人独有的朝气,这探花郎之名,对他也算是实至名归。

正贞帝起身批折子去了,坐了这么久,也算是关注这些天子门生啦!

一直到天快要黑了,最后一个考生才交了卷子,而这时,最早那一批考生的卷子,都已经被考官们批完了。

为了保持公平公正,这些考官们今天晚上是不能回家的,而是直接在皇宫里住下。因为后天就要张榜,这些考官还要熬夜。

文华殿里烛火通明,为了保证不出意外,这些烛火都用油纸糊的灯笼罩上了,立的高高的,远离桌案。为了保证照明度,沿着殿内摆了整整一圈,还有专门的十几个小黄门负责这些灯烛。

离着灯烛三尺远,便是围成一圈的桌案,每一个桌案后头坐着一位读卷官,把自己看到的卷子按照等级做一个记号。等所有的卷子在这些读卷官手里轮过一遍之后,便按照记号的等级排名。

柴伐北哄高媛的话真不是胡说的,他只是把殿试的阅卷方式,直接给搬到会试去了而已。

读卷官对于最佳卷子的记号,可不就是一个圈圈?

等到了第二日下午,所有的阅卷终于已经完成,读卷官们开始评定名次,将得圈圈最多的卷子找出十份来,交到了吕相手里,这就是前十名的卷子了。

吕相直接就拿出了两份全都是圈圈的考卷,笑道:“今科居然有两份满卷。”

看一眼名字,就笑了:“竟然是他们叔侄俩,倒是巧。”

又将剩下的八份试卷看了,评述之后,将这十人的名次定了下来。

众人都没有意见,吕相把卷子给了小黄门端着,又拿了写了名次的纸张,直接去了乾清宫。这前十名,尤其是一甲三人的名次,向来是由皇上定夺的。

正贞帝毫不犹豫地点了柴文道的状元,柴伐北的探花,别的却要等到看到了人才说。

吕相对于皇上的决定倒也不觉意外,只是觉得有些可惜。若这叔侄俩不是同科多好,凭柴伐北的卷子,当个状元一点儿也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