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北方局会议

濮县,冀鲁豫军区指挥部。谭林也没想到周维汉收到电报能立马就回来,不由得感到意外欣喜。文蔷和谭林并没有见过面,周维汉先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只见谭林在周维汉耳旁说道:“你老周倒是好福气,娶了一个娇滴滴的大美人!”“你老谭也不差,乔大姐我在延州也见着过!”周维汉说着一拍脑门,赶忙让文蔷从行李箱中掏出一件毛衣。“你看我这记性,乔大姐嘱托我给你带回来的,我差点给忘了,不过现在穿毛衣也不晚,还能再穿一个来月!”谭林的媳妇叫乔林君,在陕北政治保卫局工作,后来谭林调到冀鲁豫根据地,上级原本也曾询问乔林君的工作意向,只不过乔林君以工作为由继续留在陕北。周维汉在延州的时候,也与这位乔大姐见过几面,临走之前还委托周维汉将织好的毛衣带给谭林。“我要是不催你,你不见得什么时候能回来呢,否则这毛衣可就穿不上了!”谭林有意抱怨了两句。周维汉尴尬一笑,与赵刚这种亲密无间的兄弟之情不同,周维汉对谭林更多的是敬重,与其说是老大哥,更像是长辈。谭林平时很少发火,对待同志的态度如同春风细雨,谆谆教诲渗透在各个方面,周维汉在斗争方面经验尚浅,在去延州之前,两人没少彻夜长谈。因为有谭林在,冀鲁豫根据地的政治风向一直很稳定,并没有生出太大的波澜,但是人事变动同样不小,高层的几个位置基本填满。回来的当天,谭林将地方政府以及部队的几个负责人喊过来,让周维汉见了见,军区参谋长赵秉章向周维汉汇报了当前阶段部队的现状。相隔大半年没见,周维汉知道谭林有很多话要说,所以也就没有回到安排好的住处,而是谭林住在一起。让人弄了几个小菜,其他人都没喊,只有两人猫在屋里小酌几杯。事实证明,只要是一把手、二把手能够齐心合力,内部往往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周维汉非常幸运,无论是赵刚还是谭林,搭班子都不错。“在延州感觉怎么样?”谭林问道。“收获不小!”“真的?”眼见谭林不信,周维汉继续说道:“这还能有假?原先我总是跟同志们强调要多注重学习,其实反倒是自己没有多少空闲的时间!”“去了延州之后,我一边在马院学习,一边在抗大教书,日子别提多自在,期间经常翻阅理论书籍,偶尔还帮忙翻译外国的军事着作,相互印证之下,也算是对自己曾经过往的一种总结和升华!”谭林闻言点了点,周维汉说的是肺腑之言,他在延州的时候,读的最多的就是关于刘师长的军事文稿。太南军区隶属于129师建制,周维汉一直认为刘师长是八路军军事理论素养最高者之一。刘师长非常重视总结、研究以及部队正规化建设,出身于129师的将领多受其影响。简单一句话,光是自己会指挥打仗不行,得让大家伙都知道该怎么打仗,怎么打胜仗。太南军区打的大仗、恶仗、胜仗不少,每逢战斗结束之后,往往总结报告还没上报,师部就开始催促,只不过原先在太南军区这种事一般是邢志国负责。周维汉同样重视部队正规化建设,在战后总结方面也积极参与,这一优良传统也延续到冀鲁豫军区的部队,除了刘师长之外,还有一人不得不提,那就是粟大将。因为刘师长重视部队正规化建设、高度重视军事理论以及战术,所以经过他打造出来的部队都非常稳。同时,刘师长也不怎么挑手下的将领,谁来都能用,还都能用的很好,归根结底是他的驭将之术乃是正规化理论,而不是鲜明的个人风格。粟大将恰恰相反,在指挥上严重依赖个人智识,对手下的将领很挑,如果上下沟通不好,执行不到位,很容易产生阻力。想到这,周维汉就认为进行干部交流是很有必要的,每支部队深受其军事主官的影响,都有各自的作战风格。冀鲁豫军区接下来与山冬军区以及新四军的部队少不了要联合作战,提前一步让双方干部互相熟悉对方的风格会减少不少麻烦。山冬军区的部队来源复杂,基层指战员基本上都是本地人,中高层骨干一部分来源于早期的山冬纵队,一部分则是来源于115师,最后一部分则是来源于红四方面军的将领。而新四军的组成则是更为复杂,早期的骨干是由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而来,其中存在极大的地域分歧,最为明显的就是语言沟通不畅以及作战风格不一。任重而道远啊,周维汉内心感慨道。两人晚上聊了很多,大多是由谭林在说,周维汉只是讲了两件事。将太南军区279团以及29团成建制调到冀鲁豫军区,谭林存有担心,怕影响到太南军区的战斗力,主要还是担心上级不会同意。不过当周维汉说到会卸去太南军区的职务,并且拿两个团互换,谭林也就放心了,另外一件事则是将新五旅从漳北地区撤离之事。“不瞒你说,虽然冬天下了几场雪,粮食收成会有好转,可是口粮问题上压力还很大,日军一直将黄泛区的民众驱赶至根据地,到现在都没有停歇,这些涌入根据地的外来人口,造成了很大负担!”“截止到过年之前,大约就有将近120万人口涌入根据地,其中大多是老人和儿童!”谭林说起这事来,表现的忧心忡忡,日军那边也有能人,眼见正面无法击垮冀鲁豫八路军,于是将黄泛区的民众驱赶至根据地,其目的就是想拖垮冀鲁豫根据地。无论是什么时候,人口都是重要资源,可是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陇海线以南的豫东和皖北存在大片黄泛区,日军接手之后也嫌弃是个累赘,但是又不能弃之不顾。否则以黄泛区这种地处中原的地理位置,又怎么可能便宜了张岚峰部的伪军,让其设置军管县。一开始日军还是无论男女老幼统统进行驱赶,可是后来发现黄河故道以北的八路军设置军屯接收外来人口,搞得有声有色。于是更改了之前的办法,青壮人口留在军管县搞生产负责种地,老人和儿童则是重点驱赶目标。日军料中了八路军不可能弃之不顾,但是这些民众即使到了根据地,也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对此,周维汉也没有好办法,只能想办法从其他根据地抽调粮食,暂时缓解粮食危机。“所以,原则上,将漳北军分区划归为冀南军区所有,我是同意的,根据地面积很大,驻防部队的兵力远远不够,这也是一个好办法,更何况还能换来粮食!”谭林说道。在回到冀鲁豫根据地的第二天,周维汉亲自去了一趟菏泽,此行是为了见副总参谋长,两人见面很是热络。周维汉也不是空手去的,而是带了一兜子延州的干枣。“哎呀,你可是让我好想,你不在根据地,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副总参谋长笑着说道。“参谋长,我还以为我走了,您耳朵根能清净呢,不过我今天来,是有事请您把把关!”周维汉说道。“你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说看!”左全同志是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又是冀鲁豫大军区**员兼政委,周维汉向他进行汇报符合正当程序。听到周维汉的想法之后,副总参谋长略感诧异:“你倒是舍得,不过这件事在电报上说不清楚,最好是需要当面来说,正好过几天北方局要召开会议,我也要回去一趟!”周维汉松了一口气,副总参谋长资历够深,此事涉及到太南、冀鲁豫、冀南三个二级军区,需要知会129师师部,然后再由八路军总部从中协商,能由他出面自然是最好不过的。如此又过了两天,副总参谋长动身前往太行根据地。北方局会议在辽县召开,参会人员皆是北方局委员,由于前任书记尚昆同志去了延州,此后北方局书记一直有老总担任,副书记则是由邓政委和冀太联办主任杨秀峰担任。其中另有四名委员,分别是副总参谋长,晋察冀军区聂老总,山冬军区罗政委,以及刘师长,这四个人分别代表了八路军在华北的四大一级军区。除了山冬军区的罗政委之外,其余参会人员悉数到位,周维汉没有参会资格,但是会议内容却是由参谋长进行传达。会议召开的背景是1942年八路军实施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和对敌斗争的三大政策,其中以129师所部根据地实施的最为彻底。精兵简政下来的人员充实到地方之后,使得地方武装以及人民武装的力量得到整顿以及充实,在广大乡村的力量得到了增强。八路军的部队可划分为三个体系,一是主力作战部队,二是地方武装,三是人民武装即人民自卫队和民兵。地方武装又分为县区基干团,县大队或者独立营、区中队,这些地方武装在此之前,普遍人员来源复杂,且少有接受过正规的军政训练。在此基础上,一方面着手进行去强留弱,清洗地痞流氓等不良分子,同时补充主力部队、机关精简下来的人员,加强领导骨干。此后,对三种类型的武装普遍进行军政训练,深入进行时事教育,轮训干部,发展新党员。基于种种政策的贯彻实施,1942年下半年,地方武装得到了长足发展,群众性武装力量大大增强。而在人民武装方面,人民自卫队是民兵联防政策的主要力量,民兵则是与农业互助组密切结合,开展根据地大生产运动。在减租减息运动蓬勃发展后,人民群众意识到自己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只有在八路军的领导下,组织起来掌握政权,掌握武装力量,才能保卫自己的胜利果实,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因此,人民群众参加民兵的积极性显着提高。国际战场上,苏德战场以德军失败而告终,在中国战场上,日军在中国人民持久抗战特别是敌后战场人民战争的有力打击之下,受到了很大的消耗和削弱。其部队士气低落,厌战反战情绪日益增长,战斗力持续下降,国内爆发起义,政局不稳,经济也濒临破产。日军为挽救其战争失败的命运,急于结束对华战争,以便从中国战场抽调更多的兵力用于太平洋战场。在华日军的兵力,主要收缩在重要资源开发区,中心城市以及主要交通运输线,为此开始着手增加伪军的实力。而在抗战对于中国军民日益有利的形势下,国民政府不仅没有团结对敌,反而仍然继续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掀起了第三次反共高潮。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在1943年3月,北方局会议召开,明确做出了新一年的工作部署。会议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项,一是继续坚持一元化领导,从组织上保证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和敌占区的领导与各种工作密切结合。二是,继续坚持华北抗战,坚持发展抗日根据地,努力拓展游击区,从根据地和敌占区的各个方面去积蓄力量,在军事、政治以及思想上为全面反攻做好准备。具体部署如下,一是继续发展大生产运动,实施减租减息和合理负担,二是强化普遍的群众性游击战争,加强地方武装以及人民武装的建设,三是主力部队正规化,着手组建作战野战部队应对接下来的局部反攻。在会议的最后,老总提起了关于冀鲁豫军区的主要作战任务:北连山冬,南接江淮,并做出了新的人事任命。而周维汉委托副总参谋长在会议上提出的辞去太南军区**员的职务,以及将漳北军分区划归冀南军区所有,也都得到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