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律令格式

曹僧奴听到这里,不敢多言,只是匍匐在地,浑身颤抖一言不发。王文佐笑了笑,伸手将曹僧奴扶起:

曹僧奴连连称是,片刻后小心退了出去,崔弘度笑道:

王文佐叹了口气:说到这里,他双目已经微微湿润!

崔弘度眼前不禁闪过当初柳安临死前的模样,心中一阵酸楚:

王文佐没有说话,走到窗旁向外望去,良久之后低声道:

————————————————————————————

飞鸟、川原宫。

透过狭长的走廊,夕阳余晖遍洒地面,为墙壁挂上暗红色的条纹。这里曾经布满神功皇后远征新罗的壁画,自从中大兄皇子说服母亲出兵百济之后便请高明的画匠绘制而成,所有穿过这条长廊的人都能看得清楚。如今那些精美的壁画已经***燥的白石灰覆盖,只有在某些石灰剥落的地方,才能看到一星半点。

大海人皇子坐在一张足足有十二尺长的几案后面,这条几案是中大兄下令特制的——不像唐王朝,当时的大和王朝并没有成熟的分层官僚体制和律令体系,绝大部分大小事情都要呈送到中大兄皇子本人面前供他裁决,如此众多的事务,若不准备一个长一些的几案,又怎么摆放呢?

正如外间传说的那样,这几案后可不是个舒服的地方,只过了一个上午,大海人就觉得自己的大腿不注抽痛,即便屁股下垫着软垫,可依旧觉得每一分钟都愈发坚硬,而据中大兄说在天黑之前要把几案上的所有请示处理干净。这些请示该死!大海人皇子阴沉的想,送来这些请示的家伙们也该死。

中大兄皇子问道,他发问的对象中臣镰足在几案的另外一面,大海人皇子现在相信外间流传的谣言说这家伙有三个脑袋、五颗心脏了,只见其中臣镰足也不翻阅档案,就熟练的背诵请示中几个地方过往两年来发生的灾害、过去几年稻米收获的情况,以及过往几年征发的劳役和兵士,最后说出这几个请求减免租税地方确实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如果不应允,当地必然会发生灾荒,大部分部民都会活活饿死。

中大兄皇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中臣镰足垂首道。

中大兄皇子笑道:

大海人皇子笑了起来:

中臣镰足道。

大海人皇子问道。

中臣镰足道。

大海人疑惑的问道。

中臣镰足沉声解释道:,人主须遵循格以督责群下﹐。对律的补充和变通条例;式是官府机构的各种章程细则,官吏必须依照式样书写文章程式,这样才能确保政事流转无误!即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止邪,式以轨物程事,有了以上四样,即便是平庸之主,也能让国家治平!」

大海人问道。

中臣镰足点了点头:

大海人皇子敬佩的看着中臣镰足,此人在他过往的眼里是兄长的功臣走狗一类人物,今日听他说了这一番话,才明白为何兄长方才说如果自己登基,那中臣镰足便是留给自己最好的礼,确实无论是谁登上王位,都会把这样的人视若重宝吧!

中大兄皇子答道。

说到这里,中大兄皇子叹了口气:他看到大海人皇子还是迷惑的样子,对中臣镰足道:

中臣镰足应了一声:

大海人听到这里,目光下意识得转向兄长,只见去向自己微微一笑:

大海人默默的点了点头。

外间有侍者道。

中大兄皇子问道:

中大兄皇子下意识的站起身来,他与中臣镰足对视了一眼,对大海人道:

中大兄皇子取下腰间的短刀,拔刀出鞘,手指触碰冰冷的金属,这是母亲留给他的礼物,刀锋饮下过多位王族之血,难道它这次又要饮下一位同族之血吗?

中臣镰足笑了起来:

中大兄皇子闻言大喜

,但转而又忧虑道:

中臣镰足点了点头:

中臣镰足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

中大兄皇子并没有立刻给出答复,他在屋内来回踱步,似乎一时间下不了决心。中臣镰足也不催促,只是坐在几案旁默默不语。良久之后中大兄皇子突然笑道:

中大兄皇子点了点头:

中臣镰足俯首拜了一拜,便起身退了出去。

————————————————————————————

难波津。

从通译口中听到琦玉皇女的第一句话,王文佐笑了起来:

琦玉皇女笑了起来:

王文佐闻言微微一愣,看了一旁的崔弘度一眼,笑道:

琦玉皇女目光扫过崔弘度,笑道:

面对琦玉皇女如此大胆的挑逗,崔弘度已经是满脸涨红,王文佐倒是早有了心理准备,他从倭人俘虏口中早已得知当时倭人还盛行一种叫做的习俗,当时婚姻形式还有很重的母系氏族痕迹,如果一位男子对女子有意,或者女子对男子有意,便会予以暗示,男子就会来到女子家旁,或者吟诵诗歌、或者弹唱歌曲,以表明爱意,如果双方合意,女子依旧住在自己家中,男子去女子家中相会,这个过程中双方都可以另外选择配偶,直到怀孕之后,男子才会建造房屋,与女子共同居住。琦玉皇女的行为就是典型的的行为,她只要一日未曾怀孕,那她就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爱的男子发生亲密关系,这在唐人眼里可能觉得大逆不道,但在当时倭人眼里却是习以为常。

王文佐虽然知道琦玉皇女的行为并不违背当时倭人的习俗,但心里还是有些吃不消:

琦玉皇女不愧为女中豪杰,前一秒还在说缘分之事,下一秒就说取人性命。王文佐微微一笑:

琦玉皇女笑道:

王文佐笑道:

琦玉皇女笑道:

王文佐也不想把话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