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廖父的消息

“你以为我连这个道理也不懂?”被儿子教做人,祝琴顿时不乐意了。“管好你自已,在大学好好读书,如果学习拉下了,我可饶不了你——”每个人都说自已命好,有个能干的儿子支撑门户。她当然也乐见这个,只是被儿子当众教训,就未必会开心。“我只是提醒你一下,没别的意思。”夏臻干笑一声,继续解释道。“妈吃过的盐都比我吃过的米还多,自然比我懂得多。”老一辈的人都好面子,自已刚才的话说得太直了。不过为了让妈妈上班开心,该说的话,他还是必须说。“你知道就好。”祝琴瞪了他一眼。“至于送他们泡菜和瓜子,这些不用花钱啊!”说归说,心里还是动了心。如果能因此跟同事们打好交道,就算付出些自家产的东西,也不算什么。当然她肯定不可能像儿子一样大方,一坛一坛地送人。最多带一颗泡菜回来,切成小片,装在饭盒里,等大家在食堂一起吃午饭时,拿出来让他们尝尝。这么美味的东西,相信很多人没有吃过。对自家的东西,她现在越来越有信心。一家人吃过晚饭,李自强很快出了门,去联系人买毛竹。既然打算让小强搞反季节种植,夏臻自然不会藏私,把自已前世知道的暖棚搭建方法,全部告诉他了。现阶段物资紧缺,最适合的搭建方式,当然是用毛竹片当龙骨,再在上面铺上尼龙薄膜。毛竹片之间的固定方法,可以用铁丝,也可以用麻绳,这个就看李自强怎么选择了。“你是不是又给小强找事做了?”看到这一幕,祝琴没好气地问道。儿子去沪市读大学后,变得越来越无赖了。如果发现一件事非常麻烦,就会直接丢给李自强去做。作为母亲,倒不会真的因此生儿子的气,只是觉得自家现在已经什么都不缺了,没必要再搞这么多麻烦事。“没办法。”夏臻不在意地笑道。“小强学历低,这辈子想取得成功,只能靠一双手来养活自已,趁现在年纪小,学东西快,多会一些技术,将来不会吃亏。”农村男孩子到了这个年纪,大多会去学木匠、篾匠、漆匠、泥水匠等技术,就是希望学会这些后,一辈子能吃上手艺饭。自已已经给李自强做好定位,就是将来担任自已的总管。想干好这个,必须是个多面手。所以现在让他去干这个,也是为将来做准备。等再过两三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时候土地都分给了个人,大家对私营经济就会有更大的信心。到时候他已经到了二十岁,心智比现在成熟得多,如果再给李自强报个培训班,学一学会计学原理,就可以代表自已,去管理所有生意了。而自已正好大学毕业,十有八九会进入机关工作,他就是自已的代理人。“你呀,总能说出一套歪理,让人无法反驳。”祝琴听后无奈地叹息。“你别忘了,他毕竟不是你的亲弟弟,别太压榨他,让别人知道后,会戳我们的嵴梁骨——”当初因为他无家可归,才把他接来自已家当家人看待。既然是为了帮他,就不能把他当成免费长工。儿子是大学生,面子和名声非常重要,别在这方面出了差错。“放心,他是个明白人,以后会感谢我的。”夏臻自信地劝慰道。“这跟你小时候要我好好学习一个道理,以前不吃苦,后面哪里有福享,你说对不对啊?”不管是前世的自已,还是这具身体的原主,都是非常努力的人。只是两人都没有取得成功。一方面确实有客观原因,比如他智商一般,学习能力差,而原主身体一直有病,想学习也做不到。另一方面,两人都没有人引导,靠自已瞎摸索。进入新世纪后,普通人的上升通道,就开始变得越来越狭窄和艰辛,如果没有在年轻阶段,做好人生规划,而是像无头苍蝇一样,胡乱碰运气,很可能人到中年,依然一事无成。现在重生到八十年代初,他有足够的时间和见识,替自已和家人重新规划人生。因为他知道怎么做,才对自已和家人最好。妈妈年纪大了,想改变已经不容易,但是姐姐和姐夫还是可以试一试。还有李自强。前提是自已得走出一条让所有人都信服的路,这样才能给他们足够的信心,从而听从自已的安排。否则自已也不行,怎么也资格安排别人?所以姐姐那边他暂时没有插手,但是李自强特别信任自已,可以提前安排他的人生。见儿子说的有理,祝琴也不再纠结这事,正好邻居们一起过来,要去那边腌泡菜,就拿了袖套和围裙,跟着匆匆出门。现在泡菜的数量增加了,工作的时间自然也加长了。为了赚钱,大家比以前更加卖力,时间一到,根本不需要人叫,就会准时出发。毕竟每天晚上只要干两三个小时,就能赚到两块钱,比正常工人上班的工资都要高了。会有这样的好事,不过是沾了和夏家住在一个台门的光。外面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加入进来,却没有机会。大家都是聪明人,肯定不会拎不清。见妈妈和姐姐离开,夏臻推出自行车,打算去张超那里看看,了解一下农机厂那边的生产情况,现在到底怎么样了?刚到台门口,看到廖思渝从外面走进来。“夏臻哥,有事出去?”原本他一脸阴沉,看到夏臻时才露出笑脸。夏臻朝他点点头,随口应了声。这边光线有些暗,他没有发现廖思渝的异常。廖思渝嘴巴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后又忍住了。等夏臻出了大门,骑上车子,朝巷子外而去,他才轻轻叹了一口气,回到家里。离高考只有三个月时间了,原本他放弃写作,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准备冲刺一下,争取今年就考上大学。谁知道外面突然传来风声,说父亲廖为国其实没有死,而是逃到南方,偷渡去了香江。这件事带给他非常大的震撼,以至于担心高考的政审能不能通过?刚才他去学校找最信任的老师,希望他给自已一些意见。老师倒是非常乐观,一再安慰他别担心,说这些消息都是谣言,只要他的父亲没有被人亲眼看到,他的高考就不会受影响。他虽然相信老师不会骗自已,可是从小就没有父亲的他,却在这件事情上非常纠结。如果父亲没有死,而是在香江,那总有一天,父子能团聚。他刚才阴色难看,就是无法取舍。到底是应该希望父亲还活着,还是自已考上大学更重要?夏臻来到张超那边,看到他悠闲地坐在办公桌后面,正在埋头阅读自已写的《包青天之狸猫换太子》。周末晚上也没有回家,留在这里看小说,还给自已泡了一壶茶,看来在这边上班非常惬意啊!“现在农机厂的产量怎么样?”夏臻摆手让他不用管自已,随便在他对面坐下来问道。只要上班时间他工作负责,下班后不管留在办公室还是宿舍,都是他自已的权利,没必要管得太多。“现在产量已经非常高了,是最初的三倍左右。”张超被老板抓了现行,只能讪笑着回答。“不过贺书记并不满足于此,最近依然要求工厂扩大规模。”这是他从厂长办公室得到的消息,据说贺书记提了最低要求,就是厂房再扩建一倍,工人数量达到一百人以上。想发展到这个程度,需要一定时间,他估计到五月份才能完成扩建。“业务情况好吗?”夏臻又问道。旦大那边零售数量在减少,倒是徐军明和郭明磊找过自已,说是想搞一些旱冰鞋,在学校内部出售。他当然没意见,答应手里有货后,就给他们送过去。多不敢说,前期卖几百双,还是没问题的。“进展不是很大。”再次问到自已的弱项,张超略带尴尬地回答。“不过他们现在转移了方向,开始向大学附近的零售店推销产品,等下次再打电话回来,应该会有好消息。”既然老板那边的大学,能卖得这么火爆,没理由其它城市的大学却不行。以前他们在省内,附近没什么大学,主要在中学附近跑,效果就差得远了。毕竟中学生没多少零化钱,不像大学生,有国家发的补助。父母又不在身边管束,只要家境还可以,想买东西就会自由得多。“你有空多跟他们联系,把获得的信息及时反馈给他们。”听说销售进展不大,夏臻也没失望。“他们在一线工作,知道的消息有限,需要你及时给他们更新。”都是新人,又没有专业知识,成功是幸运,失败才是常态。正好现在产量还不多,自已这边就能消化掉大半,短时间内不会有多少库存积压,所以不必着急。就当给他们时间适应和磨炼,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人摸索出经验,从而成为出色的业务人员。到了那时,再总结经验,挑一个最出色的业务人员,担任负责人。这样一来,业务部门就会慢慢成熟起来。“好的。”张超连忙应下来。在这边工作,轻松又舒适,工资还高,如果没有意外,他想一辈子干下去。他也想立些功劳,对得起老板的信任,只是自已能力有限,无法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