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公孙杵臼

公孙杵臼,春秋时晋国人,赵盾、赵朔父子的门客。生卒年俱不详,主要活动在晋景公时期(前599-前581年)。

晋襄公死后,赵盾谋立公子雍,狐射姑则谋立公子乐(都是晋文公之子),并将其从陈国迎回,想与赵盾争权。赵盾派公孙杵迫出奔。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和程婴合谋,藏匿赵氏孤儿赵武,自己献出了生命。

这世上什么事情是最难的呢?很多人认为死是最难的,其实比死还要难的就是艰难地活下来。赵氏孤儿的故事,其实讲的就是艰难活下来和容易地赴死之间,程婴做出的选择。

春秋时期,赵家一直都是晋国的大家族,而且时常能够把持朝政。因此遭到了很多人的忌惮,晋灵公时期,赵家的赵盾依旧称霸晋国,结果大将军屠岸贾多次想要刺杀赵盾,都被他躲过去了。无奈之下赵盾只能出逃。

逃出去的时候,老赵家出了个奇人,叫赵穿。这哥们二话不说就派人把晋灵公给宰了,随后赵盾才再次回到晋国。因此赵家背负上了弑君的罪名。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晋景公时期,赵家可谓是大祸临头了。屠岸贾一直想着要给晋灵公报仇,所以鼓动武将们一起出兵,将赵家一干人等全部诛杀。

赵朔的媳妇儿身怀六甲,她是晋成公的姐姐,所以躲在了宫中。如果她生了女儿,那赵家就灭绝了,如果生下的是个男孩儿,那赵家还有血脉。因此两派人马都盯着她的肚子。

这个时候,赵家的两个门客,希望保住赵家的血脉,他们分别是公孙杵臼和程婴。公孙杵臼质问程婴,为什么没有为老赵家殉难,程婴表示,如果赵朔的媳妇儿生了个女儿,我当场自杀,如果生了个男孩儿,那我就奉养他长大。

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诸君将诛其後,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屠岸贾不听。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於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史记》

重男轻女的思想果然不浅,但是没办法,我们不能拿现代人的标准去要求春秋时期的老祖宗们。结果果然生了个男孩儿,取名为赵武。

公孙杵臼和程婴聚在一起,希望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拯救这个孩子。毕竟他是赵家的唯一希望了。为此公孙杵臼选择了死,而程婴选择了生。

公孙杵臼问程婴,是将赵氏孤儿抚养长大难,还是立刻去死难?程婴表示死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抚养赵氏孤儿却很难。

于是公孙杵臼感叹,他愿意做一件容易的事情,那就是死。但是活着的程婴必须要做最艰难的事情,那就是将赵氏孤儿养大成人。

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但是计划的过程,却让程婴撕心裂肺。当时程婴将自己的儿子换成了赵氏孤儿,将赵武藏到了深山之中。

随后程婴主动跑到屠岸贾那儿报信,表示只要他们给他千两黄金,那他就可以说出赵武的下落来。结果屠岸贾果然给了他钱,程婴便带着他们前去公孙杵臼那儿。

公孙杵臼刺史正抱着程婴的儿子,却义愤填膺地咒骂程婴是无耻小人,居然为了金钱出卖自己的朋友,甚至连主公的遗孤都不放过。

公孙杵臼为了把戏演足了,跪地求饶希望他们能够放过怀中的婴儿,结果他和那个婴儿都被杀掉了。程婴面无表情,像极了一个出卖朋友的人。

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兒,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兒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兒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兒。诸将以为赵氏孤兒良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史记》

活下来真的那么容易吗?对程婴来说,实在是一点都不容易。从此程婴背负上了卖主求荣的罪名,被人咒骂了十多年。

但是程婴从来没有为自己辩解过,他明白,他活下来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把赵武抚养成人。在程婴的培养下,赵武成了一个英武的少年。

20年后真相大白,程婴选择以死报答朋友。

15年后韩厥劝告晋景公,应该恢复赵家的宗祀。但是晋景公就比较疑惑了,这赵家都没人了,还怎么恢复他们的宗祀呢?

这个时候韩厥这才将程婴和公孙杵臼保护赵氏孤儿的故事说了出来。晋景公甚为感动,于是将赵武召入宫中,恢复了他赵氏子孙的身份,使得赵家重新成为了晋国的贵族。

程婴激动之余,和赵武一起带兵,将屠岸贾全家诛杀,为死去的赵家人报仇雪恨。5年以后,也就是赵武成年的时候,程婴却做了一件让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

他向所有人包括赵武告别以后,选择为朋友公孙杵臼殉难。因为虽然活下来很艰难,但是他毕竟是活下来了,而老朋友公孙杵臼,却已经死了20年。

赵孤名曰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後。今君有命,群臣之原也。”於是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史记》

他要用自杀,告诉天下人,程婴之所以活这么久,不是为了想要活下来,而是为了完成自己和朋友的心愿,于是他选择了自刎。

要想寻找忠义,其实在读春秋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那个时期的人,是非常注重忠义的。生死是小,忠义为大。

程婴和公孙杵臼都是忠义的表率,他们的行为也是那个时代最辉煌的一种精神象征。关二爷熟读春秋,对这些故事更是如数家珍。

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故事影响了关羽的思想,因此关羽也成了一个忠义无双的人。很多人说他的行为只有在春秋时期才会出现,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忠义能够让人感动?就是因为这种东西太稀少了。你现在走在大街上,人与人之间,哪里还有什么忠义可言呢?一个个脸上面露提防之色,就好像时刻担心自己吃亏似的。

我不知道历史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但是我觉得人类如果一直照着这条路走下去,那肯定走不长,因为时间长了戾气就大了。

总结:程婴能救下赵武,主要因为他有一个一般大的儿子。

其实历史故事很多是经不起推敲的,程婴是个忠义之人,但是要想救赵武,光靠忠义还不够。因为赵武必须要有替代者才行。

你别说,程婴恰好有个跟赵武一样大小的儿子,这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是救赵武的契机。但问题是,这个孩子真的是程婴的吗?事情未免也太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