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步步艰辛杉褴褛

长安街头,繁华热闹无比,街头处站着位身着白衣美若天仙的姑娘。

楚清扬婷婷站在街头看着冗长的街道,来往的人群,街道边的摊子上摆着各种好玩好吃的。繁华的街道上,站着的她突觉孤单,珊瑚和蓼蓝留在了宫中打理大小事务,而这繁华的城中,她竟感觉没有一处安身之所。

楚清扬身无分文,现在别说吃饭成了问题,连住的地方都不知道去哪里。可即便这样又怎么会让楚清扬打退堂鼓呢?

楚清扬一路走来来,看到了一家大型的客栈,现在找一份像样的工作肯定是不行的,现下当个服务员也是不错了,楚清扬走了进去,店小二很快迎了过来嬉笑着对楚清扬说道:“这位客官,您是住店,还是吃饭?”

楚清扬对着店小二笑到说:“我不住店也不吃饭,请问您这里招人吗?”

店小二听到之后,便没了耐性,“走走走,我们这里不招人,你一个女孩子找个好人家嫁了吧,找什么活儿呀。”

楚清扬眼看着店小二要轰自己走,便急忙道:“小哥,我很勤快的,刷碗拖地打扫房间,我都能行,您看能给个机会不?”

店小二更加没有耐心,扯着楚清扬的衣服往外拽,“赶紧走,我们这儿还要做生意呢,瞧你这细皮嫩肉的,兴许去暖春阁还能当个头牌,赶紧回家呆着去吧。”

楚清扬不傻,这一听便知那暖春阁是个什么地方,好在她没有生气,因为她深知找工作肯定是要处处碰壁的,哪能那么轻松。

楚清扬也不抱怨,东家不要找西家。可一天下来楚清扬碰了无数的壁,有的甚至还取笑地说娶她当老婆,便不找事儿做也能过上舒服的日子。

可楚清扬是什么人,哪怕累了一天,饿了一天,可那股不服输的劲儿犹在。

可能是天道酬勤,在街头的拐角处,楚清扬看到一家名叫“杏林堂”的中医药铺外贴了个告示招学徒,包吃住。傍晚的风吹得大了些,楚清扬觉着有些冷,便速速进了杏林堂。

或许是近夜的原因,杏林堂里面人不是很多,楚清扬刚一进去,正巧碰到一个中年大夫替人开了个药方去抓药。

中年大夫看到有病人来,拿着手中的药方询问道:“小姑娘,可是要看病?”语气温和慈祥。

“大夫,我并非来看病的,只是方才瞧见这外面贴着招学徒,所以想来拜您为师。”楚清扬忍着饥饿表现出一副知书达理的样子。

中年大夫捋了捋胡子,笑着道:“姑娘说笑了,你一姑娘家家的,怎的来当学徒,这学徒一般只收男儿。”中年男子以为楚清扬只是说笑,便着方子准备去抓药。

楚清扬见状,怎肯轻易罢休,这是她今天最后的一次机会了,若是失去,今晚没饭吃不说,连住的地方都找不到:“大夫,能否给小女子一个机会,让我看看您开的方子。”

中年大夫顿了顿,然后看了看自己的方子,递了过去:“哈哈,我这字太潦草,年轻人许是有些看不懂的。”

楚清扬接过药方,暗自道喜,还有一丝希望:“大夫哪里话,大夫的字直追二王,一起一落都有来历,行字间只觉力透纸背,怎么会不认识呢,只是......”

中年大夫看到楚清扬一个小姑娘说话吞吐,莫非是他药方出了什么问题,“难道是我方子开的不对?”

楚清扬微微一笑道:“大夫您完全是对症下药,没有任何不妥,只是若您的药方中再加一味陈皮,也许会更好。”说完楚清扬便将药方递回到中年大夫手上,转身欲走。

中年大夫接回药方,又看了看手上的方子,神色欣然,果真加上一味陈皮会更好,中年大夫看见楚清扬要走,急忙道:“小姑娘,你等等,你以前可读过医书?怎得知道加一味陈皮会更好呢?”

楚清扬窃喜,转过身毕恭毕敬地回答:“只是大略读过一些乱七八糟的医书,刚刚我也是猜的,也算是半罐水吧。”

中年大夫点点头,微笑着又捋了捋胡须:“小姑娘慧根在,你可吃得了苦?”

楚清扬听到这话简直是高兴的不得了,连忙道:“我能吃苦,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楚清扬急忙学着以前电视里面看过的拜师场景。

中年大夫急忙大笑着,扶起楚清扬,“好好好,以后我王之林便是你师傅,你可得好好学,这济世救人的手艺,哪怕以后离了我这杏林堂,也得好好发扬下去。”

楚清扬狠狠的点点头,黑色的眼眸中有些云雾缭绕,医者父母心,兜兜转转,两世为人都走上学医这条道路,看来很多事,冥冥之中自有定数的。

“师傅,我叫楚清扬,现在无家可归,我的身世我也不愿提及,若是可以的话,师傅,我今天能否就可以在医馆住下?”楚清扬语气中带着些许可怜。

“当然可以,你现既是我徒弟,自然是一家人了,不过你女儿身自是有诸多不便的,你师母以前给我那亡故儿子做了两套新衣裳,还没来得及穿便撒手人寰,若是不嫌弃,我叫你师娘给你改改,兴许明日便可穿上身,你觉得可好?”王之林虽说及痛楚,但嘴角还是挂着微笑。

楚清扬点点头,突感觉有些心酸。王之林便朝着另一端内房喊道,“老婆子,你出来一下。”

楚清扬便看见自己的师母从房间里面出来,穿着朴素,许是上了年纪,身体微微胖些,面色表现出的则是母亲一般的慈祥,楚清扬和她师娘穆长平一见如故,楚清扬仿佛感觉,这就是她的母亲一般。

两人在热聊之中,细心的师娘听到了楚清扬肚子咕咕叫的声音,还特意下厨弄了点好菜。当看到可口饭菜的时候,楚清扬再也矜持不起,一连吃了两大碗米饭,一旁的师娘还叮嘱她要吃慢点,这让楚清扬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不禁眼睛有些酸涩,这恐怕是楚清扬初到华夏长安吃过最好吃的一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