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易州保卫战,火炮洗地血流城

楚泽闻言,脸色微变,随即冷笑一声:“区区东宫,也敢对本将军指手划脚?他若真有贤德,当思如何辅佐圣上治国安民,却不该在这节骨眼找本将军的茬!”

赵四也是惶恐,忙跪下请罪:“将军息怒!下官只是实话实说,并非存心搬弄是非啊!”

楚泽挥挥手,沉声道:“罢了,朝中向来尔虞我诈,本将军早就看透。这次进京,就让我会会那位太子殿下,看他究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言罢,楚泽吩咐军中事宜,带着几名心腹,只身返京。

入京那日,天色阴霾,电闪雷鸣。

楚泽一行快马加鞭,不觉已到宫门。

守卫们远远见到,慌忙跪迎:“参见定国大将军!皇上正在龙椅上恭候大驾!”

楚泽点点头,大踏步走进金銮殿。殿内烛火通明,群臣肃立两旁。朱元璋一袭明黄龙袍,正襟危坐在上首。

“臣楚泽,参见我主万岁!”楚泽上前一步,朗声道。

“平身。”朱元璋淡淡开口,抬手示意。接着环视群臣,沉声道:

“今日召卿入京,其实是为一桩公案。东宫太子前来本宫,说卿楚将军在军中,擅自改良火器,蛊惑人心,意在谋反。此言可虚可实,朕特来与卿对质,看个水落石出。”

此话一出,满堂哗然。

楚泽却不为所动,仰首昂视道:“万岁,儿臣所为,无非是为国尽忠,为民解难。研制新式火器,正是为了保家卫国,岂敢存有二心?若当真有谋逆之举,就请万岁斩儿臣于此,以正国法!”

朱元璋闻言,眉头紧锁,一时陷入沉思。良久,他才开口问道:“依卿之见,太子所言,究竟可信与否?”

楚泽正色道:“回万岁,太子年幼无知,难辨是非曲直。加之身边奸佞当道,难免受其蛊惑,才会对儿臣起了疑心。微臣自问对天子赤胆忠心,绝无二心。太子所言,定是捕风捉影,信口开河!”

听到这里,坐在一旁的太子朱标不禁脸色大变。他还待开口辩驳,朱元璋却已抬手制止。

“楚卿此言在理。太子尚且年幼,难辨忠奸。你身为储君,理应多读兵书,勤习武艺,岂能轻信谗言,混淆视听?”

朱标登时惊出一身冷汗,慌忙跪地请罪:“父皇恕罪!儿臣年幼无知,竟然轻信谗言,错怪了忠良。今后定当谨慎行事,不再妄加猜忌!”

朱元璋闻言,这才稍霁威严,挥挥手示意他退下。

转而又望向楚泽,和颜悦色道:“卿在边关,忠心为国,朕岂有不知?不过军中事务,亦不可完全私自决断。还是要多向朝中汇报,免得生出枝节。”

楚泽叩首谢恩:“微臣谨遵圣谕,定当恪尽职守,不负使命!”

朱元璋闻言,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爱卿忠义之心,朕自当嘉奖。就赐卿御酒一坛,鼓舞军威。”

楚泽御赐金樽在手,虎目圆睁,豪气顿生,高声道:“谨遵圣谕,定当鼓舞军威,为大明开疆拓土,马到功成!”

朱元璋闻言大悦,当即吩咐太监取来笔砚,亲自拟旨,册封楚泽为定北侯,赐给他一方玉玺,一柄龙泉宝剑,还有一面霓裳羽衣旗。

楚泽跪地接旨,心中感慨万千。他没想到,区区铁路运输一事,竟能让他平步青云,一跃成为侯爵。看来,只要有真才实学,哪怕穿越而来,照样能在这个时代一展宏图。

楚泽领命告退,骑着高头大马,佩戴玉玺宝剑,迎风招展霓裳羽衣旗,浩浩荡荡地离开皇宫。一路上但见百官避让,军民夹道,无不指点议论,都在猜测这位新科侯爷的来历。

楚泽来到京郊驿站,召集亲信赵四等人,吩咐道:“如今圣上有旨,命我北上定难,此去凶险莫测,你等须得多加小心。”

赵四应道:“属下定当披肝沥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楚泽点头道:“很好。李长吉、李思,你二人修理技艺精湛,就负责保养‘进取号‘,确保火车平稳快速,日夜兼程。”

李长吉、李思齐声应诺:“谨遵侯爷号令!”

楚泽环视一周,目光如电,豪气冲天,高声道:“诸位,时不我待!起程!前往易州!”

一声令下,列车汽笛嘹亮,车轮隆隆,载着这位意气风发的穿越侯爷,浩浩荡荡驶向北方。

“进取号”一路飞驰,不消半月便抵达易州。易州地处塞北,民风彪悍,多产铁骑悍卒,是抵御鞑靼的前线要地。

楚泽下车伸腰舒臂,只觉烟尘滚滚,马蹄声隆隆,战鼓声阵阵,处处弥漫着烽火硝烟的气息。

忽然,一声炮响,城头飞出一枚炮弹,径直朝楚泽飞来!

众人大惊失色,纷纷趴倒在地。就在此时,楚泽箭步上前,抽出玉玺,口中念念有词,只见玉玺光芒闪耀,竟将炮弹定在半空!

接着,楚泽双掌合十,玉玺嗡嗡振动,发出一道耀眼的光柱,瞬间将炮弹湮灭。

四下一片寂静,众人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区区一方玉玺,竟有如此神奇玄妙的力量!

赵四更是五体投地,连声道:“侯爷神功盖世,赵四今日才知,您不是凡人,是仙人下凡啊!”

楚泽微微一笑,将玉玺别回腰间,淡然道:“此玉玺乃先帝所赐,自是有几分道行。不过,靠的可不仅仅是它,更重要的是运用我那二十一世纪的科学头脑啊。”

众人面面相觑,都在琢磨楚泽这番高深莫测的话。科学头脑?那是何等稀罕的物事?怎的听起来像是仙家法宝一般?

楚泽不再多言,挥了挥手,吩咐道:“无事,都是误会。我们还是尽快入城,去州衙见冯知府,商议军情要务吧。”

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进了易州,朝着州衙府的方向走去。

此时此刻,易州城的大街小巷,早已是一片沸腾。那枚神奇的玉玺一事,不胫而走,成为了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有人说,这是当今圣上御赐的法宝,专克鞑靼人的妖术邪法。也有人说,这是仙人下凡,专程来援助大明江山社稷的。还有人将楚泽和玉玺的事迹添油加醋,说成是惊天动地的神话故事。

总之,不到半日工夫,楚泽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成了易州军民心中的精神偶像。

他们坚信,有了这位神通广大的定北侯,再加上他那御赐仙玺,大明铁骑必能所向披靡,抵御北方鞑靼,永保国泰民安。

与此同时,冯知府闻讯赶来,在州衙门口焦急地等候楚泽。

他上下打量着这位传说中的定北侯,只见他玉树临风,气度不凡,腰间的玉玺和宝剑更是光华夺目,竟让人不敢逼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