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新人格,朱元璋!

从古至今,始终有一个问题困扰着帝国的中枢。

——土地兼并。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而这些丧失收入来源的农民则会聚众揭竿而起,推翻王朝的统治,建立新的政权。

在新王朝取得政权后,又会开启新一轮的轮回:土地兼并——农民起义——战争消灭大量人口、荒地较多——鼓励农耕,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土地兼并。

每一个朝代的建立者虽然在初期尚能打击土地兼并,维持农民的权益,但是久而久之,随着政权能力的下降和新一代官绅阶层的形成,以前的轮回又会再次上演。

在土地兼并的影响下,中原王朝的国祚始终难以打破三百年的魔咒。而西方的国家之所以可以享受悠长的国祚,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土地兼并或者是他们的制度有多么的超前,那是因为他们并非是大一统王朝。

虽然西方的皇帝拥有世袭的名义,但他们没有世袭的权力,真正控制帝国的是分裂的大公与贵族。

在朱高燨眼里,有一种人最该死——寡头。

占据了市场绝大部分利益链实行垄断的寡头,是朱高燨无论哪朝哪代都要抗衡到底的。

不过寡头在古代终究是少数,古代的寡头,是搞土地兼并的这些人。

赵王沉声道。

朱高燨亮出了白洁的牙齿,笑道:

百八十亩的土地算个屁的土地兼并!

朱高燨真正要打压的,是那些动不动就收敛上千亩甚至是上万亩土地的士族豪绅!

嘉靖年间的那位徐阶徐阁老,自诩一生光明磊落两袖清风,累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将严嵩父子送上了西天,后世人多赞其清誉。

可若是徐阶在朱高燨手底下为臣,能活过三天就算徐阁老命大。

徐阶告老还乡以后兼并四十万亩土地,你管这叫清官?

这位徐阁老哪里是大势颓废无力挽天顷,分明是乐在其中!

赵王微微皱眉:

朱高燨澹澹的说道:

改税,海禁,土改……这些事朱高燨会一样一样的做完。

他不做,就没人能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权只会是越来越衰弱,到时候行使政策就没现在那么容易了。也就是朱高燨和朱棣是马上天子,将大权集中在了自己的手上,换做后世皇帝敢这么干,当场就会来个,大明朝落水而死的天子还少吗?

可若是没人做,这就像是毒瘤一样吸附在帝国的嵴背上,不断的吸取帝国的气运,让帝国由盛而衰,毒瘤则愈演愈烈直至无法处理,再庞大的帝国最终也会衰竭至死轰然倒下。

在朱高燨成为帝国的持刀人之后,他冰冷而又残忍的将这些跗骨之蛆一一剔除,所有阻挡他和帝国前进的障碍,都将成为刀下之鬼。

如果他是藩王,他大可以将这些全都置之不理,安心就藩去做太平王爷,在封地为所欲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

他现在大明的持刀人,他背负着大明的国运,王朝的命脉,所有置大明于不利的人,他都会残忍的绞杀,纵然是他的亲兄弟、亲儿子,若是触犯不法,他杀起来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吾心吾行澄如明镜,所作所为皆属正义。

赵王有些郁闷:

好你个老四,以前找我要人的时候,你叫我好三哥。现在你当了皇太子,叫我赵王爷?

狗东西,你是真该死啊!

此时,朱高燨的身体忽然僵硬在了原地。

他的脑海世界里,出现了一个新人格!

熟人!

……

脑海世界里,老人捋了捋白色的胡须,虽说是迟暮之年的老叟,眼神却异常的清澈,身上浑然彰显出霸道与浓郁的肃杀气息。

老人初来驾到有些不适应:

忽然,老人看见前面有人转悠,走上前询问道:

初来的老人并没有摆出来皇帝的架子,他就把自己当成了普通老百姓,毕竟在这地方人生地不熟,他也没死过,也没什么经验,还是谨慎些较好较好。

本来还在无趣闲逛的嬴政听到有人叫自己,回头看去是一张陌生的面孔:

老人眼神一亮:

嬴政问道:

老人心想这不是来对地方了吗,果真是阴曹地府!

秦朝的人都有了!

老人倒抽一口凉气,心中掀起轩然大波。

秀啊!咱死了以后第一个见到的人就是秦始皇嬴政?

这地方真是太棒了!

老人肃然起敬:

嬴政摆了摆手:

始皇帝看向了另一边的人群:

一群闲的没事干的人闻声凑了过来,嬴政依次介绍: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小霍,冠军侯霍去病,也是汉朝死的。」

老人听完以后人都惊呆了。

唐太宗、魏武帝,武安君,冠军侯,兵仙,大秦宰相……

都是只能在书里看到的名人啊!

居然还有西洋人!

就是那个邢道荣有点陌生,没听说过。

嬴政看向了老人:

老人谦逊的说道:

没等他说话,便看到嬴政喊了一声:

老人愣了一下,把说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面前这些人毕竟都是前辈,咱忍了。

嬴政摇了摇头:

老人点了点头:

他忽然注意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嬴政要说?

难不成嬴政还认识别的姓朱的人?

旁边传来幽幽的声音:

老人有些纳闷儿,看到了一个年轻人走来:

朱高燨仰天叹息了一声,自言自语:

……

朱元章听完解释后有点懵,

嬴政微微颔首:

朱元章又看向了朱高燨:

他是真不认识朱高燨。

他死的时候,朱高燨才七八岁,一晃就是十多年,物是人非,当年稚嫩的小孩,如今已经成了大明新一代的持刀人。

朱高燨回答道:

老朱这辈子生了四十二个儿子,有数百个孙子孙女,他也不确定老朱是否还记得自己这个孙子。

朱元章恍然大悟:

他其实早就忘了,只不过朱高燨名字里这个字,让老朱可以确认这是老四的儿子,朱家取名的方式,是他自己定的规矩,当然记得清清楚楚。

朱元章有些好奇:

朱高燨:

……

朱高燨又是费尽口水的和老朱解释了一下主人格副人格的事情,朱元章这才恍然大悟。

朱元章感慨良多,转而问道,

朱元章喜笑颜开,

朱高燨:

朱元章有些惊喜:

朱高燨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

朱元章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

朱高燨也知道这事是瞒不过去的,脑海世界里的人格和他是共享视野的,虽说可以封锁副人格的这些权限,可他总不能把朱元章这些权限封锁一辈子吧!

亲爹造孽啊!

你这让我怎么和爷爷交代?

朱元章急了:

朱高燨有些委屈:

朱元章骂骂咧咧:

朱高燨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决定把亲爹搬出来顶锅,

他心里替老爷子上了柱香。

爹,您别怪我不厚道,您自己造的反,这个锅您得自己背啊!

不料,朱元章闻言勃然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