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贺岁档
很多人不理解张元君接电视剧。
按照通常的道理,能演电影的绝对不会演电视剧,电影演员演电视剧叫自降身价。
章子仪宁愿转幕后当制片都不愿演电视剧。
巩丽哪怕三四年不开工也不会接电视剧。
张元君确实没有非演不可的理由,戛纳封帝后,找他的电影少说有三十部,但他还是演了。
其中的理由哪怕是身为枕边人的刘艺菲都不太明白。
但要他自己掏心窝子解释,那就是一个很现实的答案:为了国民度。
国民度不同于知名度。
论知名度,张元君已经够了。
但是他国民度不够。
国民度是很难靠电影刷出来,某种程度上,国民度还就得靠电视剧刷。
小姐姐为什么血厚?
就是因为她白秀珠、王语嫣、小龙女、赵灵儿四个角色覆盖了彼时观剧的主力年轻人。
等这群年轻人成长为社会中坚力量,他们自然会去捧小姐姐。
无论小姐姐电影成绩怎么样,观众始终会认她这个神仙姐姐。
同样的的道理,赵燕子为什么血厚?
因为她有小燕子和依萍这两个国民度拉满的角色为她托底。
这是需要付钱买票进影院看的电影做不到。
85花演员花期为什么这么长?
就是因为她们身上至少有一部大爆特爆的电视剧为她们担起了国民度这种东西——观众就是认识她,就是会去看她,没道理讲。
张元君不是不知道电影演员来演电视剧会对自己的电影事业造成伤害——拍多了电视剧,观众免费看你看多了,久之就不会为你掏钱买票了。
但是他还是想在互联网资本,或者说网剧时代来临前为自己刷点国民度出来。
流媒体网剧时代,电视剧刷国民度就不复存在了。
因为流媒体不会像电视台,有二轮三轮四轮,甚至下沉到县城电视台继续播。
网剧时代,一部剧火也就火一个月,播完百亿数据看看也就没了。
可以说,电视剧生产巨星的时代被互联网终结了。
其实现在苗头已经很明显了,3G牌照已经下发,移动互联时代正在到来。
等4G时代来临,传统电视台的制播模式将会面临重大挑战。
目前来看,中国电视剧时代最后的两位巨星还真就是赵燕子和刘艺菲。
李云龙这个角色的国民度也够,但商业价值远不及前二人。
张元君不确定自己的国民度能达到何等程度,而且这也不是一个可量化的指标。
小姐姐各项网络指标被9095小花吊打,但戏播了就是有人捧。
今年贺岁档的排片很乱,三部电影集中在两天内上映。
然后隔一个礼拜,一部全明星主旋律大片上映。
很明显是中影的手笔。
在这个档期才是中影的亲儿子。
韩董很明显想复制的成功。
贺岁档大幕拉开后,唐烟就要请假离组了,她有部要上,她演楚楚。
她这个楚楚,说是男主角步惊云的爱人——这么算的话,其实她算女主——但其实戏份还没蔡卓颜多。
是一部男人戏,女角色不管戏多戏少,全是点缀。
唐烟也不是宣传主力,电影通稿里称她为“影视新人”“新人唐烟”等等。
可见电影圈根本不看你电视剧成绩。
的导演宣称要在亚洲10个地区拿6亿票房。
导演朱岩平说今年贺岁档“血流成河,看谁先倒下。”
并且坦言自己最怕:“张一谋唱RAp,我就输一半了。他唱歌我就吓死了。”
尽管对手强劲,但他还是说:“干这行不能害怕,死也要死在台上。”
张卫平还是一脸“一谋在手,天下我有”的嚣张:“票房要收4亿!”
在首映后的采访中,张卫平还谈到了张一谋明年的新片:“演员已经在沟通了,这次肯定会给大家一个大惊喜!”
贺岁档惨烈开战也不管张元君的事。
他还是老老实实呆在八一影视基地拍着。
剧组进度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男主角张元君几乎不请假。
导演见过很多演员,同时拍着两三部戏,今天在剧组拍一天,明天就坐飞机飞去另一个剧组拍。
但张元君不会这么干。
甚至于他拍戏期间,外面的活动除了他自己代言的必须要为品牌方站台,其他的他都是能不接就不接,把时间全部留给剧组。
要做采访,也是记者来剧组或者酒店找他。
他今年有多火不用说,年底请他出席活动的都挠破了他工作室的门。
这损失的可都是真金白银。
开机一个月,却拍完了近1\/3的素材,进度非常漂亮。
张元君和刘艺菲今年贺岁档都没片子上,年底除了必要的活动,一个在丰台拍戏,一个不是在剧院排戏就是在为做准备,媒体基本抓不到两人的身影。
但贺岁档还是影响到了张元君。
因为中影的亲儿子和干儿子扑街了。
前者口碑不错,大明星阵仗也吸引了很多观众进电影院,但票房就是上不去。
程德森在上犯了所有港岛导演拍历史题材会犯的通病——没有历史大格局。
他依然把拍成了黑帮片。
帮派老大来堂口开会,帮会小弟从头到尾保护老大不受刺杀。
哪怕这个老大是国父,程德森在电影里表现得依然十分局气,没有历史厚重感,没有先烈为了理想慷慨赴死的壮烈和豪迈。
值得称道的是的打戏很硬,看着就很疼,很过瘾。
就更不用说了,所有演员,包括陈道名,全部脱轨。
再加上也扑了,张卫平接受采访时怒喷韩三评为“座山雕”,痛斥中影特权。
韩三评一时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时候,韩三评才真正松口,同意傅若青以集团名义与张元君商谈买断事宜。
张元君一家体量太小,资金有限,1700万美元几乎掏空了工作室的现金。
傅若青带着中影集团加入,真算得上雪中送炭。
2009年的最后一天,一家名为猫眼影业的合资公司悄然成立。
公司四大股东分别为中影集团、中国微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东云基金和张元君工作室。
猫眼影业会接过张元君手里的份额,再添700万美元向华纳买断日本票房。
长期压在张元君肩上的担子,终于找到人分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