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石碑再现神迹
王义安原本有几分失落,以为母亲把自己给忘了,不曾想还有一枚甲骨。
此甲骨拿在手上,一股清凉霎时传至心间。
贴在眉心后。
一股浩瀚信息传入识海,一盏茶后,王义安才消化完。
此甲骨记载的却是一门地阶残缺功法,能一路修行到金丹期,在筑基期时便附带了一门灵术,也是木属性功法。
不过。
修炼起来颇为麻烦。
仅仅是筑基期便需要采集近百种三阶灵木精华在丹田中淬炼出一株,此后修行便以这株为基础,炼化天地灵气之时还需淬炼各种三阶灵木凝练。
这都是其次。
最为棘手的是,修炼到紫府后,需要打碎重组,这一过程一不小心便会身死道消,而且到了紫府同样需要采集上百种四阶灵木精华淬炼。
不过。
此功法的最大好处是。
从筑基期到紫府期,几乎没有大的瓶颈,只要能够采集到足够数量的高阶灵木精华即可一路高歌猛进!
然则。
就算他拥有掌上空间,可是上百种三阶,四阶灵木却不是想拥有便拥有的,三阶及以上灵木最低年轮都有数百年,这也就只适合那些大宗门子弟。
这显然是古法修行。
王义安有些疑惑。
母亲怎会留给自己如此这么一份功法。
王家的家底。
母亲最为清楚不过了。
王义安有些失望的把破碎甲骨收进储物袋中。
本想着陪玥玥一起待到生产,不曾想却被对方推出了房门,得到后,玥玥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参悟。
“这丫头.....”
一如既往的是修炼狂魔啊!
王义安转身,想要往藏经阁去一趟时,蓦然鬼使神差的停下了脚步,突然改变了主意,进入自己密室后,打开法阵,意念一动,进入到掌上空间。
再次出现时。
却是在高山之巅。
空间变化太大,一时间王义安还是有些不适应。
进入木屋书房后。
王义安一拍储物袋,那枚散溢着古朴气息的甲骨出现在掌心,走到祭祀塔前,对着石碑躬身一拜,有几分忐忑的将甲骨送到祭祀碟子上。
来自中原的母亲。
不可能给他一份无法修行的功法。
或许。
这甲骨另藏玄机。
一息。
十息。
半盏茶过去。
石碑毫无变化。
正当王义安以为这只是自己异想天开时,下一瞬,石碑微微一颤,漩涡再现,那枚古朴的甲骨瞬间被吞噬。
嗡
蓦然。
整个空间颤动起来。
王义安骇然。
上一次他筑基之时,空间都没有这么大的阵状。
这甲骨究竟是什么了不得的宝物,竟然能够引大的轰动。
轰隆隆。
整个空间持续颤动了三个时辰。
石碑蓦然一颤。
漩涡深处。
像是轻吟声响起。
宛若穿梭了万千时空。
紧接着。
一枚枚金黄符文从漩涡深处呼啸而出,萦绕在空中,形成了一篇长长的符经,只是看了一眼,王义安便觉得一阵头晕目眩,金黄符文嗡的一声,最后宛若百鸟归巢般尽数没入王义安识海当中。
王义安发出一道不堪重负的闷哼。
足足过去了大半天。
王义安才从刚才巨大的信息流冲击中缓过神来。
石碑吞噬甲骨后竟然演化出了一篇名为的功法。
此功法只推演到筑基期大圆满,不过在筑基初期,中期,后期,大圆满便各蕴含了一门灵术,此功法几乎没有什么大的瓶颈,筑基一层到三层,四层到六层,七层到九层只要法力凝聚足够,水到渠成便能突破。
只有在初期,中期,后期,大圆满需要不同的天地灵物辅助。
而且修炼起来也没有像一样凶险,需要摧毁重组,一不小心便身死道消。
总体而言诱惑极大!
美中不足的是。
此每一层需要凝练出来的法力是普通修士的四倍。
晋级筑基后。
他丹田中的液态法力有二十滴。
一般而言。
筑基前三层每凝聚出十滴便能晋升一层,可却是需要四十滴;到了筑基四到六层,则需要每凝聚出八十滴才能晋升一层;筑基七到九层,则需要每凝聚出一百六十滴晋升一层。
折算下来。
他需要凝聚出一千三百二十滴液态法力。
不过。
此还有一个最大的诱惑。
那便是此功法一旦修炼到筑基大圆满,突破紫府时便拥有两成的成功率!加上双修功法,不用服用紫府灵物,他便拥有了五四成的成功率!
这可是多少修士梦寐以求的!
虽说。
修炼可能耗时长一点,可是他修炼的本就有延寿功效,此外自己马上便能成为三阶制符大师,届时赚取灵石肯定要比之前多上许多。
手握掌上空间。
这无疑是最为适合自己的。
王义安沉吟了一会。
当即决定选修。
石碑演化出品,必定不凡,正是因为石碑演化的,他才能游刃有余的突破到筑基。
此时。
石碑漩涡黄光敛去。
王义安却是有几分激动:
“终于可以再次穿梭异界!”
.......
一阵短暂的眩晕后。
王义安神识出现在石碑碎片中。
石碑碎片仍然是被南宫旭随身携带。
接近一年时间过去。
南宫旭的修行速度却是突飞猛进,已经开启了两个灵窍,身上气息相当于练气三层!一年晋级两层,想当年他可是花了两年时间才从练气一层晋级到练气二层。
“这修炼速度......”
王义安啧啧称叹。
此时南宫旭反哺的太阴月华已经有三缕萦绕在石碑碎片当中。
王义安微微颔首。
看来这是每开辟出一个灵窍,也就是突破一层便能够凝聚出一缕太阴月华。
目之所及。
王义安却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密林当中。
神识微微一探。
他差点惊掉下巴。
却见。
此密林灵气浓郁到化为一缕缕雾状,萦绕在密林上空,这灵气浓度比他们落凤山那条三阶灵脉还要浓郁几分。
此外三十丈外便有一朵二阶极品葵山花。
这方天地。
赫然比他想象中的还要灵气充裕!
此时的南宫旭宛若一只豹子藏身在几十丈高的沧溟树树冠上,郁郁葱葱的枝叶将他的身形隐去。
葵山花十丈外。
一条青红相间的十丈长浮山蛇藏身在一片草丛中,扁平的脑袋不时左右扫视,蛇信吞吐像是在戒备着什么。
半个时辰后。
一股浓郁的花香传来。
含苞欲放的葵山花一片片花瓣展开。
浮山蛇蛇尾轻轻一拍地面,蛇身弹跳而起,快若闪电的向葵山花扑了过去。
就在此时。
盘踞在沧溟树上的南宫旭猛的掐诀,随着功法运转,他左肩上一个奇异阵纹快速亮起,随着他剑指一挥,一道风刃快若闪电的看向浮山蛇,身在半空的浮山蛇竟然缩骨一般,十丈长的身躯迅速的缩成了三寸,险而又险的避开了风刃。
浮山蛇是个胆小的。
也不再贪图那朵近在眼前的葵山花。
青光一闪。
快速的窜入北侧草丛中。
“想逃,做梦!”
只见南宫旭法决一变。
在他右肩上有一个阵纹亮了起来。
一团龙卷风轰然落下。
草丛连带浮山蛇被卷入漩涡当中,南宫旭左肩耸动,霎时一道风刃落入龙卷风中。
“嘭”的一声!
浮山蛇被一刀砍成两半,掉落在地。
南宫旭眼里闪过一丝笑意。
身上的阵纹一点点的敛去。
南宫旭从沧溟树树冠上轻轻一跃,不断在在树枝上借力,眼快就要落地时,贴身佩戴在胸前的石碑碎片却是突然亮了一下,南宫旭动作一顿,这石碑碎片已经一年没有动静了,莫非又有什么指示?
就在他犹豫的刹那。
却见。
一团火浪迎面而来。
轰的一声。
火浪就落在他的身下百尺。
若不是刚才的犹豫,这会儿自己只怕已经被烧成了重伤!
万兽山危机四伏。
一旦重伤,只怕自己性命不保!
南宫旭吓出一身冷汗。
警戒的注视着西侧草丛。
却听得那草丛中传来沙沙沙的声响,随后一道黑影一闪而逝,很快消失不见。
“南宫佐!”
南宫旭眼神一冷。
在天巫族中。
自己唯一的死对头只有大夫人南宫佐母子。
南宫旭快速的把浮山蛇的尸体往布袋一装,采摘了葵山花后,便施展轻功,往族地沧灵谷奔跑。
三个时辰后。
一处山谷映入眼帘。
谷口处由盘山石堆砌成为围墙。
盘山石墙壁上看过去似乎铭刻了若隐若现的阵纹。
在城墙每隔十丈距离建造了一座座塔箭。
南宫旭远远的便看到了,站在围墙外翘首以盼的母亲杏娘和妹妹南宫竹二人。
他原本紧绷的脸上霎时露出灿烂的笑容。
举高了手里的麻袋:
“母亲,妹妹,我猎杀了一条浮山蛇,还采摘了一朵葵山花,这两样东西置换一枚开窍石绰绰有余了!”
“哥哥真厉害!”
南宫竹一脸崇拜。
母亲则是先对南宫旭上下打量了一番,见他没有受伤,悬在心口的大石方才放下心来,她左右张望了一眼道:
“走,我们回去再说。”
进了谷口。
入目的便是一座座排列整齐的窝棚。
在窝棚的后面。
靠近山壁处建造了一排灵山石搭建而成的房子。
灵山石有天然阵纹,可以凝聚天地灵气。
天巫族有数十间这样的屋子。
皆是踏入了修行后的巫者居住。
在靠北侧的一间灵山屋前,一名脸上有烙印的仆人隗桑见了南宫旭三人连忙上前行礼:
“主人,您狩猎回来了!”
“嗯,这是此次狩猎的猎物,你交到狼大巫那里替换为开窍石。”
南宫旭将手中的布袋往前一抛。
仆人隗桑连忙接住。
等他走后。
南宫旭隐晦的给自己妹妹南宫竹递了个眼色。
南宫竹立马领悟过来,停下脚步,在门口把守。
南宫旭和杏娘则直接进了屋子。
一进入屋子。
南宫旭连忙迫不及待的把挂在胸前的石碑碎片取了下来,仔细一看,却见石碑碎片上再次灵光涌动,南宫旭激动道:
“母亲,神碑显灵,您可以接受太乙符种了!”
说着。
南宫旭恭恭敬敬的将石碑供奉在木桌上,让杏娘施展。
杏娘脸上毫无波澜,摇头道:
“我没有灵窍众所周知,若是贸然踏入修行,必然会引起他人怀疑和觊觎,反倒是你妹妹尚未启灵,由她接受太乙符种最为合适。”
“可是.....”
南宫旭有些不甘。
以母亲的悟性,踏入修行后必定能够走得更远。
可他也知道母亲的性格,一旦下定决心便不会轻易更改。
两人说话间。
外面响起了仆人隗桑的声音。
两人立马停止了谈论。
到了午夜。
万籁寂静。
杏娘守在门口。
屋内。
南宫旭把南宫竹带到石碑碎片前,开口道:
“妹妹,一会你就按照我跟你说的去做,不用紧张,可明白?”
“是,哥哥。”
南宫竹深深的吸了口气。
一手紧握开窍石,一手捏印。
随着运转。
在石碑碎片中。
王义安奇异的看到了在南宫竹头顶之上升起了六尺蒙蒙白光,这是与太乙符珠的契合度,当初南宫旭可是只有四尺不到,显然这南宫竹的修行资质要比南宫旭要强上不少。
意念一动。
太乙符种在空中划过一个长长的弧线。
轰然落入南宫竹头顶。
转瞬。
南宫竹胸前一个光点亮起。
“灵窍开启成功!”
南宫旭激动的低低欢呼了一声。
等南宫竹睁开眼后。
却见神碑的灵光尚未敛去。
南宫竹开腔道:
“哥哥,神碑启灵,让你运转一遍功法。”
运转功法?
难道是他修行的苍风诀有什么问题?
南宫旭应了一声,给神碑行了一礼后,盘膝打坐,开始运转苍风诀,随着功法运转,他开辟出来的两个灵窍逐一亮起。
石碑碎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