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没有礼物的圣诞节

对于乔泽这种心里没数的人,爱德华·威腾并不打算去纠正。

毕竟这位博士阶段就只读了三个月,博士毕业论文直接解决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这样看来,其实三个月构建出这篇论文,并不算太夸张,效率的确有待商榷。

只能说数学女神偏爱有天赋的人,只要够聪明,那你怎么说都是对的。

事实上,他今天来也并不是为了这件事。

上次来之前他答应了洛特·杜根一些事情,这次打算兑现了。

有些人并不把承诺放在心上,但爱德华·威腾显然不属于这种人。很多时候人都是相互的,到了一定的地位,多少要把之前说的话记在心里。

是的,他找乔泽是关于这篇论文的发表问题。

高规格的数学期刊需要高规格的数学论文。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爱德华·威腾也希望这篇论文,起码英文版能在《数学年刊》上发表。

……

“乔泽,这篇论文在我完整的看过一遍了,很完美,所以你打算发表在哪里?”爱德华·威腾开口问道。

“数理新发现。”

乔泽的回答没有出乎爱德华·威腾的意料。

做一家世界级的顶刊,乔泽无疑是认真的。而且现在已经差不多做到了。

现在数学家,甭管在哪国,只要研究乔代数几何,都绕不过由西林工大出版社出版的《数理新发现》。

鉴于西林数研所发表的部分论文甚至没有英文版,只在中文版号上发表,甚至还催生了许多专门翻译论文的学者。现在的《数理新发现》哪怕还不算顶刊,起码也算是一区极为知名的期刊了。

现在这款期刊欠缺的无非是时间。有乔泽这样的支持,未来成为顶刊根本不会有任何问题。

“好吧,这的确是個不错的选择。不过我有个请求……嗯,你知道的,我来之前出于一些安全问题的考虑,没有直接向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递交辞呈,所以我请求洛特帮了我不少忙。

我答应他,来了西林之后,参与的第一篇论文会说服你投给《数学年刊》,算是对他无私帮助的报答。所以能不能……”

爱德华·威腾的话没说完,乔泽便点了点头,把后面请求的部分给省去了:“明白了,那就把论文的英文版投稿给《数学年刊》。我也很感谢杜根教授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

谁说乔泽很不好说话的?此时爱德华·威腾就有话讲。

明明是个很善解人意的人嘛。

说实话,像乔泽这样有能力的数学家,还能这么为人考虑,爱德华·威腾已经觉得很满意了。

他这一辈子见过的天才很多,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成就不如乔泽,却远比乔泽更为骄傲,根本听不得半点意见的年轻人,爱德华·威腾也见过。

对比起来,乔泽这简直是平易近人……

“那太好了。我相信洛特·杜根肯定会兴奋的跳起来。虽然他已经快跳不动了!”爱德华·威腾微笑着说道。

乔泽点了点头,思考了片刻,然后说道:“不过我希望能指定审稿人。”

“哈哈,我明白的。我会建议洛特·杜根邀请彼得·舒尔茨作为这篇论文的审稿人之一。而且我相信,舒尔茨教授一定会同意的。”爱德华·威腾立刻答道。

这就是跟聪明人说话的好处了,两句就能把大家的心思都猜得清楚,顺便在已经确定选择的情况下,把利益最大化。

“嗯,那就这样。”乔泽点头确定了这件事。

“好的,那我就先走了。对了,马上就是圣诞节了,难道没有什么活动?”

“你应该要适应,圣诞节在华夏并不是法定节假日,而且哪怕是华夏的法定节假日,也不一定会有庆祝活动。因为我觉得很浪费时间。”乔泽摇了摇头,说道。

“这样不好!”爱德华·威腾摊了摊手:“人应该劳逸结合,乔教授。不过要这么说的话,我觉得以后西林如果要举办大型重要的报告会,可以定在圣诞节这天。”

“嗯?”

“这样我过不了圣诞节,老朋友们也都过不了圣诞节了。”

很犀利的想法……

……

美国,普林斯顿数学院。

洛特·杜根再次收到乔泽的论文时候的确很激动,伴随这篇论文来的,还有爱德华·威腾的一封邮件。

邮件内容,洛特·杜根有些在意,有些不在意。

比如话家常的内容,洛特·杜根就不太在意,爱德华·威腾在华夏适应的好不好,他并不关心。都是老年人了,自己做的选择,不管咋样都得坚持下去。

更别提这次爱德华·威腾走得这么决绝,本就没给自己留什么后路。

在意的内容主要是,这次论文投给他后,这次欠的情就两清了……

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

什么时候像他这样的大数学家人情变得这么不值钱了,一篇论文就能给抵消了?他可是在人家高等研究院院长那边当了好几天的孙子。

至于乔泽希望彼得·舒尔茨作为审稿人之一这种事,那都不叫个事。

别说投论文的时候,论文作者本就有权利建议请或者不请某几位数学家做审稿人,就算乔泽没提这个要求,洛特·杜根也打算将彼得·舒尔茨列为审稿人之一。

他很清楚最近一段时间,彼得·舒尔茨一直跟华夏那边保持着学术上的交流,毕竟还是他当的中间人。所以让彼得·舒尔茨来审稿,远比其他人要靠谱得多。

毕竟是前所未有的数学领域,而且《数学年刊》还要跟《数理新发现》抢时间。如果对面中文版先发表了,肯定会引起许多数学家的注意,等到人家自发的翻译成英文,论文价值就不大了。

其实从常理来说,如果换了别人,敢一稿双投,中文跟英文投两次,《数学年刊》大概看都不会看就直接打回的。

但这毕竟是乔泽最新研究领域的论文。所以可以破个例。

这也再次证明了所谓规则,都是可以灵活的。如果不能灵活,那只能说明投稿者的能力还不够强大。

于是洛特·杜根先给爱德华·威腾回了封信,委婉的提醒了这位新晋的诺奖、菲尔兹奖双料得主,他这段时间受了多少委屈,希望能增加些对方的负罪情绪后,这次开始翻看起论文。

果然,乔泽的风格很明显,就是那种没有专门研究过,大概率不太看得懂那种感觉。

于是只是随便翻了翻之后,洛特·杜根便直接拿起电话打给了彼得·舒尔茨。

至于时差……

洛特·杜根懒得计较这些细节。

睡觉这种事,每天都要进行,但高水平的数学论文,可是很稀罕的。尤其是乔泽很长一段时间没写过英语论文了。

所以哪怕真扰了对方的清梦,洛特·杜根还是觉得彼得·舒尔茨应该感激他。

不过看来他似乎并没有打搅到对方,因为电话只响了两声,便被接通。

“嗨,舒尔茨教授,我是洛特·杜根。”

“你好,杜根教授,有什么事吗?”

“的确有件事,是这样的,乔教授给《数学年刊》投了一份论文,关于数学交织性的第一性原理,我想伱肯定有兴趣做审稿人的,对吧?”

对面沉默了片刻说道:“我能拒绝吗?”

“当然。毕竟这项工作要占用你宝贵的休息时间,而且是义务的。不过你真要拒绝吗?毕竟乔教授跟威腾教授都觉得由你来审稿能更快的了解交织性对于数学界的贡献。”洛特·杜根再次确认道。

这次沉默的时间更长了。

显然对于这个选择,对面很纠结,好在一分钟后,彼得·舒尔茨略微疲倦的声音传入洛特·杜根的耳中:“好吧,你赢了,杜根教授,我很荣幸能成为这篇论文的审稿人。”

“这是个正确的选择,彼得。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我的研究方向跟这些毫无关联,我会主动要求成为审稿人的。哪怕是违反规定也在所不惜。虽然我不喜欢爱德华·威腾,但说实话,如果我的研究能对大统一理论做出哪怕是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我大概也会做出跟他一样的选择。”

说完,洛特·杜根还怅然的叹了口气:“哎……”

似乎是对于自己不能去华夏西林,为大统一理论做出贡献而遗憾。

“把论文发到我的邮箱吧,正好我还在办公室。”电话里直接说道,然后挂了电话。

虽然这样显得有些没有礼貌,但洛特·杜根还是面带笑容。

总不能要求每个德国佬都是绅士。

而且彼得·舒尔茨表现的越纠结,其实就越说明他心动了。

说实话,洛特·杜根并不在乎波恩大学会不会损失一个人才,起码不会像高等研究院的那位院长大人那么在乎。

但作为一位数学家,他是真的希望大统一理论能尽快问世。更期待看到东西方的天才碰撞,会不会闪现出什么不一样的火花。

就好像许多数学家的感觉那样,这些年基础数学的发展真的太过缓慢了,不管是作为一位纯粹的数学家,还是世界顶级数学期刊的主编,都很想看到数学出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就好像这篇论文。

……

德国,伯恩市。

洛特·杜根给彼得·舒尔茨打电话时已经是下午六点。

如果不是这段时间彼得·舒尔茨回公寓的时间都很晚,还真会打搅到生活。

不过既然决定了作为审稿人,他便干脆又等了一会。

没两分钟,论文便发了过来。

直接略去了编辑社前面的那段套话,直接点了同意,彼得·舒尔茨便将论文直接下载并打印了出来。

呵……两百多页。

虽然一篇两百多页的数学论文其实很常见,但这篇毕竟是乔泽的论文。

彼得·舒尔茨读过乔泽最近所有的论文,最长的还要属论证质量间隙假设的论文,也不过才八十多页。

能让乔泽用两百多页来论述的任何数学问题,都会让人很有兴趣。

将还在发热的论文装订成册,目光顺便扫过了作者栏,然后便看到了第二作者爱德华·威腾的名字。

彼得·舒尔茨下意识的撇了撇嘴。

怎么说呢,对于爱德华·威腾的数学跟物理水平,彼得·舒尔茨还是很佩服的。

但这次爱德华·威腾拿到诺奖的理由……

简直就是托乔泽的福气捡了个诺奖。

然后便成为了历史上同时获得诺奖跟菲尔兹奖的第一人,这多少有些投机的嫌疑。当然也跟这家伙之前的成功有关,当时整个cern都在为了乔泽的理论而疯狂,但毕竟是他的团队最先计算出了证据,但依然让人感觉不忿。

现在又在这种全新的代数理论论文上署名,便宜都快被占尽了。

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愤懑的情绪之后,彼得·舒尔茨便将注意力放到了论文本身上,嗯,先随便看看摘要,明天就是圣诞节了,今天可是平安夜,人生不止是学术研究,家庭也很重要,更别提他还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所以审稿并不急于一时。

“本文探讨了数论领域中交织性的第一性原理,并以基础概念为出发点,深入研究了数论中的交织性。根据素数定理/ln,我们分析了素数在区间中的分布情况。并讨论了模运算modmodm在数论中的应用……为理解数学领域中的更广泛的互动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看完摘要,彼得·舒尔茨又决定再看看正文,反正花不了多少时间……

“引理1:模运算的基本性质……”

……

“哦,爸爸,今天是平安夜,我跟妈妈已经等了你很久了!”

电话里女儿的声音,让彼得·舒尔茨突然惊醒,看了眼时间,竟然已经晚上八点半。两个多小时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好吧,他再次沉浸到对于学术的执着中了。

“对不起,我被工作耽误了。”

“今天可是平安夜,爸爸。”

“嗯,对了,米娅你会介意换一个环境生活吗?”

“什么意思?”

“其实没什么,好吧,我马上就回。”

“好的,等你哦。”

……

挂了电话,彼得·舒尔茨犹豫了一下,然后将摆在那里的论文拿起放进了包里。

虽然是平安夜,但家人休息之后他还是能腾出些时间研究这篇论文的。

不得不说洛特·杜根的确抓住了他的软肋,他实在无法拒绝这全新的代数构想。就好像没有人能抗拒打开一扇新世界大门所带来的诱惑。

谁能对一扇门后那全新的世界完全没有好奇心呢?更别提数学家本就是这个世界好奇心最重的人群。

都是坏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