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闻雷声渡劫

“直娘贼,雷呢?快点响啊,怕你咱就不是爷们。”

余书洋忍不住的骂骂咧咧。

今天的雷,他是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快把人活活急死了。

族纹也是有时效的,他已经画了两回了,老祖宗不烦,他都要烦了。

惊蛰春雷自带生机,不似夏雷霹雳,妖怪渡雷劫要更容易些。

没有出身背景的山野精怪,也多选在这一日渡雷劫。

如今他被逼的没有退路,必须赶在七月七之前突破九品。

他是个有骨气的男人,怎么能陪嫁呢。

陪嫁随喜,好听点叫客卿待遇,实际上,跟陪房丫头、贴身老妈子没什么区别?

余书洋有些愤愤然,这一世成了鱼妖已经让他很不适应了,资质上也相差很大。

自“醒魂”前世记忆恢复以来,就用算筹法不断演算,要测定很多数据,以确保做到完美筑基。

这些年,测算鱼身资质,最多只能开凿出,三个窍穴两条气脉。相比人身的奇经八脉,周身三百六十五道大穴,可以说少的可怜。

这也是人族得天独厚的本钱,故而,妖怪修行重要的一关,就是变化成人身,为的就是研究人身奥妙,以便开凿更多的气脉窍穴。

余书洋不需要研究变人,对人体他太熟悉了,现在只需研究好鱼身,尽妖身最大承受范围,多开凿气脉、窍穴。

鲤鱼周身骨节:头骨九、脊骨十八、尾三十,肋二十四、翅八,共八十九之数。

鱼身从头到尾,头顶有一窍紫府,鱼背有一窍黄庭,鱼腹有一窍气海。鱼背上的气脉叫任脉,鱼腹部朝下的气脉叫督脉。

因含八九之数,也得了几分八九变化,脑后生珠曰鱼石,可以腾空化龙,如黄河大鲤鱼,每年三月春迅跳龙门。

此时,他处在一个三岔路口,选对了,自然顺风顺水,若是选错了,蹉跎一生也是有的。

修行界有个铁律——筑基无悔。

妖怪入道的三道修行劫,是劫难也是机缘,关键就在渡劫后的筑基至关重要。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全靠地基。

此界修行境界从低到高,按照九品到一品递进,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境界名称。

九品是修行之始,也是入道之初,妖怪渡修行劫就是天地最后的考验。

渡劫期间要入道开天门,要烧窍定玄元,还要感煞炁炼气脉,繁琐而又重要,是一步也不能踏空的。

最麻烦的是三道丹田炁穴,他只能择一个烧窍玄元。

要想要稳妥,定元上丹田紫府,妖身血脉传承中,有一个五品中期大圆满的喜鱼大仙,沿着这条路走,妖仙可证,寿活三千年。

可是,根据他前世的眼光,喜鱼大仙的传承可谓崎岖,他本身是文鲤成精,走的是文思一道,后来转修婚嫁祥瑞,前路已经陷入绝境。

或者,定元下丹田气海,重走前世剑仙之道,快意恩仇不说,毕竟轻车熟路,上手并不难,不说三品的剑神,至少一个五品剑仙没问题。

偏偏,此生的鱼身不是金命,而是水命,五行感炁是壬阳水炁,最适合修行水法。

壬阳水炁是深蓝色,有润下、生发之意,与阳春水、甘露水一般,都是灵根、灵植最喜欢的。

也就是说,这辈子他更适合,当一个扛着锄头的灵植夫,而不是御剑飞行的剑仙。

不死心的他,反复推演盘算,终于让他找到了一分阴金。

如果把感炁分做十份的话,他是九分壬阳水一分辛阴金。

修行水法的话,那叫事半功倍,修行金法,那叫用屁股思考,傻子也知道,不能这么干。

这就让他非常难抉择,一条前路崎岖看不到前途,另外一条南辕北辙,可谓是背道而驰。

若是选择中丹田黄庭,那就一点优势都没了,那是巫、武之类不修法术神通,只靠肉身成圣的法门。

而且靠赌运气成功,那是没有机会的人才干的事,相比未知的运气,他更相信长久的谋划。

时间临近午时三刻,水面上的烟波淡了许多。

余书洋等的焦急,生怕今年的惊蛰没有春雷。

忽听的半空中轰鸣。

余书洋的鱼身就僵直了,好在鱼鳃还能正常的摆动,不然非得溺水,成为第一个没死于雷劫,而是死于溺水的鱼精。

春雷轰隆隆响,犹如晴天霹雳,仿佛是房倒屋塌一般,快如惊马狂奔作势飞快。

雷劫来了!

修行三劫——天雷劈,山火烧,狂风吹。

并不是真是雷劈火烧,毕竟肉体凡胎,别说雷劈了,就是拿火烧一烧,也成烤鱼干了。

天雷劈,是指听雷鸣声,妖魔鬼怪没有不怕雷的,轰隆隆的雷声,犹如砍头的大刀,仿佛剁肉馅一样,在身上上下反复凌迟。

这天雷劈不是雷击劈肉身,劈的而是妖怪们的阴魂,把邪魅阴祟劈离,同时劈开天门灵台。

雷没有劈到身上,也觉的浑身疼,仿佛是下了热油锅,又像案板上的肉馅,被从头到尾的剁了一遍。

这是阴魂中的阴晦、鬼祟之炁,被驱离造成的疼痛感,并不是肉身真的被刀砍斧剁。

脑门上头盖骨,有种被掀开的感觉,热热的、凉凉的有种说不出来的顿痛感,一阵阵的冲击着心底。

有凿冰的碎裂声,清脆的如同撕扯布匹的声音,仿佛体内有什么东西裂开了。

这是头顶气脉破开的幻觉,也是劈开天门见灵台的真实。

此时的他,只能静听凿冰破碎声,不能被干扰,这是幻觉与真实侵扰,不可迷失其中。

如果陷入疼痛,不能感知到天门洞开,虽然净化了阴魂,但是没能打开气脉,也是渡劫失败。

同样的,如果陷入幻觉,不能开脉筑基,那怕是窥视到灵台,依然是渡劫失败。

现在能做的,就是抱元守一,静静的等待头顶三寸的灵台洞开,不能被周身疼痛,内心的幻觉吞噬了心神。

一声雷鸣的时间是非常快的,不过一个抬头的功夫,此时,他觉得这雷劫是这样的漫长。

就像是坐在一条小船上,漂浮在广阔的大海中,举目四望都是无边的海水,就仿佛是海天一线。

好在总有雨过天晴的时候,譬如太阳初生时,从不都不是缓缓的上升,总是一个愣神的功夫,直接跳出天际。

余书洋此时就感觉,仿佛有一道金光,在他眼前出现了一道,金灿灿没有一点瑕疵光芒。

这是天门开了,灵台中的金光流了出来,这是先天一炁,又叫本命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