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李长河的美梦!
刘建青接过稿子,扫了一眼,眼神微微一亮。
别的不说,这一手钢笔字写的还是蛮端正的。
这也是李长河这一个月的成果,要说写的多好看也不至于,但是起码写的横平竖直端正了很多。
而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毕竟这年代,大部分人哪有功夫和精力去练字,很多人写的都是歪歪扭扭的。
“来,咱们到办公室里坐着,我看看!”
刘建青领着李长河转身进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面还有几张对桌,各自坐着几个人,应该是编辑一室的其他编辑。
旁边贴墙的地方有个破旧的沙发,前面一张黑色的木质茶几。
“先坐!”
“小崔,去给这位同志冲杯水!”
刘建青吩咐了一声,然后便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坐了下来。
他其实并不需要看的很仔细,多年的编辑经验,让他扫两眼,其实就能知道这个作者的水平。
不过,当刘建青从头开始看第一眼的时候,他的表情就认真了起来。
从行文手法到遣词造句,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年轻人是有东西的,文笔到位,用词精确,写的故事也很有条理。
是個老手!
刘建青心里评判道。
这年头,词汇量的展示往往就是一个作者水平的展示,因为这个年代,很多作者想要扩充词汇量渠道是很难的。
后世常见的许多成语,短句,形容词之类的,在这个年代还很少见,只能通过一些小众的渠道获取。
这也是前世李长河看有些文学作品觉得一般般的原因,有些词汇量描写确实很单调。
《一个知青的死亡》
这是标题,让刘建青很快就想到了苏联那边作家契科夫《一个小GWY之死》
本以为内容可能也有些仿照,但是很快刘建青就发现自己错了。
这个文里面描述的是一个知青,从一开始满腔热血的下乡,不畏艰苦的劳动,成为其中的优秀分子。
到后面因为某些原因,从天堂跌落到地狱,一下子到了最底层。
所有的热血抱负乃至信仰崩塌,直到最后,心气彻底的死亡,要在高山上了结自己。
这些剧情很全面的展示了过去这些年很多人的心态变化。
“估计这个主角,要死的很悲壮了!”
刘建青心里下意识的认为他猜到了最后的结局,这应该是很壮烈而又残酷的写法。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当他看到后面的时候,他发现剧情反转了。
有一起生活的老先生对主角讲的意味深长的一句话。
“黎明前的黑暗是最浓郁的,但是破晓的那一束光会让所有等到天明的人觉得值得,因为朝阳永远在升起!”
还有最后主角的亲戚从国外归来,想要带他离开,而主角拒绝了。
“如果你觉得我们的XX不好,那就去建设它......如果你觉得同胞愚昧无知,就从你开始学习并改变身边的人,而不是一味地谩骂,抱怨,逃离。”
文章结尾,知青并没有死,在新的时代,投入了新的工作环境,比原来更加的热忱。
“你问我为什么?那大概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李长河最后用艾青的一句诗来作为结束之语。
看到这里,刘建青已经震惊了,他当然读过艾青的诗,还知道最后一句话的前面一句。
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李长河只用了下半句,没有用上半句!
但是刘建青此刻的感觉却是上半句,心潮澎湃,饱含泪水!
他本来以为这是一篇满篇控诉的伤痛小说,却没有想到,在最后的结局,思想进行了升华,升华到了他们老一辈人的情怀。
这不就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心态嘛,即便是在黑暗中负重前行,也在默默地建设着!
他一下想到了这篇文章的标题《一个知青的死亡》,是的,这个知青确实死了,而且不是死了一次,但是在最后的死亡中获得了新生。
李长河坐在那里,一直不动声色的盯着刘建青,他想看看自己玩心灵鸡汤的路子对不对。
当看到刘建青后面激动地神色的时候,李长河就知道自己赌对了。
这个年代的人还是太纯真了,哪怕是经历了多年的变化,他们依然满腔的热爱和激情。
而压抑剧情之下搭配上反转的心灵鸡汤,最容易激发他们心底的光明。
就像前世互联网上一些热血的小句子很容易让中二的青少年热血澎湃起来一样。
看到刘建青看完之后在那里闭着眼睛一言不发。
李长河有些忐忑。
而对面的编辑则是有些诧异,很少见到副主编会这样。
“主编,稿子怎么样啊?”
对面的一个编辑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他们也好长时间没看到有意思的新稿子了。
刘建青这一刻睁开了眼睛,掷地有声的说道!
“好,很好!”
“写的太好了!”
“我看看,让我看看!”
“先让我看!”
“我来,给我!”
听到刘建青的话,几个蓄势待发的编辑立刻奔到了刘建青的办公桌前面,争先恐后的想要看。
“都别动!”
刘建青这时候反应了过来,呵斥了一声。
然后拿着稿子站了起来,来到了李长河的面前。
“小同志,麻烦你在这里再等一等,我出去一下!”
说罢,拿着稿子走了出去。
李长河有些诧异:“刘主编这是?”
“估计去找张主编了,就是我们人民文学杂志的主编张广年!”
办公室里几个年轻编辑冲着李长河解释说道。
李长河闻言心里一动。
找主编,是不是意味着这稿子能发了?
看刘建青的心态,不知道会不会给他定个高价?
要是按照最顶格的千字7元算的话,他这两万字的小说,稿费可是140元啊!
不用,哪怕不用最顶格,给个千字5元,那就是100块,千字6元,那就是120块,反正都过百!
想到这里,李长河的心态也火热了起来。
一百多块啊,这算是他这个年代赚的第一笔收入了吧!
有了这钱,不得出去好好搓一顿,那什么老莫,全聚德,东来顺,都得在这个年代感受感受最正宗的啊!
这段时间在家里啃老,蹭吃蹭喝的,他并不好意思出去潇洒。
不过真要是自己能赚钱了,那可就不一样了。
坐在沙发上的李长河,嘴角不知不觉翘了起来。
而另一边,刘建青拿着稿子,也确实来到了人民文学主编张广年的办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