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永恒不灭体》

交代了杨过后,杨凡也算是放下了心中的担心,可以把所有的精力头投入到闭关当中。

因为这些事情都涉及到了有关他穿越重生的事情,所以要不是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告诉任何人的,只是一来他需要一个人来看着穆念慈,省的被一些有心人给套出了有关于他的事情,那可就麻烦大了,而在这方面没有人比杨过更合适的了。

一来杨过不可能害他,二来他的智慧不比黄蓉差,只要他有心就不可能让任何人套出有用的信息,更何况还有也很聪明的穆念慈在,两人一起就更万无一失了。

除此以外,杨凡之所以告诉杨过这些事情也是因为他知道瞒不住,以他的手段要想隐瞒住别人很简单,甚至就算是要隐瞒住黄蓉这等聪明绝顶的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杨过不同,论聪明他是不比黄蓉高,但是对方可是跟他从小长到大,对于他熟希无比,想隐瞒太难了。

而且杨凡现在的实力已经天下罕见了,虽然不可以说天下无敌,距离横行天下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是对于自身的秘密他已经可以从容面对了,虽然不想暴漏,但是,如果真的被人知道了他也并不是很怕。

正是因为这种种考虑他才选择了告诉杨过,当然了,如果他今天晚上没有来的话他也不会说什么,这可以说是对其的一种考验。

现在暂时放下因为穆念慈带来的纠结,杨凡全神贯注到了有关跟的整理当中。

首先进行的就是这门天品绝学,这门绝学是根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中心思想创造的,所以这门绝学既可以是一,也可以是万物,而支撑这两者的正是三。

这个三也可以用三才来表示,即为天、地、人,是为三才。

因为既可以生出万物,也就是说他可以用此施展天下所有的绝学,更可以熔炼万法以此逆转为一,追求最初的道,所以这是一门潜力无穷的绝学,也是一门没有尽头,可以让他修炼一生的武学。

目前对于杨凡而言这门绝学已经属于他的极限了,不可能在更上一层楼,所以他也只是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补充了一些不足的地方,然后就把大部分的经历放在了这门绝学上。

这门绝学可以说是杨凡所创造的第一门绝学,他对于其给予了厚望,更是数次对其进行了修改,耗费的精力甚至比还要多,由此就可以知道他对于这门绝学的看中了。

从一开始他创造的只是根据中的国术原理所创造,开创出了前三重,甚至每一个境界都有独有的修炼方法。

像第一个境界--明劲他就创造了,再练掌法的同时锻炼身体;

第二个境界--暗劲则是;

第三个境界--化劲则是,是他根据形意拳,以十二种动物练体,达到了这个境界几乎可以说对自己的身体,以及力道都控制入微,一击之中完全储含了刚柔、阴阳、明暗..等力道。

可以说前三个境界就储含了国术的精髓,至于其后的抱丹因为内功的原因被他舍弃了,从而在中的、、、…等绝学后,以混元如一为思想,以逆转真气化为精纯精气让身体吸收为核心,最后吸收各种武学中的锻体精要,加上他大成的医术,这才让他创造出来了的第四重。

也就是他之前修炼的,也正是这第四重让这门绝学的潜力彻底爆发,达到了跟相抗衡的地步。

至此可以说他依靠这门绝学在这个武侠世界达到了另开一道的地步,因为这门绝学不涉及道内力、真气、真元等,只强大肉身,这从第四重的中心思想是混元如一,认真的说起来它其实是可以一直修炼下去的,因为杨凡创造的其实没有极限,就像他一开始只是修炼了三变,而只要真气够多,那就可以修炼九变,乃至于八十一变,甚至是一百零八变,乃至更多。

只要内功修炼够强,体内的能量,也就是真元够多,那凭借着这一重就可以把肉身无限的强大下去,这才让其达到跟相媲美的程度。

此后第三次,也就是在他从大理离开,得到后,因为其理念而创造出了的另一种练法,那就是在第一重就修炼出内力来,也就是专属于的‘不灭之气’。

其特性主要是练体、养生、精纯等效果,所以这是一种不比任何真气差的能量,尤其是对于修炼肉身的人而言,更是非常重要。

那个时候的杨凡看来自己的这种创造真的很不错,其实却是走入了岔路,完全背离了这门绝学的核心思想,练体。

当然了,并不是说这种方法就错了,只是对于杨凡而言就是真的错了,毕竟他有了,又何必整出什么‘不灭之气’来,完全的就是画蛇添足。

能够被很多人,尤其是黄药师等宗师级天骄承认其另开一道,说的就是其在肉身上的修炼,也就是专注肉身的修行,而有了真气那已经跟以及、等有什么差别。

这些绝学虽然也不差,但是对于黄药师等人而言其实并没有多么罕见,郭靖等人就算没有修炼过也听说过,但是却为什么还凭借为可以开辟一道的无上绝学,就是因为它专注于练体之道,而跟这个世界的内功为主的武学之道不同。

当然了,杨凡的这种改变并不是错误,只是却是把给割了一刀,让其潜力大减,从可以开辟一道的绝学变成比强上一筹的天品绝学。

这些天来的所见所闻让他彻底醒悟了过来,彻底摒弃了‘不灭之气’的修炼,专注于肉身的修炼,为了记住这次的教训,他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整理这门绝学,更是为其取了一个新的名字。

,这就是杨凡为这门绝学取的新名字,也代表了他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