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战事歇
形势斗转急下。·
朝堂上不待百官欢庆九皇子抓获山中王,顺利收复山中平原。接着便传来惊天噩耗。
各地流民为了粮食纷纷围攻周围的州县,大商官员被刺杀,各地大乱。
大商西北的北昌和西部的云国共同出兵,大军压境!偏偏这时候前前朝余孽鼓动北地雪原被流放的军户造反,为了离开北地雪原,为了子孙不用提心吊胆的活着,为了大宋承诺的优厚条件,这些人反了!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北地雪原不少大商官员被反贼诛杀,其他有实力的将领如今只能苦守城中暂时保命。安王商茗睿亦是其中的一员。
因着北昌和云国也遭受了百年雨灾,嘉元帝和臣子们皆以为两国暂时不会有太大的举动,便调了近十万人随商庆评定山中之乱。可以说如今北地雪原的兵士原本就不多,如今全部被围,更是形势危急。
可能够带兵营救的九皇子商庆如今亦是形势不妙。
商庆收拾完了山中王,等着山中平原换上嘉元帝的人,便带着山中王几家搜出来的金银珠宝打算回京都。结果,大军还没开动便接到嘉元帝的飞鸽传书,北昌云国双双压境,北地雪原的流民和军户造反了,京都也被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反贼围攻。·总之等着九皇子去救急!
收到消息的时候商庆一愣,这些事情明显比上一世提前了二十多年。
这应该发生在他登位之后,现在却提前了二十多年。
果然变了!
恼怒中夹杂着欣喜。镇定之后,九皇子急急下令带着手下回京中救急。
结果,招不在新旧,有用就好。
沿着山中水道往回走走大半截,尼玛,竟然又被炸了!
前路一百多米的距离两边的山头被炸的石头直接崩到水道上,高高低低的石头把山中水道堵的严严实实。他们乘坐的船根本过不去!救援京都,更是无从谈起。
退回山中平原换一条道走,走出层层大山至少也半年,他们根本等不起!接着往前走。就要想办法把堵住河道的石头全部搬开。
为今之计。也只能迎头而上。
更让商庆憋屈的是,没吃的了!
前些日子从山中平原各大州县接受的粮食都被运出去支援灾区了,谁能想到前头粮食刚走,后面路就被人被炸了!他们这十多万兵士每天的口粮都难以计数。·若是在这里疏通水道耽搁些时间。根本不够吃!
山中平原如今新粮未下。家家户户也是没有存粮,他们十几万人吃什么?喝什么?难道刚刚运走人家的存粮又要逼着人交出口粮吗?
为了唰唰山中平原老百姓的好感度,商庆当然不能这么做。
最终只能带着收获来的金银珠宝战利品去换了让人家的高价粮。
九皇子和所有累死累活搬石头的士兵们很是心塞塞。
日夜不休的疏通河道。七日之后行船终于迅速前进。
……
造反来的太突然,一下子全蒙了。
一夜之间突然冒出来好多人四处围攻,整个京都都被很多流民围堵。
洪兴县距离京都太近,也是流民们明晃晃的目标。
柳垚醒来得知城门外被流民围攻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等着清醒过来忙让人紧闭城门,任何时候都不能打开。
好在流民们大概知道洪兴县辖下的多是权贵之家的田庄,本身管理的村落极少,刚刚水灾过去可以说是没钱没粮,他们便一窝蜂的的跑去围攻那些田庄去了,只留下些跑不动的老弱病残暂时先守着县城。
消息不通,县城里的人还是从围堵的流民嘴中听说发生了什么事情。前朝余孽和别的国家联合起来要灭掉大商了!一时间人心惶惶。
柳垚每日带着衙役坚守在城门,城门口已经放满了干柴和烧水的炉子,若是真有人攻城,他们没有武器,只能用火和沸水防着攻城的人。
时间一天天过去,好在鼓动流民围城的人并没把重点放在洪兴县,除了有人在城外叫骂,倒是没有主动攻城。反倒是那些田庄被一一光顾,粮食银钱被搜刮一空。城中一些泼皮闹过几次很快被柳垚镇压了。
围攻京都的除了被鼓动的流民,以前朝反贼居多,为了攻下京都,攻城战天天上演,双方死伤无数。
两个月后,九皇子终于带着援军赶到,迅速清理完京都的反贼便领命赶往北地雪原。
渭河大捷!
百元大捷!
青阳大捷!
一道道捷报传来,朝堂上被衙役许久的心终于鲜活起来。
黑水领大捷!
九皇子同安王里应外合,斩杀叛军半数。
此时,世人才知道一个消息,喜乐大师在黑水领!
喜乐大师消失几年,上一次收到消息人还在番西,如今竟然跑到北地雪原娶了!果然人不可貌相!
据闻,安王所在的黑水领等够坚持到援军到来没有被打败,这其中自然不乏喜乐大师的提点。
接下来的日子,九皇子喜乐大师安王强强联手,共同反击掳掠烧杀无数的北昌和云国联合大军。
敌军步步后退,大商斩敌五万!
大商强盛,很快北昌和云国损失近万人。大商和北昌支持不住,纷纷求和。
两国为表态度合力献上忽悠他们对战大商的前朝皇孙,至此,前朝余孽终于落网。
九皇子商庆和安王都不是好性儿人,听说这次安王被围攻当中有军户的事情,两人当即大开杀戒,把参与的军户杀的七七八八。大商最不缺的就是人,反正过些日子回京清算,会有源源不断的人送过来,北地雪原不缺人!
九皇子押解前朝皇族进京,各地乱事纷纷停歇,整个朝堂是欢喜一片。嘉元帝自从听到消息乐的都忘记了之前的被围困的耻辱和气愤,只等着九皇子归来祭奠列祖列宗,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一时间,京中尽显欢乐。
九皇子府中家眷风头无量,杜小喜这个师妹也跟着沾了不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