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坑主人的九州鼎(二)
结果,他就那么蛮不讲理地把金浩洋的后天神魂给吞掉了。
可庞士元对此并不感到满意,也下定决心不到最后时刻,绝不使用“天狗吞月”。
而这一次,他真的是被逼上了绝路。
“天狗吞月”,有点像判定式攻击。
在某个不知名的规则下,由不知名的存在判定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神魂交锋结果。
赢者赢得一切,输者输掉所有。
不成功,就成仁,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这样带着赌博的招式,庞士元当然喜欢用。
虽然他很多时候都以最强势的姿态去厮杀,看起来也是不留余地,奋不顾身,似乎会喜欢赌博式的招式,可实际上,他是真的不喜欢。
他强势,他奋不顾身,那只是战斗风格,而且他的战斗本能也告诉他,这么干是好的。
可让他去赌博,去赌百分之五十的胜率,他是真的无爱。
他有底牌,他的神魂真的很强,都可以独立成神,他还有功德重宝“玄黄功德碑”镇压气运提升胜率,可谁能保证,他就不会遇到底牌更多更强的?也许对手的神魂里藏有先天法宝,甚至先天灵宝,又或者对手和什么神祗、先天神魔等是亲戚或者转世,从而强得一塌糊涂,那他岂不是送羊入虎口?
要知道“天狗吞月”可是放出自身神魂,直接进入敌人脑海发起攻击。
赢的话,能吞下敌人的神魂。而输的话,自身神魂也就相当于送人了。
这样赌概率的事情,不管输赢,都让人胆战心惊。
至少对于他这样不算是赌徒的人来说,是不愿意经常尝试的。
这一次,他又侥幸成功了。
可下一次,他就能保证成功吗?
显然不可能!
既然如此,他就不要再作死!
“只是,下次再到了绝境,我真能忍住吗?”这不其然的反问在庞士元的脑子一闪而过,就被他镇压了,他的注意力放在了被困在脑海里的夏九州的神魂上。
他还没有用“天狗相”去撕咬他!
说实话,他是有些期待夏九州的记忆和经验。这可是修真界一国太师的神魂,那绝对是一个大宝藏。
不过,在翻找宝藏之前,他还得解决一个更大的收获,或者说是问题。
这一次的“天狗吞月”能成功,真要说起来,其实就是一个意外。
本来输的,应该是他。
因为夏九州居然有镇压气运的重宝,也就是那个倒扣在夏九州头顶的那个青铜鼎。
有气运重宝的保护,神魂攻击基本都不会凑效。
而“天狗吞月”一旦失败,庞士元就失去了杀死夏九州这一威慑力量,再加上本身就一副穷途末路的模样,结果绝对会被四大宗师围攻而死。
可就在庞士元即将败亡,四大宗师就要大获全胜的关键时刻,青铜鼎做了一个让夏九州万劫不复的选择——坑主人——开门揖盗,叛变投敌!结果“天狗相”就那么完全不受阻挡地冲入了夏九州的脑海,一口吞下了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的夏九州,从而一举定乾坤。
说实话,到现在庞士元都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
明明是夏九州法宝的青铜鼎,为什么会叛变投敌?
其实,从夏九州放出青铜鼎开始,庞士元就生出一股莫名的亲切之感,好像这青铜鼎本该就属于他一样。
痛死,他还感应到青铜鼎的召唤。
而他也莫名地觉得,青铜鼎对他有极大的善意。
这亲切、召唤和善意来得如此莫名其妙,但庞士元相信自己的战斗直觉,于是他转换了攻击目标。
本来“天狗吞月”的目标,是玄元门掌门裴松。
毕竟,他对玄元门根本传承“玄元控水旗”有一定的了解,觉得“天狗吞月”对付他应该更有把握。
可在青铜鼎亮起来之后,他临时放弃了。
也正是这临时的放弃,让他的攻击难度增加了不少,这才弄得如此狼狈。
不过结果显然是好的。
他不但吞掉了夏九州的神魂,还直接“拿”下了青铜鼎。
其实说是拿下,完全是他给自己贴金,根本就是青铜鼎在倒贴。青铜鼎不但把主人夏九州卖了个干干净净,还直接倒贴了它自己,径直飞入庞士元的脑海,融入了神魂。
如今,庞士元就在仔细观察这青铜鼎。
而他这一观察,青铜鼎就立马给了他一个信息,或者说是一个名字:九州鼎。
“九州鼎?”
“九州鼎!”
庞士元在震惊之余,突然就恍然大悟了!
难怪啊!
原来是九州鼎!
大禹收取天下九州贡金铸成九鼎,每鼎代表一州,共有荆、梁、雍、豫、徐、青、扬、兖、冀九州。鼎上刻各州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等,以一鼎象征一州,因此也被称为九州鼎。
从此,九州鼎就成了华夏的象征。
而华夏一统,天下合一,也由此被称为定鼎九州!
“既然是九州鼎,那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夏九州虽然叫九州,可却是地地道道的仙磑山之人,对九州鼎来说,完全就是外族,又怎么会得到九州鼎的承认?
即便夏九州想方设法驱动了九州鼎,可也只能是驱使,而不是炼化。
至于说认主,那更是想都不要想。
如果夏九州一直都在仙磑山福地和仙磑山土生土长的人争斗,九州鼎就会一直帮助他。可现在夏九州选择了和来自九州的他战斗,那象征了九州,也凝聚九州气运的九州鼎,又如何会帮助他?
最后,自然是卖他没商量了。
仔细再想想,当吴国决定入侵地球福地,而入侵点就在九州之上,而夏九州作为当朝太师,又是吴国最有名的智者,理所当然起到了挑大梁的作用。也许那个时候,夏九州恐怕已经失去了九州鼎的眷顾。
如今再和他这么一斗,九州鼎当即就临阵起义,而夏九州也就成了那被卖了还不自知的可怜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