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戏(月票450+)
霍子明怒极反笑,他算是知道了什么叫“人看是人,鬼看是鬼”了,心思龌龊之人看谁都觉得别人是算计。·
他冷声道:“算计您?安冉拿孩子算计您?可笑至极!”
老公爷夫人自己也算过来了。
安冉和娘家已经离了心了,早些生下孩子才能在婆家站稳了,若这胎不保,因着嫡母丧期,出嫁女守孝一年,安冉怀孕生子势必就耽搁了。
安冉不至于拿孩子做文章。
除非……
除非安冉根本没有怀孕,拿这个理由让景国公府下不了台面,回头说孩子小产了,既不用变一个孩子出来,又能在景国公府头上再打一棒。
可那样做,委实有些麻烦,一旦走漏些风声,偷鸡不成蚀把米,且不说霍子明怎么想,恩荣伯两夫妻就能跳起来收拾安冉。
老公爷夫人越想越气,莫非真的如此巧合,让安冉在这个当口上诊出身孕来了?
老公爷夫人看向老公爷。
老公爷在心中狠狠骂了两句,这惹事的老婆娘,非要去逞威风,现在倒好,骑虎难下了,那大夫是荣国公夫人请来的,安冉肚子稳稳当当,人家也能说成不稳当,若是景国公府当即请了大夫,不就什么麻烦都没有了吗?
心里骂归骂,老公爷面上露出一副恍然神情:“我就说,安冉的身子骨素来极好,她跪不住了肯定是有原因的,原来是有喜了啊。·这个是要紧事,子明啊,等安冉缓过气来,你就先带她回去。家里办白事,不知道也就算了,知道了就要避开,免得冲撞。让安冉好好养胎,这可比什么都重要。”
老公爷态度一软,霍子明就不好再顶着来了。
心里火归火,也只能暂且作罢。
若是安冉一切安好自然好说,若是安冉有些状况,恩荣伯府虽比不得景国公府,但也不是软柿子。
霍子明退出了花厅,安冉的兄长与杜云诺纷纷松了一口气。
等安冉缓过来了,倚着廖姨娘半晌没吭声。
她是头一回有孕,根本没有经验可言,要是早知道肚子里有了孩子,打死她都不在灵堂里跪着,她甚至不用回国公府来。
孕妇避开白事,说到哪儿去都不算过错,她只要在家里给嫡母念念经就行了,至于真念了还是假念了,谁知道呢。
廖姨娘絮絮说着孕中要注意的事体,她这个身份,又是主母孝期,便是到了安冉生产的时候,她都不可能去恩荣伯府探望女儿。·
一面说着要紧事,一面廖姨娘就泪眼婆娑了,心揪起来一般痛。
等霍子明来了,安冉县主才慢慢醒过神来,手捂着肚子看他。
廖姨娘等人都在场,霍子明做不到目无旁人,只安慰了安冉两句,就打算带她回府。
安冉点头应了。
霍子明小心翼翼扶着安冉县主离开,廖姨娘一路送到了二门上,等看不到马车的影子了,这才转过身,仰着头冷笑了一声。
杜云诺叫她吓了一跳,抬眸看去,廖姨娘脸上没有了之前的担忧和悲伤,她的眼底只余恨意。
廖氏也看得明明白白,低声道:“你莫要胡来。”
“我不胡来,”廖姨娘的声音如刀子一般冰冷,“我就是从来不胡来,才叫他们逼到了今天。现在这场戏唱得差不多了,我呢,还差那么一小段,再之后,我就不是台上的角儿,自然有新的角儿来唱戏。”
廖氏握紧了廖姨娘的手。
廖姨娘见四下无外人,又道:“你也别劝我,他们这十多年是怎么唬我的?是,扶正不易,咱们这样的人家,扶正的太少了,但也不是没有,我这样的,比起从前那些扶正的,缺了什么?”
廖氏听着也心酸。
廖家也是清白的官家,当年若不入国公府,廖姨娘也会跟廖氏一样,嫁去官宦人家为妻。
入世袭罔替的景国公府为正妻,廖姨娘是够不上,但为妾,绰绰有余。
她有一双儿女,从小被老公爷捧在手掌心里,女儿甚至得了封号,这是天大的荣耀,比小公爷夫人亲生的孩子都体面,廖姨娘掌着国公府的后院,除了一个名分,除了礼制上不能僭越的部分,她与嫡妻没什么差别了。
“我不比谁差,他们让我以为我不比谁差,可到头来,呵……”廖姨娘自嘲一般笑了,“安冉这回险些吃大亏,我若不添把火,我怎么对得起她!我没看穿那些人的把戏,让他们把安冉养得混不讲理。安冉从云端摔下来才摔明白,这个教训可真够大的,我这个当娘的心疼啊。
我现在就等着新夫人进门了,她不是我们夫人的亲妹妹吗?不是贤良淑德温婉可人吗?我倒要看看,等她大了肚子,我们夫人留下来的这两个还能有什么日子。”
杜云诺听得毛骨悚然。
宅门里头的事情就是这样,此消彼长。
被扶正的若是廖姨娘,她大抵是不会去动原配留下来的孩子的,有原配娘家那里盯着,风险委实太大,容易得不偿失。
可新夫人不一样。
人都有私心,她有了亲儿,做什么还把好处都给外甥?
至于娘家那儿,死人和活人之间,傻子都知道怎么选,要是不知道,这戏就越发好看了。
等老公爷夫妇和小公爷发现了填房的野心……
这场窝里斗,果真如廖姨娘所说,是一场大戏。
三人一块回灵堂去。
廖姨娘撑着腰、白着脸,一副精神不振模样,甩开了廖氏的手,跪在灵前,一面垂泪,一面烧纸。
自有人上来问安冉状况。
一听安冉有了身孕,周围人神色各异。
来的多是已婚妇人,想到安冉刚才那痛苦模样,都知道状况怕是不太好,心善的连连念两句佛号。
荣国公夫人还未离开,摇了摇头:“我这也算是日行一善了。”
廖姨娘朝荣国公夫人行礼:“多谢夫人替安冉请了大夫,要不然……”
眼泪簌簌落下,廖姨娘长得端正,举手投足有大家风范,与寻常人家的花里胡哨的妾室不同,又掌着后院,在场的夫人们几乎都与她打过交道,平心而论,也不讨厌她。
见她如此进退,又想到关于景国公府的传言,彼此都心照不宣地多了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