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矿源枯竭
诹访铁山上的铁匠工坊,在荷兰人的指导下,并未使用焦炭冶炼法。
也没有使用煤炭。
这里的铁工场依旧使用传统木炭。
荷兰人认为日本铁矿石的质素不理想,不值得为之多做努力,仅仅满足于普通铁材的熔炼。
这样的调查结果让沈七大失所望。
这和日本铸剑大师的传说形象很不相称!真是弄不懂哪里出了什么错,难道,日本的优质铁矿藏,也枯竭了吗?
沈七知道人类其实在很古老的岁月里就能手工锻造铬钢。古代神剑的物理和化学成分,得到了22世纪科技的认证,那的的确确就是古代工匠在精英刀具的局部,成功锻打出了相当于表面渗碳效果的优质铬钢合金。
即便是未来时代,这基本上也能算是最优秀的合金钢材之一。只不过,古人根本没能真正理解铬的奥义。他们仅仅只是从直观上认知到这样一个结果:用某种神奇矿石,用某种秘传手法,有一定机会打造出韧性和硬度均属神器水准的无敌神剑。
古人当然想不到,这其实是因为运气好,遇到某块矿石正巧伴生了铬。
古人虽然不懂得未来合金奥义,却拥有两三千年的铸造和锻造经验,他们其实是从实践中得知了某种矿石就是圣品,其他的矿石都是渣渣。
诸如“东海玄铁”、“地狱镔铁”之类的奇幻说法,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沈七现在知道中国在大唐时代,刀具锻造一度达到巅峰。史书说大唐猛将李嗣业擅使陌刀。正史记载称,“所过之处人马皆碎为齑粉”,这是何等的霸气。
可以由此窥知大唐陌刀的锻造水准已臻完美。
大唐并不仅仅只有个别名将擅长使用所谓的“陌刀”,甚至是形成了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精锐兵种。
正史甚至记载了“(陌刀兵)如墙而进”的说法。
陌刀必须是铬钢,甚至可能是更好的其他某种合金锻钢。
然而,这种大唐神兵早已失传。后来的史家甚至连这种神兵的尺寸和样式都搞不清楚,众说纷纭,总之就是胡说八道。
恰好,鉴真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前夜东渡日本,这其实也就是说,鉴真和尚离开大唐东渡的时候,是大唐最巅峰的瞬间。
谁也不知道鉴真和尚除了佛经之外究竟把一些什么带去了日本。
总之可以目测到的结果就是,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忽然衰败,后来的日本人神一般的习得了日本太刀的锻造技术。
太刀的锋利和坚硬,显然是在刃口部分锻打出了铬钢的效果。
这就同时寓意着好几件事情:
其一是盛唐中国人找到了含铬的优质铁矿,并且一度量产了优秀的钢刀。后来的失传很可能是因为这种神级矿产的枯竭。
其二是日本国的同类神级铁矿没有枯竭。
其三鉴真和尚把辨识那种矿藏的方法带到了日本。“东海玄铁”的说法暗喻着,稀有的原矿石在大陆绝技之后,被人在东海某个岛国重新发现。鉴真们东渡的奥秘也许就藏在这里。
因为在来此之前,认真啃读过电子图书馆里关于“古代锻铁”方面的几乎全部资料(所谓全部资料,其实加起来也就只有那么一点点),所以沈七今晚是奔着这个主题而来。
结果却大失所望。
沈七现在已经不再像最初那样囫囵吞枣乱开金手指,他把精力集中在古代锻铁方面。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少,搜集起来很累。但是,一旦取得突破,产生的效益也是最直接最有价值的。
理论上讲,在中国人失传了大唐陌刀一千年之后,去跟中国铁匠切磋刀具锻造的技巧,一定没有好结果。那些铁匠连一千年前的水平都达不到。金手指也没办法拯救他们。只能让他们耐心等到焦炭炼钢技术的普及。
焦炭炼钢,毫无争议肯定是在未来二十年间由英国人最先大功告成。
要想抢在英国人前面一步,基本上很难。
英国人运气真心好!投胎投对了经纬度。不列颠岛孤悬海外,在无畏舰时代到来之前,基本没有国土安全方面的担忧。英国最大的两项特产就是:优质铁矿!优质无烟煤!
恰好这两样正是蒸汽时代和工业革命初期的最根本两大要件。
工业革命倘若不是英国人来引领的话,还真没天理。他们得天独厚啊!蒸汽时代基本上就是上帝为英国人量身定做的感觉。
中国人羡慕不来的。
倘若沈七的分析没错的话,中国根本就不是地大物博,而是地大物不博。
没有好铁矿。即便有过那么一点点,也在大唐时代耗光。
甚至连青铜铸造所需的锡都不够用,“无锡”这个地名就在述说着古代中国数千年的战略资源不足。
煤虽然多,质素却渣得来不能再渣。
来自21世纪的资料很明确地显示:未来天津港和秦皇岛港里头停泊着大量的运煤船。从澳大利亚运优质无烟煤来的。国产煤炭杂质太多,只能满足低端需求,不好用。所以一直进口来自澳洲的煤。
英国这两样都不缺。
于是沈七现在气得来想要吐血。
想吐又不敢吐出来。
吐血就能改变不利的局面吗?不能啊!所以,还得忍着。耐心想办法!尼玛要用堂堂正正的手段帮助同胞们追赶工业时代的浪潮,真心是困难重重。
航个海吧!风向不利,潮流不利。
炼个钢吧!铁矿质素跟不上,煤矿质量不够格。
心想日本刀的锋利暗喻着日本有好矿吧……
七爷当然不是想锻造一把神剑用来发动反坦克一刀斩之类的奇葩剑术,他其实是想用锻造陌刀和日本刀同样的工艺,来精致打造一批又轻又薄又坚固,韧性还相当高的装甲材料。
这其实是某种特殊合金的古代版!这是个白科技属性的神级金手指。这是在钢铁时代正式来临之前,古代人凭着机缘侥幸,恰好能够得到的唯一的一种合金钢。几乎拥有着未来级的神属性,恰好是古代人可以超前得到的。
事实上22世纪博物馆藏的无数古代神兵都在诉说着这样一个事实:古代人确实敲敲打打歪打误撞地锻造出了尺度较小的表面渗碳铬钢合金材料,只不过,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七爷所做的,其实没有技术含量。也就是古代人做得到却看不透的一个盲点而已。幸运的是,这年月的英国人也没有看到这一点。
七爷不泡妞、不去居酒屋、不去K歌,兴冲冲地奔着日本荷兰联合经营的诹访铁厂来了……容易吗容易吗?不容易啊!结果,一番报国热情,被冷水浇灭。
日本鬼子的优质矿源,目测也是断绝了。
长崎的冶铁工坊现状很明确的诉说着:荷兰人已经对日本的资源没了兴趣。这里的工坊已经沦为廉价铁板低档货的生产车间。
这样一来,日本光荣公司在游戏里YY过的所谓长崎铁甲船,也就成了瞎扯淡。
劣质铁矿粗制滥造出来的下品凡铁,既沉重,还易断裂。
给帆船镶嵌这么沉重的破玩意儿,会极大缩减战舰载人载炮的总数,极大减慢航速,换得的结果仅仅只是两三炮就能砸裂的一堆废物,这么傻的事儿,谁肯干?谁干谁傻笔。所以日本长崎的特产铁甲舰,要么就是纯YY,要么就是不中用的傻比之作。
除非是优质铁矿石,天然含铬或者含锰。(只能指望天然,这年月没办法均匀添加进去。)
才有望绕过当前这时代面临的工业瓶颈。
当前的世界工业瓶颈就是:英国人也没能掌握炼钢的奥义。英国人现在只能炼成没用的泡泡钢。在不久之后,他们将首先掌握真正的炼钢技术,这个历史趋势不可阻挡。
要想赶在英国人之前获得更好的钢板护甲,只能依靠手工锻打。
手工锻打的成品,一定是小件、薄件,一定不会是大型板材,也不可能是圆筒状。
圆筒状的钢质炮管和枪管,必须在钢铁技术或者电焊技术成熟后才能浇铸或者焊接成型,眼下这个时代只能在小件和薄件上面动脑筋。
必须不能是大件,热轧卷板型材什么的更遥远。
然而,虽然受到了小和薄的限制,却并不是一点用处没有。枪管其实可以用锻打成弧形零件的办法,凭着精湛的铁匠手艺来拼合完成。
类似于龙鳞甲一样的原理,小片的钢质板材,也可以拼合成有用的战舰护甲。
纯手工打造小块的合金钢片,早在大唐时代就可以做到。日本的太刀工艺也是这种技术的实例证据……然而,传说中的“东海玄铁矿”,要到哪里去找呢?本以为长崎就是东海,结果,长崎地主的余粮也已经吃光。
七爷对长崎的兴趣立即降到了最低。
此地的战略价值忽然低得来不能再低。
七爷心目中的那款“龙鳞甲”,并不是三国迷心目中的古代甲胄,而是,来自于21世纪某军火企业试制的一款防弹衣。
该款防弹衣就是采取了若干陶瓷片叠加镶嵌的原理,由此得到了“Dragon_Armor”的命名。七爷由此得知,他今日所做的试验虽然故意恶搞,却并没有原则上的大错,玻璃确实跟陶瓷有一比,只不过,七爷这个年月的确找不到合适的高模量弹性粘合材料。没有足够强力的高分子聚合物,陶瓷和玻璃其实是派不上什么用场的。
今日所做的实验,其实是巧妙融合了误导性和启迪性在内。
七爷真实想要的对象,跟今日试验装甲的原理大致相仿,却又存在重大的不同。
这个相仿之处在于:都是采用“Dragon_Armor”式小片装甲拼合思维。区别之处就是:玻璃仅仅用来掩人耳目,七爷真正想要的是铁匠高手锻打出来的原始铬钢。
手工锻打,注定不可能量产。
恰好七爷不需要量产,他要的只是一条或者几条橡木无敌包铁风帆战舰。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包铁”,而是,比包铁高大上得多的表面渗碳铬合金钢薄板材料。
表面渗碳技术是在二战期间首先由小胡子元首的工程师们所掌握,直接导致对手的大炮无法击破德国战舰和新式坦克的装甲。然后,这项技术迅速被斯大林同志山寨过去,结果才引爆了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
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和斯大林同志,激烈互拼材料科技的那个年月,遥远得很。
眼下谁也别指望获得大件材料的此类黑科技,那是工业基础根本不支持的妄想。然而,世界工业基础在很久之前,就可以支持古代锻造大师们在小片材料上,成功制造出同一类型的小尺寸工艺成品。
优秀的海盗是根本不需要一支战列舰舰队的。赛文海盗团需要的材料,总量并不算特别的大。
尤其是太平洋那么辽阔,比大西洋更适合海上单兵作战。
既然长崎没货,那么,七爷的目光不得不移向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虽然有点远,其实也不算太远。荷兰人在一百多两百年前就能够从雅加达畅游到长崎来,沈七又怎好意思抱怨长崎到澳洲的路程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