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匹兹堡绞肉机(九)
一位年轻的参谋在报告中这样写道,“当我军发起进攻的时候,中**队并没有立即反击,这可以解释为中国人故意示弱,要让我们的进攻部队彻底回不去。但以这支可怕部队迄今为止取得的战果,为了多干掉几万人而提前暴露自己的底牌,而且还是可以被我们学过来的底牌,这并不合乎逻辑,因此我想,他们会这样做,一定另有原因!”
“我猜想,中国人不是不想急着开火,而是那段时间里他们没法开火!因为那时他们的前沿阵地里根本就空无一人!”,年轻参谋的这个猜想乍听上去有些荒诞,但是将军们仔细思考之后却发现还真的很符合逻辑......
“的确有这种可能,就算他们的炮兵素质更高、火炮更好,开始反击后可以很快反过来压制住我们的大炮,但是估算位置总需要一些时间,而我们的火炮数量摆在那里,又都是弹道弯曲、装药量也更大的榴弹炮,敌人就算躲在战壕里,炮击的杀伤力也不会太差,就算炮击准备的时间达不到正常的要求,也足以令敌军蒙受不小的损失。而敌人历经苦战又得不到补充,最怕的就是死伤太多,而将兵力后置、等到我们的炮火准备结束了、再通过交通壕迅速进入阵地,的确是个很不错的主意,换作是我,可能也会这样做。”,潘兴陆军少将短短几句话就将那个年轻参谋的思路推导了出来,足以展现出其出色的军事才能。
不过破解的方法还是出自于那名年轻参谋,“其实破解的办法也不难,只要在炮火准备的同时就让步兵冲锋,敌人还这样做的话,就等于主动将阵地让给了我们!”
年轻参谋并不知道,他说想到的战术其实是二战后期斯大林发明的“炮兵进攻战术”,在火炮数量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基础上,这一战术在阵地攻坚时具有无以伦比的威力,但它也有一个不小的缺陷,或者说是要求比较高的前提条件......
“如果步炮协同不够默契,只怕死在我们自己炮火下的人数比敌人干掉的还多。”,由于这个严重的缺陷,大部分将领都并不赞同采用这种新战术来对付天罚纵队,因为现在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让美军来训练磨合,何况为了对付天罚纵队,美军已经损失了太多的炮兵,现在炮兵部队全都充斥着大量的新兵蛋子,让他们来完成要求如此之高的新战术,那不是拿步兵们的生命来开玩笑吗?
唯一明显表示支持的只有新晋陆军少将潘兴,这并不完全是因为他敢于创新,而是他并没有自己的利益牵涉其中。以潘兴的职位和资历,他无力直接改变军中的决议,但作为西奥多·罗斯福在联邦陆军中最重要的亲信,他却大可以将自己的意见直达天听,只要能够获得总统先生的支持,那些老家伙就是个屁,别看美国也鼓吹三权分立,但在如今这种全面战争的局面下,总统的权力其实是非常大的。
在写给总统先生的报告中,潘兴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指出炮兵进攻战术虽然误伤率高,但考虑到目前敌我双方还很悬殊的交换比,就算死者有一半是被美军炮兵误杀,也比采用老战术要划算,更不用说新战术还能大大节约宝贵的时间,这比几万人的伤亡更加重要!而且潘兴还建议让从西海岸撤回的两个集团军来负责这次攻势,他们的炮兵损失没这边大,还有一些不错的炮手可用,应该可以更好地胜任。虽然他们现在才刚刚来到东部、而且旅途劳累,但是反正新战术的细节还需要完善,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北上和修整。
看了潘兴的建议,西奥多·罗斯福顿时就明白为何那些高级将领全都反对了,原来是他们自己的部队优秀炮手已经损失殆尽、很难完成任务,而要是交给那两个还有较多老兵的集团军来完成,非但功劳没他们的份,还会大丢面子,傻子才会同意呢!
明白那些家伙只是为了自己和小团体的私利才反对之后,罗斯福总统毫不犹豫地站到了潘兴这边,发布命令要求那两个集团军加速北上,并让他们抓紧时间研究和演练新战术。不过罗斯福也给了参战更早的那个三个集团军机会,半个月内主攻还是他们,如果能够提前消灭敌人,那大功自然就是他们的了。
可是这又谈何容易?之前的大败直接就让一个集团军变成了半残,而另外两个集团军的士气也都受到了严重冲击,短时间内已经不可能再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小打小闹的话,敌人毕竟也还有至少一个师的兵力,那能有多大作用呢?
美军先是尝试了夜袭,但却效果不佳,反而因为疏忽大意遭到了敌人小股部队的夜袭而阵脚大乱,死人尚在其次,关键是士气再受打击。不过最终让美军放弃夜袭的,还是夜袭这种战术天然限制了投入兵力的数量,在敌人不乱的情况下,别说是半个月,就算三个月,也没法将天罚纵队打败。虽然即使如此也不能说是全无作用,但是想到那两个集团军不久之后就会过来接手,傻子才累死累活却为别人做嫁衣呢!
放弃夜袭之后,美军又采纳了某位参谋的建议,要来了大口径的列车炮助战,罗斯福总统也算配合,派来了刚刚组装好的新式列车炮,这种列车炮不再像以前那些垃圾是本着废物利用思想临时拼凑出来的,而是直接采用了南卡罗来那级战列舰上的最新式主炮并且很有针对性地改装了列车,威力巨大不说,最重要的是射程很远,大大超过了天罚纵队的210mm重榴弹炮,虽然因为最近的铁路也稍有点远而够不着敌人的炮兵阵地,但是打到天罚纵队的几道外围防线还是没有任何难度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