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看完最新版后的评价
引言壮观,内容惊天地、泣鬼神。刚开卷几个小故事衔接得非常棒,让我感到一股仙气扑面而来!中间构思巧妙、见解独特,用科技手法再现神话传说不但好玩儿,而且能充分满足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让我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美感。一口气看下来很爽,那怕是放下书很久了都还有回味无穷的感觉。本书绝对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心灵鸡汤,感谢作者带我进入一种与众不同的心灵旅程!令我感悟最深的是,我找到了另外一个自己。
作者好厉害啊,我只看了一个小时就感觉到作者的博学了,我特别喜欢作者将传统文化和科技、宗教、玄学糅合提炼出的想法,不失为一种探索真理的方向。今天看得眼睛酸痛,明天接着看……
这部史诗作品不仅有引人深思的精彩佳句,让我惊喜的是其中的笑点非常丰富,而且全是科技感十足的高大上笑点。竟然可以这样写科幻?这简直是一部伟大的科幻喜剧和小品合集,为作者的天才幽默点赞!
千百万年来,人类都在寻找生命的起源,也一直在思考为何而存在于世上很多人在研究、思索这个问题。只是今天的人功利心都太强,生活已然迷失方向。而此书的作者博学多识、见解独特、创意非凡、想象力丰富,用十年之功打造出世间少有的一部作品。此书结构新颖、情节跌宕起伏,内容虚实结合融洽,哲理性超强。让人越看越有趣、越看越精彩、越看越神奇!虽然是幻想小说,但时时刻刻可以感受到来自宇宙深处的真实!看完全书后,终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如梦初醒、茅塞顿开、醍醐灌顶、恍然大悟!让人瞠目生命及宇宙起源之神奇、炎黄子孙世界本一家。简直胜读百年书!生平不看这本书,阅尽群书也枉然!鉴赏这本书就像观摩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结论就是此书犹如神作!
书里构建的宇宙系统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书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万能套”,套在宇宙内外任何的未解之谜上,所有的答案就全套出来了。看了这本书再看别的就不会有疑问了,而以前积存有疑问的都可以明明白白了。书中遇到有些地方我只要稍有怀疑,马上就去网上搜索,还别说,真有其事!作者大大为了揭露真相,费尽千辛万苦搜集、整理了不少证据,又脑补其中合情合理的桥段,终于为我们拼接起了让人难以置信的惊天秘密。请允许我饱含深情地说一声:您辛苦了!希望有心人都像我一样,在作者的提点下探索发现,自己查证领悟,这样乐趣会更多。
作者说的很多东西确实是有根据的。很佩服作者的钻研精神。现代国内很多人缺乏感悟能力,倒是国外还比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磁场曾经翻转过,是已经被科学家监测并证实了的。这其间发生过什么,我们思考时真的不能局限自己的思维。宇宙那么大,如果说只有人类这一单独的文明,人类也未免太自信了一点。我们也许不过是高智能生明体实验室里的一个只小蚂蚁而已。所谓井底之蛙,又怎会知道井外的世界何其之大?
记得一位军方将军曾经说过:外星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如果某国人在外星人帮助下移民到别的星球了,打起核战来没有忌惮了。我觉得他说得相当有道理,哪怕就是多数该国人当了炮灰,陪别国人一起死在地球上。但少数该国精英在开战前早已经撤离到太空避难了,可以等战争打完、环境恢复以后再回来。所以在星际时代,规则不一样了,要借鉴的历史也不一样了,所以这是即将进入星际时代的全体人类必须要借鉴的一本书。
小说天马行空,作者的想像力和创新精神让人叹为观止。与其把神话当上古历史,不如用这种虚实结合的科幻做上古历史,人们在质疑的同时,也会探索和发现更多。人类以前学习历史,是要借鉴朝代兴亡;现在学习历史,是要借鉴整个人类文明的兴亡;将来学习历史是要借鉴星球文明、星系文明甚至宇宙文明的兴亡。文明每提升一个宇宙层次,所要承担的责任就越大。提升、飞越、突破是这个宇宙的主旋律。人类即将在本书中学习“宇宙历史”以担负重任。仅是畅想未来而不去探索历史,如何走进未来?只会走偏,再次被毁灭。那些抛弃了历史的无知无畏的人们,终有一天历史也会将他们抛弃。
《宇宙通鉴》,旷世奇书,超大手笔,想像之颠!书中理念涵盖宇宙万事万物,任何小说类型都不足以涵盖作者广阔丰富的想象力。拜读完一二章回,主角流露着自得其乐,逍遥快活的洒脱精神,给了我一种逍遥在天地之间的世外高人的感觉。莫不是作者思想之深厚、意念之莫测,岂能洋洋洒洒地写出这等狂放不羁的文风?不能让“科幻”这渺渺一词禁锢了此书,此书得天独厚、自成一派,纳为科幻实在是局促了作者的思想境界!
作者独辟蹊径、正本清源,大手笔写小文章,主要剧情由宇宙历史进程的旁白来推动和完成,深入浅出、韵味绵长。情节大迂回,波澜壮阔、峰回路转。内容大气势,天体冲撞、斗转星移。本书短短三十万字就包含五个平行宇宙上百亿年的时空和兴衰史,简直是夺天地之造化、融宇宙之精华。除了本书,再没有哪本书敢叫《宇宙通鉴》!未来中国将没有四大名著,因为这本书注定会成为五大名著之一,世界名著之首。
这本书以太阳系文明为例子,用有角色有情节的故事形式讲解了自宇宙诞生后,星系文明的产生和变迁。高等智慧生命(外星人)在地球上创造人类世纪,他们用先进的生物科技造人,他们不但利用人类的身体,还利用人类的灵魂……
精神能量是一种强大的能量,是宇宙中的稀缺资源,只能从智慧生物的大脑中产生,外星人收集人类大脑散发的精神能量,进行科学试验,研制出时空机,穿越宇宙冒险,解决全宇宙的大灾难后,外星人领袖顿悟了宇宙的秘密,他获得了强大的本领,甚至可以跳出现在的宇宙,去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宇宙。
这本书绝非单纯的科幻、玄幻、魔幻,而是结合神话、科技、童话、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的新世纪梦幻大作。137亿年前到5000年后,两个平行宇宙,上百本书全都浓缩在一本书中。
启蒙科普幻想+神话童话=充满正能量的优秀课外读物
各类有趣故事+有趣提问=强力阅读能力+超凡想象力
您将附体到外星人领袖身上,随他们在地球一边体验生活一边进行科研调查。当2012年全宇宙范围都面临末日灾难威胁的时候,您会毅然带领外星人小伙伴们进行绝地大冒险。这些外星人勇士历经重重波折后终于找到宇宙宝藏,成功解决了末日灾难并拯救了全宇宙的生灵,同时您会由太阳系内无敌直接提升、成长为全宇宙无敌。有了超能力的您跳出宇宙后,又会开始在其他宇宙中进行更加精彩的冒险和拯救之旅。
这,是宇宙内首部来自月球的外星人领袖的传记。
他,把外星科技和人类神话互相解读;
他,要改变人类对外星人和宇宙的看法;
他,想用很简单、浅显、精练的词句说明深奥的道理;
他,梦想写出永恒的思想、幻想经典。他的梦想是让自己和读者快乐。
不需要考古,也不需要发射火箭,只要你有想象力就可以感知整个宇宙。
作者的话:“列位读者朋友,我们每个人都在现实中演绎一个角色,但我们在演绎这个角色之前,我们的本来面目是谁?也许我们可以从各自演绎的角色跳出来一小会儿,进入到这个幻想的世界里寻找答案。”
“我不想做别人的跟屁虫,我就是要展现我自己的风格,哪怕开始出现挫折,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有所成就。我一开始是随心所欲随便写,不顾忌什么,写成什么算什么,然后再慢慢改进。如果写之前有了条条框框就完蛋了。文笔、修辞、情节在我来看都是次要的,可以在后期随意地加进去的,而灵感和创意却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无法随心所欲地做出来。在神赐灵感的鼓励下坚持天马行空的创意才是我真正的特色。我只要有好的灵感和素材就先记下来,用的时候再挪到合适的地方,这样写写、挪挪、改改坚持上五年,必然会是一个好作品。”
《宇宙通鉴》的写作历程
我在小时候看过很多优美的神话传说,二十多年前的作者们写的一些东西还是比较靠谱的。有的甚至注明是某个老人口述,某个人笔录。这些美妙的故事竟然在我的记忆中存在了二三十年,上语文课时让死记硬背的东西我却怎么也记不住。
资料在脑中积累的越来越多,真相也越来越清晰了。有一天,我就想把脑中长期积累的这些资料串起来,写出来。
我在写书前,至少用五年的时间在网上查证过很多资料。因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写的各种资料,我能从中发现共同点、找到共同的主线。所以我相信我写的东西是真的。我要让人们从我的书中得到一些在别的地方得不到的东西,而不仅仅是打发一下时间,现在可以用来打发时间的东西很多,但现在互联网有个坏处就是资料太乱且假的太多,得鉴别,没有积累就无法鉴别。
真正的写作只用了七年,而我好像已经在书中经历了上百亿年。
回想起来,初中语文都没有学好的我第一次想写东西是1999年,只写了不到30个字就写不下去了。2005年又有了想写自己一些奇怪想法的冲动,虽然没有动手写,但已经开始为写一本好的小说作准备。
时隔10年,在2009年7月我终于鼓起勇气提起笔来。当时的意义就是无论我写了一个多么糟糕的玩意儿,至少是占住名字了,后来觉得当时做了一件非常正确和非常有意义的事。书名、作者笔名、角色的名字相当重要。现在有人想写书更难,仅名字就得想半天以上,最可怕的是想出来后上网一查,早被别人用过了。
至2010年7月才写到10万字,文笔很差劲的我在写的时候是率性而为,导致实际上只是完成了一个糟糕的啰唆的大纲,但确定了“梦中古皇世纪情,绝地神勇通新天”的剧情主旋律。算是李卫东的《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的同人小说。
2011年7月前进行完第一次结构性的大调整并更新字数到20万字。我在别人的冷嘲热讽下自我激励:笨鸟先飞早入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012年7月时本书的羽翼渐丰。这时引入了平行宇宙的概念,在思考如果没有世界末日怎么写?如果真有世界末日当然就用不着再写什么了。
至2013年7月完成了第二次大的结构调整和版本升级。此时达到25万多字。就像一只臃肿的笨鸟,还在坚持慢慢往前挪。当时很多名人纷纷出书掀起热潮。
至2014年2月,为了小朋友好理解并保证绿色、健康、向上并充满正能量,删掉了12万字并加入7万字的新内容,达到了20万字原创。
2014年7月,本书正式上市首发。同时,我也没有停下脚步,继续修正和更新本书的网文版。为什么急于出版实体书?因为里面有我最重要的研究成果“盘古开、天辟地”理论,可以解释上古之谜。
2014年底,和书中理论配套的专利玩具发明生产。这是一款比七巧板还好玩的板块漂移拼图玩具。
2015年9月,由本书改编的青少年图文版电子书在圣才教育网上架。陆续得到各界好评。
2016年3月,有关《山海经》的电视剧出现好几部,“山海经”热让人们关注《山海经》的背景,然后我的书也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禹时整理的《山海图》(《山海经》的前身)就是在讲板块漂移、全世界洪水海潮之前的事,这是我书中的一个核心内容。
2016年4月“宇宙通鉴”的贴吧和QQ群建立。
2016年5月,网文版在实体书20万字的基础上精减了十万字又加了二十万字(强化了宇宙起源、精神能量、板块漂移的相关内容及其他很多资料),所包含的内容是实体书的五倍。记录了从宇宙诞生到几百年后的重大事件。网文版剧情结构没变,但是内容更完整、细节更多,修正了错误,强化了重点,接近了真理(其实已经揭示宇宙真理了)。
此时,《宇宙通鉴》得到广泛的认可,书中相关的理论、内容片段摘录在“易经”“周易”“山海经”“科幻电影”“史前文明”“星空探索”“天文”“地理”“地图”“月球”“封神西游”“UFO”“超体”“推背归休”“世界名著”等贴吧中反响热烈,相关贴子为精品贴。
一时间,我觉得自己的责任感更重了,我一定要做好这本书,做一本有内容、有情怀、有价值,可以收藏的书,永恒的书。不是看了就扔的书。
迄今为止,我用了一万个小时的时间来构建书中世界,在内心有相当大的成就感。
有些人只能看到成功者在那一分钟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在写书之前就立志,将会用一生去写、去改。
我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三个困难的情况,一是自己写作的能力和水平不行,二是来自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的冷嘲热讽,三是后来别人不挖苦打击你了,同时也无视你、不理你了。有句话让我体会深刻:“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想做学问就要耐住寂寞,想要有人缘就得出去和别人同流合污、寻欢作乐。在这种环境下,我能坚持一路写下来,全靠一个好的心态,我的心态就是在写作的时候慢慢变好的。我在追求梦想的阶段也许是痛并快乐着,但正是此时的磨炼使我的精神渐渐变强大、心态慢慢变淡然。
在人们都追求物质的大环境下,能坚持做这么一件事,太不容易了。但是我坚信,只要走正道,只要是健康的正能量的事情,总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终于,可以迎接光明和希望了。我会再接再厉,用一生来修改这本书,能完善到什么程度就完善到什么程度。省得后人再在浩如星海的资料中苦寻了。
我写书的目的之一就是写一本让人有圣贤心态的书,有了这种好的心态,无论周围环境多么恶劣,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如意的,可以是一片祥和、宁静,也可以是多姿多彩、任自己随意遨游。
我写书犹如拼魔方,刚开始魔方是三阶的,每面有9个打乱后的色块,我写出的内容和找来的素材就好比是这些不同的色块,我消化素材和修改文章就好比是拼魔方。在拼的过程中,不断涌现的灵感和创意使魔方慢慢变大,成长为每面有16个色块的四阶魔方,于是继续拼魔方,直到最后把每面有25个色块的五阶魔方拼好。这时,好像每面有36个色块的六阶魔方出现了……
《宇宙通鉴》这本书,截止到出版,只是完成了主要的创意设计、大概的架构设计、基本的剧情设计。出版以后,过了两年,内容(信息量)丰富了三倍,文笔提高了三倍。加强了书的中心思想。修正了原著中的几个错误。一直到现在,我每天都有提高和进步。
现在我回头看,一开始写得也确实不好,但,没有一,怎么会有二、三,我的小说也是像宇宙诞生一样,从无到有,从最初的“道”开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宇宙通鉴》原著,不是用来看的,是用来纪念和枕的。这几天,我把枕下压的书(自己装订的《听外星人讲故事》)换成了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写的书《心安是福》,作梦效果明显不好,作过几次令人失落的梦。压我自己的书,不做不好的梦、失落的梦。我再换原著《宇宙通鉴》看了看效果,比《心安是福》强,弱于《听外星人讲故事》,可惜,现在实体书只有《宇宙通鉴》原著,将来才会出版最新版的图书。
书中有两句诗“梦中古皇世纪情,绝地神勇通新天”也许写得不伦不类,但是我尽力了。这诗取自正文前七回的字,而且首尾交错。要知道,金庸的“飞雪连天”那句只是书的首字。这世上,最数创新难!创新的目的是什么?要想想,为自己带来了什么?又为别人带来了什么?作为我本人,创新为我带来了开心,创作的成就感。为我和别人带来物质财富,或者是精神上的财富,别人觉得有趣、涨了知识、得到了快乐等等……当初我写小说,起角色名字就难,还有书的名字,我想到的,上网一查,别人早用了,而且用烂了。起个名字都这样难,更何况是创新其他的东西?各位不信可以自己想一个名字,上网查一下,是不是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