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三分钟热度
贾环又和昭瑜说了些许话,才静下心来。
贾环这几日忙着安慰赵姨娘,赵姨娘人都憔悴了,可是事实已定,也已经改变不了了。
“见三姐姐?”
昭瑜道,“她最后一个想见的人是你。”
“我?”贾环吃惊,“怎么会是我?”
“的确如此,二哥已经答应了她的要求,环儿,你要不要去见见?”
“.....嗯。”
双眸似水,却带着谈谈的冰冷,似乎能看透一切,十指纤纤,一头青丝用蝴蝶流苏浅浅倌起,额间一夜明珠雕成的蝴蝶,散出淡淡光芒,峨眉淡扫,面上不施米分黛,却仍然掩不住姣好容颜,颈间一水晶项链,腕上白玉镯衬出如雪肌肤,脚上一双鎏金鞋用宝石装饰着,恍若黑暗中丢失了呼吸的苍白蝴蝶,这正是贾探春。
贾探春看见贾环,神态也是淡淡的,“环儿。”
“三姐姐想要见我?”贾环看如今的贾探春,些许日子不见,贾探春身着华服,从里到外都像是变了一个人,原本倨傲的性子,也被磨得平滑。
“嗯。”贾探春也是第一次认真的看着贾环,还记得小时候贾环黑黑胖胖,性格也不讨人喜欢,而如今的贾环生的俊秀好看,举止谈吐之间也颇有风度,时间总是能改变人许多,比如她自己,她觉得自己的前半生讨好王夫人,贾宝玉,实在可笑,就算在怎么讨好,也不过庶女,就算在怎么讨好,贾宝玉永远是不谙世事的,不会帮她一丝一毫,她为讨好王夫人甚至得罪自己的娘亲赵姨娘,不顾自己的亲弟弟贾环,贾探春没想到此,总是后悔万分。
贾探春纵然后悔,也得往前走,当南安太妃找上她时,她一口答应,只为贾家这个牢笼。
当离开之时,她竟然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赵姨娘和贾环,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她听说赵姨娘为她哭晕多次,不禁也潸然泪下。
在这贾府,最为担心她的也只有娘亲吧,其他人.....贾探春也不奢求。
想起每年生日,她的娘亲都会用布匹做衣服给她,那时候赵姨娘拿的布料都是最为粗糙的,却是她拥有的最好的布料,那时候她年小气傲,不领赵姨娘的情,只看见王夫人送她的精美玩物,而今想来,贾探春却怀念那件衣服粗糙的温暖。
不知从何时开始,赵姨娘见到自己也绕道而行,往日见面总会说上几句,现在见面都是默默无言,贾探春还在心里庆幸,可免不了失落。
若是能回到过去,贾探春一定不会再和赵姨娘冲突,将她做的衣服收好,与她说说笑笑,再给贾环做上几个荷包,可现如今,连面都不能再见上一面,让贾探春泪流满面。
“环儿,我要远嫁番邦,我最放心不下的便是姨娘和你了,以往都是我的过错。”贾探春眼中闪过一丝悲伤,“而今我却什么都不能弥补,这人,只有经过了大起大落之后,才懂得什么该珍惜,才懂得什么该舍弃,我最对不起的便是姨娘。”
贾环看着贾探春如此,心中也涌起一番酸涩,贾环开口,“为什么三姐姐不亲自跟娘说。”
“我怕,我怕我会忍不住。”贾探春泪涌下来,就如同近乡情怯,“环儿,你是姨娘的亲子,以后姨娘还得需要你照顾,我还有许多话想对姨娘说,还请环儿代为转达。”
“三姐姐还是跟姨娘亲自说比较好。”贾环道,“姨娘待会就到。”
“这.....”
“我想姨娘也非常想见三姐姐一面。”
赵姨娘能出府,是因为皇上的口谕,这也是贾环向昭瑜提的要求,赵姨娘一听能见贾探春,激动得落泪,没想到还能再见贾探春,跟她说话。
贾探春想要见贾环,让他代为转达自己想对贾环说的话,无非是怕见赵姨娘,心中愧疚,可现如今贾环说赵奕奶奶个待会就到,贾探春心中又升起隐隐期盼,盼着能见赵姨娘一面。
赵姨娘两眼凹陷,姣好的面容也显得憔悴,脚下虚软,贾环将赵姨娘扶进屋子,就留下她们母女两人。
赵姨娘和贾探春相见,都默默捂着嘴流泪,赵姨娘终也忍不住,“我的探春啊。”
“娘。”贾探春跪在赵姨娘面前,抱住赵姨娘哭的伤心,这是她第一次光明正大的叫娘,往日在贾府都要谨言慎行,不得叫姨娘为娘,贾探春一直都未叫过,“这些年都是女儿的错,还请娘不要怪女儿。”
“我的探春啊,娘我怎么会怪你。”赵姨娘抱住贾探春,已经泣不成声,“如今你要嫁去番邦,不是要娘的命嘛,是娘没本事啊。”
“怎么能怪您呢,娘,去远嫁也是我自愿的。”
“我的傻女儿啊,这种事怎么能愿意?”赵姨娘将贾探春扶起来,“你知不知道那番邦是什么地方?你可怎么生活啊。”
贾探春和赵姨娘是第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论,将这十几年的话语如数讲尽,母女两又免不得一场抱头痛哭。
贾探春和赵姨娘在一起吃了最后一顿饭,母女两人在一起吃饭也是很久远的事情,不知是五年前,还是八年前....
贾探春想起,眼泪又涌上眼眶,食不下咽,却还是将一盘小炒吃完,这是赵姨娘做的一道菜,也是贾探春小时候最爱吃的一道菜,这更是贾探春最后一次吃赵姨娘做的。
贾探春此一去番邦,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恐怕是再也不可能了......
天色已晚,明日便是贾探春出嫁之日,母女两人又哭了一场,才各自离去。
番邦和亲,公主出嫁,十里红妆,在外人眼里看来是无比的风光,却不知其中辛酸。
赵姨娘一夜无眠,直愣愣的睁着眼睛躺在床上,听得门外春草一声,“姨娘,三小姐到时候出嫁了。”
探春出嫁送行,码头都被封锁了,也只能有女眷送行,赵姨娘急忙整理仪容,跟着贾母,王夫人一起去了。
南安太妃和贾母坐在上位,其余女眷都在下首,南安太妃跟贾母有说有笑,王熙凤在插科打诨,对贾探春说着吉祥话。
这些人中大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家族的利益,又有几个是真心的,唯有赵姨娘是伤心的,邢夫人在一边安慰。
“时辰到。”女史一声高喊,贾探春不得不走,贾探春看着身后赵姨娘,看着身后的京城,悲从中来,泪如雨下。
贾探春在码头边,对着身后的京城,更是对着赵姨娘,磕了三个头,一咬唇,登上船里。
赵姨娘哭的撕心裂肺,幸好边上有邢夫人拉着,赵姨娘才不至于跌落在地。
船行不远,贾探春站在二楼眺望远处,看见赵姨娘差些哭晕,又看见贾母和南安太妃,王夫人以及王熙凤脸上笑意盈盈,形成反差对比。
贾探春发觉自己突然哭不出来,恐怕是早已泪流干,“娘,您跟环儿,你要好好保重自己。”
贾环通过探春远嫁一事也就知道,这贾府的人心是有多么让人寒心,这更让贾环想要带着赵姨娘早早脱离贾府这个是非之地。
**************************************************************************************************************************************************************************************
对于贾母来说,探春远嫁本来是件高兴的事情,可偏偏贾政降官了,又让她高兴不起来。
这贾政为人古板,不知道变通,还喜欢虚荣,但是为人正直清廉,可是他却没有实权,不知道得罪了哪位官员,让人暗中参了一本,降了官职。
倒是贾赦想要给贾琏捐了一个同知,以后方便袭爵。
王夫人也暗中想要给贾宝玉捐官,这捐官来的官只是挂名,通过科举考试得来的官才是有实权,得以重用的,这捐官名额并不是很多,王夫人怕贾宝玉考试累着,就想让贾宝玉挂个名字,反正以后贾家会养他的。
只是王夫人却是身无分文,变动起了念头,找夏家借钱,这夏家以后是要嫁过来的,为自己的夫君捐官,他们也光耀些。
这夏家对于捐官的钱不过是九牛一毛,直接借给了王夫人,王夫人再对贾母一说,这同知的名字也挂在了贾宝玉身上。
贾环最近再跟昭瑜学习品茶,沏茶,什么凤凰三点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向客人点头致意。什么碧玉沉清江,冲入热水后,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后慢慢沉入杯底,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在贾环看来都是没什么区别的,更别说品茶时候的洗、取、沏、端、饮、斟、清,更让贾环头大。
贾环看着昭瑜一步一步井然有序的将这些一一做完,行云流水,心中又升起热情,可是总免不了三分钟热度。
“你向我讨教了多少次,不过没有一次做成的,作诗也罢,习字也罢,这如今泡茶我也没指望你学会,你总是想一出是一出。”昭瑜抿了一口香茶,浓浓的、阵阵逼人的香气在嘴中四溢,当然这种味道是别指望贾环能够体会了。
“多学知识有什么不好。”贾环将茶水一饮而尽,甚是豪爽,在懂茶之人来说便是糟蹋,在贾环看来,能解渴就好。
“可是环儿都学到了什么呢?”
“......这茶叫做洞庭碧螺春,是一种绿茶。”贾环一脸肯定,“我已经喝了三遍了了。”
“这是庐山云雾,你上一遍喝得才是碧螺春。”
贾环捧着茶杯左看右看,“都差不多嘛.....”
“哎....”昭瑜无奈摇头,“还央着我让我泡茶给你喝,可偏偏是牛嚼牡丹。”
“哼,我认得鱼的名字,你认得吗?我昨天掉了一条黑鱼跟一条金鱼,你认得吗?”
“你还认得我青花瓷碗中的锦鲤是不是?”
“我感觉你在嘲讽我。”贾环撇嘴,“明明是你教的不好,对了,你开始用的木竹中的水是什么水,不像是从茶壶里倒出来的水。”
“是露水。”
“露水,那不是最好的泡茶水了么。”
“在你这里,有什么区别?”昭瑜挑眉一笑。
贾环泄气,“我知道,我知道,我庸俗,妙玉还用雪水泡茶呢,可在我这里依旧没什么区别。”
昭瑜喝茶,但笑不语。
贾环在榻榻米上滚到昭瑜怀里,“那你还喜欢我吗?”
昭瑜宠溺的点点他的鼻子,“不管环儿如何,我都会一直喜欢。”
贾环高兴地在昭瑜怀里蹭,“看你平日一本正经,说起情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那环儿可喜欢?”
“喜欢,喜欢的不得了。”贾环傻笑,一仰头,亲了昭瑜的下巴,“什么样都喜欢。”
贾宝玉丢玉对于贾府可是一件大事,全府上下都在寻找这块宝玉,贾母勒令要搜查大观园上上下下,又惩罚了贾宝玉身边的丫环小厮。
王夫人借机将贾宝玉身边那些教坏他的那些丫环除走,晴雯便是一个,晴雯仗着大丫鬟身份,得罪了不少婆子,那些婆子借机污蔑,王夫人不顾贾宝玉劝阻,将晴雯赶了出去。
这大观园上上下下都没有发现,只有贾宝玉无所谓,不过是块玉罢了。
正当贾母发愁之时,江南甄家来人了,来的正是甄宝玉和甄宝玉的母亲许氏许夫人。
这甄家可是跟贾家是世交,这次许夫人带着甄宝玉造访,也是为了甄宝玉的父亲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应嘉而来,甄应嘉被人诬陷,许夫人便带着甄宝玉来上京寻找自己的父亲,能帮助甄应嘉一把。
却巧合之下,甄宝玉无意中看见了贾宝玉的宝玉正列在柜台之间,就买下来,许夫人便带着甄宝玉造访了贾家,一来归还宝玉,二来盼着贾家也能伸出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