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贾环遇害

贾环备上贺礼,昨日应了甄宝玉邀请,说是今日去甄府,贾环带着钱槐,茉莉,金吉祥和两个侍卫一起去了。

如今有了贾府这个例子,自然各个家族都会有所收敛,甄府自从甄应嘉入狱之后便懂了这个道理,一改往日的奢华。

院外米分墙环护,绿柳周垂,三间垂花门楼,四面抄手游廊。院中甬路相衔,山石点缀,五间抱厦上悬“允执厥中”匾额。花团锦簇,剔透玲珑,后院满架蔷薇、宝相,一带水池。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锦,或博古,或万福万寿各种花样,皆是名手雕镂,五彩销金嵌宝的。一槅一槅,或有贮书处,或有设鼎处,或安置笔砚处,或供花设瓶,安放盆景处。其槅各式各样,或天圆地方,或葵花蕉叶,或连环半璧。真是花团锦簇,剔透玲珑。倏尔五色纱糊就,竟系小窗;倏尔彩绫轻覆,竟系幽户,倒是清雅古朴中带着别致。

甄府不同原日的贾府那样金碧辉煌,却也是名流世家,自然不会俗气。

甄宝玉今日休沐,看见贾环的到来也甚是高兴。

“拜见甄夫人。”贾环作揖行礼,堂上的夫人气质上佳,举止大方,一看便是大家门户出来。

“今日一见贾公子果然是风度翩翩,仪表堂堂。”贾环护驾之事,乔迁之事已经有许多人知道,想要结交贾环之人举不胜数,这甄家也不例外,甄夫人作为甄家的主母,自然也会如此,说话之间虽然有结交的心思,可也是谈吐得体,让人听着舒服。

“多谢甄夫人夸奖。”

贾环在后堂与甄夫人,甄宝玉喝了一会茶,谈了一会话,甄宝玉便要带着贾环去自己那里看看。

两人走后,甄夫人命下人去送些点心和茶,还吩咐定不可怠慢贾公子。

一张桃木做的桌子上摆着一个青花瓷茶杯,里面有一点未喝完的碧螺春。中屋里有个长案,案上设着大鼎,放着紫罗兰。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房间简洁素雅,倒是让贾环想起了贾宝玉的怡红快绿,两人倒是大不相同。

“这是信阳毛尖。”贾环捧起下人上的茶喝了一口道。

甄宝玉点点头,一脸赞赏,“没想到环儿也懂得茶,懂茶之人大多都是仔细,耐心,淡定之人,一般之人倒是怎么都学不会的。”

贾环只是笑笑,没有说话,并不是他懂茶,而是昭瑜爱喝茶,而他时常在侧,他依旧是不懂茶的味道,只是茶叶倒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在甄宝玉这里的时间度过的很快,甄宝玉留了贾环用了午饭。

“环儿要在这金陵待上几日?”甄宝玉问道。

贾环思索了一下,济德堂已经看过,金陵美食也大多吃过,并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许是这两日。”

“这么快,倒是有些舍不得环儿了,你走那日,必来知会我,我送你去码头。”

“好。”

贾环用完午膳没有多留,辞别了甄夫人和甄宝玉,便离开了,毕竟在人家家里总是有些不自在。

贾环下午又去了济德堂察看,济德堂的生意一如既往的好,贾环这也就彻底放心了。

回去的念头也越来越大,贾环买了一些金陵的特产之后,便决定了明日便离开。

“环儿这就要回去了?”甄宝玉前去酒楼来送贾环。

“是,我来金陵的事情已经办完,也没有其他事了,恐母亲在家担心,还是早些回去的好。”贾环道。

甄宝玉点头,“父母在,不远游,环儿可收拾好了。”

“已经收拾好了,只要去码头坐船便好。”

“那好,我送你去。”

“嗯。”

贾环向岸上的甄宝玉挥挥手,“我下次还会来的。”

“我等着环儿。”甄宝玉也挥挥手道。

来是十天,去是十天,可在金陵的日子却不到五天,贾环愈发想念昭瑜了。

“爷,这几日天气不好,船家说可能回去的路程要慢了。”钱槐道。

贾环看着外面下着大雨,天气阴冷,“这天气延迟也实属正常。”

贾环半夜躺在硬邦邦的床板上正睡不着,就听见漏水了漏水了,贾环忽的从床上爬起。

船底漏了这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情,贾环也是担心,钱槐等人都去补救了。

钱槐和两个侍卫担心贾环的安危,让他待在房间里。

贾环在房间里也是着急,正在着急之时便听见有人敲门,贾环刚一开门,就被一个蒙面的人捂上嘴巴,贾环自认挣扎,不小心将那人脸上的蒙面掀开,之后就被打晕了。

贾环晕倒前清清楚楚的看出这就是船上的船长。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贾环被一阵冰冷的水刺激醒来,整个人都喘不过来气,水呛到鼻子之中,让贾环难受,可是脑海里求生的念头却很强烈。

贾环在水中使劲挣扎,往上游,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保佑,贾环抓到一根浮木,整个人半趴在浮木喘着粗气,闻着新鲜的空气,这才觉得自己活了过来,只是左腿疼痛难忍,许是撞到了水底的什么,大概是骨折了。

刚刚的贾环真的有种绝望的感觉,贾环不知不觉又昏了过去,水流不知将趴在浮木上的贾环冲往何处。

再次醒来的贾环,已经躺在了床上,身上也已经不是湿漉漉的感觉,换成了干爽的衣服,贾环缓缓的睁开眼,身边趴了一个孩子,看见他醒来似乎很兴奋。

“秋婶,秋婶,他醒了。”那孩子欢呼雀跃的出了房门。

一个穿着粗糙布质的中年妇女端着碗进来了,那妇人道,“你终于醒了,这是我在东头王大夫那里抓的药,把它喝下去,身子才会好。”

贾环撑着床坐起来,微笑道,“谢谢你,不过....我.....。”

那妇人似乎看出来贾环的疑惑,道,“是小祥,他在河边看见了你,就跑去我家,我丈夫就将你带回来了,我家屋子都满了,所以你现在在小祥家里,对了,你叫我秋婶就好。”

“谢谢您,秋婶。”贾环也转头对小祥一笑,“谢谢你,小祥。”

小祥长得可爱,一双眼睛闪亮有神,只嘻嘻的笑着。

贾环的脸上和手上都有一些细碎的小伤痕,腿也用简易的绷带包扎着。

秋婶帮小祥和贾环做了饭就离开了,小祥是一个人住,他的父母死的早,只留下他,村子里的人看他可怜,时常会帮着他。

这个村子很是落后,也只有一个大夫,当时请了大夫来看贾环的时候,那大夫就帮着贾环的腿用绷带包扎,连个木板固定都没有,还断言贾环的腿废了。

贾环有些汗颜,不过是轻微的骨折而已,竟有此等庸医。

这小山村也是一个落后的地方,就连去镇上的城镇也是一个月才去一次,路途遥远,贾环想要送信也只能等一个月以后,更何况身上还没有银钱。

贾环让小祥找了两块木板将自己的腿固定住,小祥在一边奇怪的看着,“大哥哥,这是什么?为什么要把木板放在腿上?”

“这样的话,以免腿乱动,腿也会好得快。”

“会好吗?”小祥歪着头,“王大夫说你的腿好不了了。”

贾环揉揉他的头,“他那是胡说的,我的腿会好的。”

小祥眼神里充满了崇拜,“大哥哥好厉害。”

索性这个村落里的人都很和善,对待贾环这个外来的客人也是很好,时常送些饭菜过来,让贾环很是感激。

不过贾环还是有些焦急,若是昭瑜找不到他,可如何是好,没想到在回去的路上竟然遇到此事。

某日,贾环瞥了一眼垫在桌脚底下的一本书,,贾环将此书抽出来,看了一眼,“这还是手稿,简直是暴殄天物。”

小祥捧着一把炒豆子进来,乐呵呵的,“阳阳给了我一把炒豆子呢,大哥哥快来吃,咦,这不是桌脚下的那本书吗?大哥哥,你认识字?”

贾环点头,“我认识,小祥,这本书你是从哪来的?”

“唔,好像是爷爷的爷爷留下来的,不过家里人没有人认识字,后来我看着桌子一角矮了,就拿来垫桌子了。”小祥趴在桌子上分豆子,准备跟贾环一人一半。

“那还有没有了,就这同样的书?”

“有的,我去给你拿。”小祥蹭蹭的跳下椅子,到一边的箱子里翻东西了,小祥的家可以算是家徒四壁,只有一个衣柜,两张床,一个大水缸,和两个大箱子,其中一个还是空的,当初他父母死的时候,小祥的亲戚都来他家快把他的东西搬空了,奈何小祥那时候还小,什么都不懂,最后还是秋婶出面,才留下这几样东西。

“给你,给你。”小祥又拿出几本书来,给了贾环。

这是的剩下几本,贾环欣喜若狂,小祥将一半豆子给了贾环,“快吃吧。”

“我不吃了,都给小祥。”贾环看着这么懂事的孩子,心下感动,虽然小祥从下父母双亡,可是依旧是心地善良,看着他童真的脸,贾环打心底里喜欢。

“那好吧,晚上的豆腐我分给你两块。”小祥扔了一颗豆子放嘴里,嘎嘣嘎嘣的嚼了起来。“阳阳炒得豆子真好吃。”

“阳阳是谁?”贾环问道。

小祥一听到阳阳脸上充满了兴奋,可是又转变伤心,“阳阳对我很好,村子里的孩子也就他跟我玩,只是他爹爹老是爱喝酒,喜欢打他,他身上总是伤痕累累的,今天他给我炒豆子的时候,脸上也有伤痕了。”

贾环听着也是心酸,听起来这阳阳恐怕比小祥也是大不了几岁,小祥又不知道想起来什么,“大哥哥,你认识字一定会写字啦,那你能教我吗?”

贾环怎么会拒绝,点头,小祥家里没有纸,贾环便用树枝沾了水,在泥地上教他写自己的名字。

贾环就这样在村子里过了七八天,每到晚上总会叹气,想起昭瑜,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不知道他娘知道他掉水里了,会不会哭的伤心了。

******************************************************************************************************************“我的环儿啊,我的心肝啊。”赵翠兰哭的上气不接下气,邢夫人在一边安慰着,。

“环儿吉人天相,自会没事的。”邢夫人说着也不禁掉了眼泪。

“这都十来天了,一点环儿的消息都没啊,我就知道不应该让他出去的,老天啊,你怎么不开开眼啊。”

当日,钱槐等人补救了船底漏水之后,才发现贾环不见的,急忙上岸寻找,望着黑漆漆的水,两个侍卫也跳下去找过,可是并无踪影。

那两个侍卫急忙让船家靠岸,也不顾天气,从陆路骑马,快马加鞭的回了京城,去找睿亲王爷了。

钱槐也赶紧让船家让船上会水的人下去寻找贾环,船家也装作着急的样子,连忙让人下水,可是依旧无踪影。

昭瑜知道后,震怒,他没有时间责怪钱槐等人,急忙叫了清风,明月带着侍卫再去临江寻找,之后自己也去了。

可是寻找了几日,不管是上游和下游,侍卫找遍了都没有贾环的踪影。

昭瑜另想,可能贾环被人救起,又让人在临江的各个地方,张贴榜文,以便寻找,可惜依旧无踪影。

昭瑜更是怒火翻腾,心中自责更甚,若是当日陪着贾环一起去,怎么会有今日的事情。

昭瑜没日没夜的找贾环,似是疯了一般,只可惜石沉大海,遥遥无期,让昭瑜的心也一点一点的发寒。

水瑾知道后,也加大了人手寻找贾环,又心疼自己弟弟,看他如今模样,让水钰和水現将昭瑜带回京城。

赵翠兰算着日子贾环也该回来了,可是贾环过了日子也没回来,纸包不住火,知道贾环失踪落水,生死不明,当时就没撑住,晕死过去了。

如今十几天过去了,贾环毫无踪影,赵翠兰也病在床上,一蹶不振,只每日邢夫人和张夫人照顾于她,帮她纾解心情。

**********************************************************************************************************************贾环这边也是心急难耐,他不知道外面已经人仰马翻,可是知道昭瑜找他必定心急如焚,只是他飘过来的地方,是在偏僻,更何况来这村子,也得费上一番功夫,怎会好找。

贾环每日教小祥写字,一次偶然小祥挖红薯,带回来两样草药,正好有助于腿,小祥更加崇拜贾环了。

贾环的药只喝了两天,贾环才知道这药是小祥的父母留下来的银钱,却花在了他的身上,而且王大夫开的药也贵,所以才没钱喝药了。

小祥还一脸对不起,贾环又怎么可能会去怪他,心下更心疼这孩子了。

贾环随还不能走,却让小祥去摘地上的各种草,小祥虽然不知道草药,但是贾环可以辨别,每每小祥抓回来一把草,里面会有一质两种草药,这让小祥去采草采出了兴奋,假话也教他认识了几种草药,小祥对这个很感兴趣。

贾环用这些不同的草药,让隔壁的秋婶熬了药,秋婶还一脸惊讶,看不出来贾环竟然会治病。

贾环见过小祥口中的阳阳几次,比小祥大不了几岁,个头却很高,也很瘦,长得清秀,只是脸上有伤痕,还有些发炎。

阳阳原名赵阳,他小时候生活还是很幸福,爹疼娘爱的,只是他娘病死之后,他爹一蹶不振,整日喝酒,喝完酒就打赵阳,赵阳一声不吭的忍着,也肩负起了家庭的重任,所以脸上才有了不符合年龄的成熟。

赵阳很喜欢跟小祥玩,更像是兄长一样,照顾着他。

贾环用草药配了一种简单的药,敷在阳阳的脸上,又将他衣服拔下来,身上大大小小的伤痕,触目惊心,贾环更是心疼,同样用草汁敷上,晾干,再给他配了一副药,没想到阳阳的身上的伤痕很快就好了,只是又添新痕。

赵阳似乎很喜欢学医,每每贾环教小祥草药的时候,赵阳都露出渴望,贾环了解之后才知道,赵阳对母亲的病死很是耿耿于怀,很想学医,他曾去求过王大夫教他,王大夫只是不屑的冷哼,把他赶出去了。

贾环也每日教赵阳认识草药,和一些简单的知识医理,赵阳学得很用功,也很认真,为了感谢贾环,时常上山抓一些野鸡送给贾环。

贾环也治好了隔壁秋婶丈夫的腰伤,还不要药费,村子里的人知道贾环会看病不要钱之后,也有几个人抱着试试的心态来找贾环,贾环看这些都是小病,只是药材不够,有些困惑。

某日,赵阳从家中翻出纸笔,交给贾环,让贾环将这些草药画下来,教给他,他会去山上寻找。

贾环便将这些草药的模样画下来,教给赵阳,没过一个时辰,赵阳就回来了,这些草药都准确无误,更让贾环刮目相看,这孩子果然有学医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