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收购仙童半导体的设想(三)
笑过之后,叶开就让凯罗去联系仙童公司的负责人,通知收购事宜去了。叶开看着精气神都焕然一新的凯罗疾步离开会议室之后,才斜靠着椅背开心地继续笑着。
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离开香港之后,好运似乎就一直光顾着自己。自己不但遇到了邓莉君,还在英国成立了科技公司,接着还和凯利两姊妹有了肌肤之亲,与英国未来政坛的大人物也有了微末的联系。
这还不算完,来到美国后,出乎意料地收纳了三位未来科技界的美女CEO,顺利地收购了雅达利游戏公司。在游戏公司里,还获得了宝贝,得到了未来通向桌面级CPU、游戏产业、以及汽车工业的捷径。
现在更是找到了未来进入半导体基础产业的机会,要知道现在的晶圆厂不但原材料是自产自销,而且还有一个关键的行业也包括在里面,那就是玻璃行业,因为光刻机的掩膜版是需要玻璃作为基板的。
而围绕着这个玻璃基板,未来进入液晶面板、电子产品保护面板行业就会变得相当的容易。更何况还有作为电子工业母机的光刻机呢!
但是,想着想着,叶开的笑容还没有收敛,便又开始苦笑了。
为什么呢?
因为,虽然美国政府对外资企业的监管比较少,但是,对于外资企业进入某些行业还是有很大限制的。
这些设限行业受美国联邦或州政府的限制或监管,包括国防、银行、保险、国内空运或水运、渔业、无线电与电视播放。
而收购的这些行业中,如果还涉及到敏感性行业,包括高新技术、军事相关、或者仅仅是因为具有一定公共关注度的行业,都会受到政府的安全审查。
而叶开想要收购的仙童公司以前不但取得过给国防部的导弹提供晶体管的合同,还为阿波罗宇宙飞船的导航计算机提供过集成电路。这种在安全审查部门挂了号的公司,一般人想要收购都有一定的难度,更何况叶开一个外国人,还是亚洲人。
就在叶开开始苦笑、担心收购希望会很渺茫的时候,接到收购电话的仙童公司的老板科里却在办公室里真正地开怀大笑。
笑什么呢?当然是笑自己四处寻觅的买家终于出现了,一天不将公司买出,公司的价值就在一天天减少,而每天的支出还得不停地掏出来。但是,国内的半导体公司都看不上人才流失严重、亏损严重、产品又没有竞争力的仙童公司。
于是,科里又将目光投向国外的公司,为了减少收购方收购时的阻力,科里付出了一大笔钱,使仙童公司退出了上市公司行列,而且,不退不行,每股0.5美元的股票已经相当于一堆废纸了。
不但如此,他还通过自己的关系,让加州政府大开绿灯,忽略了收购者的审查程序,开出的收购协议里,只要签上收购方的大名,仙童公司就会轻易的更换了老板。
对于出售价格,随着科里的四处碰壁,已经熄灭了想趁此机会大赚一笔的想法,而是根据资产给出了一个合理的价格,3亿5千万美元。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合理、而富有良心的价格,国外的那些公司都不宵一顾,或者说是小公司对这个价格承受不起,大公司又嫌这家公司是个烂摊子,没有收购价值。
所以,科里接到凯罗通过技术人员转达的收购意向之后,哪里还能不乐呢?于是,连忙通过电话将自己的出售价格告知了凯罗,说如果对价格满意的话,随时都可以签订收购合同。
而自觉没有收购可能的叶开,站起身来准备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就见一脸兴奋地凯罗走了进来,边走边道:“老板,好消息,对方同意出售,说如果对价格没有异议的话,随时可以签订合同,对方已经将阻碍合同签订的一切因素都排除了。”
“对方报的价格是多少?”叶开此时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的刺激。
“要3亿5千万美元。”凯罗有些艰难地将价格说出口,无他,价格太高了,他生怕自己的老板承受不起,或者觉得价格太贵了。“是不是太贵了?”
太贵了?不!应该说太便宜了才是。用3亿多美元就可以进入光刻机行业、晶圆设计制造行业、液晶显示行业等等在前世数百亿美元的行业,这简直就是‘四两拨千斤’的行业典范啊!
“凯罗,你知道我们公司收购雅达利公司花了多少钱吗?”叶开看着凯罗,伸出了三根手指道。“三亿!而且,收购之后,还需要对新公司进行大量的投资,包括仙童公司也一样,现在你还会觉得对方开出的价格贵了吗?”
凯罗被叶开公司的大手笔所震惊,也为自己在叶开手低下做事而感到庆幸不已。要知道,科技研发有时候不但需要人才,还得有巨额的研发资金和敢投入研发资金的老板,要不然再辉煌的公司也会有英雄迟暮的一天。
眼前的仙童公司就是这样的例子,曾经无比辉煌的仙童公司,在市场上赚取了巨额利润之后,非但不继续加大对公司的投资,反而将大部分利润抽回了母公司,导致仙童公司内部四分五裂,人才出走而逐渐没落下去。
“这样吧,凯罗,你的部门就先不动,暂时按照以前的工作继续做下去。”叶开想了想对凯罗说道。“等把仙童公司收购以后,我再对你们部门进行调整,但是独立出来成立一家公司是肯定的。所以,你要有心理准备并安抚好你的下属们,OK”
“没问题,老板你就放心吧!”凯罗答道。
结束谈话的凯罗和叶开先后离开了会议室,叶开找到了瑞士银行的律师团队,将收购仙童公司的业务再一次交给了他们,才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因为,叶开觉得雅达利公司的分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