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外交难题
王珏当然知道这样做是一次冒险,也当然知道这不是处理辽北军的最合适的办法,可是他只能选择这种在速度上具有优势的策略,因为他在辽东或者说大明帝国的整个东北地区,既定的战略方针就只有一个快字。
打辽东的金国和日本联军,王珏用的是近似于莽撞的快速突击战略,他的部队前进速度创下了新的世界纪录。几个月的时间里,整个辽东地区就被搅得天翻地覆,甚至其他国家都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战争的胜负就已经决定了。
同样的,在辽北地区,王珏依旧也只能用快这个字来作为他自己行动的准则。他要赶在所有人都反应过来之前,就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工作,抢在变化到来之前,完成他在整个大明帝国东北的战略部署。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王珏用一个快字,就打乱了几乎所有人的部署。是的,所有人的!他不仅仅在对付敌人的手段,还要时刻应付着自己人的反应和变化。如果他的行动慢了下来,那么即便是只有大明帝国内部的阻力,都足以让王珏做的事情被无限期的搁置起来。
“似乎总是有人在背后追赶你一样,至于这么着急,在辽东战事未平的时候,赶着到辽北来走这么一趟么?”跟随着王珏前往辽北的锦衣卫大汉走到了王珏的身后,开口瓮声瓮气的问了这么一句。
大汉平日里的话并不太多,而且说话也经常有头没尾,这个时候走过来主动对王珏说了这么一句话,可见他也对王珏如此着急做事的态度有所不解。
“我没有时间了……或者说,帝国还有帝国的敌人,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王珏看着远处的天空,叹息了一句之后,开口颇有些无奈的对大汉解释了这么一句。就有如此刻王珏的心情一样,即便是连续做成了几件足以让全世界震惊的大手笔,可王珏依旧还是高兴不起来。
他的敌人太过强大了,不仅仅是外部的那些虎视眈眈的国家,还有他身后的那些和他打着一个旗号的那些怀揣着各式各样想法的自己人。那些人有些只是和王珏政见不合,而有些则比起敌人来更加可恨可憎!王珏必须抢在这些拖后腿的人反应过来之前,完成他在辽东的一切部署。
这种和很多很多厉害的还有危险的人一起赛跑的感觉真的非常不好,连妖孽到号称算无遗策的王珏,都感觉到了一丝疲惫。他依旧望着远处的天空,喃喃自语说出了一个让听到的人都莫名其妙的话语:“这一次,看来可以休息休息了。”
……
“如果大明帝国再这样一意孤行,我大英帝国真的会站在世界所有国家的立场上,对大明帝国实施制裁!”毕竟,辽东的战局发展的再快,也无法真正的做到快过所有人的反应。当得知大明帝国在辽河之战中势如破竹的时候,在京师劝和的几乎所有国家的使节,就这样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在辽东事件上闹开了。
为首的自然是一直和大明帝国不算友好的大英帝国,而法国还有锡兰两个国家也同样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出了反对大明帝国在辽东事件上得寸进尺的立场。虽然一时间这些国家还无法对大明帝国造成什么实质上的危害,可毕竟给大明帝国的外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听着答应帝国的使节克兰斯在耳边咆哮,一直以对外强硬著称的大明帝国礼部尚书孙方,也是一脸的无奈。他接手大明帝国的外交工作以来,面对的可能是过去一百年间大明帝国最糟糕的外交环境了。
现在英国和法国还有锡兰在辽东事件上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而其他国家也从大明帝国的犀利攻击中体会到了昔日天启王朝的恐怖,他们再一次的抱成一团,联合起来盯着大明帝国的一举一动——上一次这样类似的局面,还是全世界第一次反明战争时期的事情。
“这个王珏……还真是一个让人不省心的家伙啊。”孙方揉了揉自己的鼻梁,一脸疲惫的表情对自己的手下说道。最近他一直在应付着各国来的使节不断提出的各种辽东议和的方案,每一个都软硬兼施让他头痛不已。
外交工作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它在多数情况下并非是直来直去的恃强凌弱,也并非是那种简单的妥协和让步。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等价的交换,双方拿出自认为相等的筹码堆放在桌子上,然后如同商人一样讨价还价。
而现在,当德国还有美国,也因为欧洲其他国家的压力,改变了自己暧昧的立场,拿出了一份劝说大明帝国接受各国提议,结束在辽东地区的战争的时候,孙方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是一个大明帝国的礼部尚书,即便再不情愿妥协,也不得不认真考虑,万一触发第二次世界反明战争的可能性了。
“孙尚书……我不得不承认,贵国的军事指挥官们在辽东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而大明帝国展现给全世界的强大军事实力也让人印象深刻……可是,这种过分的威慑已经让所有国家心生警惕,这对大明帝国未来的对外关系,非常非常的不利。”德国大使汉纳森很是郑重的在和一些中国的礼部外交官们解释这件事已经造成的后果。
他说的话代表了很多原先中立的国家的态度,而且因为之前的暧昧立场,他的话也确实让大明帝国的外交官们非常重视:“汉纳森大使先生,我们很理解各国对战争的抵制态度,辽东的战事很快就会结束,大明帝国镇压叛军的决心不会动摇……”
“各国都因为坦克这种新式武器的出现,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美国大使也在一旁对几个大明帝国的军方代表在磋商着很多问题的细节,他对大明帝国在辽东的胜利表现出了担忧的神色,因为国力如今并不突出的美国,不得不陷入新一轮的军事装备竞赛。
各国都不得不拿出宝贵的经费,投入到对坦克的研究和发展上,传统的几个工业强国对此已经颇感头疼,那些个工业并不强大的国家,现在的窘境可想而知。英国准备部署2000辆以上的坦克,法国也同样要部署2500辆,德国为了应付莫斯科公国还有法国的威胁,也不得不装备2700辆坦克自保。
如此巨大的军备竞赛已经拉开序幕,各国国内的军火商自然要向各自的军方施加压力,兜售自己生产出来的武器设备。而各国的军方也同样要壮大自己的实力,装备更多先进的武器装备——他们会变本加厉的向自己的政府突出敌国的威胁,尤其是大明帝国的威胁。
而各国政府也会在第一时间利用大明帝国的威胁论,转嫁国内的各种矛盾。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打响对大明帝国的声讨之战,以此来为攀高的军费买单……当各国都为战争做好准备的时候,也许新一轮的世界大战就会展开,而且很有可能是全世界对大明帝国的一场战争。
“也许,应该启用应急方案了……我们参考了美国人递交给我们的那个建议,如果将叛军,和日本人区别对待,将这场战争的规模压缩一下,是应该可以在国际上争取到部分主动权的。”最近也加入到了辽东事件外交应对之内的礼部侍郎何禹希对身边正在唉声叹气的孙方建议了这么一句。
这个退一步的建议是美国人想到的一个折中办法,他们在各退一步这种折中方案上有着天生的思维优势。不知道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内在性格,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
当然,这个方案,被大明帝国的高层所接受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这套方案的合理退让性上: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单独对日本议和,并且放弃追究日本发动战争的责任。这样一来所谓的金国叛军就被区别对待,而且被孤立起来——大明帝国虽然在对日方面有所损失,可是却能成功将辽东事件变成一场内战!
而一场内战,打成什么样子,在法理上也是大明帝国自己的事情。虽然外国人也可以打着平息战争的幌子继续干涉,可大明帝国那个时候已经用和日本求和的办法拖延了时间,抓紧时间造成辽东战争胜利结束的既成事实,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孙方也是没有其他的办法了,能够稳住几个国家的特使,将辽东战争的和谈事宜拖延到这个时候,他也已经尽了全力了。甚至连大明帝国的皇帝陛下,都为了拖延时间,称病连续好几天取消了朝会。而他们的拖延也确实见到了成效,辽东战场上的胜利,现在看来已经可以说毫无疑问了——因为就在前不久,奉天城已经重新挂起了大明帝国的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