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闻发布会2

上边还在纠结这些“无聊的细节”,下面的使节记者们心里已经是翻江倒海一般了。使节们出于外交礼节,还能保持仪态,记者们就坐不住了。王小姐高声道:“周……代表,您能够解释一下,我们看到的所有一切吗?”

总理稍微愣了一下,向来宾们笑笑:“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稍微想了一下,拿起身前的麦克风——本来还要试音的,不过现在可以省略了:“在回答这位小姐之前,我们还是先来仔细地看看,我们要展示给大家看的东西吧。有什么问题,到时候一起回答。”说罢,向王小姐一欠身,算是道歉——无论什么时候,总理的礼貌都是不缺的。

王小姐只好按下心中的疑问,专心看电影。

这一次不再是固定的图片,而是(2019,建国60周年)阅兵式记录。

为了节省时间,阅兵式是剪辑过的,这就导致本来同步的解说词会忽然中断,不过,仅仅从只言片语中,已经能够听出许多内容了。

不出意料的,台下开始有了骚动。

阅兵式播放完毕,扫荡也停了下来。大家都看向总理,那意思很清楚——请给一个解释。

“相信大家也都听出来,看出来了。那么我就给大家证实一下:大家看到的,确实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军队,而是来自于80年后的中国,这是未来的军队。说实话,对于未来的军队,我们也不是很了解,我们还是请他们自己给大家介绍一下。”

说罢,示意大家看向台上那两位惹眼的老军人。

个子比较高的老军人“腾”地一下站了起来,立正,敬礼,嘴里流利地报出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集团军中将司令李新辉,向大家问好。”

接下来是另一位各自稍矮的老军人,用同样利索的动作站起,立正,敬礼:“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八集团军中将政委刘跃军,向大家问好。”

“两位请坐。”总理如果不从政的话,大约会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电视节目支持人,“对于未来的军队究竟是什么样,你们为什么能够来到我们这个时空,你们来到这里将要做什么,相信大家都很关心。现在我们就请大家提出各自关心的问题,然后由两位来做出解答,好吗?”

当然不可能不好。

总理向下面看了一下,向王小姐道:“好吧,凡事讲究先来后到。我们就请这位大胆的小姐,先提问吧。”

“好的,谢谢周代表。”王小姐同样很有礼貌,先是向总理表示了感激,这才向两位老将军道:“我是《大公报》记者王园,我想请问,既然两位是来自八十年后,那么,是否说明我们的抗战取得了最后胜利呢?如果是我们取得了这一场战争的胜利,我们又是如何得胜的。”

这是时下每一个中国人都真正关心的问题。

两位老将军互相看了一下,刘跃军道:“首先,在我们那个时空,我们确实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争,付出了数千万伤亡的代价,承受了数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场的中国人一齐欢呼起来。自从抗战开始——或者更准确地说,在抗战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亡国论就一直都存在,国人对于抗战前景抱悲观态度的大有人在;以往,抗争派还能用“我们国土广大,兵员众多,可以长期抗争”作为论点来和亡国论者争取人心。随着大片国土的迅速沦陷,这种声音也日趋减小,亡国论甚嚣尘上。人们迷茫着,痛苦着,不断地提出疑问:难道我们的国家,终将灭亡吗?难道我们的同胞,免不了会成为任人鱼肉的亡国奴吗?难道,我们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现在,终于有人站出来,给大家的这种想法明确地说“不”。

不需要论据,不需要论证,直接告诉大家抗战的最终结局,这是多么的振奋人心?

“当然,因为我们的到来,我们相信,这个过程将大大缩短。在此,我们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们把这个消息发布出去:即使没有我们,日本也终将战败,所以我们希望日本政府,停止这一场注定会失败的战争。现在我们来了,我们拥有时下的人很难想象的力量,如果日本政府执意把战争继续下去,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全面投入对日作战。”

————

“哗”地一下,整个大厅炸开了锅。

跟日本打了这大半年(1937.7.7——1938.4.1),这还是中国人第一次对敌人发出如此强硬的信息。

这里要说明一下,不少人诟病国民政府不敢对日宣战是因为没有胆量,认为这是常凯申为了能同日本媾和而留的后路,这个倒是有些冤枉常凯申了。众所周知,民国没有自己的军工产业,战争物资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一旦常凯申对日宣战,两边就成为交战国,根据非交战国中立法则,向当时中国卖物资的中立国家,将不再能向中国出口战略物资(当然同样也不能向日本出口,不过不用我说,大家也该知道,这对于日本的影响没那么大)。

好吧,国际法那玩意儿就是个擦屁股纸,没有哪个大国会在乎,用得着的时候就拿来用,用不着就扔一边儿了。可是当时的民国,拥有这个实力吗?退一步来说,就算有某个或某些大国敢于私下接着跟中国做生意,民国政府也不敢冒这个风险。

非不愿也,实不能耳。

“将军阁下,请问你们的话,代表了中国政府的态度吗?”

问话的不是记者,而是英国参赞杰森。

“是的,我以上的发言代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态度。”刘跃军将军用外交场合很罕见的肯定态度回答了杰森的问题。

“将军阁下,我不得不提醒您,您是一位军事主官,不是外交官员。由您来宣布某个政府的外交政策,这不符合外交惯例,除非……”说到这里,杰森耸耸肩,偏偏头,“所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一个军政府。”

如果未来的中国政府真的是个军政府的话,那即使他们拥有强大的军力,也不那么可怕了。

“不得不说,杰森先生的疑问有其道理。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我这里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以及异时空管理局联合签署的授权文件。”说着话,刘跃军将军拿出了一份红头文件,把文件交给了一边的小曹,很快,红头文件就投影到了幕布上:“根据该文件,我还有一个身份,是外交部异时空司司长,现在,杰森先生还有疑问吗?”

“尊敬的刘将军,我是《中央日报》记者韩添献,我注意到您刚才一直提到,您代表的是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请问,这个国名是什么意思?难道,民国政府在未来更改了国名?”一个记者提问道。

“中华民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名字确实是非常相近。眼下国共合作,不难猜想国名中多出来的“共和”有可能是因为政府中多了**代表的关系。

终于说到真正核心的问题了。主席台上的众人互相看了看,眼神中交汇着这一信息。

实在说,对于现在具有超时空航行能力,每个月的货运量达到两万吨的**而言,动武的话已经可以不惧这个星球上的任何对手——白头鹰的军事工业强大不强大?41年到45年共下水了一百多艘航母,吓死人啊。不过,一百多艘航母很厉害吗?歼八歼十FC-1(没必要用20和31——就算用歼十都很欺负人了)带上鹰击飞个三百架次,就能把美国这些船、连同船上的飞机和飞行员,还有护航舰队一起送下海底。没有了舰队,掌握不了制海权,鹰酱兵再多(二战美军数量一度超过千万),也不能游过太平洋跑过来。

毛熊和汉斯猫是另一支值得注意的力量。这一次没有海洋的阻隔,不过要把他们强大的陆军从欧洲万里迢迢地运到亚洲来,可靠的运输线只有西伯利亚大铁路一条而已。对于现在的**而言,每天派十个架次的飞机,一年四千多架次,基本就能保证这条线路全年度都处于瘫痪状态。仅靠着毛熊远东军区的百万大军?好吧,再加上脚盆鸡的两百万军队好了。三百万,好吓人啊——问题是没有重武器(为什么是轻步兵而不是重步兵?呵呵,plz-45和天上的卫星保证能让现在地球上的任何对手都处于轻步兵状态),还处于分散状态(无法集中,**的火箭炮,大家懂的),通讯不灵(通讯干扰——甚至可以假冒敌方高层发布假命令),任何依靠无限电传输的命令都无法保密(即使解密能力)……这样的三百万“军队”,分布在整个北中国广大的地盘上,能有什么作为?

而且以上都只是常规战争和本土防御战争,这种战争真要是打了起来,也就意味着两边处于战争状态——这时候攻击敌方本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而这个时代,核武器并不是只能存在于发射架上的东西。无论是白头鹰的底特律、费城,波士顿,橡树岭;还是汉斯猫的鲁尔,阿尔萨斯,洛林(这两地方就算是到了汉斯猫手里好了);又或是毛熊的基辅,斯大林格勒;好吧,再加上牛牛的伦敦、格拉斯哥、伯明翰,以及脚盆的吴县、横滨、京都……蘑菇蛋表示,通通都是浮云。估计,抹掉以上一两个名字,就能让头脑发热的各国领导人冷静下来了。

而且这也就意味着列强“强大”的工业能力并不能发挥作用。

也是因为确定无惧于所谓“世界的联合”,**才敢于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的力量,敦促日本投降——至少,自保是没有问题的。

但这都只是对外的保证,在对内方面就没那么好处理了。对于目下在同一口锅里搅马勺的秃子,**真心没有好办法。

这也是这次展示力量的唯一弊病:眼下国共合作,两边谁先发动对对方的攻击,都会背上挑起内战的罪名。历史上秃子是不惜背上这个罪名也要消灭**,结果装逼不成反被草,背上了骂名不说,也成全了**。

秃子之所以会这么选择,那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能消灭**,然而这一次展示力量,以及透露未来,这会让秃子意识到,他无论如何也干不过**,既然干不过,秃子就肯定不会撕破脸动手,秃子不动手,**也不好先动手,豆腐掉进灰里,吹不得打不得。再凭借目下秃子的“正统”地位,以及在全国占有的广大地域(两边不动武的话,这些地域当然会保存在秃子手中),**想要取得全国政权,要花的时间恐怕比另一个时空更久。

————

(本节要啪啪啪打果粉的脸了^_^)

两位老将军对视了一眼,然后又一起看向总理。总理微笑,点头,大度地答道:“不要有顾虑,实话实说好了。党委不是早就有决议了么?”

两位老将军又对视了一眼,用眼神交换了一下信息,刘跃军点了点头,向那名记者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仅仅是这一句话,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特别是那响亮的“社会主义”的名字,让大厅里一时间大哗。白头鹰、牛牛、高卢鸡愕然失色,毛熊狂喜,汉斯猫脸色阴沉。记者们的反应也大致上也是这三类,《中央日报》韩添献这样的官方喉舌脸色当然不好看起来,以《大公报》王小姐为首的持中立态度的各家报纸记者则只是表现得惊愕,倒是《新华日报》的记者对于这个消息表现得不是很热情——他早已经知道消息了。

“你们的那个政府,是国共联合执政的政府吗?以**为主导,但是国党占据一部分议席的执政方式?”

韩添献阴沉着脸问道。他还抱持了万分之一的希望,毕竟现在的国党占据了名义上的大统,在实力上也比(这个时空)**强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可惜现实无情地打碎了他的最后一分幻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由**一党****的政府。”

韩添献一下子在座位上瘫了下来,嘴里喃喃道:“这,这,这不可能,不可能……”

一边的《新华日报》记者看了韩添献一眼,眼中的得意溢于言表,正想向台上发一些比较“正能量”的提问。一边的《民进报》(民国时候的国内报纸我大致上只知道新华,中央,大公,还有申报四家。其他的都是胡编的,大家别当真,看个乐就好。如果实在看着不满意,也可以下载下来,用TXT替换功能替换一下就好。再说,民国时代,估计不缺小报纸——就连电台都能私人创办,别说报纸了)抢先了。

“我是《民进报》记者邓辉,请问将军阁下,现在的党国政府,那时候在哪里?**是如何窃……如果取得全国政权的?”

“这个问题……”刘跃军略微踌躇了一下,才道:“该怎么说呢?非要说的话,国党……算是分裂了吧。”

“分裂?算是?”一众记者鼓噪起来,外国使节们无动于衷——这是中国人国内的事情,与他们的关系不大。

也有关系,至少,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去跟一个注定要倒下的政府合作。

刘跃军扫视了一下下面的记者,干脆从头讲起:“1945年,日本投降。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三年以后,常凯申战败退往台湾,当时的国党主体部分自然也跟随了过去。不过,以宋庆龄、何香凝女士、李济深,谭平山先生等为首的一部分不愿意内战的国党员拒绝退往台湾,于1948年1月1日在香港组建中国国党革命委员会,成为新中国的参政党派,到我们的时代,他们与台湾的国党基本已经没有任何关系……顺便一提,现在的国党退往台湾后,台湾处于事实上的长期分裂状态,不过国党政府的执政地位也在80-90年代终结。到我们那个时代,仅仅是作为一个普通党派存在。”

国党的未来,一片黑暗啊。这让在场的几个党国中人一下子就断了“向上爬”的心思——大家都是聪明人,都明白“末代皇帝不好当”的道理,皇帝尚且不好当,别说下面的跑腿了。

当然也有个别更聪明的,动了“继续向上爬”的心思。竞争少了,自己爬上去的机会就更多了——爬高以后,卖出去更值钱。

当然,也不乏一些热血青年抱着“以身殉道”的崇高理想,下定了“挽救党国”的决心。

比如韩添献。

“将军阁下,请问未来的中国政府,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政府,抱持什么样的看法和态度?”恢复仪态之后,韩添献立刻开始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眼下自己的职责,就是探听这些未来人的情报:他们的军事经济实力,他们对现政府的态度,他们的所有一切。

“嗯,这么说吧。”刘跃军侃侃而谈:“打个比方,我们的国家就好像是一个大家族,分成许多房支,目前的国民政府算是长支,其他李宗仁,阎锡山,刘湘,龙云等,算是二支三支四支……等等;当然现在的**也算是一支,而我们则是这一支传下去的儿子孙子。”

解释了两边的关系之后,稍微停顿了一下,开始解释未来中国的态度:“作为小辈,你们老辈子之间吵架打架,我们管不着,也没法管。”

“也就是说,对于国共未来可能的纷争,你们不干涉?”

韩添献非常欢喜。

刘跃军看看这位可爱的记者,有些无法理解——这家伙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竟然会在这样的场合下,问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国党都是这路货色,那确实是不足为惧——当即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对,我们不干涉。”

这个没法干涉,未来中国不可能跟这个时代的****开仗——没准那边儿开枪的是重孙子,这边挨枪子儿的就是祖爷爷。

韩添献本来还欢喜为党国探听到了“至关重要的情报”,等到发现众人用看白痴一样的目光看向自己的时候,才意识到:“天啊,我都说了什么啊?”他其实没这么迟钝,关键是在刚才的阅兵式中,他很直观地感受到了未来中国的力量,也非常清楚,现在的中国决计无法抵挡这样一支力量介入——不单是武力上无法抵抗。就连文化上都无法抵抗,因为这些人也是中国人,他们连外国人进入中国的时候通常会遇到的阻力都“有可能”遇不上(两边社会发展差异太大,不可能完全无矛盾)。

事关党国存亡,关心则乱的他就不免口不择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