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闻发布会8

“让我们给常凯申武器?”刘跃军像是才认识戴笠一样,两人对视了好一会儿,戴笠分毫不让,刘跃军无奈地摇了摇头——也不知是在示意不能给武器,还是在惋惜戴笠的天真。“不行!”

两人或者说两边的对话到此为止。不用再多说,彼此也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态度。到底是做大事的人,比普通人干脆得多。

反过来说,普通人就很不干脆了。

“为什么呢?”韩添献追问道:“你们也是中国人吧,既然是中国人,难道不能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而出力么?”

“合着我刚才说了这么半天,你都认为这不是在为抗战出力啊。”刘老将军忍不住苦笑了。而戴笠则是看了一下韩添献——这货似乎正处于某种兴奋状态中,没有注意到——倒也没说什么,安然归坐,安心看戏。

“韩先生认为怎么样,才算是为抗战出力呢?”刘老将军只能这么问了。

“也就是说,我们要把我们的武器装备,我们的军火物资,甚至包括我们的人,都交给常总统,是吧?”刘跃军很是好笑地打量起韩添献,突然觉得,这家伙其实挺可爱的——或许,他马上就会送给自己向常凯申啪啪打脸的机会。

“这有什么不对吗?抗日物资统一分配,统一使用,这样才能把这些军火物资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除了几个有政治幼稚病,幻想国共能真正同心抗日的家伙之外,大家都饶有兴味地看着韩添献。

“且不说我们的装备你们会不会用,就算把军火物资什么的都交给你们,我们也不认为常总统他真的能发挥这些东西的作用。在我们所知的历史上,常总统可是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外号,叫做……”刘跃军说道这里,忍不住笑起来:“运输大队长!”

“什……什么意思?”韩添献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戴笠已经忍不住捂住了额头——《中央日版》那帮人是怎么想的,派出这么个活宝来丢人现眼?

不过他也对刘跃军的“无礼”感到难以接受,忍不住道:“刘将军,请注意言辞。不管怎么说,总统现在也是这个国家的领袖。”

“抱歉啊,我只是实话实说。”刘跃军似乎半点都不想给戴笠面子:“我们承认常总统是现在的中国政府的领袖,承认抗战还需要他来领导。但是我们不认为我们需要接受他的指挥。我们需要对我们的士兵负责。需要对给予我们这些装备的党和人民……”说到“党和人民”的时候,他有意加重了语气:“……负责。我们不能把这些交给一个不称职的指挥者——就像是韩先生,也不希望一个连字都不认识的人来做他的主编吧?”

“你们这是在怀疑总统的军事能力吗?”韩添献咬牙切齿。

刘跃军摇头:“我们不怀疑,丝毫都不怀疑,我们不需要怀疑。我们是后世的人,常总统的军事指挥能力,我们比你清楚得多。”

“你们,你们这是在诽谤!”

“我们只是实话实说。对于常总统的军事指挥能力,在我们那个时代,是有定论的。概括一下的话就是,常总统的军事能力跟现在在华北的日军剃刀将军,将来的日本首相东条英机一样……”

韩添献面有得色:这时候的日军在中国人心中就是“能打”的代名词,连带着日军的一个个将军也成了当世名将。听闻常总统的军事能力能跟日军将军——而且还是有名号的将军(将军虽然不多见,在一个人口以亿计,军队以百万计的国家里,总还是有那么几百号的,原史中,淞沪会战****就阵亡了十几名将军(不含追授)。如果把普通的将军视为杂牌,那么像这种有名号的将军就属于比较突出的,算是“名将”)不是一般的杂牌——相提并论,韩添献认为,这是赞誉。

“……只能指挥一个营——”(石原莞尔曾说东条是上等兵,最多指挥十挺机枪,再多就忙不过来了,十挺机枪基本刚好够那时候的中国军队组建一个营)

韩添献大叫起来:“你敢诽谤总统!你们这是在犯罪,是破坏统一抗战,你们……”

“韩·先·生·稍·安·勿·躁。”刘将军不得不把麦克风放到近前,用虽然不大,但却是异常坚定的语气一个字一个字沉声说道。

嗓门儿再大也不可能跟音箱比音量,震耳欲聋的声音滚过,韩添献不得不安静了下来。

“作为一个国家的领袖,缺乏军事指挥能力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比如现在的罗斯福总统,张伯伦首相,近卫首相,还有我国后来的许多领导人等等……”刘将军先用这句话把自己撇清了(但事实上,这也是一个陷阱。在和平时代成长起来的政治家不懂军事确实不要紧,而这时候的中国却是乱世,乱世要的就是能打。没有那个结束乱世的领袖是不懂军事的,这一点古今中外基本都没有例外,常凯申没有军事才能,能如是在说他不具备结束乱世的能力),然后继续侃侃而谈:“关键在于,领袖知道自己不行,所以会把事情交给真正的军事家;而常总统不知道自己不行,还死抓军权不放手——这让我们怎么放心把东西交给他?”

“你胡说,常先生的军事能力有目共睹。”韩添献学着刘跃军的口气,正声道。

“那么,他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战绩呢?”刘跃军一副“我等着你把脸凑上来(而且还顺带把常凯申的脸也送上来),我好啪啪地打”的神情说道。

“历次剿……戡乱,都打得可圈可点,最后还把你们赶到陕北去了。”韩添献不服气地答道。

眼看这两人要翻国共内战的旧账,总理和戴笠等人都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得了吧,那是因为那时候这边领头的是某个同样不懂军事的太上皇。”说着话,刘老将军看了一眼旁边的苏联大使波戈莫洛夫。

————

“在我们所了解的历史上,总统他老人家忧心国事。凡有大战,他必定前往一线就近指挥——问题在于,就像主席说的,他到了那里,那里的****打败仗,而如果他不在,反倒是能打得比较好。”刘老将军懒得跟这货再纠缠这个话题了:“明说了吧,把军队,把武器交给他,我们不放心,冲着他的指挥才能,我们认为,给他多少武器,哪怕是把我们那个时空的中国搬过来,都不够他败的。”

这是在赤裸裸的打脸,而且是打得啪啪的响。戴笠都不敢想象,这话要是传到总统耳朵里,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当此形势,他实在不能不说话了。(先前说话是回答别人的问话,这是主动发言,不一样的)

不过以他的身份,他当然不能找“下面的人”,于是直接找上了总理:“周公,这位将军这么说话,合适么?”

“实话说,我也觉得有些不合适。”没想到总理居然这么配合自己,这让戴笠微微一愣,旁边韩添献纳闷嚷起来了:“那周公你不约束一下?”

总理微笑道:“我没有权力约束他。”

“怎么会?他不是你们**党人吗?”韩添献质问道。

“他是**党人,但不是我们这个**的**党人,在他们那个时空,我已经是个死人,组织关系已经终结,所以他不是我们组织的人,我无权命令他做什么说什么。就好像我无权指挥土耳其马列党人一样。”总理笑道;“而且,即使他们愿意听我的话,我们党的作风向来是有话直说,我也不能制止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就不怕影响前线将士们的军心士气?你们**不是最在意这个吗?”韩添献又问道。

“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实话实说,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人的一贯作风,趁早把话说开了,还可以省得后面的麻烦。”李星辉老将军抢先道:“至于说军心士气……总统如果真的还在意这个的话,就趁早放权,把军事问题真正交给懂军事的人,比如白崇禧将军,杨杰将军。那样,我们庶几能考虑为·真·心·抗·日·的部队支援一部分武器。”

看来武器是拿不到了——戴笠倒也没有失望,他本来就只是借这个话题试探一下这些人的态度,现在已经可以看出来了:这些人对国府不友好。

不过忧心国事的韩添献就不同了,眼看确实有可能争取到援助(李将军刚才说为“真心抗日”的部队提供支援,而在韩添献看来,没有哪支****部队是不抗日的,所以所有的****都有资格得到援助——估计这也是果粉们的看法^_^),他绝对会为这个“可能”付出十二万分的努力——这家伙,其实真的挺可爱的。

“将军能够明言么?你们所说的真心抗日的部队。”

“可以啊。比如王铭章将军统领的122师(注:因为华中战局进展不顺,徐州会战的时间被大大推迟了。此外,也是因为淞沪会战进展不顺,这让日军对****的作战能力有了更高的评价,行动更为小心谨慎),戴安澜将军统领的200师,已经开始全面换装;又比如傅作义将军,张自忠将军所部也已经开始在部分接收反坦克……反战车,反飞机装备。不过说实话,我们运能有限,而且要优先满足战略武器的运输需求,所以我们能够提供的步兵轻武器不多。针对目前中国军队的现实情况,我们提供的武器以40火和82无等反坦克武器以及FN-6防空弹等防空武器为主,这些东西能有效摧毁日军技术兵器,而且重量轻,易机动,非常适合中国军队现状。”说到这里,李将军看着台下的韩添献,“韩先生对我的回答还满意吗?”

“呃,这个……”韩添献无话可说了。

戴笠则是暗暗记住了几个名字:“傅作义,张自忠,戴安澜,王铭章……”

“除了武器,我们还援助了大量的药品。之前新华公司(地下党开办的公司)向政府无偿提供了1000万支10万单位的青霉素针剂(这东西不占吨位,听着量大,但实际上无非就是几吨干粉),不知道韩先生对于这样的援助力度,还有何异议?”

“李将军你们真的‘无偿’提供了这么多援助吗?”韩添献居然真的提出异议来了,“那为什么****将士还是缺医少药呢?”

“我们确实是无偿提供的,至于为什么****将士会缺少这东西,你最好去问你旁边的戴局长。”李将军意味深长地笑了。

然后这个脑袋缺根筋的家伙(也不是真的缺根筋,关键是今天他接触的信息量太大太震撼,又与他献身的组织息息相关,让他头脑有些短路了),居然真的看向了戴笠。

戴笠狠狠地瞪了这家伙一眼。青霉素的事情他当然是知道的,问题是宋家的七星公司在操作,谁敢去管?他现在无比确信,**之所以会向国府免费提供这东西,目的就是为了今天,就是为了曝光,就是为了让某人出丑,这事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阴谋。

事实上,要说这是一个阴谋也未尝不可,因为**在把这批青霉素提供给国府的时候,就已经基本预料到了这个结果,而且也做了一但国府真的干某些无耻的事的时候,就公之于众,狠狠打击国府的威信——问题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国府本身不干这些狗屁倒灶的事,**这个“阴谋”也就绝对不会得逞,而这批药品,也能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戴局长,韩先生,两位将军,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府合作的问题,还是等到会后单独磋商吧。眼下我们还是回归正题的好,毕竟,各国的朋友们都是忙人。”某人的脸打爽了,打够了,总理适时地出来扮好人,打圆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