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狙击手的世界
希多连科到底长的有多好看呢?几十年后一个红遍了全世界的俄语歌手长的有点像他,那歌手的大名是维塔斯,只不过维塔斯少了希多连科的一份刚毅、少了份他装不出来的军人气质。
作为一名狙击手,敌人可不管你长什么样,在十字线前谁都不比谁长命多少,这点希多连科很清楚:没有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男女关系上,一心成为全世界世界最好的狙击手!
整个列宁格勒货运车站是一片繁忙,四周都是炮管高高扬起的85毫米高射炮,军事物资堆成了山,装卸工人和士兵正在忙碌着卸货装货。
告别了押车的战士,三人下车往站外走。没人打扰他们,一身内务部的野战服就是他们的最好的身份证明。
“看来要和车站打个招呼,这会就是混进个瞎眼猴子,随随便便扔个手榴弹都能把整个场站给炸喽!”一看这情形,内务部反谍报处呆过几天的济金认为要给守卫部队打个招呼。
古罗夫和希多连科都同意,通过卸货的战士找到了负责场站安全的军官。对于内务部军官的提醒,负责的少校也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就像现在,三个军官在场站内就是完全自由,根本没人想到询问他们的身份——因为他们的军服代表的就是自己人。万一都德军间谍混进来,后果可会不堪设想。
虽然那样的可能性不大,但前线已经出现了德军化妆的小股部队,列宁格勒不得不防。在表示感谢之后,少校还帮古罗夫几个解决了目前最大的问题——派了辆车给他们。古罗夫以前去过列宁格勒狙击学校,离货运车站还有20来公里,要是走过去得三个小时。
道路上随时都能见到军用车队,驾驶员一路上不停的说着列宁格勒目前的情况——部队正在进行大规模调动,每天都有大量后方支援北方面军的部队乘火车到达。半小时候他们看到今天的目的地:学校在列宁格勒郊区,四周都是绿树环绕,要不是门口的武装岗哨,看上去是一片安详。
告别了司机,三人下车走向岗亭。
值班军士长向三名军官敬礼,“你好,我们来找教员瓦西里-格里戈里耶维奇-扎依采夫上尉,这是我们的证件。”
古罗夫告知了来意,军士立刻接通电话,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示意哨兵打开路障:“瓦西里上尉正在一号楼,直走300米左拐100米就是,三层楼,他会在那接你们。”
简明扼要,完全符合狙击手学校的特色,决不多说一句——这些哨兵其实也是学员,而不是专职的哨兵。
“你们怎么来了?”瓦西里今天非常高兴,没想到卫队的兄弟会来找自己,一看这情形似乎和自己当初一样是被“赶出来”的!
古罗夫和济金给了瓦西里一个熊抱,拉过希多连科:“这是伊万-希多连科同志,你的继任者,优秀的狙击手。”
这就算是认识了,克里姆林宫卫队的调令里写得很清楚,要让三人参加一线战斗,而具体任务将有瓦西里安排。
“你们来的正好,学校已经进行了动员,第一批学院已经去了北边。芬兰人正在那进攻,但攻势并不猛,正需要好的狙击手,我也快和第二批人员一起去,今晚就出发。”
“给我们找三个观察员。”古罗夫说话直截了当,和兄弟没什么好客气的。
“没问题,那些小伙子要是知道能成你们的观察员,估计先得干一架,哈哈!”
这得怪瓦西里,他已经是学校学员中的偶像,但他平时常说:“我不是最好的,原来在副统帅卫队那会,其它几位狙击手的技术和素质才是顶尖。”这次他们都来了,听过瓦西里故事的同志们当然愿意成为顶尖狙击手的观察员——这不仅仅是获得战绩和荣誉的机会大了,活命的机会也会变得更大。
瓦西里的观察员卢德维克这会已经获得少尉军衔,担任学校的教员,这次也将和瓦西里再次搭档上前线。狙击学校的学员一般都是各野战部队推荐的神枪手,人员组合五花八门:有西伯利亚猎人的儿子、莫斯科业余射击学校的高材生,也有当兵前从未摸过枪的人,但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个个到学校前已经是各自部队里的神枪手。
神枪手还远远不是狙击手,学校和教员们就是要把这些人训练成能在任何环境下击毙目标、保护自己的真正狙击手。这学校的教员除了几位身体原因不能再上一线的同志和辅助工作人员外,人员并不固定,和全世界的狙击学校一样,一般采取轮换制。
不时有各军区参加过实战的狙击手来学校临时教学三个月或半年,而这次是反过来要将教员抽调一批作为一线专业狙击部队的骨干,而那些学员经过实战的考验,如果能活的够长,其中有些人到时也会成为学校的教员。
不断让有实战经验的同志教学、让学员学到最实用的技术,这就是狙击学校的目的。
学校领导并没有参与内务部狙击手的任务分配,瓦西里一人包办了——他们都将去索尔塔瓦拉北边的边境地区,芬兰人的步兵部队正同红军在那一带纠缠。
狙击手在红军中有不同的两部分,第一种是部队里枪法出众的射手,部队里会分发给他们加装了PU瞄准镜的狙击步枪,而第二种就是像瓦西里这样经过系统培训的狙击手,一般每个军级单位中有那么几十人,任务由高级指挥员直接分派。就像这次,古罗夫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北部森林里的芬兰人变得安静些,将战线固定下来。
几个优秀的狙击小组同其他部队配合,能发挥出恐怖的作用,当然前提是适合采取狙击作战的环境下——这也是林俊考虑过的:如果让希多连科他们去西边,那根本没什么用,红军和德军在西边打的是大规模机械化立体攻防战,没狙击手多大事。列宁格勒的北方战线才能发挥他们的作用,各种原因注定了北线会是一场战线基本固定的拉锯战,再说芬兰的狙击手也是头疼的对手。
三个狙击手对于整个战争来说不值一提,但如果他们能像“历史”上那样出色,会增强军队的士气。再说林俊不想他们浪费在自己的卫队里,还是让他们去用自己的实力为自己争取荣誉、杀敌报国。
芬兰人在苏芬战争后军力不减反而有所增加,因为他们得到了西方世界的支持——美国的都有,当然更多来自纳粹德国。希特勒要讲芬兰捆绑在第三帝国的战车上,但芬兰人似乎只想夺回在苏芬战争中失掉的那些领土。不过这次在掩体里严阵以待的是红军,靠芬兰的那点重装备想在夏天有所进展难如登天。
原来的“曼纳林”防线不是芬兰的主攻目标,红军已经改建了芬兰人留下的防线,在这里芬兰人要是强攻那就是拿鸡蛋碰石头。曼娜海姆元帅将攻击目标定在了更西北的地区——在6月3日中午,芬兰军队不仅仅在森林地区发动进攻,还想夺回北冰洋的出海口,结果在北边是被红军迎头痛击一顿。这下芬兰军队学的聪明了,将目标放在边界线中断,那里是他们熟悉的地形地貌。
原来参加苏芬战争的红军部队大部分已经离开列宁格勒军区,加上西线的压力更大,罗科索夫斯基大胆的提议,将一个集团军调给图哈切夫斯基的波罗地海方面军,他要靠有限的兵力挡住芬兰人——芬兰军队数量、装备都不足,战斗力更不能和德军相比,这会罗科索夫斯基承受的压力比图哈切夫斯基要小得多。
既然今晚就要开拔,古罗夫几个还有些工作要准备。瓦西里挑选了观察员,在学校的射击靶场上,古罗夫几个给自己的莫辛-纳甘步枪装上瞄准镜后进行校抢。
学员们看到了只有在资料上才有的变倍瞄准镜,古罗夫三个都用它,习惯了。这次是参加野战,“为什么不用PU?”在训练的年轻学员们一下子有点不明白。
“这三位,150米内射击不用眼睛的,用手。”瓦西里知道这是为什么,古罗夫和济金的本事他是见过的:150米内完全就用手去快速瞄准,根本不需要看瞄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