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出征
游击部队的弟兄刚在对鬼子的反围剿中打了胜仗,此刻士气正是高昂的时候,当动员的命令传下去后,整个营地都沸腾了起来,摩拳擦掌的准备大干一场。
短短的时间内,第三游击支队已经从当初纪律松散的乌合之众蜕变成了敢打敢战的劲旅。
现在第三游击不仅仅有热血忠诚的老兵构成的基层军官,还有历经鲜血洗礼的新兵们,他们都成长为了果敢坚毅的爱国军人。
虽然反围剿的战斗结束不到一个星期,弟兄们还很疲惫,但是听到马上又要打仗了,许多伤兵们不顾伤势,毅然决然的要求归队。
而那些正在休整的弟兄们也坐不住了,纷纷的擦枪磨刀,枪支擦的透亮,刺刀闪着寒光。
有的连队在战斗动员后,当即展开了战前的适应性训练,村外的训练场上朔风凛冽,喊杀震天。
军需官孙重忙碌的脚不沾地,忙着给弟兄们分发弹药,准备干粮等后勤的物资。
各村的妇女委员会也积极的行动起来,争取在弟兄们出征前为他们缝补破了衣服裤子,为了他们纳鞋垫,做新鞋。
杨凌知道这一次的冬季攻势将会持续三四个月的时间,他们的队伍一旦拉出去了,就身不由己,肯定要听从长官的命令作战。
所以他也是要求弟兄们做好万全的准备,毕竟一时半会可能会不来,要有持久作战的心理准备。
虽然乡亲们知道打仗就会有死伤,毕竟前些天各村都是牺牲了不少的人,头七还没过呢。
但是站在民族的大义面前,他们并没有阻拦自己的儿女出征去打鬼子,而是默默的给他们收拾行李,将自己的亲人送上战场打鬼子,去保家卫国。
战斗动员令下达后,经过两天紧锣密鼓的准备,弟兄们出征的一切事宜都准备妥当。
所有的伤兵全部留在根据地养伤,各村的民兵队集中整训,由副大队长张烈臣指挥,负责游击队主力出击时,根据地的安全保卫工作。
出征的弟兄们由王胡子的游击第一营,吴长庆的游击第二营和直属警卫排,卫生队,宣传队,军需辎重队紧随部队一起出征。
反正现在周边地区除了清河镇有大股的日伪军驻守外,其余的日伪军至少都在几十里开外了,根据地暂时不会有什么危险。
天蒙蒙亮,弟兄们就在嘹亮的军号声中奔赴村外的训练场上集合,一队队的官兵穿戴齐整,刺刀蹭亮。
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是早早的拎着竹篮,簸箕,陶罐等到了小王庄的训练场外,围的是人山人海。
毕竟现在第三游击支队的主力兵员都是当地各村招募的青年,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人在游击队当兵。
所以这些乡亲们早早的就赶过来送自己的孩子出征,送自家的子弟兵出征杀敌。
“看着真精神啊。”
乡亲们挤在训练场边缘,垫着脚尖寻找自己的孩子的身影,看着精神抖擞的官兵们,他们不由的啧啧点头。
“希望他们这次能把那些天杀的畜生全赶走。”
“肯定能赶走,小鬼子才几个人,看看咱们的部队可是近千号人呢。”
乡亲们议论纷纷,看着这些从各处汇聚而来的一队队官兵,没有由来的心底觉得踏实而自信。
两个营加警卫排的弟兄还有部分的辎重勤杂人员,除了留在根据地警戒和伤亡的弟兄们外,出征的兵力也足足的有九百五十人,战斗兵就有六个连又一个排。
弟兄们笔挺的肃立在训练场的空地上,横竖整齐就像是刀子切割过一般,他们黝黑坚毅的面容后是一颗炙热的爱国心。
杨凌和一众军官也都穿着整齐笔挺的军服,武装带从肩头斜挂到腰间扎紧。
牛皮枪套内是压满子弹的短枪,看起来也都是威风凛凛,表情严肃的他们看起来不怒自威。
年代久远的石磨成为了杨凌的点将台,他身形矫健的跃上站稳,面向了集合列队的官兵们。
那些站在训练场边缘的乡亲们看到杨凌居高临下的站立在哪里,也都纷纷的闭嘴不言,目光纷纷的投向了他。
此刻除了呼啸的冷风外,偌大的训练场上雅雀无声,一股无形的压力朝着四周弥漫。
“弟兄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去干什么吗?”
杨凌从弟兄们矫健的身躯上收了回来,铿锵有力的声音就响起在弟兄们的耳畔。
“杀鬼子”
九百多名弟兄齐声爆喝,声音沉重有力,雄浑如大地,震得人耳朵嗡嗡响。
“对,咱们要去杀鬼子!”杨凌挥舞着有力的臂膀,语气带着凌厉的杀气。
“小鬼子侵我河山,屠我兄弟姐妹,烧我家园,今天咱们就是要去杀鬼子,宰了这群畜生!祭奠咱们脚下的祖国大地!”
“他们嘲笑我们是东亚病夫,那么今天,咱们就用刀枪和子弹告诉小鬼子,我们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让他们见识见识咱们中华男儿的铮铮铁骨!”
杨凌的话中气十足,响起在每一名弟兄的耳畔,弟兄们胸膛间热血激荡,恨不得现在就飞去和小鬼子血战。
“告诉我,你们怕吗?!”
“杀尽倭寇,不胜不还!”
弟兄们的回答同样的铿锵有力,那是他们发自肺腑的最强音。
“你们愿意去生命去保卫自己身后的家园,身后的乡亲和脚踏的祖国大地吗?!”
“宁死无悔!”
弟兄们的喉咙里发出了低沉的吼声,这声音穿透了冷风,刺破的云霄,回荡在中华大地。
“那好,咱们就痛痛快快的去杀一场,不胜不还!”
“杀杀杀”
杨凌拔出了腰间的驳壳枪,打开保险后对天鸣枪后命令:“出发!”
全副武装的弟兄们齐齐的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一队队的开出了训练场,直奔此次的攻击目标清河镇。
道路两侧已经挤满了十里八乡的苏北乡亲,看着自家的子弟兵奔赴战场,他们热泪盈眶,在大声呼喊着自己孩子的名字。
他们将自家仅有的一些煮熟的鸡蛋,肉干,花生等塞到游击队官兵们的手里,大声的嘱咐:“好好的打鬼子。”
这些平日里缺衣少粮的穷苦乡亲看着自己的孩子扛枪上战场,虽然哭的双眼红肿,追着队伍在跑,但是他们却强忍着开口挽留。
他们遭受过日伪军的迫害,知道自己的孩子去打鬼子是光荣的事情,虽然知道此去生死不明,但是他们还是毅然决然的支持他们去打鬼子。
在长达数年的敌后抗战中,苏北的百姓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一直积极的支持各部队打鬼子,出钱出粮,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他们值得被铭记。
营长王胡子走在队伍的一侧,面对这些双眼含泪的送行人群,心里也不是滋味,他们曾经无数次出征,每一次都是尸山血海。
“你要好好打鬼子啊。”两双新做的布鞋被塞到了王胡子的手里,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
王胡子抬眼望去,一个身穿破衣服,扎着马尾辫的姑娘正害羞的站在人群旁边,被挤得东倒西歪的,他认出了是住处隔壁的姑娘。
“放心吧,我会的!”
王胡子抬手敬了一个礼,许下了承诺,然后转身大踏步的奔赴战场,步伐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