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盛大的一天】

同一时间。

香港。

添马公园。

这一带像蒸笼,这里原来叫添马舰码头,是英海军和皇家游艇的停靠点,被接手后改成公园。很多阿sir在这里值守。因为这一带,有政府大厦,有解放军总部,有立法会,更有大首长要接见政商要人的会展中心。

一群穿着红衣掌着小红旗的年长者在树荫下聚首,一个围栏上被拉着一面横幅,写着:香港佛山社团总会热烈欢迎xi主席莅临香港。

许小凤是一个大陆姑娘,因为假期,所以一个人来到了香港旅游。

出门后看到这种盛况,她忍不住走过去好奇的问其中一个:“你们这是搞活动还是干什么?”

身穿红衣的小孩不回答,想找头儿。姑许小凤赶紧说不用了。公园内,警察三步一岗。两个长得高挑的,脱光上身,并肩在烈日下跑步,许小凤怀疑他们是军人,或者警察。但这只是主管判断,不排除平民或什么健身教练,因为他们黝黑的身躯上没打任何“便衣警察”的字样。

海上有警察小轮游荡,空中有直升机盘旋。许小凤在靠近中环码头的地方,刚想以威尔斯王子大厦做背景,拍一张照。

这时一群小伙子走过来,许小凤请他们帮忙。

“对不起,我们在工作!”

他们每个人都背一个背包,身上挂着许小凤没看清写什么的挂牌,有的手里还掌着对讲机。后来,三个来自哈萨克却被许小凤误判是菲律宾的女子,帮了她的忙。

走到海边,两组媒体摄制队在以远处的会展中心为背景,录制新闻节目。其中一队的女主播,站在一个摄影箱上。

许小凤感到极为的好奇,是胡野秋在拍电影。

这个时候,她才猛然发现,原来,今天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香港已经回归20年了!

这时,广场上那大屏幕中,播放着直播现场。

国家领导。

军队。

鲜艳的五星红旗。

平常在大陆家里的时候,提起国家,她并没有什么自己的感想,而现在,她站在这里,看着人山人海的人潮,她内心的激动,犹如潮水般席卷而来。

这个时候,她为她的祖国而骄傲!

现在,她想笑,却又感觉到一阵酸涩席来,眼圈有些红了。

她有一种出声呐喊的冲动,就想看着这么多人,大声喊一声“祖国,我爱你。”

那种炽热的情感犹如火山般迸发!

就在此时,那大屏幕中,突然有着优雅的歌声响起。

小河弯弯向东流。

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东方之珠我的爱人。

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月而弯弯的海港。

夜色深深灯火闪亮。

东方之珠整夜未眠。

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船儿弯弯入海港。

回头望望沧海茫茫。

东方之珠拥抱着我。

........

........

声音有些沧桑。

有些深情。

许小凤听得入了迷,即使她没有亲眼看到香港回归的情景,不过现在脑海中也想象的出,无数大陆香港的亲人相拥而泣,这是游子终于回到母亲怀抱的情感。

这时旁边一位老学究的老人伸手抹了抹湿润的眼角,说道:

“人没有根,他会飘泊,我是飘泊命的人,但我一直在寻找根那种感觉的东西。一个国家几千年来一直生存著,就有它的道理。我们在两岸三地走,看似飘泊,其实始终在寻觅‘根’,内心是很扎实的。”

一句话,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

……

靳长歌与赵莉颖合唱的这首歌无疑是成功的。

所有人为之震撼!

无数人为之潸然泪下!

这首歌道出了香港人的心声,道出了很多人最为真切的情感。

当然,这世界上,在任何时候都不乏有个别唱反调的声音。

“这个好听?”

“我没觉得!”

“这歌也太老了吧!”

“我也觉得,老掉牙了!”

“哎,不赶潮流啊!”

“没办法!”

“也就这个水平!”

“害我白白期待一场!”

“........”

这种声音自然是少数的,每当这种声音出来,便会有无数人怒气冲冲的涌上去:

“哪儿都有这种神经病!”

“你还没进化完整吧?”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

“这种人,真是欠骂!”

“........”

“嘿,还不能评论了?”

“我就看不上这首歌,你能咋滴?”

“我就说了!”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你们这么厉害,还能不让我们说话?”

“切,一群人云亦云的人!”

“.......”

“......”

于是,双方便是掀起了骂战。

虽然认可的人更多,但是奈何人家不要脸,依旧是那样说,尽管他们气得牙痒痒,但是隔着屏幕没有办法。

就在这时,影评界大师何易大师在网上发布了一篇影评文章,评价的就是靳长歌这首: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人生/总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我哋大家/在狮子山下相遇上/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

今天,一首经典歌曲出现在我的耳边,一遍又一遍的在我脑海里盘桓萦绕,千徊百转,都与一个美丽的名字紧密相连,这个名字叫“香港”。

我特别喜欢“留声机”这个名称。它形象,生动,写实却又自带沧桑感。你可以从印刷精美封存良好的纸袋里满含爱意地抽出黑胶唱片,把它平整地放到唱盘上,然后轻轻抬起唱针,小心翼翼放到合适的位置,于是音乐响起,一圈一圈,你看着唱针渐渐向圆心靠拢,仿若岁月的年轮远去抑或走近,慢慢靠近记忆的核心。记忆中那些关于香港的歌曲,正该用留声机来回味,那是一种可以用眼睛去触摸的音乐。

上世纪八十年代,对内地小镇青年而言,香港是奇幻和花花世界的代名词。黑白电视刚刚开始进入普通老百姓家庭,电视剧相伴问世,主题曲“平生勇猛怎会轻就范/如今再上虎山/人皆惊呼人皆赞叹/人谓满身是胆/何必劝我不要招麻烦/明知我要闯关……”竟似专为第一批闯广东的群体而写。

无数内陆省份的人们抱着改变命运的渴望,在亲朋的惊呼与赞叹中,在现实的麻烦与挫折中与命运奋争。记忆并不遥远,不过十几年前,去深圳尚且是需要“通行证”的。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我尚在四川老家,一些闯广东的老乡纷纷返乡,说是“要打仗”。然而,香江对岸,没有枪声,响起的是洗尽百年屈辱的礼炮,五星红旗在灿烂的朝霞中冉冉升起。

小镇青年似钱塘大潮,再次大规模涌向广东。然而,即便他们在深圳,在东莞,在顺德,香港于他们依然是个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的神奇传说,能够到“中英街”晃一趟便已是莫大的荣耀。令人百感回味的是,早于内地小镇青年闯广东之前数十年,广东青年们冒着比他们不知麻烦几十倍的麻烦去闯荡香港。这种共同的闯荡经历,才是那一首又一首歌曲引起我们巨大共鸣的感情基础。

正因为敢闯,顺德人与香港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缘份大多镌刻在顺德的医院和学校的名字上。比如李兆基中学,郑裕彤中学,梁球琚中学,周君令中学,伍仲佩医院……

改革开放后,大批旅港顺德乡亲回到顺德投资兴业,为助推顺德经济发展贡献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他们投的不仅仅是一份事业,更是一份浓浓的乡梓情怀。也因此,几乎每年,顺德区委区政府都会赴港举办春茗,遍邀港内贤达,叙乡情,议发展,共商百年大计。

这种情怀至今弦歌不绝。就在刚刚结束的六月为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两地政商领导频繁互访,已经为两地合作播下了新的种子。

环球不同凉热,二十载春秋,换了人间,2017年7月1日便是新的见证。小镇青年如今大多已变成熟大叔,居于深圳,广州,东莞,中山,顺德……可以随时哼着“东方之珠/拥抱着我/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胸膛”搭着高铁或者潇洒漫步跨过罗浮桥去触摸香江明珠。

时间进入粤港澳大湾区时区,“顺德+香港”将续写新的传奇。旋律再次响起:既是同舟/且共济/抛弃区分/求共对/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世相随/无畏更无惧/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我哋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何易老先生一生刚正不阿,在影评界具有很高的权威与影响力,这位八十多岁的老先生已经好几年不发影评了,但是今天,因为靳长歌这首,他专门写了一篇影评,由此可以看出他对那首歌的喜爱。

而随着这篇影评一出,原本那些唱反调的声音,尽皆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