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被嘲讽的烟俊六

烟俊六害怕了,是的他真的害怕了。

如果有人说堂堂的侵华日军总司令烟俊六大将竟然被苏晋的一系列举动给弄怕,恐怕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但这就是事实,因为他太清楚苏晋这个大日I本帝国在华夏的头号敌人的杀伤力了。

如今的苏晋可不是刚出山I东时人枪不过千余的时候,现在的苏晋麾下的第三集团军拥兵三十余万,这些部队包含了陆海空三个军种,虽然在规模上还不能日军相比,但除了海军之外其余陆军和空军其装备之精良已经要比日军还要精锐。由于苏晋是如此的“凶名昭著”,以至于到了现在日本陆军甚至已经流传着大家在发誓诅咒的时候说要是我哪样哪样的话就让我下次作战的时候碰上苏屠夫的部队,由此可见苏晋和他的第三集团军的厉害早已深入到此时的日军当中。

而现在苏晋竟然主动放弃了福建,将其交给中央军来驻防,而自己却将所有的兵力都缩回浙江。天照大神啊,苏晋这个家伙现在已经有三十多万兵力了,等到他扩军完成那就是四十多万近五十万的兵力了,他到底想干什么?

被吓得出了一身冷汗的烟俊六立刻派人请来了时任陆军航空总监兼特务机关长的土肥原贤二大将,将刚收到的情报对他陈述了一边后对他说道:“土肥原君,现在情况十分的紧急,苏晋这个人如今已经成了帝国在支那最强大的敌人,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帝国产生重大的影响。现在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他想要干什么,否则第三集团军数十万大军全部聚集到了浙I江,天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如果……如果他脑袋一热,突然率领数十万大军向江I苏发动进攻,我简直不敢想象会有什么后果,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明白!”

土肥原贤二郑重的点了点头,作为已经华夏通,他对苏晋的了解比大多数的将领都要来得深刻,自然知道苏晋和其所属的第三集团军的破坏力究竟有多大。原本第三集团军的实力虽然在不断的增加,但这种增加的实力并未带给日军太大的威胁,因为随着第三集团军实力的增加,他的地盘也在增加。从九江到占据了衢I州、金I华,再到整个浙I江乃至福I建,苏晋的实力虽然在快速膨胀,但是这种实力的膨胀却随着地盘的增加而抵消,这也使得第三集团军始终不能一下聚集太多的兵力对日军发动进攻。可现在不同了,一旦苏晋将所有的兵力都收缩到了浙I江,那么也就意味着苏晋有足够的力量对江I苏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一想到三十多万大军在数百架战机和无数坦克的掩护下潮水般的涌入朝着上I海、南I京发起猛烈的进攻,土肥原贤二瞬间就觉得一股冷意从脊梁升起。

“不行,绝不能任由这种事发生!”

想明白了这点后的土肥原贤二郑重的朝烟俊六点了点头,“司令官阁下尽管放心,我一定会在最快的时间内把事情的真相找出来。”

对烟俊六做出了保证后,土肥原贤二立即发动了大量的间谍人员纷纷潜入浙I江,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弄清楚苏晋将那么多兵力调回浙江到底有什么企图,而在浙I江那么多城市里又以杭I州为首,这下字卢健率领的军事情报局可忙坏了,一时间军情局的监狱竟然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情况。

虽然苏晋对出兵东北的事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保密,但调动数十万大军这样的大事想要做到完全保密这根本就不可能,很快不到一个星期潜入浙I江的日I本特工调查来的情报结果就放在了烟俊六的办公桌上。

“纳尼?苏晋要进攻东北?”

烟俊六看到这个情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不可能,他又瞪大着眼睛仔仔细细的将情报看了一遍,这才抬头对亲自将情报送来的土肥原贤二吃惊道:“土肥原君,你这份情报真实吗?”

土肥原贤二苦笑着:“司令官阁下,我也希望这份情报是假的,可是我所有收集来的情报,又比对了从重I庆政府搜集到的情报,所有的目标都指向了满洲,我就是不信也不行啊!”

“苏晋他疯了吗?他难道不知道满洲驻扎有我大日本帝国最精锐的六十多万勇士吗?他怎么敢调集部队进攻东北?而且他怎么过去?陆路是不可能的,海路的话只要我大日本帝国出动舰队切断他们的补给,他的几十万军队就会变成瓮中之鳖,难不成他认为他的部队真的是刀枪不入吗?”

烟俊六的惊叹也引起了土肥原贤二的苦笑,他无奈的叹息道:“是啊,我刚接到这份情报时也以为自己的眼睛花了,可我几次下令对这份情报的真实性进行核查时,下面的嘱托们却异口同声的肯定了情报的真实性,这下连我也不敢肯定了。”

“所噶,这个苏晋狡猾大大滴!”烟俊六气恼的哼了一声,消瘦的脸庞露出一丝恨恨之色,“现在他把三十多万大军都集中到了浙I江东部,光是湖州、嘉兴、杭州一带就聚集了二十多万大军,这已经引起的上海方面的严重不安,多田骏已经几次来电要求我务必要在半个月之内增调至少四个师团的部队到无I锡和苏I州一带,否则一旦支那第三集团军发起突然进攻,他将无法保证上I海和南I京的安全,可是现在你让我去哪给他弄四个师团!”

土肥原贤二听罢用力在两边的太阳穴按了一会才无奈的说道:“帝国在华的兵力还是太少了。”

华夏有句老话叫做“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换成日I本人就是兵到用时方恨少。如今的日I本就是如此,抗战爆发到现在已经五年了,侵华日军从刚开始的五十多万增加到了如今的近两百万,日军对华是年年增兵,可在华的日I本将领们总感到手头的兵力不足,依旧每年都嚷着本土继续增兵,究其原因就是随着侵华战争的不断扩大,日军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大,所需要的兵力也越来越多。

到了现在,日I本的兵力一共分为四部分,其中关东军约为六十七万人,数量和质量均居第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部署在南洋一带的“南方军”三十万人,国内军约十万人,“华夏派遣军”约莫有六十多万人左右,所有兵力大概有一百九十万左右。虽然在华的将领们天天喊着让大本营增兵,但以目前日I本的国力供养这么多军队已经很吃力了,根本无法再扩大部。尤其是出了苏晋这么一个原本不应该出现的“程咬金”后直接就牵制了“华夏派遣军”近三成的部队,加上刚接近尾声的中条山战役日军前所未有的损失了近十万的部队更是雪上加霜的加剧了日军的损耗,使得部队的调动变得愈发的捉襟见拙起来,这才是烟俊六变得无奈,土肥原贤二发出感慨的原因。

两人分析了半天也没分析出一个结果来,最后烟俊六和土肥原贤二联名给关东军司令部发去了一封电报,在电报里烟俊六对关东军发出了警报,提醒他们小心苏晋会会他们发起突然袭击。

但是令烟俊六和土肥原贤二没想到的是关东军司令部收到了这封电报后一个小时就发来了回电,电报上只有四个字,就是这个四个字差点把烟俊六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八嘎雅鹿!梅津美治郎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办公桌上的东西被烟俊六全都摔到了地上。

别说烟俊六了,就连向来以喜怒不形于色的土肥原贤二也握紧了腰间的指挥刀,手背上青筋凸起。随着办公桌上的东西被扫落在地上,那封电报也慢慢的飘到地上,上面那四个大字也露了出来。

“白日做梦!”

烟俊六和土肥原贤二辛苦忙活了一个星期才弄到的情报,好心对他们发出警报,可却换来了这么一句充满了嘲讽的话,换了谁也得火气上涌啊。

“好……好好……”极度的气愤过后,烟俊六怒极而笑道:“既然关东军这么有信心,那么我倒要看看一旦苏晋进攻满洲,他梅津美治郎怎么应付!”

最后还是土肥原贤二率先压住了怒火劝道:“司令官阁下,虽然梅津司令官在电报里语气是生硬了点,但是如果他继续抱着这样心态的话一旦苏晋对满洲发起攻击他们会吃大亏的!”

“吃亏?”烟俊六冷笑道:“他梅津美治郎还会吃亏,这可是稀罕事啊。既然他说了我们是白日做梦,那我就拭目以待看看关东军到底有多厉害吧!”

“唉!”

土肥原贤二长叹了一声就不说话了,说到底他也是在关东军服役过的,自然不好说昔日老部队的坏话。

且不提烟俊六和土肥原贤二一个愤慨不已,一个满是委屈,此时关东军司令梅津美治郎大将正舞动着手中的电报对参谋长木村兵太郎中将面带轻蔑之色说道:“木村君,你看看吧,烟俊六和土肥原贤二竟然发来了这么一封荒唐的电报。烟俊六也就罢了,这个人的胆子历来都不大,可土肥原君也是这个样子就让我赶到奇怪了,他好歹也是在我们关东军呆过好几年的。真不知道是在关内呆久了的缘故,他的胆子也变得那么小,昔日满洲事变时那个一身是胆的土肥原贤二到哪去了呢?”

说完,梅津美治郎还砸吧了一下嘴巴摇了摇头以示遗憾。木村兵太郎长了张嘴却说不出一个字来,毕竟烟俊六再怎么不堪那也是华夏派遣军的司令,帝国的大将,绝非他能够非议的。

思索了良久他才谨慎的说道:“梅津司令官,不管怎么说烟俊六司令官和土肥原大将都是好心,即便这件事看起来有些荒唐,我们也要对他们客气点,否则若是穿了出去恐怕会有损司令官阁下的名声的。”

“哟西,你说的很有道理!”梅津美治郎赞赏的点点头,此时他也感觉自己刚才发出的那封电报有些过火了,虽然烟俊六和土肥原贤二的警告看起来是那么的荒唐,但人家毕竟是好心,自己即便不接受也不能那样讥讽人家,他想了想后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待会就去起草一封电报,口气要委婉一下,说我刚才的那封电报并非要讥讽嘲笑他们,而是心情激动之下的一种反映,请他们不要介意。”

“哈伊!”木村兵太郎一个立正,对梅津美治郎鞠了个躬就出去了。

很快梅津美治郎的第二封电报就这样发出去了,但是令梅津美治郎和木村兵太郎没想到的是,这封电报发出去之后非但没有消除了烟俊六的怒火,反而把土肥原贤二也给弄得恼怒起来。

“你妹的,先前就说我们是白日做梦,现在又说先前那封电报只是心情激动之下的一种反映,还请我们不要介意。这算什么,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吗?真当我们是你们的下属了,老子还真不伺候了!”

接到这封电报后,土肥原贤二将原本正打算将自己汇总起来的情报发给关东军的情报一把撕了个稀烂,他下了决心,就算苏晋把满洲闹个天翻地覆他也不管了,你梅津美治郎不是牛么,这回你自己搞定把,老子不伺候了!

当烟俊六和土肥原贤二两人不再理会这档子事后,梅津美治郎更是将这件事抛到了脑后。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到了公元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爆发了,所有日本人的眼光都被这场美日之间的大海战给吸引了过去,而这场海战的结果也再次震动了全日本,在这个时候就更加没有人理会在浙江忙碌的苏晋在干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