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越制

兰陵的担心还远在天边,可程老爷子的忧虑近在眼前。和秦钰当年出征前不同,面对蠢蠢‘欲’动的程初我实在给不出太好的建议。他总是能虚心听讲,转脸就抛却脑后,上了马就把这些人苦口婆心的叮嘱当了耳旁风,白费力气。

幸亏有曹均,这多少能让人安心点。送出长乐坊没上官道老爷子掉转马头回去了,对老人家来说送孙子上路不是个好彩头。平时一样的表情,一样的语气,临了还踹了一脚警示,把临别的伤感冲淡不少,一句快去快回让人觉得程初不过是出‘门’打二斤醋,用不着这么隆重的场面。

心情是轻松些了,可谁都清楚程初这次出行没那么简单。一旦唐军在辽东进入战备,水军就得担起海域警戒重任,周边势力绝不会坐视唐军在辽东攻掠不顾。靺鞨诸部沦陷,那周围势力均衡彻底被破坏,面临重新洗牌的境地,除唐帝国外没人愿意看到这幅景象。

首先是百济和围绕百济的利益集团,倭国在其中的表现最是活跃。从地理位置看,百济是倭国通向内陆的要道,在地缘上靺鞨、百济、倭国三方联系最密切,将唐帝国在半岛上的新罗盟友包夹起来,形成一个无奈的军事联盟。

早些年高丽的灭亡就让这个地缘联盟变的脆弱起来。一旦靺鞨遭受攻击,这三方势力在局部地区上微弱的优势持彻底被***,对新罗包夹之势不复存在,整个部署陷入被动。得不到靺鞨支持的百济很快就会被新罗揍个鼻青脸肿,而倭国也从此失去按触内陆的机会,整个海岸线将会由唐、新罗两家把持。

没人愿意和唐帝国做邻居,百济不愿意,靺鞨不愿意,倭国马上也要面临这样的选择。靺鞨灭亡就意味着判了百济死刑。没了百济这个屏障,相邻狭窄的海域里将会游弋无数唐帝国战舰,心血来‘潮’的时候去倭国家‘门’口转转,或直接进去串个‘门’谈谈心联谊一下邻友情谊之类的,远亲不如近邻嘛,相互总要有个走动不是?

心病不光是那边有。新罗这个盟友对大唐增兵辽东也有顾虑。夹缝中求生存的国度都不容易,无轮是大唐还是靺鞨对新罗这个‘鸡’‘鸡’大点的国家来说都过于庞大了。俩大人拼命,旁边却凑个‘奶’孩,你说这拳来刀往的不出闪失不可能。出了闪失就那啥……还没地方躲。

本来两边打的不温不火,双方都在承受之内,忽然来个助拳的。对面不拼命才怪。百济最苦,知道自己危在旦夕,不拼不行,玩命;倭国为了避免出现新邻居和自己谈心,准玩命;靺鞨更不用说了,直接被超级大国列为主要军事打击目标,恨不得自己有八条命都玩进去。一早形成这局面。新罗最遭罪,而辽东和半岛有可能开辟两条战线。有大唐水师忙的。

现在看起来,最忙的是有关国家的外‘交’使节,不求说服唐帝国偃旗息鼓,能力争在冲突发生前给自己国家取得个政策上的缓冲就是进展,拾往后发展留下一丝希望。

新罗在外一副大唐铁杆的嘴脸,新继承王位的金‘春’秋国王对李治用的是晚辈口气,而金德曼前‘女’王陛下针线话不赖,以前请救兵时候就刺锈个求援信,飞针走线的习惯改不了了,这次照旧。

大致的意思是:这些年得了大唐援助,我们这几家打的也风升水起,很有意思。打着打着也习惯了,就当全民健身运动吧。不敢劳您牵挂,战事虽然一时平息不了,但有上国关照,应付起来还是游刃有余,说括就开‘春’了,托李家洪福,新罗近年岁入不错,孝敬上国的贡品也已经预备好了,一旦‘春’暖解冻即刻押运上路云云。

“很灵秀个‘女’人。”兰陵对这个善德前‘女’王还是有点好感的。“这不是送书呢,只单单为送个刺绣,上面绣的什么话都无所谓。”

“因为针线活做的好?”我没亲眼目睹这东西的资格,可也不该绣些语无伦次的东西送来,纯属献艺?一直‘弄’不清堂堂个‘女’王就这么爱卖‘弄’自己的‘女’红,而且专‘门’递给宗主国的皇帝看。这年头对这个事是有讲究的,一两次还罢了,次次就显得有点说不出什么感觉,反正有‘女’人接二连三的给我送刺绣,颖和二‘女’非得捉刀杀上‘门’去不可。

“给你说说也无妨,”兰陵倒是很八卦的模样给我叙述一段前国家元首间的往事。

金曼德于贞观六年继位,正是二八年华,据说身材曼妙、貌美如‘花’,附庸国君主更替,李世民作为瓢把子,当然要意思意思,可一般都男的当国君、头次出现个‘女’‘性’,还这么年轻,不知道送什么合适。顺手取了幅牡丹图‘交’给使臣,认为拿这个送大姑娘比较贴切。

画传到了新罗,青‘春’烂漫的‘女’王陛下非常喜欢,挂了堂前请重臣赏析,并指了画里三‘色’牡丹道:此‘花’无香。

大伙不解其意,纷纷询问。‘女’王解释:画中无蝶,此‘花’定无香气。果然,从长安引了的牡丹‘花’盛开时候丝毫没有香味,众臣‘交’口称赞‘女’王聪慧。

自此善德‘女’王绝口不提婚配,臣下若问之,只对画一笑,下令举国效仿唐服饰,行唐礼仪。学汉字,和大唐用一个国号,一切以宗主国为榜样,至此一生未嫁。

听的我‘摸’不着头脑,随手送个画就罢了,和嫁人有什么关系?

“送者无心。收之有意啊。”兰陵捂嘴轻笑,横了指头戳戳我后脑,“你啊,你们男人啊。总是来去如风的,什么时候知道体贴‘女’人家心意了?”

“少说我啊,我可没那么大本事。送画就不嫁了。我明送你八幅。”

“去,缺德!”和兰陵玩笑惯了,说这话无所谓,可新罗‘女’王就不同,她得时刻揣摩上国君王的意思,和这么个庞然大物做邻居,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亡国亡族。李世民随手送画。新罗‘女’王却认为这‘花’无香、画无蝶是暗喻自己一生无偶,是唐国君主欺负‘女’人家。拿个画调戏她。

即便如此,‘女’王也得应承,挂了这画不婚配就是给唐国君王回话了,意思是这‘花’一般的年纪就给陛下您守着了,虽然到不了近前‘侍’奉,可着遥遥之中也算个画里的夫妻……听的人心里抓挠,怪暖昧的。

怪不得和这边打招呼不用纸笔只用刺绣,递个话还传针引线。别说,这边李氏父子就吃这一套,新罗被高丽、百济联手猛揍的时候。‘女’王一喊“夫婿救命”,这边大军马上就开过去解围,解到最后解烦了,李治顺手给高丽一灭,‘女’王称心了,许久也不吭声,高高兴兴和她侄‘女’争权去了。

唯一想不通就是这辈分,给李世民当画婆娘,可给李治也绣,这有点说不上来的意思,可能新罗‘女’王认为她就是嫁上国君王的命,不管辈分,只管身份。‘乱’啊,国与国、君与君,全都这么无聊,要说这唐朝风气不同呢,光我这么个样子坐了公主家,搁别的朝代早大卸八块了挂‘肉’摊子上了,还是唐朝好!

说起绣工,兰陵肯定比那‘女’王好,甘蔗比我在福,兰陵的手艺都用他身上了,我要敢带回去一半件就得被批斗个把时辰,直到我发怒变得蛮不讲理才结束。

最后估计颖就是打算给我‘弄’个火大才称心,总是能得意洋洋地指摘我恼羞成怒,然后抱了九斤在我面前‘乱’晃。有啥办法,顶个九斤看庄后杀猪去吧,杀得嗷嗷叫唤偶尔脖子里带把尖刀满院子喷血‘乱’窜还是很热闹的。九斤也喜欢这场面,叫唤的声音比猪还大,常常‘弄’得猪很没面子地郁闷而死,一时被众屠夫奉为天人。

有道是:一人杀猪全家享福,猪脑袋,下水,全是屠夫的份子。近年庄子里养猪的都大气,和往年年跟前才杀有了很大区别,宰一口留了自家份子,然后拉了几家作坊‘门’口一早上就卖光光,随便庄子上转转就能嗅到煮‘肉’的香气。

“败家子!”蹲了‘门’横上的老爷爷一边桃了碗里‘肉’片朝孙子嘴里塞,一边数落一旁儿子没事买‘肉’的奢侈行为,“身上钱都‘交’了媳‘妇’手里去,拿你手上就糟蹋,不过事称哪‘门’子‘肉’!”

儿子孝顺,低个头进去了,二娘子老远看得的哈哈大笑,朝手里几挂猪下水‘乱’晃悠。

“笑啥?老人家说的没错。看你一天左手出右手进,要不是***的配方养着,供奉那俩钱不够你糟蹋。”伸‘腿’踹了一脚,给脖子上九斤举了举,“赶紧回,小心你婆娘又拾掇你!”

二娘子如今算个小财东了,山楂丸销路好,老四一月付他三贯配方租金,家里也置办得是模是样了,青砖绿瓦的小院子在庄子上也算个有头有脸的人家。又添了摆谱的‘毛’病,十多贯添匹好马啊,好鞍子啊,婆娘恨的差点拿刀给马砍了,他吓的连夜给马牵了周医生的牲口棚里避难。现在和充公了没大区别,昨天还见另一个护院骑了二娘子宝马在官道上飚车,大伙都爱用。

周医生掌管的牲口棚早已远近闻名,不光是附近的庄子,连地方上有事都得朝王家庄子跑。一到了配牲口的季节,路上就络绎不绝的有牵了牛马的朝王家庄子来,周医生人好,有本事不藏着,不同牲口的饲料配比和喂养次数都拿了熟石灰疙瘩写在马厩前的大木板上,认识字就记,不认识有问必答。不管是人病还是牲口病,路多远都随叫随到,风雨无阻。

方圆几十里,一说行善那就是王家大夫人,一说积德就肯定是周医生。钱管家虽然‘露’脸的次数最多,可因为对下人严厉。大伙都怕他,老远一喊钱胖子来啦!哗,连狗都跑了。

管家现在正忙,没工夫搭理衣冠不整的二娘子。领了一伙子随从在庄内外进进出出。农学的高先生对挖窑‘洞’养蘑话的进程亲临指寻,管家一会是嫌下人不得力,一会是劳力吃干饭不听使唤;来去如风。总感觉他什么事情都管,这么个年龄越活越‘精’神了。

“鸭鸭鸭鸭……”头顶的丸斤朝了池搪边的方向用力的扑棱,这孩子说话一向是这么的简单扼要。

云家利用水搪的便利,由去年起就开始养鸭子,打‘春’不少才褪了软‘毛’的小不点,呼啦一大群跟了船后白‘花’‘花’一片,水面里钻进钻出的。九斤最喜欢这场面,揪了我头发就朝池搪方向转。

去年开业的陈记鱼庄已经营运了半年。起初的旺劲过去后生意惨淡过一阵,随了时间的推移客源才逐步稳定下来。

有身份地人吃那个是个好奇,两顿过去就再没新鲜感觉,一锅里几把筷子搅和本就不雅观,这年头又不兴饭桌上嘻嘻哈哈的扯淡,几个人闷了头一个盆里扒拉无趣之极,日常吃饭、宴客还是以‘精’致菜式为主。

一般人家则不同,因为鱼价比禽蛋猪羊都便宜些,‘花’钱不多,味道也能按受。常来的都是些家景殷实的中小户子弟,朋友间围了一锅吃。喝喝的图个高兴,多以学员、生意人、政fǔ基层工作人员为主力。若有家有室的人家想换个口味,都是来这边买点锅料,去集市称点鲜鱼自家摆‘弄’,关起‘门’来倒也自得其乐。

从鱼庄大帐上看,利润大多都是酒水、底料来的、真说菜蔬鱼‘肉’的赚不了几个钱,但给王家庄子很好的解决了卖鱼难的问题。每天两家鱼塘边来来往往贩鱼的小车不断,赶集逛庙会时候称尾鲜鱼回去的下菜的情形已经很普遍了,不再有鱼塘里长出几十斤鱼‘精’的担忧。

有了鲜鱼这个进项打底,云丫头很懂得利用有限的水面资源,她家鱼塘里杂鱼多,投鸭子下去一来洁理了水面上的小杂鱼,‘肥’了鸭子又‘肥’了水,一举两得。不敢想啊,数年前那个一把火烧得一清二白的云家在个小丫头的‘操’持下过得红红火火。‘鸡’鸭蛋鱼,数百亩的藕塘,邻了河道上的大藕粉作坊,几经翻修的老宅容光焕发尤胜当年。

说起来这都是让‘逼’的,天灾人祸不说,和远近闻名的王家大善夫人比邻,搁一般人早垮了。凭借智慧和辛劳咬牙撑过来,拨云见日啊,无尽的欢喜都写在那张润红的笑脸上,夕阳下的云丫头显得健康‘挺’拔。

九斤对这个周身透着日头味的阿姨有好感,这种气质是家里身娇‘肉’贵的俩娘不具备的,大户人家里养尊处优惯了,缺少活力。

“今年还行吧?”从云丫头怀里接过恋恋不舍的九斤重新架在脖子上,“听他们说云家的禽蛋铺子就快张了,到时候打个招呼,喜事不能错过了。”

“小‘门’面,王家大哥定不放在眼里。”云丫头不好意思的靠了岸旁柳树上,“上次苏老将军提了小‘女’煮的鸭子还对口,托他老人家的福在灯笼市盘了块店面。”

“哦,好事。其实也每必要跑那么远,就在庄口起一家就行,如今咱庄子作坊多,现拉现宰的都方便,也不愁卖不出去。邻了南晋昌的两排‘门’脸都不错,要有这打算我给你做这主了。”灯笼市靠了外城***的要道上,地界好是好,就是里面需要支应的事太多,一个姑娘家怕应付不下来。

云丫头赶紧道谢,客气的推辞了。乡里乡亲的,又是附近有名的大户人家,在城里拥有家大铺面是家业旺盛,但庄子上围了乡亲做买卖就不尽然了,拉不下脸去。毕竟俩弟弟都大了,跟了国公府张氏兄弟求学,不好因为这事给弟弟们‘弄’得面上无光。

说起来是这个理,这年代人想法怪,不强求。按颖计算,云家现在一年轻松千十贯的进项,也算是大富之家了,看不上庄子里这点利润,有这个活路不如让庄户们自己赚了。说起来庄子不到三百户人,可现在远远不止这个数,真打算干这营生也不少赚。

“那得整理个详细出来朝官上重新报一次,免得别人说闲话。”记得当年是二百七十三户,过了三百户就赶越制了。

“怕有七百户了吧,妾身这边发愁呢。多几十户也无妨,并了云家时候多了百十户也说得过去,可随了庄户家投靠的亲友越来越多,说是王家庄子上的又不种王家地,说不是吧又天天几家作坊进进出出。这一报上去就惹事,不报也是个心病。”

“就咱一家?”

“说起来就咱一家。赶起来容易,却不近人情了。”颖无奈地给名册合上,“就咱家作坊多,夫君给想想办法,听说今年户部开始核查户籍了,就几个月的事。”

这得想想,这年头越制可是大事,逮住可下狠手拾掇。